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教学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08篇,主要集中在数学、教育、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8篇、专利文献96135篇;相关期刊420种,包括考试周刊、中学教研:数学版、初中数学教与学等;
数学概念教学的相关文献由119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树臣、李霞、王芳等。
数学概念教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6135篇
占比:98.76%
总计:97343篇
数学概念教学
-研究学者
- 李树臣
- 李霞
- 王芳
- 黄红成
- 吕增锋
- 奚双喜
- 张国良
- 王华
- 王相飞
- 赵东金
- 陆剑波
- 丁子定
- 于治泽
- 付欣
- 仝淑红
- 侯永红
- 刘咏梅
- 刘春华
- 刘晓苏
- 刘桂萍
- 包文礼
- 吕永钢
- 吴瑾辉
- 周佩青
- 周茜
- 喻再平
- 夏晓东
- 孙琪斌
- 孙璐
- 平国强
- 张健
- 张婷婷
- 张波
- 张燕
- 张菊英
- 张青
- 彭家礼
- 徐春艳
- 曹建萍
- 曹科术
- 李丹丹
- 李崴静
- 李帮魁
- 李晓君
- 李鹏
- 杨志敏
- 林锦荣
- 楚娟
- 殷志伟
- 沈世金
-
-
汪小莲
-
-
摘要:
以“问题串”连动学生与课堂,逐层分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思考、探索、交流,进而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本文中以数学概念课教学为例,在概念的“形成、理解、精致、体系构建”四个环节中,采用“问题串”教学,优化问题设计,使学生更加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
-
林金海
-
-
摘要: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细胞”,思维教学必须回到概念.它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也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必要条件.但在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对数学概念教学过于强化其机械性记忆及性质的程式化操练.这样的做法既让教学错失了“使学习者体验探究一个数学对象的基本过程”的好机会,也浪费了一个发展学生“四基”、提高“四能”、形成“三会”的好素材.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深度源于教师对教学理解的厚度.教师基于学生深度解读知识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是提高概念教学效果的重要路径.前不久举行的市级优质课比赛中,笔者有幸担任评委,聆听选手教学之后,对数学概念教学多了几分思考.
-
-
张欣
-
-
摘要:
对于分数的教学“,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启蒙。三年级学习内容中有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什么叫“初步认识”呢?因为学生要完整地构建分数概念,需要从量和率两个维度完成。而三年级只是从“率”的维度认识分数,从在一个整体中认识几分之一,到在多个整体中认识几分之一,再到认识几分之几。这些都是在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率”的维度,没有涉及用分数表示量。
-
-
赵媛媛
-
-
摘要:
在培智学校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教学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数学概念教学可以有效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使其能更好地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教师可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引入操作学习,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知识、探索知识、掌握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
-
龚剑
-
-
摘要:
杜宾斯基提出的APOS理论,是以构建主义为基础的数学学习理论。其核心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学习数学知识,分析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思维。在椭圆标准方程的教学中,我运用APOS理论,设计了活动程序、对象、图式四个阶段的教学环节,借助几何画板动态技术软件,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
-
王利华
-
-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教学是重点内容。教师可以采取“动态化”的概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以下结合“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的教学来谈一谈。一、在动态比较中感知面积概念1.在“线动成面”中初步感知面积动画演示线段通过平移或旋转的方式形成长方形、正方形、平形四边形和圆形。提问:在四个图形中,哪一个最大,哪一个最小?大小是指哪里?
-
-
李小红
-
-
摘要:
数学学科具有非常典型的理论性和研究性,特别是知识内容的构成,更能够揭示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逻辑特质、抽象特质.就各阶段教材中的知识来看,其中所包含的内容都经过历代数学家的研究以及验证,所呈现的是具有理论性的真理,这些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如果从教育性质这一视角来看,教育这种活动具有一定的组织性、目的性,同时还带有显著的强制性,其目的不仅是为了实现文明的传承,也是使学习者能够掌握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密钥.
-
-
周思睿
-
-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特点,科学开展创新性教学指导活动,促使学生在教师有效教学过程中,以核心问题引领思维深度发展,促使学生全面提升数学学习综合能力。教师要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明确数学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根本上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直面教学方法的缺点与问题,及时根据实践育人目标和方法制定详细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核心问题”的带动下,科学开展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活动,为学生高质量、全面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立足于核心问题和思维发展,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
-
陈晓红
-
-
摘要:
1 引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课标(2011年版)》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于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不理解概念而经常犯同样的错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笔者在教学中,常在概念的生长链上“链+”学生易于掌握的跨学科策略,如语文中的差异化停顿、理化学科的对照实验等,让学生在深度辨析中把握概念的本质,达成在理解中应用的目标.
-
-
陆春霞
-
-
摘要:
作为思维活动基本单位的数学概念揭示了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本质属性,是推导数学定理、法则的逻辑基础,是建立数学知识网络的基本要素,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与前提.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既是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需要,也是思维培养不可或缺的有效载体.具体到操作层面,针对初中学生认知水平,追求自然而有深度的概念教学是开展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