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表现
学业表现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1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体育、心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9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594篇;相关期刊167种,包括中国青年研究、社会、上海教育科研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06中美教育研讨会暨首届教育领导国际研讨会、第22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5年专题研讨会等;学业表现的相关文献由393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国勇、刘进、史耀疆等。
学业表现
-研究学者
- 丁国勇
- 刘进
- 史耀疆
- 常芳
- 吴士雨
- 张建茹
- 杨志禹
- 柳建坤
- 牛新春
- 王欢
- 苏毅
- 闵文斌
- 先虹锦
- 冯德安
- 冯雪
- 刘涵
- 刘馨月
- 卢晓东
- 吴愈晓
- 吴晓刚
- 孙凤华
- 孙宁
- 宋月萍
- 宋莹
- 尧浩根
- 尹文清
- 崔雨晴
- 张云亮
- 张帆
- 张晓臻
- 张绘
- 张群
- 张鲜华
- 徐志刚
- 惠菲菲
- 曾祥渭
- 李云鹤
- 李婷
- 李怡燕
- 李曼丽
- 李波
- 林松月
- 梅鹏江
- 沈迎新
- 田霖
- 祁翔
- 程晋宽
- 章丹
- 蔡蔚萍
- 郑磊
-
-
陈永平
-
-
摘要:
经过了一整个假期的休整后,学生党们纷纷迎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近些年在与大学老师的交谈中,我常常听到,不少孩子进入大学后,学业表现不佳、学习能力不高、学术追求不强,似乎丢失了目标、丧失了动力、迷失了方向。在探讨中发现,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小学,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课业负担过重、机械刷题过多、分数导向过大挤占了成长空间、固化了学习模式。
-
-
邹莹
-
-
摘要:
通过分析早期阅读能力结构,了解早期阅读能力各项组成要素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学业表现的不同影响,从儿童年龄发展特点出发,能够更科学地进行有效的幼小衔接。研究发现在科学育儿的范畴下培养儿童在后续学业学习时需要的学习素养和学习品质,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提高小学学业表现。
-
-
张变君;
吕兄兄;
宁艳花;
郭浩乾
-
-
摘要:
目的 探究医学生宿舍氛围、核心自我评价和学业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在某高等院校抽取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宿舍氛围、核心自我评价和学业情绪。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用率或构成比,组间比较采用χ;检验,医学生核心自我评价总分、宿舍氛围总分与学业情绪总分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被调查医学生的宿舍氛围平均得分(43±10)分,在性别、独生子女、宿舍居住人数、周围环境氛围、课余时间安排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自我评价平均得分(27±6)分,在性别、独生子女、专业、家庭经济状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业情绪平均得分(114±22)分,在性别、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宿舍居住人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宿舍氛围总分和核心自我评价总分均与学业情绪呈正相关。结论 医学生宿舍氛围整体水平、核心自我评价整体水平、学业情绪整体水平均处于中上水平,良好的宿舍氛围和较高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情绪。
-
-
王令军
-
-
摘要:
学生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刚步入大学的新生面临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变化的客观问题,学业表现可以说是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晴雨表。通过对部分挂科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发现挂科学生的群体特征为:中学教育管理相对严格或母亲陪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弱;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角色缺失;学生时间管理紊乱,沉迷于游戏追剧,运动锻炼较少。人际关系一般,师生互动较少。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
-
向为民;
文旭初;
梁桂保
-
-
摘要:
普通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综合能力提升对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基于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普通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社会融合与综合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高校农村籍贫困生家庭经济条件对其综合能力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融合在家庭经济条件与综合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从表现形式来看,较好的家庭条件以及较高的社会融合度使普通高校农村籍贫困生综合能力更强。基于家庭经济条件与社会融合对综合能力的促进效应,学校应通过“活动参与”提高农村籍贫困生的成就感、满足感,在团队协作中帮助其建立与同学的良好关系,提升其社会融合度;政府应利用大数据识别贫困生,保证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与隐秘性。
-
-
邬志辉
-
-
摘要:
教育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影响。乡村教育何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文化一致性”的理论是一个可能的提升思路。我认为,学校文化和家庭文化的一致性可以有效提升乡村学生的学业表现,其实现路径就是课程的在地化。
-
-
韩婷芷
-
-
摘要:
荣誉学院是我国高校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本研究设置参照组,打破"唯成绩论"的评价标准,从比较的视角对X大学荣誉班及普通班本科生的学业表现开展群体差异分析。研究发现,较普通班学生而言,荣誉班学生并未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学业表现;荣誉学院与生源学院的"人才共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消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遏制了学生深层次的学习与思考;荣誉班本科生更易陷入对"学术权威者"的盲从,求真意识与探索精神有待加强;荣誉教育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身份认同,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但也极易引发身份认知偏差导致学生对未来职业目标预期过高。研究结论将为我国高校荣誉学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启发。
-
-
王莉
-
-
摘要: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的这几个月来,我到不少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总有一些教师朋友向我反映:“双减”之后,班级里的一些学生无论是在学业表现方面,还是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甚至出现判若两人的状况。从我从事家庭教育咨询、研究和指导十多年的经验出发,我直觉地认为,这些变化较大的学生,多数来自那些家长家庭教育意识和能力较弱的家庭。因为,“双减”之后,学生在家的自由时间增多了,家庭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凸显。那些变化较大的学生身上,其实一直存在家庭教育薄弱或缺失的问题,只是“双减”之前因为时间被课外补习挤占而未暴露出来。不少教师朋友纷纷验证了我的这一想法。
-
-
马海燕
-
-
摘要:
浙江省推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力求建立面向全体学生、体现素养导向、强化过程体验、促进主动学习的小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促进学校切实转变育人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小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凸显学为中心,实行综合评价”“基于标准,实施分项评价”“强化过程评价,体现育人价值”“改变结果呈现,采用综合画像”,将育人目标落到了实处。
-
-
王湘蓉;
邢晓凤;
邓晓婷
-
-
摘要:
由于个体的特性和差异,在课堂和学业表现中,难免有学生呈现出“掉队”状态。他们笨吗?用一个简单的“笨”字来评价,显然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了更大的阻碍。我们亟须思考,在看似不认真、不努力的表象之下,面对那些或躁动不安,或忧郁沉默的灵魂,我们还需用科学的方法、十足的耐心和爱去探寻深层次的隐情。
-
-
蒋芳婷;
丰大程;
顾小清
- 《第22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核心素养出发,通过编制自主学习能力问卷,对上海市某区中小学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自我调节三个维度进行测量,随后将测量值结合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的学业表现进行探究,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学生的不同学业表现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期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会自我调节等方面的能力,进而为提高学生学业表现提供借鉴以及参考意见.
-
-
姚佳佳;
李艳
-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本科生双语课程“网络与远程教育”为例,对高校传统本科课堂进行重新设计,探究学生在混合学习模式下基于Blackboard的在线学习行为特征及其对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存在一定的规律和个体差异;大学生在线学习目前主要以浏览课程内容资源为主,浏览度越高的学生,在线学习总体活跃度越高,但浏览兴趣总体上会逐渐下降;大学生在线讨论和小组在线合作不够积极,但总体上其在线讨论兴趣逐渐增强;大学生在线学习时间段主要偏向课程刚结束前后、课程当天下午两三点和晚上七八点等几个时间段,其余时间不易发生在线学习,周末发生在线学习的可能性最小;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与学业表现显著相关,且在线学习行为表现较好的学生,其学业表现也相对较好;大学生在线讨论行为和小组在线合作学习发生的越多,其对内容资源的浏览度会越高,总体活跃度也越高,学业表现会更好.基于以上结果,本文从教师在线反馈时间的选择、在线合作学习项目与在线讨论活动的设计、对学生在线学习兴趣的激发和维持这三个角度,对高校混合学习课程的设计与改进提出了建议.
-
-
-
危怡;
顧小清
- 《第21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绿色指标"旨在改变用单一的成绩来衡量学生学业表现的评价方式.通过梳理文献,编制问卷,调查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和学业表现.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筛选、处理,分析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因素整体水准,进而分析学业表现在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因素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存在影响,家庭财富、文化资本和家长行为是主要影响因素,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影响尤为显着.
-
-
Ru-Jer Wang;
王如哲
- 《2015中国少数民族教育高层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根据官方统计资料显示:在2009到2010年间,新住民子女(指父母有一位来自海外)就读小学人数,从133272人增至148610人,增加幅度为11%.本文旨在比较新住民子女跟其他子女(指父母亲都是台湾人)在数学与中文的学术表现,运用的分析观点是公平与表现,研究问题包括新住民子女在四年级与六年级的中文与数学表现如何?他们跟其他学生的表现有无差异?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封于学术表现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总计有五百二十七位四年级跟六年级的学生学业表现,系透过台湾学生学习成就资料库进行推论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和阶层回归.最后本文根据发现提出改进新住民子女学业表现之有关建议.
-
-
Huang Hai-tao;
黄海涛;
Zhang Hua-feng;
张华峰
- 《201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 2015年
-
摘要:
在美国教育评估专业机构进入群雄奋起的战国时代,"大学校际学生学习成果评估"项目独树一帜,为如何评价大学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视野.其主要特征在于:注重学生能力增值的比较性评估;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业表现评估;强调教师在评估和教学质量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在线评估."大学校际学生学习成果评估"项目的理念、方法与经验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关注学生学习成果、科学评价大学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
沈学珺
-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5年专题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对于PISA 2012通过学生和校长问卷收集的各维度学校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显示,在学生和/或学校层面能够显著预测学生学业表现的因素有:师生关系、纪律风气和迟到情况等(学习环境维度);教师专业素养、作业时间和学校课外活动指数(教育资源维度);激发学生认知程度指数(教师教学方法维度)和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措施(学校管理维度).另外,学生和学校背景变量中如生源平均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等也对成绩有显著作用.提出的相关建议有减轻学校生源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加强校风建设、进一步减负增效等.
-
-
-
雕心悦;
刘超平;
顾小清
- 《第22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 2018年
-
摘要:
近些年来,兴趣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对兴趣课程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样本数量也十分有限,且研究大多停留在质性问题的研究层面.因此,本文选取华东某地区2016学年五年级学生的成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学生兴趣课程参与情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并通过深入的回归分析,探究兴趣课程课时量与学业成绩之间相关性的量性问题.最后,根据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对应的干预性建议.
-
-
雕心悦;
刘超平;
顾小清
- 《第22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 2018年
-
摘要:
近些年来,兴趣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内对兴趣课程与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样本数量也十分有限,且研究大多停留在质性问题的研究层面.因此,本文选取华东某地区2016学年五年级学生的成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学生兴趣课程参与情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并通过深入的回归分析,探究兴趣课程课时量与学业成绩之间相关性的量性问题.最后,根据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对应的干预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