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花椒油

花椒油

花椒油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671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中国文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9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76610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农村新技术、国内外香化信息、四川烹饪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第七届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等;花椒油的相关文献由819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众华、郭光庆、何宗昊等。

花椒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9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6610 占比:99.80%

总计:176957篇

花椒油—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肖岚; 熊敏; 幸勇; 唐英明; 黄开正
    • 摘要: 为了研究橄榄油与菜籽油的调和比例对花椒油挥发性物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和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联用技术对7个花椒油样品(纯橄榄花椒油GL、纯菜籽花椒油AJ、花椒油1-9(菜籽∶橄榄=1∶9)、花椒油3-7(菜籽∶橄榄=3∶7)、花椒油5-5(菜籽∶橄榄=5∶5)、花椒油6-4(菜籽∶橄榄=6∶4)、花椒油8-2(菜籽∶橄榄=8∶2))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椒油都有各自的特征峰区域,GL的特征风味物质主要是糠醛、乙酸异丁酯、乙酸乙酯、3-甲基丁醛、正已醇,AJ的特征风味物质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柠檬烯、正戊醇、丙酸、E,E-2,4-庚二烯醛、乙酸-3-甲基丁酯、羟基丙酮、2-庚酮等;根据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分析发现,与GL风味最为接近的是花椒油1-9,与AJ风味最为接近的是花椒油8-2;GL中角鲨烯含量为2 912.11 mg/kg,花椒油3-7、5-5、6-4、8-2中角鲨烯含量均极显著低于GL(P<0.01);GL中甾醇含量为1 427.56 mg/kg,花椒油5-5、6-4、8-2中甾醇含量均显著高于GL(P<0.05);6个橄榄花椒油样品中的α-生育酚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可见,花椒油中的挥发性物质、营养成分与菜籽油-橄榄油的调和比例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菜籽-橄榄花椒调和油的调和比例提供数据参考。
    • 王洪玲; 崔维真; 刘强; 周晨阳; 刘长霞
    • 摘要: 该研究以水杨醛和壳聚糖的席夫碱反应产物为壁材,花椒油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得到花椒油微胶囊产品(Zanthoxylum bungeanum oil microcapsule, ZBOM),表征ZBOM的结构、形貌和粒径并测定了产品的热稳定性,同时探究了壁芯质量比、乳化剂质量浓度和蠕动泵进料速度3个因素对包埋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SA-CS壁材通过物理作用包埋花椒油,成功制得球形花椒油微胶囊。优化后工艺为:壁芯质量比1∶0.75,乳化剂质量浓度1.95 g/L,蠕动泵进料速度300 mL/h,此条件下包埋率为(67.2±0.6)%。ZBOM成囊效果好,囊壁光滑,无粘连现象,具有一定热稳定性。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微胶囊壁材的选择,有望进一步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 肖岚; 熊敏; 幸勇; 唐英明
    • 摘要: 目的:探究掺入不同比例的橄榄油对花椒油的抗氧化、抑菌作用以及贮藏特性的影响,以确定橄榄油的加入比例.方法:检测分析橄榄花椒油的抗氧化组分含量,应用·OH清除力、ABTS+·清除力、DPPH·清除力、总抗氧化力以及还原力评价橄榄花椒油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应用抑菌圈法测定橄榄花椒油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抑菌效果,采用氧化加速的方法评价橄榄花椒油的贮藏特性.结果:纯橄榄花椒油含有α-生育酚9.51 mg/100 g、角鲨烯2912 mg/kg、谷甾醇1427.56 mg/kg、总黄酮1.96 mg/g、总多酚27.56 μg/g,其中,角鲨烯含量极显著高于纯菜籽花椒油(P<0.01),而谷甾醇含量极显著低于纯菜籽花椒油(P<0.01),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均高于纯菜籽花椒油(P>0.05),α-生育酚低于纯菜籽花椒油(P>0.05);橄榄花椒油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且随着橄榄油掺入比例的增加抗氧化作用增强,其中,纯橄榄花椒油对·OH的清除力显著优于纯菜籽花椒油(P<0.05).掺入90%橄榄油的花椒油的抑菌作用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是0.250,0.500,1.000 mg/mL;各橄榄花椒油的酸值与纯菜籽花椒油差异不显著(P>0.05),而纯橄榄花椒油的过氧化值极显著高于纯菜籽花椒油(P<0.01),显著高于掺入20%橄榄油的花椒油(P<0.05).结论:橄榄花椒油的抗氧化、抑菌作用及贮藏特性与橄榄油掺入比例密切相关,生产企业可从生产成本、产品风味、贮藏特性、抗氧化及抑菌作用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橄榄油掺入比例,该研究结果可为橄榄花椒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数据参考.
    • 周亚
    • 摘要: 对花椒油加工副产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提出采用切实可行的加工工艺后,对花椒加工副产品的利用价值应予以重视,如其中的酚类物质和酮类物质含量较高,依然可以为物质制备提供原料.为了对花椒副产品加工后含有的高质化物质进行高效利用,对加工前花椒的成分以及香味物质、物质种类、含量等进行了分析,将红花椒渣和藤椒渣等花椒品种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对加工前后的花椒在香味物质检出、麻味物质损失方面进行分析和数据的获取,对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等进行论证,提出了花椒油作为花椒的加工副产品,剩余的黄酮、多酚依然拥有较高的价值.
    • 本刊编辑部(整理)
    • 摘要: 一、原料准备主料:兔头100个辅料:香料包(八角100克,桂皮、砂仁、白豆蔻、山柰各50克,香叶、小茴香各30克,丁香10克,草果、紫草、排草、灵草各20克)、干二荆条辣椒400克、花椒150克、生姜300克、葱350克、盐500克、自制的辣椒面500克、高汤20公斤。调料:料酒620克、花椒油100克、芝麻油50克、自制的麻辣油5公斤。
    • 摘要: 葱香咖喱鱼味型:咖喱复合味主料:花鲢鱼片10斤(10份量)辅料:红薯凉粉1000克(10份量)调料:葱香咖喱汁800克,加鲜花椒油20克啤酒750克、姜汁30克以及适量盐、味精,加蛋清20个、风车生粉800克。
    • 琥珀(文/图)
    • 摘要: 材料:墨鱼仔(又称墨斗鱼、乌贼)16只,芦笋1把,料酒1勺,大蒜3瓣,姜5片,香葱1根,盐适量,鸡精少许,白糖1茶匙,生抽1勺,米醋1勺,蚝油1勺,小米辣1~2个,辣椒油1勺,花椒油1茶匙,熟芝麻少许。
    • 刘玉兰; 李锦; 王格平; 孙国昊
    • 摘要: 以新鲜花椒籽为原料,分别采用压榨法和浸出法得花椒籽毛油,对毛油进行精炼得花椒籽精炼油,检测花椒籽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酸价、过氧化值、酰胺类化合物含量及感官评价,并与8个市售花椒油的品质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新鲜花椒籽压榨和浸出毛油酸价(以KOH计)分别为5.94、7.37 mg/g,过氧化值分别为1.13、0.59 mmol/kg,明显优于贮存不当的花椒籽所制取的毛油,精炼花椒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均达到GB/T22479-2008《花椒籽油》中一级油指标要求;花椒籽油中酰胺类化合物含量为7.82~9.80mg/g,达到并明显优于DBS 51/008-2019《花椒油》中对应指标大于等于2.0 mg/g的要求,也在8个市售花椒油酰胺类化合物含量7.92~19.11 mg/g范围之内;花椒籽油和花椒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最高的均为烯烃类化合物,其次为醇类;2种油脂的感官评价均呈现明显的麻味和辛辣味.新鲜压榨花椒籽油与作为风味油或调味油的商品花椒油相比,无论是在反映花椒油特征的酰胺类化合物含量和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方面,还是感官评价方面均具有高度相似性和一致性.新鲜花椒籽压榨油香味浓郁、麻味强烈,可以作为优良的花椒籽风味油开发应用,这对实现花椒籽高值化加工利用有重要意义.
    • 刘涛(指导)
    • 摘要: 此菜是在油酥鸭基础上改良而来。传统油酥鸭卤过后油炸,斩件装盘,蘸辣椒面食用。这里改油炸为煸炒,使鸭肉更易融合其他调料的香味。原料:麻鸭1只(约2000克)干辣椒丝75克小葱段、姜片、蒜片、干花椒、味精、鸡精、白糖、辣鲜露、花椒油、玉米淀粉、熟白芝麻、川味卤水、色拉油各适量。
    • 摘要: 近年来,南充市坚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激活力、拓渠道、增后劲,因地制宜兴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丘区特色、符合南充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一村一品创特色产业发展铺新路五月的营山县老林镇麻柳村,漫山遍野的花椒压满枝头,椒香醉人。村民们穿梭在椒林中采摘、打包花椒。这些花椒随后被运送到营山县工业园区,加工为花椒粉、花椒油等系列产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