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23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法律、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682篇;相关期刊681种,包括现代哲学、伦理学研究、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法治思维与第五届全国法律修辞学术研讨会、第五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等;实践理性的相关文献由107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炳书、印大双、翟乐等。

实践理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1 占比:29.20%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32%

专利文献>

论文:2682 占比:70.49%

总计:3805篇

实践理性—发文趋势图

实践理性

-研究学者

  • 王炳书
  • 印大双
  • 翟乐
  • 徐继存
  • 杨天江
  • 肖福平
  • 和学新
  • 张海成
  • 王勇
  • 程少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焦会银
    • 摘要: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70余年间,我国教学论领域产生了诸多优秀的学术著述,但那种兼具哲学思辨与实践智慧的教学论著作却始终遮蔽于朦胧的晨雾之中,隐而不显。而今,它终于御风而来。徐继存教授的著作《教学的自识与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一经面世,便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并且已有数位权威学者以书评的形式倾情推介。徐教授学术造诣高深,文风严谨,在教学论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与极好的学术信誉。“为了教师的教学论”是贯穿其诸多学术作品的学术命题,《教学的自识与反思》亦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特点。诚如作者所言,“教师既然是教学的主体,对教学就不能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应从主体的角度去把握,将教学视为自身的一种现实的、感性的实践活动。”该书从教师主体的角度切入对教学问题的探讨,并结合作者对教学的切身体验展开一种教师在场的具身言说与经验叙事。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可被视作一本充满哲思的具身研究著作。
    • 王列生
    • 摘要: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中国实践最新思想理论成果,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立足当代中国文艺问题现场,不仅针砭时弊,而且面对挑战提出诸多创新知识命题,因为具有当代精典意义。如何从“文本”阅读到“文本”阐释过程中,对其中的命题建构、知识内涵、问题指涉与逻辑脉络等给予精准把握,无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否在文艺领域切实落地的关键所在。其依据在于,只有在“文本”和“本文”知识型制定位与思想脉络还原完全有效基础之上,才既以规避对《讲话》误读或减值而出现不必要的知识越位和缺位,而且反过来也是对《讲话》现实张力的有效知识驱动。
    • 黄佳琪; 周英杰
    • 摘要: 教师教材慎思作为实践性反思取向的教材理解,坚持教学人员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考察教科书的设计意图与效果品质,持续性改进教科书的内容要素与使用方式。教材慎思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复杂场域视野、问题解决思维和实践理性关照,鼓励教学主体全过程性参与教材实践性反思,协商与协调教材的教学改进、编辑创新和管理优化,从而真正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朱晓楠
    • 摘要: 传统是重建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儒家伦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哲学的方式承担起自身的时代使命,其基本的伦理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家伦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提供了理论支撑,崇德重义的精神追求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道德性提供了历史依据,实践理性的哲学智慧为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永恒价值。然而,传统亦有其历史局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一种超越精神实现对儒家伦理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属于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 王孟君
    • 摘要: “意志就是实践理性”表达了意志与理性在超验立法层面的等同,也即纯粹意志与纯粹实践理性的等同。这种等同使人的纯粹意志成为规范性法则的来源,进而表明了道德规范的自因性和自律性。纯粹意志自律的过程是规范性法则生成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可看作纯粹意志的超越性力量在规范性法则上的凝结和确认,换言之,人的内生性的自由力量外化和呈现为道德性的规范法则,进言之,自律概念内部实现着超越性与规范性的转化与统一。康德把纯粹意志作为一种超验的规范意志的做法,使其哲学呈现出浓厚的意志主义色彩,这直接影响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
    • 孔明安; 王雅俊
    • 摘要: 美德是美德伦理学的根本和核心概念。20世纪中叶,美德伦理学开始复兴,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赫勒于20世纪末致力于建构“至善”和“美德”伦理学。赫勒提出“好人存在”的美德伦理学预设。但她并不是纯粹的美德或至善伦理学的现代翻版,而是在后现代境遇下吸收了康德的先验哲学和部分规范伦理学的精华,提出了辩证理性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冠以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生成性”的特质。这种生成之物既是理性的,也是情感性的。在此基础上,赫勒提出了情感生成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道德情感和非道德情感中的新因素,偶然性的激情基础上形成的“善为先”观念。“善为先”构成了道德情感和非道德情感的区分以及道德心理化的基础。“偶然性的激情”借助于人们的移情、同情和仁慈等能力而触发人们关于“善”的体验,形成“善为先”的观念,并导致情感的“道德化”。赫勒的美德伦理学是“善为先”基础上的辩证理性与后现代基础上建构“道德新规范”的理论尝试,它融合了情感生成与情感道德化理论,以建构其“好人存在——他们何以可能?”的至善伦理学。
    • 张宛
    • 摘要: 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在论述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时,对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专业自我建构进行了具有实践理性意蕴的多向度阐释,强调只有将“学科”“学生”与“自我”融入自身的专业自我建构,才能使大学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渐入佳境,复而推动其教学的改进与提升。帕尔默对于实现这“三重融合”的现实难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应对之策,为处于专业发展中的大学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 郗厚军
    • 摘要: 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从理论上彻底地把握其性质表征、理论内涵等前提性问题,还要在实践操作层面寻求其优质、长效的合作模式。从立德树人的视角来讲,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在性质指向上是一种超越工具理性的实践理性的合作,不从属个人主义的理解;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在理论意涵上是立足“孩子们成长得更好”,致力于打造一种日常德育生活形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在实施路径上要通过抓住共同目标领航、科学方法支撑和典型模式借鉴等关键点位,以确保、彰显和展示协同育人的持久性、科学性和操作性。我们只有从学理阐释和关键点位上把握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理论彻底性,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建构起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
    • 樊波; 胡立德
    • 摘要: 探讨校本劳动教育合目的性的基本路径,意在解决当前劳动教育目的结构不合理,结果不合目的的问题。基本路径是开设劳动教育衔接课程,实现劳动教育一体化,使劳动教育目的具有连续性,劳动教育目标与德智体美目标具有关联性,在共性基础上有个性特色。通过培养劳动实践理性,使学生形成认知理性与价值理性,达到"合规律性"的求真,"合目的性"的求善,既提升劳动素养,又实现追求真善美的目的。
    • 张晓明
    • 摘要: 教师学习与发展是教育事业和学校建设永恒不变的工作重点,课堂是教师学习与发展的核心场域和主要阵地。主张并践行“教师课堂学习”,把教师学习与发展的目光和时空聚焦在课堂上,是深化教师培训变革的有意义价值追求和创新性行动构想,具有破解“工学矛盾”、笃行“做中学研”、重构教师发展生态的实践理性,可建构教师课堂自主学习、指向课堂的校本研修、围绕课堂的混合式培训等系列化“升级版”的教师发展实施理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