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硝态氮

硝态氮

硝态氮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2年内共计2102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9篇、会议论文69篇、专利文献99551篇;相关期刊451种,包括生态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65种,包括2015年全国河湖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论坛、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作物多熟种植与国家粮油安全高峰论坛等;硝态氮的相关文献由6208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润生、孙山、李生秀等。

硝态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9 占比:1.72%

会议论文>

论文:69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99551 占比:98.22%

总计:101359篇

硝态氮—发文趋势图

硝态氮

-研究学者

  • 周润生
  • 孙山
  • 李生秀
  • 王朝辉
  • 李爱民
  • 双陈冬
  • 张福锁
  • 陈效民
  • 孙世友
  • 王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尔晨; 林涛; 夏文; 张昊; 徐高羽; 汤秋香
    • 摘要: 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环境污染严重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迫使农民开发和采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分运动机理和氮肥残留行为是评价干旱地区农业水肥管理水平的依据,提高水氮利用效率是降低环境污染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灌溉量为主区,设2250(低灌溉量,W1)、3450(传统灌溉量,W2)和4650 m3 hm–2(高灌溉量,W3)3个灌溉量;设0(空白,N1)、300(传统施肥量,N2)和600 kg hm–2(高施氮量,N3)3个纯氮投入量,在干旱的中国西北内陆棉区开展2年的田间试验,评估灌溉和施氮策略对水氮运移、籽棉产量、水氮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量及水氮耦合效应是影响籽棉产量及灌溉水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其中灌溉量是主效应.2年均值表明,灌溉量为W1时,施肥量由N1增加至N3,生育期0~8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呈先显著上升后显著下降的趋势,N2和N3处理较N1处理籽棉产量分别提高13.8%和7.6%,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3.6%和6.8%;灌溉量为W2和W3时,施肥量由N1增加至N3,生育期0~80 cm土层平均含水量无显著差异.N2和N3处理较N1处理籽棉产量分别提高11.6%和12.4%,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1.4%和11.5%;随着灌溉量的增加,0~80 cm土层全生育期含水率总平均值逐渐增大.灌溉量是影响硝态氮在0~40 cm土层积累的主导因素,而水氮耦合效应是导致硝态氮向下淋溶的主效应.W1灌溉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硝态氮在0~40 cm土层大量积累,而W3灌溉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4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总的来说,灌溉量高于3450 m3 hm–2、施肥高于300 kg hm–2后继续增加水氮投入未能额外增产,反而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潜在污染.因此我们建议,通过水氮优化策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莫晓钰; 彭辉
    • 摘要: 尿素是农田常用氮肥,本文通过实验室土柱试验,利用HYDRUS-1D建立非饱和带尿素态氮迁移转化模型,并对大沽河地下水源地夏玉米生长季节内水氮运移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灌溉农业条件下非饱和带全剖面中氮迁移转化和深层淋溶规律.结果表明:(1)常规施肥条件下,尿素态氮水解达97畅09%,仅有0畅01% 能够淋溶至地下水;(2)硝态氮更易淋溶至地下水,硝态氮淋失量与灌溉量和施肥量呈正相关,与灌溉强度呈负相关,不同施肥方式下淋失量表现为深施>灌施>表施;(3)根系吸氮量与灌溉量和施肥量呈正相关,与灌溉强度呈负相关,不同施肥方式下吸氮量表现为灌施>深施>表施,不同管理策略下玉米氮素利用率为20% ~50%;(4)常规条件下土壤储氮量>玉米氮素利用率>氮淋溶量>气态氮损失.本研究对量化氮迁移转化过程、定量评价氮损失、预测地下水氮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 任秋韵; 田云录; 刘晓岚; 余珺; 唐伟杰; 陈高明; 林之希; 李静; 王春明; 万建民
    •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新的高效利用氮素基因,以改良水稻品种。[方法]通过对117份水稻地方品种的耐低氮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了1个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OsTPP6,对野生型‘Dongjin’和OsTPP6 T-DNA插入突变体进行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对硝态氮的响应和硝态氮^(15)N吸收速率进行分析;在苗期和大田对野生型和突变体进行表型验证和籽粒表型观察,并分析其淀粉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和籽粒淀粉理化性质。[结果]低浓度硝态氮显著诱导了OsTPP6的表达。与野生型相比,OsTPP6 T-DNA插入突变体与硝态氮利用相关的基因均显著上调表达,T-DNA插入突变体硝态氮响应高于野生型。低氮田中,OsTPP6 T-DNA插入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有效分蘖数、结实率、千粒重均下降。此外,OsTPP6 T-DNA插入突变体籽粒表现为高垩白,与淀粉代谢相关的基因均显著上调表达。[结论]OsTPP6参与硝态氮利用相关途径,影响籽粒淀粉代谢。
    • 钟珍梅; 杨庆; 游小凤; 邢世和
    • 摘要: 为了探明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降解后红壤可溶性氮及氮水解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室内好气恒湿培养法,研究占红壤质量0.5%(T1),1%(T2)和2%(T3)的圆叶决明添加至红壤中,培养7~88 d内红壤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和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及脲酶、蛋白酶和天冬酰胺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圆叶决明后,红壤NO_(3)-N和NH_(4)^(+)-N含量在培养前期降低,培养中期增加;而整个培养期SON含量及脲酶、蛋白酶和天冬酰胺酶活性均增加,且圆叶决明添加量越大,效果越显著。NO_(3)-N和SON含量及脲酶、蛋白酶和天冬酰胺酶活性可用2次或3次函数方程拟合;而NH_(4)^(+)-N含量可用线性函数拟合。氮水解酶与NO_(3)-N负相关,与NH_(4)^(+)-N和SON正相关,且相关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蛋白酶>天冬酰胺酶>脲酶。综上,添加圆叶决明提高了红壤供氮水平和红壤氮转化能力。
    • 朱陆伟; 张智钧; 白翠华; 姚丽贤
    • 摘要: 研究龙眼幼苗在不同温度(10、15、20、25、30、35°C)和不同氮营养(硝态氮、3/4硝态氮+1/4铵态氮、1/2硝态氮+1/2铵态氮、1/4硝态氮+3/4铵态氮、铵态氮)供应条件下吸收氮素的动力学特征,比较龙眼吸氮能力变化,并探讨龙眼对氮形态的偏好性,为龙眼不同季节(物候期)选择适用氮肥形态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温度和供氮形态对龙眼吸氮能力有显著影响(P<0.05)。在中低温度(10~25°C)等量供应硝态氮和铵态氮条件下,龙眼根系吸收氮素(硝态氮和铵态氮之和)的最大吸收速率(I_(max))最高或较高,而亲和力(Am)和离子吸收补偿点(C_(min))则随温度和氮形态变化不大,故此时龙眼吸氮能力强。在高温(30°C)且仅供应铵态氮时,根系具有最高I_(max)和A_(m),同时C_(min)最低,最有利于龙眼吸氮。在极端高温(35°C)时将铵态氮和硝态氮以3∶1的比例配合供应,则I_(max)最高,A_(m)较高且C_(min)较低,有利龙眼对氮素的吸收。另外,等量硝态氮和铵态氮共存条件下,龙眼在低温(10~15°C)时吸收铵态氮的I_(max)更高、A_(m)更强而且C_(min)更低,明显偏好铵态氮;在中高温(20~35°C)时吸收硝态氮的I_(max)更高,但A_(m)更弱且C_(min)更高,对氮形态的偏好性不明显。对照华南龙眼生长物候期,建议在龙眼秋梢生长期施用铵态氮为主、硝态氮为辅;在花前至小果期可以1∶1的比例施用硝态氮和铵态氮;在果实膨大期,可全部施用铵态氮或以3∶1的比例施入铵态氮和硝态氮
    • 郭星宇; 刘朋召; 王瑞; 王小利; 李军
    • 摘要: 研究不同降水年型施氮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探讨渭北旱塬旱作麦田稳产增效的最佳氮素投入量,为高效施氮提供理论依据。田间定位施氮试验于2017—2020年连续3年在陕西合阳县开展,以长6359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氮量处理包括0、60、120、180和240 kg hm^(-2)(分别以N0、N60、N120、N180和N240表示),研究旱地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平衡对降水年型与施氮量的响应。连续3年定位试验表明:(1)降水年型对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收益影响显著,丰水年较平水年和欠水年分别增产33.6%和113.3%,经济收益提高2~3倍以上。冬小麦氮肥回收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与产量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丰水年氮肥回收利用率和农学效率较平水年和欠水年分别提高4.7个百分点、0.6 kg kg^(–1)(平水年)和11.9个百分点、2.5 kg kg^(–1)(欠水年)。(2)无论何种降水年型,冬小麦产量、氮肥回收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均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丰水年和平水年,均以N180处理下最高,收获期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积累分别为108.9 kg hm^(-2)和113.6 kg hm^(-2);在欠水年则以N120处理下最高,收获期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积累为100.8 kg hm^(-2)。(3)通过最佳经济效益和最高产量来拟定氮素投入阈值,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施氮量分别为158.9~166.5、121.2~130.0和148.1~155.7 kg hm^(-2);通过土壤氮库平衡和最高吸氮量来拟定氮素投入阈值,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施氮量分别为166.5~190.3、109.6~147.7和153.5~198.9 kg hm^(-2)。综合考虑冬小麦高产高效及低土壤氮素损失下得出,渭北旱塬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施氮量分别为158.9~190.3、109.6~147.7和148.1~198.9 kg hm^(-2)时,是兼顾产量和环境效益的适宜施氮量,可供本地区生产中参考。
    • 陶宝先; 王晶东; 陈庆海; 马澍; 袁海燕; 陈永金; 王浩
    • 摘要: 大气氮沉降增加能改变土壤养分可利用性,影响滨海湿地植物的养分再吸收。目前研究多关注氮沉降量对养分再吸收过程的影响,且研究集中于叶片,鲜有研究区分不同形态氮素对植物不同器官养分再吸收过程的影响。通过两年的野外控制实验,研究硝态氮、铵态氮添加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叶、茎养分再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氮添加均显著增加叶、茎的氮、磷含量(P<0.001),增幅达32.74%-43.22%(氮)、30.91%-36.51%(磷)。叶片氮的再吸收效率为54.14%-67.66%,茎氮的再吸收效率为50.60%-62.85%。叶片磷的再吸收效率为56.80%-70.38%,茎磷的再吸收效率为77.43%-84.95%。两类氮添加均显著降低氮、磷的再吸收效率(P<0.001),但两类氮添加处理下的养分再吸收效率无差异。叶、茎氮的再吸收效率无差异,但茎磷的再吸收效率明显高于叶(P<0.01)。总之,氮添加降低芦苇对氮、磷的再吸收效率,且茎对养分的再吸收也具有不可忽略的贡献。
    • 郭路航; 王贺鹏; 李妍; 许傲; 李文超; 孙志梅; 马文奇
    • 摘要: 为进一步摸清农户生产实践条件下果园土壤硝态氮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河北太行山山前平原的保定地区葡萄园为研究对象,调查28个果园生产管理现状,测定分析葡萄园和临近农田共31个样点0—20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累积量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葡萄生产中氮肥施用量偏高,每季平均为297 kg/hm^(2),过量的养分投入导致氮素在土壤中累积,0—200 cm土层硝态氮淋洗现象明显,平均累积量高达1555 kg/hm^(2)。不同树龄、施氮量、灌溉量水平下,土壤硝态氮含量有所不同,但均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并且明显高于农田土壤。相关性分析表明,硝态氮累积量与树龄和施氮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灌溉量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施氮量,其次为树龄和施肥次数,最后为灌溉量,施肥次数主要通过影响施氮量来间接影响硝态氮累积量。研究区域葡萄园氮素盈余严重,土壤硝态氮大量累积,并向深层土壤淋洗,影响该地区硝态氮累积的主要因素为施氮量、树龄和灌溉量。
    • 剧盼盼; 刘洪泉; 刘斌; 陈卫江
    • 摘要: 根据焦化水质特性,采用自主开发的DNBF滤池小中试装置对焦化废水一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脱氮处理,重点考察了其启动方法、脱氮极限负荷、进出水TN成分变化、反洗周期和强度等因素,并在最佳条件下稳定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TN质量浓度为109~127 mg/L,在ρ(C)/ρ(N)为5、负荷(以NO_(3)^(-)-N计)为2.0 kg/(m^(3)·d)左右的条件下,出水TN质量浓度稳定在20 mg/L以内,且进、出水COD基本一致,DNBF滤池系统TN去除率为83.7%〜89.2%,NO_(3)^(-)-N去除率为94.8%~99.7%,在焦化废水行业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韩瑛祚; 王秀娟; 刘慧屿; 何志刚; 董环; 娄春荣
    • 摘要: 与单垄单行种植模式相比,大垄双行模式下番茄产量得到显著提高,达到105826 kg/hm^(2),可增产6.2%;果实N、P_(2)O_(5)、K_(2)O吸收量均显著提高,分别增加12.3%、6.2%、9.0%;增加了番茄生长前期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而对作物生长后期的光合参数影响较小,整体改善了作物生长的透光性;有利于降低土壤0~60 cm土层NO_(3)^(-)-N的残留,平均降低43.8%,在0~20 cm土层削减效果最好。由此可见,大垄双行模式是一种适宜轻简化作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种植模式,适用于辽宁地区设施番茄优化栽培种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