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场所
学习场所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80333篇;相关期刊183种,包括河南图书馆学刊、图书馆学刊、四川教育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8年电力信息化高级论坛、义务教育国际研讨会、秦晋豫冀四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等;学习场所的相关文献由27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静波、张九卫、张权等。
学习场所—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0333篇
占比:99.70%
总计:80571篇
学习场所
-研究学者
- 刘静波
- 张九卫
- 张权
- 张辉
- 杨烨
- 肖铭妍
- 苏辛
- 赵珂
- 邹春红
- 黄宇
- Frank Coffield英
- LING
- Rachel Applegate
- Richard Steer
- Sheila Edward英
- 丁育晖
- 丁钢
- 万昆
- 严波
- 丽琪
- 丽萨·勃拉姆斯1
- 乔治·赛尔
- 于宏
- 于泽恩
- 于爱君
- 代山
- 仲梅
- 任友群
- 任红
- 何军
- 余晔
- 侯赋军
- 俞乐陶
- 俞小珍
- 倪一鸣
- 傅秀贞
- 储小平
- 党丽峰
- 冯丽俐
- 刘亚云1
- 刘军
- 刘志琴
- 刘招川1
- 刘春
- 刘永范
- 刘秀丽
- 刘美凤
- 刘芸
- 刘连晓
- 单秀兰
-
-
宋炜萍
-
-
摘要:
亲近自然是幼儿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让幼儿来接近自然、认识自然,可以让自然中充满缤纷的色彩、季节的转变、富有生命力的物种成为幼儿天然的学习场所。春游是幼儿亲近自然的一种方式,在江苏省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背景下,教师组织春游活动的理念正悄然发生变化:他们尊重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将春游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幼儿,由幼儿各自表达想去的公园,再统计出离幼儿园最近的三个公园,最后经过集体投票确定春游的地点;从教师确定行走路线转变为幼儿参与踩点勘察、拍照留痕、设计春游路线再讲述分享;从家长准备春游物品转变为幼儿经过小组讨论决定自带10元钱去超市购物来自主准备春游的物品。
-
-
郝会平
-
-
摘要:
陕西“三个课堂”是2021年6月15日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在《中国教育报》提出来的,这篇文章的全名是《打造“三个课堂”,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个课堂”,顾名思义是三种形式的课堂,是教师教育与学生学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智能发展与人格养成的三种类型场所。“第一课堂”是指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的教育教学“主阵地”,主要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这是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在教室上课。“第二课堂”仍是指校内学习场所,是除“第一课堂”之外的所有校内资源,通过功能部室、音乐体育场馆、社团活动场地、文化走廊等场所,进一步发挥好学校育人和服务功能。“第三课堂”是指走出校门以外的社会实践学习锻炼场所,主要以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服务设施和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为活动载体的课堂。学校要着力打造“三个课堂”,为“双减”提质增效。
-
-
赵光霞;
张伟斌;
施琴;
崔守娟;
党丽峰;
刘春;
许爱丽;
丁钢;
陆道坤
-
-
摘要:
针对当前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专业划分精细化、学习内容碎片化、学习过程松散化、学习场所离散化、学习评价程式化等问题,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多年探索,形成了以“全程贯通项目进阶多元发展”为特色的职业学校“启航工坊”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
-
王文琴
-
-
摘要: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家庭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场所,也是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的合作伙伴。但是,目前许多家庭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意识不强,不知如何对幼儿实施科学的启蒙教育。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把幼儿科学教育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
-
-
张师丹;
谢静
-
-
摘要: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每一棵碧绿的小草,每一朵鲜艳的花朵,每一片飘落的树叶……都能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观察和探索。大自然中还有各种小动物,神奇的蚯蚓,有趣的蚂蚁,可爱的蜗牛,还有墙脚处的蚱蜢和蛐蛐……都能让孩子们在寻找的过程中获得探索欲和成就感。神奇的大自然,是幼儿最佳的学习场所;丰富的社区自然资源,正等待着幼教工作者不断挖掘和利用。
-
-
李震
-
-
摘要:
在一次大班餐前谈话中,幼儿对"花生是长在哪里的"产生了疑问。田里、树上、水里、山上,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科学领域指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和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幼儿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肢体动作的发展来认识世界,大自然中缤纷的色彩、时令的变化、富有生命力的物种正是幼儿最天然的学习场所。
-
-
祝智庭;
彭红超
-
-
摘要:
经历这次全球新冠疫情,数字化转型增强教育系统的韧性成为后疫情及“十四五”时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新目标下,教育系统的数字化也将出现新路向:无边界、多通道“去中心”、分布式、自治性、自修养。1.无边界。教育数字系统的无边界发展通过提.高联通性来增强韧性,即不仅联通各类学习场所,也联通系统外的社会文化环境。
-
-
赵文梅
-
-
摘要:
在“大家三小”诞生了很多文化符号--“班组群”“真实的学习”“我家·邻家”“雁阵精神”……这里处处都是博物馆,处处都是图书馆,处处都是学习场所……这些是学校的文化内涵,而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蕴含着较深层的价值体系,这一体系是在长期的教育研究与管理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
-
-
陈玮
-
-
摘要:
“全经历”博物馆亲子游学,是指在博物馆和幼儿园之间开展的,以馆藏主题为切入点,让幼儿在丰富的亲身体验和实际经历中感悟历史、了解文化、积累经验的综合性亲子游戏和学习活动。该项目是常州市博物馆的实践活动,只针对幼儿和中小学生。“全经历”的学习方式让更多的幼儿爱“逛”博物馆,让幼儿也能读“懂”博物馆,让“博物馆”成为幼儿日常普适性的生活和学习场所。
-
-
-
曹岳森
- 《秦晋豫冀四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技术进步始终影响到博物馆建设和运营的各个环节,智慧博物馆概念的提出正在对当代博物馆产生深刻影响.文章从智慧博物馆概念分析入手,阐述了"互联网+"时代智慧博物馆体系对博物馆运营发展的利弊,重申实物对于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性,赞成把博物馆构建成以实物为依托的学习场所的新趋势.
-
-
肖君;
姜冰倩;
许贞;
余晔
- 《第十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泛在学习理念日益成为一种主流.有效泛在学习的发生,依赖于技术支撑的、智能性的无缝学习空间的创设.上海开放大学基于泛在学习理念,融入教学设计理念,构建了以学习成效为导向,包含学习者特征、学习场所、技术支持三维的无缝融合学习空间设计模型及跨媒体多屏无缝互动的开放教学数字化实验室.经泛在学习课件实践评估发现,学习者对新技术构建的体验式教学环境普遍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和较高的满意度.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在学习空间创设中非常重要.而重视教学、学习模式与学习空间的结合,重视学习者多样性的特征,则是泛在学习理念下学习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