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热风干燥

热风干燥

热风干燥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1692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园艺、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4篇、会议论文53篇、专利文献148586篇;相关期刊319种,包括农机化研究、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中包联塑料委专家委员会年会、中国塑料包装检测及交流中心授牌大会暨食品包装高峰论坛、第15届全国干燥技术交流会、上海市制冷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等;热风干燥的相关文献由4329位作者贡献,包括简甦、张慜、严翔等。

热风干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4 占比:0.64%

会议论文>

论文:53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48586 占比:99.33%

总计:149593篇

热风干燥—发文趋势图

热风干燥

-研究学者

  • 简甦
  • 张慜
  • 严翔
  • 任广跃
  • 吴中华
  • 刘云宏
  • 段续
  • 毕金峰
  • 孙金才
  • 徐艳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毅航; 方东路; 仲磊; 胡秋辉; 赵立艳
    • 摘要: 为探究猴头菇干燥前后风味特征的变化,本研究以新鲜猴头菇为原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测定并比较了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猴头菇菇盖和菇柄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猴头菇经两种方式干燥后,可溶性糖、5’-核苷酸、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热风干燥样品>新鲜样品;经GCIMS共鉴定出猴头菇鲜样和干样中6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醇类(17种)和醛类化合物(14种),其次为酮类(11种)和酯类(10种)化合物,总体来看,真空冷冻干燥更有利于保留猴头菇中八碳化合物以及其他醇、醛类风味物质,而热风干燥更易于形成酮、酯类化合物。干燥前后猴头菇菇盖中总可溶性糖、总5’-核苷酸及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显著高于菇柄(P<0.05),而总有机酸含量呈相反趋势,菇盖和菇柄挥发性风味物质指纹图谱的变化趋势一致。本研究可为猴头菇加工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许斌; 高洁; 于翠翠; 侯丽真; 高雅鑫; 张蒙冉; 王凤忠; 李淑英
    • 摘要: 为了明确温度对热风干燥黄蘑菇品质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温度(50°C、60°C、70°C)处理,研究了其对黄蘑菇干燥特性、感官品质、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干燥温度为70°C时,尽管黄蘑菇干燥速率最快、干燥所需时间最短、复水性能好,但黄蘑菇的色泽、营养成分均受到较大的影响;当干燥温度为60°C时,黄蘑菇不仅干燥速率慢、产品复水性能差且褐变明显,营养成分流失严重;当干燥温度为50°C时,黄蘑菇的干燥速率与复水性能要优于60°C,干制后的样品与新鲜黄蘑菇色差值最小且营养成分损失较少。因此,50°C热风干燥处理在保证黄蘑菇较快干燥速率和良好加工品质的同时,更有利于保持其营养品质,该温度是黄蘑菇热风干燥加工的适宜温度。
    • 张东京; 马晓敏; 吴本刚; 王敏; 韩方凯
    • 摘要: 以新鲜芋头为原料,研究催化式红外杀青对芋头品质的影响,对杀青后的芋头进行不同温度热风干燥得到芋头干成品.考察芋头中多酚氧化酶含量、V_(C)、色泽和复水性等指标的变化,优化了催化式红外杀青联合热风干燥的芋头干加工工艺,选取红外杀青工艺条件为:芋头片厚度5 mm,上下两块板辐射距离32 cm,杀青时间3 min,热风干燥温度70°C,干燥时间150 min.试验结果建立了红外杀青过程中多酚氧化酶钝化动力学模型和干燥过程中水分干燥动力学模型,可用于预测芋头杀青干燥过程.
    • 孙铜生; 王金志; 吴慧栋; 凌峰
    • 摘要: 为提升热风干燥过程后香菇的品质,该文以新鲜香菇为原材料实施变温干燥和间歇干燥,从温度、色泽、含水率、能耗及复水能力五方面进行实验测试,并与恒温干燥方法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变温干燥方法干燥的香菇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不仅单个香菇的各处温差较小,且不同香菇个体之间温升一致,间歇干燥次之;变温干燥和间歇干燥后香菇色泽参数值改变较小,亮度值、红绿度值和黄蓝度值均只小幅降低,最大色差值分别为7.42和7.87,保证了香菇的内在营养成分,而恒温干燥后香菇的最大色差值高达22.38;恒温干燥后香菇含水率下降速度快,同时复水率最低,为92.59%,变温干燥复水率最高,达143.65%;间歇干燥的单位时间能耗为0.056 kW·h,低于恒温干燥的0.105 kW·h及变温干燥的0.083 kW·h。可见,变温干燥对提升香菇的品质具有显著作用,而间歇干燥的节能效应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干燥要求下热风干燥工艺的优化提供借鉴。
    • 张雪波; 刘显茜; 邹三全; 赵振超
    • 摘要: 目的:提高规模化生产的哈密瓜品质,缩短干燥周期。方法:以不同漂烫时间(0.5,1.0,1.5,2.0,2.5 min)、浸渍液(0.1%,0.2%,0.3%,0.4%,0.5%柠檬酸溶液)预处理哈密瓜切片,并分别研究不同热风温度(35,45,55,65,75°C)、热风速度(0.5,1.0,1.5,2.0,2.5 m/s)和切片厚度(2,4,6,8,10 mm)条件下的哈密瓜切片热风干燥特性和水分扩散系数,拟合不同薄层干燥数学模型。结果:0.4%柠檬酸预处理后得到品质最优的干制产品,热风温度和切片厚度对切片干燥影响较为显著,哈密瓜切片无恒速干燥阶段,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1.1348×10^(-7)~4.9080×10^(-7) m^(2)/s,活化能为28.15 kJ/mol。结论:哈密瓜切片的最佳热风干燥工艺为热风温度55°C、热风速度2.0 m/s、切片厚度6 mm,Page模型具有最高的R^(2)值和最小的均方根误差,更适于评估和预测哈密瓜热风干燥的水分去除规律。
    • 刘鹤; 焦俊华; 田友; 刘佳敖; 王燕令; 吴学红
    • 摘要: 为提高马铃薯片的热风干燥效率及品质,控制其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变形,本文研究了不同热风温度(45、55、65、75°C)和切片厚度(3、5、7、9 mm)对马铃薯片热风干燥特性曲线、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及活化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室内热风温度越高、马铃薯切片厚度越小时,干燥速率越快。在研究范围内,马铃薯片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5.02×10^(-10)~11.53×10^(-10)m^(2)/s范围内,其值随热风温度升高或切片厚度减小而增大。此外,研究发现Weibull分布函数能够很好地描述马铃薯片的降速干燥过程和收缩动力学模型。通过Arrhenius方程计算得到马铃薯片的干燥活化能和收缩活化能分别为27.35和46.44 kJ/mol,马铃薯片干燥比收缩消耗活化能少。本研究为马铃薯片在热风干燥加工中水分迁移和体积收缩变化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高志强; 沈夏筠; 林育钊; 林河通
    • 摘要: 为了提高荔枝果实热风干燥加工技术,研究荔枝果实的热风干燥特性。在不同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和装载量对荔枝果实干燥特性(干基含水率和干燥速率)影响的基础上,设计L_(9)(3^(4))正交试验,研究上述因素对荔枝果实平均干燥速率的影响,进而得出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热风温度为90°C、热风风速为3m·s^(-1)、装载量为5.0kg·m^(-2)时,荔枝果实热风干燥效率最优。通过研究荔枝果实热风干燥特性,有利于提高荔枝果实采后热风干燥效率。
    • 李帅; 赵岩岩; 曾英男; 谷雨
    • 摘要: 为实现马铃薯高效干燥,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效率。本文以薄层热风干燥实验为基础,在马铃薯热风干燥前,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其预处理,研究马铃薯在不同等离子体预处理时间(20、30、40、50、60 s)、等离子体预处理功率(100、200、300、400、500 W)和干燥温度(50、70、90°C)条件下的干燥特性,并将其与未预处理马铃薯相比较。结果表明,等离子体预处理可有效提高马铃薯热风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在3.785×10^(−11)~11.868×10^(−11) m^(2)/s之间。当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500 W,处理时间30 s,热风温度70°C时,干燥效果最佳,较对照组干燥时间缩短35.71%。本研究为马铃薯热风干燥预处理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新思路,对等离子体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同时为马铃薯高效干燥预处理技术的研究提供新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 黄健航; 郑峻; 杨斌; 任佳媛; 李佳欢; 金文松; 张燎原; 胡开辉
    • 摘要: 为探究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鹿茸菇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的鹿茸菇为原料,对不同热风干燥温度获得的鹿茸菇的外观、复水率、总酚和黄酮含量进行检测,并考察了样品对DPPH、ABTS、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提高,鹿茸菇复水率呈现下降趋势,55~65°C干燥温度下,鹿茸菇子实体外观较好;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在55°C、75°C达到最高值11.7mg/g、0.23mg/g;鹿茸菇干品中的ABTS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在60°C最高,其EC50分别为0.86mg/mL及2.20mg/mL。综合各项指标,热风干燥温度为60°C时,可以较好的保持鹿茸菇的色泽和抗氧化活性。
    • 郭敏强; 朱凯悦; 陈瑶; 尚珊; 王书晨; 裴龙英; 姜鹏飞; 刘玉欣
    • 摘要: 目的:实现在线预测巴沙鱼片热风干燥过程中含水量的实时监控。方法:以巴沙鱼片为原料,探索在不同干燥环境中干燥温度(60、70、80、90°C)、空气相对湿度(0、20%、40%)和空气流速(8、16、28 m/s)对巴沙鱼片干燥时间和干燥速率的影响。关键因素干燥时间、干燥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为输入层,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2,即时巴沙鱼片含水率为输出层,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与结论:3种干燥因素能显著影响巴沙鱼片的即时含水率和干燥速率,干燥效率最大可提升约50%,能够有效调节巴沙鱼片的干燥效率,降低产品运行成本。基于巴沙鱼片热风干燥机理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隐含层神经元函数计算误差较小,其RMSE(均方根误差)为0.0400,模型运行较为稳定;预测值与实验真实值拟合程度高,其相关系数R 2为0.9965,模型预测运行便捷且准确度高,能够为干燥巴沙鱼片及相关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