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1年内共计3738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政治、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51篇、会议论文84篇、专利文献3篇;相关期刊560种,包括老年人、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老年教育(老年大学)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2014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第二届国际老年教育论坛、第十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3)等;老年教育的相关文献由2842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记者、岳瑛、于梦慈等。
老年教育
-研究学者
- 本刊记者
- 岳瑛
- 于梦慈
- 袁新立
- 渠崎
- 陆剑杰
- 王仲德
- 张文范
- 邵景元
- 无1
- 李延良
- 杨万龙
- 杨玉芹
- 张晓林
- 杨艳
- 王友农
- 李洁
- 王传良
- 程仙平
- 高峰
- 叶忠海
- 杨启村
- 王国信
- 吕振西
- 周济龙
- 李炎清
- 杨平
- 王维丰
- 王英
- 王鸿江
- 白向华
- 胡惠玉
- 谢宇
- 马素萍
- 高洪波
- 周普生
- 孙惠墀
- 岳燕
- 张如敏
- 张宝林
- 张建军
- 彭克敏
- 施布民
- 景圣琪
- 王旭
- 祁冰
- 罗志强
- 蒋海鹰
- 丁红玲
- 倪浩
-
-
李沅栋
- 《继续教育研究》
| 2021年
-
摘要:
回顾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福利观视角、教育观视角、普惠观视角下的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历程,以浙江省发展实践为样本,系统分析了当前老年教育发展的新特征、新方向,提出新时代推进老年教育发展的五项供给侧改革策略,即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选择,创新老年教育管理体制是大力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保障,规范化建设是保障老年教育质量的关键手段,多元主体参与是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融合式发展是多快好省地推进老年教育的有效路径.
-
-
程仙平
- 《职教论坛》
| 2020年
-
摘要:
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宏观背景下,政策保障错位,服务供给断裂和需求满足失位等多因素和效应叠加制约着城乡老年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正义,进而引发以城乡失衡为显著特征的我国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均衡发展是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自我诉求和实践需要,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成功老龄化等理论基础主张从政策城乡衔接,供给城乡协同和老年素养城乡体系化三个层面上把握老年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内涵要义,建议以构建城乡政策框架、推进城乡共享、推动智慧化、促进教养融合以及建立课程体系等五个方面优化城乡老年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满足适应城乡老龄群体的终身学习需求,达成老年教育城乡均衡发展.
-
-
张兴
- 《外国中小学教育》
| 2020年
-
摘要:
老年教育是人口老龄化的产物.我国已经并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国家中长期战略.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早,开展老年教育的实践探索也较早,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借鉴发达国家老年教育的经验,未来我国老年教育发展应该注重推进老年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推动老年教育组织形式多样化,拓展老年教育功能,多渠道筹措老年教育经费,加强老年教育法律保障.
-
-
曾珊;
殷丙山;
路建胜
-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20年
-
摘要: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老年人的健康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老年人成为新冠疫情中的高危人群.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且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教育有助于老年群体构筑抗击疫情的"防护墙",也是引导老年群体更好社会化的助推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疫情现状、老龄化现状和老年人在疫情防控中的特殊地位,分析国际公共卫生事件中教育举措对老年教育的启示,基于北京市疫情防控过程中社区教育,尤其是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分析了老年教育在引导认知、充实生活等方面的作用,从课程、队伍、平台三方面提出了利用"互联网+"开展老年教育的应对举措.
-
-
孙立新;
刘兰兰
- 《开放教育研究》
| 2020年
-
摘要:
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对于提升社会文明素养、构建和谐社会意义深远.本研究基于教育回报率的视角,构建了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假设模型.基于Z省N市老年人较为集中的县市区的调查数据,本研究运用SPSS21.0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发现: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较高,良好的教育氛围、教育体验、教育投入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氛围、教育体验在老年人的教育投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建议促进教育公平,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调整教育供给思路,从身体养护转向身心关怀并重;运用多样化老年教育教学模式,丰富老年人学习体验.
-
-
-
-
-
-
-
-
冯贝贝
- 《江西省首届教育学学科联盟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6年
-
摘要:
《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颁布和终身教育思潮的流行为重新认识老年教育的功能提供了时代背景.个体功能包括促进老年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功能.社会功能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功能.经济建设功能是指老年人在促进社会经济实力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等方面的作用;政治建设功能是指老年人在促进民主法制政治方面的作用;文化建设功能是指老年人在促进民众的精神家园建设方面的作用;社会建设功能是指老年人在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方面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功能是指老年人在促进环境生态保护,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面的作用.
-
-
-
-
王春霞
- 《2016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第四届国际老年教育论坛》
| 2016年
-
摘要: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业态思维方式,它最重要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业态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是中国老年教育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
-
-
-
Sun Jianbei;
孙建北
- 《2016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第四届国际老年教育论坛》
| 2016年
-
摘要:
19世纪中叶,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健康老龄化"概念;继之,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积极老龄化"口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为我国老年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人们不仅力求自己的生命得以延长,还希望自己的生命质量得以提高.面对不可逆转的老龄化趋势,中国政府予以高度关注,不仅在医疗保健、敬老优待、养老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注重从教育入手实施精神关怀."十三五"时期,将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需要正确处理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制度、文化、组织、精神等诸多方面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各项准备.通过发展老年教育,切实保障老年家庭和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
-
黃貞綺;
劉俊彥;
林建良
- 《2017第八届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本研究对象为教育部104年度补助某大学开设的「乐龄大学」学员共计60位,在学员使用脸书社群进行课程实际学习及互动体验后,三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搜集资料,以便了解影响Facebook社群接受度之相关变数之关系;资料分析采用PLS进行结构方程模式检定.研究结果指出有用性、易用性、对科技有正向行为意图之外,还包括主观幸福感为外在变项,均可以间接影响行为意图,而以上四个变项对行为意图具有高度的解释力;另外老年人族群与年轻族群在使用资讯科技上有明显的差异,而透过对科技模式的比较与检视,可以作为未来学校单位再推动乐龄大学资讯网路相关教学的参考.
-
-
黃貞綺;
劉俊彥;
林建良
- 《2017第八届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
| 2017年
-
摘要:
本研究对象为教育部104年度补助某大学开设的「乐龄大学」学员共计60位,在学员使用脸书社群进行课程实际学习及互动体验后,三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法来搜集资料,以便了解影响Facebook社群接受度之相关变数之关系;资料分析采用PLS进行结构方程模式检定.研究结果指出有用性、易用性、对科技有正向行为意图之外,还包括主观幸福感为外在变项,均可以间接影响行为意图,而以上四个变项对行为意图具有高度的解释力;另外老年人族群与年轻族群在使用资讯科技上有明显的差异,而透过对科技模式的比较与检视,可以作为未来学校单位再推动乐龄大学资讯网路相关教学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