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1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常用外国语、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6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480902篇;相关期刊561种,包括考试周刊、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科普童话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十七届(2014)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等;激励性评价的相关文献由1469位作者贡献,包括叶洁芸、王霞、李敏等。
激励性评价—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80902篇
占比:99.69%
总计:482418篇
激励性评价
-研究学者
- 叶洁芸
- 王霞
- 李敏
- 邱永年
- 刘凤丽
- 刘湘丽
- 应晓霞
- 徐丹丹
- 才让道吉
- 李琴
- 王静
- 王颖
- 肖芳
- 韩国雷
- 马越
- 于晚春
- 于金燕
- 伍星慧
- 伏宝青
- 余秀琴
- 余美珍
- 倪静华
- 刘云燕
- 刘居锋
- 刘岩
- 刘晓燕
- 刘莹
- 周丹
- 周志平
- 唐孝元
- 姚春娟
- 姚清臣
- 孙平
- 宋晓涵
- 尹传侠
- 岳兆忠
- 常洪琴
- 庄伟炎
- 康立青
- 张世相
- 张丽
- 张和新
- 张广军
- 张慧
- 张晶
- 张瑞仙
- 张菊霞
- 张静
- 张黎英
- 彭崎华
-
-
柳洁;
冯瑞晗
-
-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无形中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回归校园学习,在有效的时间里尤其是课堂40分钟,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真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英语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范围局限、评价形式机械以及评价标准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该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针对相关问题,通过优化评价方式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而发挥激励性评价的积极作用,以期为一线小学英语教师更好地应用激励性评价提供可鉴之处。
-
-
赖冠华
-
-
摘要:
有质量的教学,需要有效的评价支撑,激励性语言是评价的主要元素,激励是教育的法宝,积极正面的激励性评价在课堂结构中是不可缺少的。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案例,阐明激励性评价在德法课堂多元化评价构成中的重要性,探究激励性评价实施策略,进而给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积极效应,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文化,最终达成使儿童热爱生活、自信向上、乐于创造的课程目标。
-
-
于博文;
朱成科
-
-
摘要:
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奉行“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但由于赏识教育的偏狭化发展、教师自身的职业倦怠及操作行为主义不当应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激励性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评价语言空泛化、评价过程僵化、评价结论标签化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好孩子未必能“夸”出来。为此,应对中小学激励性评价的价值定位重新审视,根据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的要求,在完善激励性评价的梯度设计、把控激励性评价的时机与向度、构建激励性评价的动态化过程等方面提出改进路径。
-
-
马永芳
-
-
摘要: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学困生现象的出现不可避免,但是如何科学、有效的进行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则是教师应认真对待、积极思考一个重要课题。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积极的进行学困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的认知,并通过激励性评价这种具有柔性化教育方式的运用,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以此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和学习心理,逐步实现学困生心理及学习障碍的消除,促进小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
-
李丽
-
-
摘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认为:师生间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多元表征是促进思维发展的途径,而激励性评价能助推学生思维进阶。
-
-
蒋华章
-
-
摘要: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能够使学生获得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融入激励性评价;应用恰当的语言,落实激励性评价;注重日常沟通,完善激励性评价等手段,探讨了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的方法和手段。
-
-
罗群
-
-
摘要:
音乐是我们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艺术类学科,是美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教师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一就是应用激励性评价法,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本文从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体系的内涵出发,分析了运用激励性评价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以及运用策略,希望能够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水平,让孩子更好地爱上音乐。
-
-
陈亚红
-
-
摘要:
将激励性评价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其更深入地掌握课堂重难点内容。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激励性评价时,教师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结合学生个性、学习兴趣等融入不同的评价模式。这样才能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评价提高学习兴趣,并具备信息化素养,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
张开泉
-
-
摘要:
学习了《江苏教育》(小学教学)3月刊专题“‘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变革”后,笔者感触颇深。几位作者在“双减”背景下对语文教学的变革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有指导意义的策略。特别是关于语文教学评价的问题,笔者深有同感,这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笔者在习作评价中也正努力尝试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多元化,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正如李亮老师所言:“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要回归常识性的理解。”
-
-
蔡丽芬
-
-
摘要:
新时代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培养教育新型人才的一大课题,在学校里,人才的教育和栽培借助于课堂教学和教育。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培养的人能否适应未来的社会,这些都考验着一个教育者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能独立思考、勇于开拓创新的新型人才。正是因为需要培养这样的人才,现在的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勇于挑战。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评价的激励作用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基于此,从树立激励性评价意识、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式、抓住合适的评价时机、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养四个方面提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激励性评价的策略。
-
-
祁永红;
黄永刚;
李波
- 《第八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
| 2016年
-
摘要: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的"评价建议"指出:"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标准》提倡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以多元的内容、多元的方法、评价的多元标准和评价主体,构成科学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体系,多方面收集评价信息,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与发展功能,更有效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潜力,调动他们的体育与健康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和教师更好地"教".经过多年的低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经验总结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通过学习课标的"评价建议"尝试在低年级运用激励性评价的方法对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进行评价."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在低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激励性评价的以多元方法和多元标准,调动多元评价主体,努力让评价更全面更准确,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更加喜欢体育与健康课程,从而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
-
-
李敏
- 《第十七届(2014)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策略.2012年,象山县丹城二小就学生的“孝道雅行”在家长中开展了调查活动,提出了富于内涵、饱含创意的“构建孝雅学校”的愿景,在校领导的引领下,全校师生和家长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开展了“孝雅教育”。为了衡量评价“孝雅教育”的价值所在,“孝雅徽章”激励性评价应运而生。家校联动,共育“孝雅星”。三年来,全体师生和家长们积极参与到“孝雅之星”评比活动中来,据老师们反映,自从学校评选“孝雅之星”了以后,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氛围浓了,工作的积极性高了,同学之间团结了,积极向上的劲儿足了。
-
-
-
- 《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激励性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中.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阶段更是具有无限潜力的阶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中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而作为对幼儿科学教育的评价激励性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激励性评价的涵义与本质,幼儿自主性学习的概念及特点,侧重谈及科学教育活动中,激励性评价对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影响与运用策略,科学活动中的激励性评价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在科学教育中如果能运用适当的激励性评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能对科学探索活动产生兴趣,树立起自信心,才能主动去探索学习,从而发现问题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从长远意义上讲,自主性学习将会使幼儿终生受益,而从近期意义上讲,可以为其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
-
-
周永红
- 《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年会》
-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成为近年来小学教育改革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素质教育要求学校要从全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在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促进作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施行激励性的评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不仅可以优化日常的课堂教学,从而提升日常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也可以成为家长和教师之间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本篇文章从小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探索入手,阐述了激励性评价的含义和特点,也列举了几条激励性评价方法,仅供参考.
-
-
-
张斐
-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7年专题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机械乏味的知识点,如何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高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课堂效率发挥到最大,是教师应该关注和关心的问题,本文集中讨论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问题.指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教学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正确指导,适时点拨,同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
-
曹飞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2016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研究使用归纳总结法,尝试从理论视角分析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聚焦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形成性评价,梳理实践对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更有效的实践探索提供参考,并提出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观点和结论有:评价不仅是证明和改进,也是发现、唤醒和沟通;评价信息的经常性记录、展示、交流是实施评价的基础;学生的认识和感受是评价有效性的重要判断标准;间接评价是激励性评价的有益补充.还需要不断对实践创新背后的理念及假设做出价值合理性判断,使得面向个体的综合素质评价适合每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