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学业表现

学业表现

学业表现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1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体育、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9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594篇;相关期刊167种,包括中国青年研究、社会、上海教育科研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06中美教育研讨会暨首届教育领导国际研讨会、第22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5年专题研讨会等;学业表现的相关文献由393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国勇、刘进、史耀疆等。

学业表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9 占比:11.53%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50%

专利文献>

论文:1594 占比:87.97%

总计:1812篇

学业表现—发文趋势图

学业表现

-研究学者

  • 丁国勇
  • 刘进
  • 史耀疆
  • 常芳
  • 吴士雨
  • 张建茹
  • 杨志禹
  • 柳建坤
  • 牛新春
  • 王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永平
    • 摘要: 经过了一整个假期的休整后,学生党们纷纷迎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近些年在与大学老师的交谈中,我常常听到,不少孩子进入大学后,学业表现不佳、学习能力不高、学术追求不强,似乎丢失了目标、丧失了动力、迷失了方向。在探讨中发现,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小学,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课业负担过重、机械刷题过多、分数导向过大挤占了成长空间、固化了学习模式。
    • 邹莹
    • 摘要: 通过分析早期阅读能力结构,了解早期阅读能力各项组成要素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学业表现的不同影响,从儿童年龄发展特点出发,能够更科学地进行有效的幼小衔接。研究发现在科学育儿的范畴下培养儿童在后续学业学习时需要的学习素养和学习品质,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提高小学学业表现
    • 张变君; 吕兄兄; 宁艳花; 郭浩乾
    • 摘要: 目的 探究医学生宿舍氛围、核心自我评价和学业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在某高等院校抽取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宿舍氛围、核心自我评价和学业情绪。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用率或构成比,组间比较采用χ;检验,医学生核心自我评价总分、宿舍氛围总分与学业情绪总分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被调查医学生的宿舍氛围平均得分(43±10)分,在性别、独生子女、宿舍居住人数、周围环境氛围、课余时间安排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自我评价平均得分(27±6)分,在性别、独生子女、专业、家庭经济状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业情绪平均得分(114±22)分,在性别、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宿舍居住人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宿舍氛围总分和核心自我评价总分均与学业情绪呈正相关。结论 医学生宿舍氛围整体水平、核心自我评价整体水平、学业情绪整体水平均处于中上水平,良好的宿舍氛围和较高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情绪。
    • 王令军
    • 摘要: 学生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刚步入大学的新生面临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变化的客观问题,学业表现可以说是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晴雨表。通过对部分挂科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发现挂科学生的群体特征为:中学教育管理相对严格或母亲陪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弱;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角色缺失;学生时间管理紊乱,沉迷于游戏追剧,运动锻炼较少。人际关系一般,师生互动较少。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 向为民; 文旭初; 梁桂保
    • 摘要: 普通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综合能力提升对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基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普通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社会融合与综合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家庭经济条件对其综合能力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融合在家庭经济条件与综合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从表现形式来看,较好的家庭条件以及较高的社会融合度使普通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综合能力更强。基于家庭经济条件与社会融合对综合能力的促进效应,学校应通过“活动参与”提高农村籍贫困生的成就感、满足感,在团队协作中帮助其建立与同学的良好关系,提升其社会融合度;政府应利用大数据识别贫困生,保证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与隐秘性。
    • 邬志辉
    • 摘要: 教育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影响。乡村教育何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文化一致性”的理论是一个可能的提升思路。我认为,学校文化和家庭文化的一致性可以有效提升乡村学生的学业表现,其实现路径就是课程的在地化。
    • 韩婷芷
    • 摘要: 荣誉学院是我国高校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本研究设置参照组,打破"唯成绩论"的评价标准,从比较的视角对X大学荣誉班及普通班本科生的学业表现开展群体差异分析。研究发现,较普通班学生而言,荣誉班学生并未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学业表现;荣誉学院与生源学院的"人才共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消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遏制了学生深层次的学习与思考;荣誉班本科生更易陷入对"学术权威者"的盲从,求真意识与探索精神有待加强;荣誉教育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身份认同,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但也极易引发身份认知偏差导致学生对未来职业目标预期过高。研究结论将为我国高校荣誉学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启发。
    • 王莉
    • 摘要: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的这几个月来,我到不少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总有一些教师朋友向我反映:“双减”之后,班级里的一些学生无论是在学业表现方面,还是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甚至出现判若两人的状况。从我从事家庭教育咨询、研究和指导十多年的经验出发,我直觉地认为,这些变化较大的学生,多数来自那些家长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较弱的家庭。因为,“双减”之后,学生在家的自由时间增多了,家庭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凸显。那些变化较大的学生身上,其实一直存在家庭教育薄弱或缺失的问题,只是“双减”之前因为时间被课外补习挤占而未暴露出来。不少教师朋友纷纷验证了我的这一想法。
    • 马海燕
    • 摘要: 浙江省推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力求建立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素养导向、强化过程体验、促进主动学习的小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促进学校切实转变育人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凸显学为中心,实行综合评价”“基于标准,实施分项评价”“强化过程评价,体现育人价值”“改变结果呈现,采用综合画像”,将育人目标落到了实处。
    • 王湘蓉; 邢晓凤; 邓晓婷
    • 摘要: 由于个体的特性和差异,在课堂和学业表现中,难免有学生呈现出“掉队”状态。他们笨吗?用一个简单的“笨”字来评价,显然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了更大的阻碍。我们亟须思考,在看似不认真、不努力的表象之下,面对那些或躁动不安,或忧郁沉默的灵魂,我们还需用科学的方法、十足的耐心和爱去探寻深层次的隐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