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氨基酸态氮

氨基酸态氮

氨基酸态氮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74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预防医学、卫生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23658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食品安全导刊、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研究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上海市园艺学会2012年年会、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加工科研院所联谊会暨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等;氨基酸态氮的相关文献由996位作者贡献,包括何述栋、姚升飞、孙汉巨等。

氨基酸态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8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3658 占比:99.85%

总计:224003篇

氨基酸态氮—发文趋势图

氨基酸态氮

-研究学者

  • 何述栋
  • 姚升飞
  • 孙汉巨
  • 徐尚英
  • 杨柳
  • 伍学明
  • 樊君
  • 王辉
  • 俞关松
  • 刘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伟; 郑国伟
    • 摘要: 本文通过用酸度计法和比色法对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酸度计法操作快捷简便,适用于小批次检验,比色法测得数据更加准确、精密,更适合严要求、大批量的检验。
    • 李文静; 李春生; 王悦齐; 陈胜军; 赵永强; 吴燕燕; 李来好
    • 摘要: 为解决传统发酵鱼露发酵时间长、风味难控制的问题,从传统鱼露发酵液中筛选到一株与传统鱼露风味形成相关的发酵盐厌氧菌(Halanaerobium fermentans)YL9-2。结果显示,发酵盐厌氧菌能够缩短鱼露品质的形成时间并提高鱼露氨基酸态氮含量;同时,其添加能够显著提升鱼露的食用安全性,组胺、酪胺、腐胺、尸胺、酪胺和总生物胺在发酵末期分别下降了26.4%、27.1%、9.4%、39.8%、69.4%和25.7%。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共检测出38种挥发性化合物,在发酵末期添加YL9-2发酵后,异戊醛、2-甲基丁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1-戊烯-3醇、1-辛烯-3醇、2-壬酮和2-十一酮分别提高了79.7%、92.5%、45.3%、41.8%、21.2%、29.4%、20.4%、46.6%、67.7%和47.2%,提升了鱼露的麦芽香、青草味、奶酪味、水果香、蘑菇香、甜香和脂肪香,而三甲胺则下降了61.7%,降低了鱼露的鱼腥味。研究结果为靶向改善传统发酵鱼露的品质、风味和食用安全性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 张杰; 韩亚飞; 乔妍妍; 游新侠
    • 摘要: 以干豆渣粉为主要原料制备霉豆渣,以感官评价和氨基酸态氮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霉豆渣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霉豆渣的最优发酵工艺为:以100 g干豆渣粉为基础,水添加量85%,菌种添加量2.0%,发酵温度29°C,发酵时间40 h。在此工艺条件下,霉豆渣菌丝稠密,质地均匀、有弹性,内外均为土黄色,有发酵的霉香味,煎炸之后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感官评分达到87.1分。同时,与发酵前豆渣相比,霉豆渣营养品质得到改良,氨基酸态氮含量由1.12 mg/g上升至8.75 mg/g,蛋白质含量由33.8 g/100 g下降至20.1 g/100 g,脂肪含量由8.7 g/100 g下降至6.9 g/100 g,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由39.2 g/100 g下降至31.8 g/100 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由10.6 g/100 g上升至12.5 g/100 g,总酸含量由6.2 g/kg上升至7.3 g/kg。
    • 王瑞; 李刘泽木; 张震; 唐炜; 王湘南; 何之龙; 陈隆升; 刘彩霞; 陈永忠; 李安亮
    • 摘要: 【目的】为促进油茶幼苗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提供参考。【方法】2015年7月,以1年生油茶新品种‘朝霞’芽苗砧嫁接苗为材料,以施用氨基酸(甘氨酸、赖氨酸、丙氨酸)态氮和硝态氮(硝酸钾)为处理,以无氮处理为对照,在温室中采用液体(3 mmol/L)浇灌的方式进行施肥。当年11月,测定油茶幼苗生长及氮素吸收等相关指标。【结果】氨基酸态氮和硝态氮均可显著提高油茶幼苗的高和地径。其中:施用赖氨酸态氮处理的幼苗高生长最佳,为13.72 cm,比对照提高了41.88%;其次为施用甘氨酸态氮处理,苗高为13.41 cm。施用甘氨酸态氮处理的苗木地径生长最佳,为3.39 mm,比对照提高了25.09%;其次为施用赖氨酸态氮处理,地径为3.31 mm。施用赖氨酸态氮处理的油茶幼苗叶片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10.60。施用氨基酸态氮和硝态氮均可显著提高油茶幼苗叶片的SPAD值和GS活性,其中均以施用赖氨酸态氮处理为最高。施用赖氨酸态氮处理的幼苗叶片SPAD值为67.90,比对照提高了50.99%;幼苗叶片GS活性为65.31μmol/(g·h),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对照提高了70.03%。不同氮源处理的叶片GOGAT活性间差异不显著。施用氨基酸态氮和硝态氮均可以显著提高叶片中铵态氮含量,其中施用丙氨酸处理的油茶叶片铵态氮含量最高,为2.27 mg/g,比对照(0.51 mg/g)提高了3.45倍;所有处理的叶片中硝态氮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施用氨基酸态氮处理的叶片中硝态氮含量均低于硝态氮处理,施用硝态氮处理的油茶幼苗叶片硝态氮含量最高,为3.24 mg/g,比对照提高了16.55%,比施用氨基酸态氮处理提高了3.09%~19.56%。【结论】施用氨基酸态氮和硝态氮均可以促进油茶幼苗生长及吸收氮素,施用赖氨酸态氮可显著提高油茶苗木的高、地径、叶片数量、叶片SPAD值和GS活性。丙氨酸态氮比其他氮源更有利于提高油茶幼苗叶片的铵态氮含量。在油茶苗木繁育过程中,用含有赖氨酸的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可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化肥的使用。
    • 赵令江; 杨梅花; 贾曼曼; 莘海亮; 杨睿
    • 摘要: 本研究以糟辣椒发酵过程中的还原糖、亚硝酸盐、总酸和氨基酸态氮为检测指标,探究不同发酵时间下糟辣椒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还原糖含量持续下降;亚硝酸盐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在第3 d时达到顶峰;总酸含量先上升后趋于平缓;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本研究为凯里特色糟辣椒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利于凯里特色糟辣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 江鹏; 肖龙泉; 陈雪玲; 兰小艳; 蒋宇海
    • 摘要: 以苦荞麦和黄豆为原料,制作一款低盐荞麦豆酱。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荞麦豆酱的模糊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对低盐荞麦豆酱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产品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盐荞麦豆酱的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59 d、荞麦粉添加量30%、发酵温度38°C、食盐添加量8%。在此优化条件下,低盐荞麦豆酱的感官评分为(88.49±0.25)分,氨基酸态氮、水分含量分别为(0.78±0.02)g/100 g、(43.22±1.92)g/100 g,其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国标要求。该结果可为低盐荞麦豆酱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兰芳; 郭惠超
    • 摘要: 本文采用复合酶制剂对香菇进行酶解,确定最佳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香菇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水比1∶10,酶添加量0.10%,酶解温度55°C,酶解时间4 h。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香菇酶解液氨基酸态氮生成率约为36.7%,酶解后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可达29.54 mg/100 g,且酶解液的香菇味强烈和鲜味强烈,苦味非常小。
    • 孙明茹
    • 摘要: 低盐固态发酵工艺中,通过控制原料处理阶段的豆粕润水量、盐水的添加温度和发酵过程温度,使原料中蛋白质适度变性,提高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本文以氨基酸态氮为考察指标,选取豆粕润水量、盐水的添加温度和发酵过程温度3个试验因素,运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后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豆粕润水量(x)为50%,盐水的添加温度(x)为53.1°C,发酵过程温度(x)为44.3°C。经过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其可靠性。
    • 王晓燕; 刘晓兰; 刘井权; 郑喜群
    • 摘要: 以高浓度玉米浆为原料,研究米曲霉种曲和风味蛋白酶协同水解玉米浆制备植物蛋白调味液的工艺,并分析产物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呈味氨基酸的组成,检测食品安全性。首先采用米曲霉种曲单独水解玉米浆,得到第一阶段水解液,第一段水解的适宜条件为pH5.5~6.0、水解时间3 h、加曲量质量分数为1.86%、温度50°C;再加入风味蛋白酶进行菌酶协同作用,适宜水解条件为pH7.0、水解时间3 h、加酶量1000 U/g、温度50°C。玉米浆原液、第一阶段水解液和菌酶协同水解液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1.44、1.55、1.80 g/100 mL;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102.94、108.94、138.57 mg/mL;呈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74%、4.34%、4.80%。制备的植物蛋白调味液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 王斌; 黄巧; 屈明成; 杨莉; 赵珠莲; 李洪军; 李洁; 肖琳
    • 摘要: 该研究通过前期米根霉菌水解发酵、后期乳酸菌发酵的分段式发酵工艺制备酸鲜玉米发酵酱。结果表明,利用米根霉将玉米中淀粉降解为多糖后,植物乳杆菌、希腊魏斯氏菌可以有效地利用玉米酱中的营养物质进行乳酸发酵。植物乳杆菌和希腊魏斯氏菌混合发酵4 d后,玉米酱的还原糖含量最低,总酸、总酚、氨基酸态氮以及感官评价分数最高,玉米酱的品质最好。说明采用多菌种分段式发酵工艺,不仅可以提高玉米酱中乳酸含量,总酚含量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而且可以明显改善玉米发酵酱的发酵风味,提高产品品质。通过此工艺制备的酸鲜玉米发酵酱,营养丰富、风味饱满、口感醇厚,可以作为一种天然、营养、健康的调味基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