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3年内共计4836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建筑科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46篇、会议论文338篇、专利文献31162篇;相关期刊1791种,包括气象、陕西气象、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238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等;相对湿度的相关文献由10036位作者贡献,包括秦明、黄庆安、黄翔等。

相对湿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46 占比:11.88%

会议论文>

论文:338 占比:0.95%

专利文献>

论文:31162 占比:87.18%

总计:35746篇

相对湿度—发文趋势图

相对湿度

-研究学者

  • 秦明
  • 黄庆安
  • 黄翔
  • 吕国义
  • 张勇
  • 赵成龙
  • 王超
  • 蒋正武
  • 何萌
  • 巩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志军; 李跃清; 杜钦; 何泽能; 赵兴炳; 高阳华
    • 摘要: 采用西南地区巫溪大官山同一坡面10个不同海拔高度梯度观测站2019~2020年逐小时温湿观测资料,分析了气温、气温直减率、日较差和相对湿度的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2000 m以上区域秋、冬季常出现逆温或同温现象;年平均气温递减率为0.57°C/100 m,最大值出现在3月和9月,分别为0.63°C/100 m和0.62°C/100 m,2月最低为0.49°C/100 m;日较差总体随海拔升高而减小,但在海拔1065~1222 m,出现了日较差随海拔升高而快速下降的突变区;年、春季在海拔1222~2180 m,秋季在海拔1222~2550 m,出现了日较差相对稳定层,其它季节不太明显。在海拔1670 m以下区域,年相对湿度为78.5%,夏季最大(85.3%),秋季次之(82%),冬季再次(74.3%),春季最低(72.3%);随着海拔升高云雾出现频率增大,年和各季相对湿度均随之增大;海拔1670~1930 m为突变区间,相对湿度迅速增加,在海拔1930~2550 m,年、春、夏、秋季处于云中的时间较多,相对湿度变化不大;冬季由于云层低,海拔较高的区域常处于云的上方,相对湿度随海拔升高反而有所减小。
    • 谷勇海; 张顶; 明锋
    • 摘要: 保温材料的平衡含水量是影响其导热系数、抗压强度、渗透性能等参数的关键因素。为分析保温材料的吸湿特性,以寒区工程中常用的3种保温材料为基础,开展等温吸湿性能试验,分析评价7种吸湿模型的适用性,提出保温材料等温吸湿曲线最优拟合公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保温材料的等温吸湿性能差异明显。相对湿度越大,吸湿速率越大,达到平衡含水率的时间越长。在相同湿度下,福利凯保温板的吸湿量是聚氨酯硬质泡沫的2倍,是挤塑聚苯乙烯板的5倍以上。相对其他预测模型,Peleg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保温材料的等温吸湿过程。试验成果可为研究保温材料性能劣化机理及其热湿耦合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 刘东兴; 陈欣; 陈留勤; 郭福生; 刘富军
    • 摘要: 在丹霞地貌区的陡坡上,常发育迷人的具有蜂巢结构的洞穴群,是重要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是很多历史文化得以依存的载体。洞穴风化地貌在全球不同类型岩石中广泛发育,其形成过程研究对理解岩石风化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研究程度差异,对其成因的认识存在分歧。江西省宁都县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南方湿润气候区,园区内丹霞陡坡上发育大型蜂窝状洞穴群。本文选择其中3个典型洞穴进行形态测量,利用水分测试仪和回弹仪分别进行原位相对湿度和岩石抗压强度测试,分析丹霞地貌区砾岩陡坡上蜂窝状洞穴的成因。结果表明:(1)研究区形成丹霞地貌的砾岩孔隙度和渗透性较好且含有易溶的钙质成分,为水和盐的运移提供了前提条件;(2)与洞穴边缘相比较,洞穴内壁更加潮湿、岩石回弹值较低,指示洞穴内部微气候有利于水和盐的聚集;(3)洞穴内壁盐结晶增加岩石颗粒间的膨胀力,破坏了砾岩的完整性,造成洞穴内风化更快,导致洞穴不断加深变宽。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理解洞穴成因提供实际材料,同时可为园区洞穴景观管理和地学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 孙玮鸿; 张冠华
    • 摘要: 以赤峰市松山区国家基本气象站的近30年(1991—2020年)气象资料为对象,分析赤峰地区近30年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变化(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为人们合理安排生产提供便利。分析结果:大暑平均气温是全年中最热的节气,全年中最冷的节气是大寒;30年整体上分析赤峰地区无明显的气温变暖现象;2013—2020年逐年变化情况可见:春季及夏初时段近8年气温变暖趋势明显,秋季及冬初时段近8年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二十四节气的降水分配极不均匀,全年节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节气,占73%;大暑节气30年平均降水值在二十四节气中为最大值,立夏为最小值,立夏30年均无降水量或者无微量降水;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数按照节气以一定的趋势在变化,最高值在芒种(9.89 h),最小值在冬至(仅为5.96 h);二十四节气的相对湿度变化季节效应明显,最小值在小满,最大值在立秋,春季节气平均相对湿度为所有节气中最小值,冬季节气平均相对湿度为最大值;夏季前三个节气(芒种、夏至、小暑)相对湿度连续3次跳跃式快速增长。基于气候条件分析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谷雨前后适宜播种,立夏、芒种前适合抢播、补播,白露与寒露之间适宜开展秋收。
    • 蔡艳飞; 彭绿春; 宋杰; 张露; 解玮佳; 瞿素萍
    • 摘要: 为了解高山杜鹃的光合能力在不同季节对环境因子适应的动态变化,该文以被广泛引种栽培的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为材料,露天种植在2加仑塑料盆中,利用气体交换技术和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马缨杜鹃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生长阶段影响马缨杜鹃光合作用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在云南昆明地区,马缨杜鹃的生长与其光合变化重叠,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可准确反映其生长周期的变化。在5-7月的生长初期,马缨杜鹃的净光合速率(P_(n))快速增加,气孔导度(G_(s))是此阶段影响马缨杜鹃P_(n)的决定性因素,空气相对湿度(RH)则通过影响G_(s)和蒸腾速率(T_(r))来对P_(n)产生较大的间接效应,可通过增加RH来激发光合潜能以促进生长;在7-10月的生长盛期,RH高,G_(s)大,P_(n)较高且稳定,但受昆明地区独特气候的影响,该时期内较低的气温(AT)是影响该时期光合生理的重要因子,此阶段可通过增加AT来提高P_(n)以促进马缨杜鹃的快速生长;在10月之后的生长后期,AT和RH快速下降,气孔关闭,光合系统Ⅱ的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和P_(n)逐渐降低,G_(s)和F_(v)/F_(m)是该阶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该研究结果可为马缨杜鹃的科学栽培及推广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 胡晓林
    • 摘要: 无论是露地还是保护地栽培的番茄,常因病害的威胁而遭受到严重的损失。下面总结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供参考。1番茄早疫病1.1发病特点。发病较早,一般在1茬果前发生,其发生时,在叶片、主茎、果实上均有明显的轮纹。叶部病斑一般发生在叶肉上,茎部病斑常在分杈处,果实病斑发生在果蒂附近。大棚和露地栽培,土壤干燥、缺肥时多发生。在气温20°C~25°C、相对湿度80%以上或阴雨天气,病害易发生。
    • 褚春燕; 孙桂玉; 孙洪伟; 姜丽霞; 王晓明
    • 摘要: 为提供精准的粮食仓储气象服务,保障粮食仓储安全,基于2017—2020年佳木斯地区三个粮库和当地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探索分析了台站和粮仓内外的温度、相对湿度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气象台站实时温度大多低于粮库仓外温度,二者呈同步震荡变化,差异较小,R在0.996以上,气象台站相对湿度高于粮库仓外相对湿度,二者基本呈一致变化,粮库的仓内相对湿度一般控制在70%以下;气象台站日最高温度与粮库仓内温度、表层最高粮温相关性较好,R达到0.90以上,仓温变化和表层最高粮温滞后于日最高气温变化分别约为1和30 d,气象台站日最高气温与仓温、表层最高粮温的回归方程均为正相关,随日最高气温的升高而升高,其他各层最高粮温受温度影响较小,根据回归方程预测仓温和各层最高粮温并得出高大平房仓仓储气象服务高温指标为28°C,通风降湿服务指标为低于70%。
    • 丁小平; 张君; 韩宇栋; 齐立剑; 李威
    • 摘要: 基于毛细孔含水量变化的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理论计算模型,建立了考虑内养护剂动态释水的混凝土自干燥计算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对内养护剂动态释水过程的计算,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混凝土强度越高,内养护对自干燥效应改善越显著;采用本模型精确分析可指导内养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李莉; 杨闻达; 吕升; 吴伟超; 袁婧; 谢韶青; 吴兑; 李梅; 曹明阳; 程鹏
    • 摘要: 利用2014-2018年嘉兴市14个监测站的臭氧(O_(3))观测资料,分析了嘉兴市O_(3)污染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并讨论了温湿度和O_(3)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嘉兴市近五年来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天数有所下降,但O_(3)超标天数占比却在逐渐升高,从2014年的43%上升到2018年的64%;嘉兴市O_(3)浓度夏季>春季>秋季>冬季,O_(3)污染主要集中在春末至早秋,4-9月O_(3)-8h月度超标天数平均可达到8天以上;嘉兴市O_(3)污染主要集中在以市本级为中心的城市中、北部地区,清河小学站的O_(3)小时浓度高值(>200μg/m^(3))占比率最高,7-9月高值持续时间最长;温度、相对湿度和O_(3)污染的相关性显著,气温高于33°C或相对湿度低于50%时,O_(3)浓度及超标率均会显著上升。
    • 李志远; 李娜; 李庆雨; 包成; 滕越
    • 摘要: 膜增湿器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系统的关键部件,本研究考虑与燃料电池工作条件的强耦合,系统地进行了膜增湿器运行参数和几何参数的敏感性仿真分析.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膜增湿器稳态数学模型,分析了湿侧和干侧的入口质量流量、温度和压力以及膜厚度和面积对膜增湿器传热量、水分传递量、干侧出口相对湿度和水分传递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入口质量流量会提高传热量,并且能有效提高水分传递量,但会使水分传递率和出口相对湿度降低;干湿两侧温度的增加可以使膜中水的扩散系数和水传递量增加,但过高的温度会显著提高水蒸气饱和压力,降低水的活度,进而降低膜含水量,不利于水的传递;压力的变化对传热的影响很小,但总压的提高会使湿侧入口含湿量下降,水分传递量下降,但水分传递率升高;较大的膜面积以及较低的膜厚度能够提高膜水分传递量和水分传递率,可以有效地提高膜增湿器和燃料电池系统水热管理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