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酸性蛋白酶

酸性蛋白酶

酸性蛋白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31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2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83287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饲料博览、粮食与饲料工业、粮食与食品工业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德凯杯”第二届全国毛纺行业技术改造研讨会、2013非粮生物质能源年会——燃料分会、中国首届微生物与白酒酿造技术研讨会等;酸性蛋白酶的相关文献由1098位作者贡献,包括郭玉杰、姚斌、孟昆等。

酸性蛋白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2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3287 占比:99.83%

总计:183595篇

酸性蛋白酶—发文趋势图

酸性蛋白酶

-研究学者

  • 郭玉杰
  • 姚斌
  • 孟昆
  • 徐岩
  • 柏映国
  • 涂涛
  • 王亚茹
  • 王苑
  • 罗会颖
  • 罗晓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蓉; 董超; 余鸿飞; 秦义; 刘延琳; 宋育阳
    • 摘要: 为解决白葡萄酒蛋白不稳定性问题,实现酸性蛋白酶的利用与酒精发酵的同步进行,本研究以酿酒酵母单倍体菌株BY4741和二倍体菌株82-9-35为宿主菌,通过酵母表面展示系统中的启动子和锚定蛋白的作用在酵母细胞表面表达酸性蛋白酶。将来源于宇佐美曲霉酸性蛋白酶基因(pepA)克隆,构建表达酸性蛋白酶的细胞展示盒,利用同源重组定点整合酸性蛋白酶基因到酿酒酵母的基因位点。经过PCR和测序验证,获得两株可细胞表面展示酸性蛋白酶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重组菌株,其最高酶活分别是285.71 U/mL和495.24 U/mL。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利用酿酒酵母细胞壁蛋白SED1作为锚定蛋白的展示系统,为解决葡萄酒中蛋白浑浊的问题提供新思路,为实现pepA酸性蛋白酶全细胞催化剂工业化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 杨秀娟; 邓斌; 黄伟; 戚敏; 陶琳丽; 张曦; 曹志勇
    • 摘要: 本研究拟制备2~3个氨基酸组成的鸡肉小肽,为鸡肉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的方法和依据。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中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的酶用量、时间、料液比、温度4个因素条件进行研究,确定最佳的鸡肉酶解小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不同蛋白酶的酶解工艺条件对总氮(T-N)、游离氮(A-N)、水解度(DH)、氮回收率(NR)、平均肽链长度(APL)、肽平均分子质量(APM)指标均有影响。对各指标进行极差分析可知,酸性蛋白酶的酶解时间是决定DH、NR、APL和APM的主要影响因素;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时间是决定DH、APL和APM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料液比是决定NR的主要影响因素。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优于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解2~3个氨基酸为主的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酶用量1000 U/g,温度56°C,水解8 h,料液比1:2。
    • 李文杰; 白艳红; 陈曦; 米瑞芳; 熊苏玥; 王守伟
    • 摘要: 为改善酸肉的生产工艺,研究商品化酸性蛋白酶对酸肉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理化特性和风味品质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酸肉发酵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蛋白酶的添加影响了酸肉发酵过程中乳杆菌、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了真菌的丰富度,并提高了酸肉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蛋白酶的添加提高了成熟酸肉中醇类、酸类、酯类、酮类和醛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属与3-羟基-2-丁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芽孢杆菌属与1-辛烯-3-醇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感官评定结果表明,蛋白酶的添加提高了酸肉的滋味、气味和总体可接受度。因此,酸性蛋白酶对酸肉的菌群结构和风味品质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为改善酸肉生产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 余洁瑜; 林礼钊; 李维新; 何嘉慧
    • 摘要: 以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为研究对象,以未添加酸性蛋白酶的样品为对照组(K),在酱油发酵初期(0 d)添加酸性蛋白酶(1‰)的样品为实验组(S),通过分析发酵过程(1~62 d)中酸性和中性蛋白酶活力、pH、总酸含量、氨基酸态氨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及生酱油的呈味氨基酸含量,考察添加外源酸性蛋白酶对酱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S组的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活力分别为K组的2.9倍和2.1倍。发酵结束时,与K组相比,S组酱油的pH下降至4.50、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增加36.71%、16.49%;游离氨基酸总含量降低13.64%,生酱油呈鲜味的谷氨酸含量由11.52 g/L降至1.26 g/L。表明酸性蛋白酶虽然能够提高原料利用率,但对酱油滋味也有一定影响。
    • 薛意斌; 李雪; 李延啸; 江正强; 闫巧娟
    • 摘要: 为研究日本曲霉酸性蛋白酶的分泌表达、性质及其在猪肉嫩化中的应用。将日本曲霉来源的酸性蛋白酶基因(Ajpro A1)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经5 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后测得该酸性蛋白酶酶活力为669.6 U·mL^(-1),蛋白质量浓度为6.64 mg·mL^(-1)。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酸性蛋白酶属于天冬氨酸蛋白酶A1家族,与海枣曲霉来源的酸性蛋白酶同源性最高(73%),是一个新型的酸性蛋白酶。采用强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对该酸性蛋白酶进行纯化得到电泳级纯酶,纯化后分析测得该重组酸性蛋白酶(AjproA1)的最适催化条件为pH值3.0,反应温度为45°C,在pH值为3.0~6.0及温度为40°C以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酸性蛋白酶对不同蛋白质水解的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底物水解特异性广泛,对酪蛋白组分中的κ-酪蛋白表现出最高水解活力。利用该酸性蛋白酶对猪肉进行处理,发现该酶能够有效降低猪肉剪切力,起到嫩化效果。研究结果旨在为新型酸性蛋白酶的开发及其在肉类嫩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彭欣; 冯璨; 马香; 李宏; 唐燕琼; 李娟娟; 刘柱
    • 摘要: 酸性蛋白酶在工业生产中需求量巨大,但我国产酸性蛋白酶菌株的品种较为单一,因此,亟需开发新型的微生物源蛋白酶和选育高产蛋白酶菌种。从海口红树林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以在酸性环境下产蛋白酶的菌株,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蛋白酶活,经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RNA序列比对鉴定为深红沙雷氏菌。利用该菌株发酵鱼下脚料制备生物液肥,通过种子萌发实验,研究发酵液的促生效果。结果显示,分离出的产酸性蛋白酶菌株R3可以用于鱼下脚料的发酵,在发酵液稀释5~25倍时,处理60 h均可以促进菜心种子的萌发,与市场购买的液肥效果相同。利用分离出的产酸性蛋白酶菌株发酵鱼下脚料制备生物液肥,实现了对废弃鱼蛋白资源的重新利用,增加了鱼类产品的附加值。
    • 李昊颖; 徐岩; 王栋
    • 摘要: 中国传统米酒酒药来源广泛,发酵特性各异。探究造成不同酒药发酵特性差异的关键因素,有助于控制米酒的生产,提升米酒产品的品质。该研究针对自然培养的2种不同类型米酒酒药,糖化型酒药和糖化发酵型酒药,通过对米酒发酵过程的控制以及酒药和发酵过程中发酵参数的分析比较,探讨可能造成不同酒药发酵特性差异的关键因素。相关性分析以及米酒控制发酵实验结果表明,虽然酒药中酿酒酵母的数量及其发酵特性对酒药的发酵性能非常重要,但是酒药的酸性蛋白酶活力对于控制米酒发酵特性可能更为关键。通过提高酒药的酸性蛋白酶活力,可以在发酵初期充分提供酵母生长所需的α-氨基氮进而影响酵母的增殖,提高其发酵力,甚至可以将糖化型酒药转变为糖化发酵型酒药。因此,酒药中酸性蛋白酶活力可能是一个预测酒药米酒发酵特性及酒药分类的重要指标。该研究结果为米酒酒药的分类以及米酒生产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 毕静
    • 摘要: 本实验研究了酸性蛋白酶的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对醋醅酸度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醋酸发酵阶段添加15 U/g糯米的酸性蛋白酶,醋醅酸度提高了1.33%,氨基酸态氮含量提高了40%.该方法方便实用,为镇江香醋的生产提供了一种优化方法.
    • 陈梅斯; 练习中; 林丽芳
    • 摘要: 研究了化学-酶法提取小麦麸皮中的纤维素和膳食纤维素的生产工艺流程,并确立了采用乙醇脱脂、混合使用酸性蛋白酶与α-淀粉酶去除蛋白质和淀粉的工艺,该方法能有效除去小麦麸皮的脂蛋白和脂肪,为进一步深加工奠定基础。
    • 陈梅斯; 练习中; 林丽芳
    • 摘要: 研究了化学-酶法提取小麦麸皮中的纤维素和膳食纤维素的生产工艺流程,并确立了采用乙醇脱脂、混合使用酸性蛋白酶与α-淀粉酶去除蛋白质和淀粉的工艺,该方法能有效除去小麦麸皮的脂蛋白和脂肪,为进一步深加工奠定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