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3213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教育、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47篇、会议论文66篇、专利文献79125篇;相关期刊1211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国特殊教育、考试周刊等; 相关会议51种,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儿童早期发展前沿研究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utting-edge research of Early Child Development)、2013年广西图书馆学会年会等;流动儿童的相关文献由4058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帮、曾守锤、陈阳等。

流动儿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47 占比:3.82%

会议论文>

论文:66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79125 占比:96.10%

总计:82338篇

流动儿童—发文趋势图

流动儿童

-研究学者

  • 冯帮
  • 曾守锤
  • 陈阳
  • 方晓义
  • 王中会
  • 王毅杰
  • 刘杨
  • 王慧娟
  • 蔺秀云
  • 刘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苏畅
    •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呈逐年增长趋势,流动儿童随父母来城市后在面对陌生环境时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应问题。基于生态系统模型视角,梳理个体对环境的歧视知觉、家庭风险、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有助于家校联合提升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帮助流动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预防和减少问题行为发生,建议街道社区加强社会治安,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帮助流动儿童更快更好适应城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 林琼芳; 何维维; 侠牧
    • 摘要: 本文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问卷测量了广西南宁市某中学437名流动儿童,探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以及心理弹性中的个人力和支持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对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社会适应;2) 心理弹性中的个人力调节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歧视知觉只在儿童具有中等以下个人力水平时才对其社会适应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而当儿童具有高个人力时,歧视知觉不再能显著预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支持力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这提示在提高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中,应该充分重视对流动儿童个人力的培养。
    • 薛菁
    • 摘要: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的加快,流动儿童的教育成了教育的一个焦点,流动儿童学校的建设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本文以流动儿童为研究方向,以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为研究视角,分析现阶段联动教辅工作存在的问题:管理体系不完善、协作信任缺失、团队交流不畅;探索了“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路线,以期有效增强流动儿童教育质量,展现出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的积极作用。
    • 丁百仁
    • 摘要: 本文基于CEPS2015数据,分析了流动儿童在迁入地习得的方言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发现,方言能力构成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力量,他们对方言越熟练,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在学校里,方言能力强的流动儿童通过扩大交往、增强认同、赢得接纳等实现社会融合,进而维持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方言能力的心理健康效应还有赖于语言环境,在本县(区)生源为主的学校中,方言能力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这表明倡导语言多样性和文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关注方言的情境适用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 周亚楠; 卢宁
    • 摘要: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生活满意度、学校适应和亲子沟通之间的差异;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学校适应和亲子沟通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亲子沟通在学校适应和生活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湖南省某两市四所学校,高年级小学、初中学生763名(其中流动儿童398名)进行问卷施测(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学校适应量表、亲子沟通量表)。结果:① 差异分析: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在生活满意度(T1)、学校适应(T2)和亲子沟通(T3)方面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T1 = 5.369**;T2 = 5.360**;T3 = 3.409**, p 0.01);流动儿童在上述三方面的得分均低于非流动儿童得分。流动儿童学校适应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生活满意度总分及其各因子存在显著差异(p 0.05);学校适应高分组的流动儿童在生活满意度及其各因子得分也高。② 相关分析: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及各维度与学校适应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 = 0.259~0.785, p 0.01);亲子沟通及各维度与学校满意度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 = 0.180~0.474, p 0.01)。③ 回归分析: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亲子沟通总分及各因子对生活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同伴适应、学习适应、老师适应对生活满意度解释程度为47.5%、46.2%、46.2%;学校适应总分及各因子对亲子沟通显著正向影响。④ 中介效应分析:流动儿童亲子沟通在生活满意度和学校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12%。结论:流动儿童学校适应对于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亲子沟通在生活满意度和学校适应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 董永贵; 杨丽芳
    • 摘要: 21世纪以来,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从2001年的“两为主”阶段演变为2014年至今的“两纳入”阶段。通过梳理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流动儿童教育研究近20年的1832篇核心期刊文献,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关键词时间图、关键词聚类图分析发现:义务教育、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农民工家庭、户籍制度等主题是流动儿童教育研究的核心领域;流动儿童教育研究各重点主题间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新一代流动儿童教育研究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今后的流动儿童教育研究可从国际比较、过程比较、历史比较以及综合学科视角四个角度出发,梳理流动儿童教育的成就与经验,保障新一代流动儿童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
    • 袁博; 廖苏霞; 郭俏俏; 高奇扬; 陈思宇
    • 摘要: 采用社会善念范式,探究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的社会善念水平是否存在差异,以及移情训练对流动儿童社会善念水平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社会善念水平低于非流动儿童;(2)移情训练活动可以提升流动儿童的社会善念水平。本研究扩展了社会善念的研究领域,为促进流动儿童社会互动技能和亲社会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证参考。
    • 金徐田; 李青蔚; 杨绍燕
    • 摘要: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外流动,并在近年来逐渐形成家庭化趋势,城市中流动儿童数量也剧增,随之而来的还有流动儿童在教育上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流动儿童教育资源分配不充分问题、流动儿童的教育心理问题、有关流动儿童的政策解读问题等。文章基于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以昆明市西山区船房社区的流动儿童为例”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流动儿童教育关爱系统——流小家。该系统的主要开发语言是 js,其开发模式是采用云开发模式,数据存储与检索是 nosql,主要功能是解决上述流动儿童一些基本问题。总体而言,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流动儿童教育关爱系统使用简单快捷,能够为给流动儿童带来切实关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使用价值。
    • 周嘉欣
    • 摘要: 流动儿童即跟随在城市务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来到城市居住和生活,其户籍仍为农村户口,在城市居住时间在半年以上,并达到接受义务教育法定年龄的适龄儿童,他们从进入城市学校开始就处在一个充满矛盾的身心发展变化过程中。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都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产生着影响,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不足和社会教育缺失都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多方给予流动儿童心理关爱,助推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 申梦晗
    • 摘要: 2020年全国流动人口高达3.76亿人,流动家庭已成为我国家庭模式的重要形态。儿童拥有更充分的医疗保障可提升健康水平并增进人力资本积累,然而我国流动儿童基本医保参保率远低于其他人群。本文分析了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前二十地市的基本医保政策,发现流动儿童在超大型城市的参保门槛仍然较高,致使他们很难在常住地获得医疗保障。本研究基于某人口流入大市的参保数据,利用学龄前流动儿童不能参保而学龄流动儿童可以在常住地参保这一政策差异,构建断点回归和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降低参保门槛对流动儿童参保的影响。结果显示,降低参保门槛可有效提高流动儿童的常住地参保人数。但小学和中学年龄段流动儿童参保率仍有大幅提高空间。本研究还进一步讨论了流动儿童家庭不愿意参保的原因及如何提升其参保意愿。在大规模人户分离、未来发展趋势应是在“常住地参保”的背景下,本文为制定提高流动儿童医疗保障水平的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