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深圳
  • 出版时间: 2015-08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会议文集: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荧光灯省电节能,其发光效率是白炽灯的3倍多,使用寿命是白炽灯的4倍多,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引发了汞的污染问题.本文介绍了废旧荧光灯管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国内外回收处理的管理和技术现状,对我国在废弃荧光灯回收与处理和管理政策提出了建议,包括建立起政府引导性政策,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强制性行业具体标准,从源头上降低汞的使用,多部门共同强化对废弃荧光灯流向及处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探索实践经验,基于鸡粪原料处理的特殊性,详细介绍了原料预处理、堆肥发酵和制肥加工等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术方案,为实现鸡粪工厂化快速处理和优化有机肥生产过程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技术途径和方法,可操作性强,把畜禽粪便资源处理加工成有机肥料无疑是一个即可达到环保要求又可实现创收增值的双赢途径,非常值得各地探索与实践对于提升有机肥生产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摘要:复合式相变换热技术是一项解决低温腐蚀难题的全新换热技术,通过此项技术可以深度利用锅炉烟气余热,降低了锅炉出口的烟气温度.通过采用该技术可以降低进入湿法脱硫系统内的烟气的温度,明显的减少了脱硫系统的工艺水耗量,本文主要探讨了锅炉进行复合式相变换热器改造后对湿法脱硫系统工艺耗水量的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后实现了外排烟气温度的可控性。在夏季工况下能够有效地控制烟气温度稳定在132℃左右,脱硫系统年耗水量节约超过10000t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复合式相变换热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降耗技术,在深度利用烟气余热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脱硫系统的耗水量,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节能技术产品。
  • 摘要:山西省排污权交易制度开展以来在限制排污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制度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为更好地实现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污染总量控制和污染减排方面的作用,需要经济、制度、法律、行政手段结合运用,企业出售排污权困境问题的发生要求排放标准的不断更新,排污标准的不断提高能够打破困境,迫使企业不断更新环保设备,利用新技术,选用清洁能源。
  • 摘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河南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河南省贾鲁河流域为例,对农村生活污水部分处理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贾鲁河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相对滞后,存在建设及运营经费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法律法规缺位、村民自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为了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保障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还需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政府监管责任;引导农民树立生活污水处理意识。
  •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而发展沼气和秸秆综合利用是建设生态家园的关键环节.加入WTO后,中国的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积极地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关于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将会紧密围绕农村沼气工程和综合利用这一生态农业的关键环节进行研究,主要是根据江苏省海安县沼气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调查,深入分析农村沼气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状况,分析相关问题并找出其解决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中国生态农业应当遵循的发展道路以及预测中国生态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农业是中国的根本,而生态农业是农业最有前景的环节,中国人需要为中国生态农业贡献力量.
  • 摘要:本文将着重阐述因工业高速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种传统经济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对生活的重要影响,论述发展绿色经济离不开制度化的社会技术创新,发展绿色经济离不开制度化的社会技术创新,唯有将技术创新应用于生产经营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才能有充分的能源资源供应,保障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唯有技术创新的制度化,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技术进步得以运用生产和经济,才能解决不断产生的新的环境问题,使得经济和发展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成长力。
  • 摘要:进行农户参与生态补偿意愿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调动农户参与生态补偿积极性、规范生态补偿政策及措施的制定、促进区域社会协调发展及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户参与生态补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农户参与生态补偿意愿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阐明农户参与生态补偿意愿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将进一步深入对农户参与生态补偿意愿的研究,加强农户参与生态补偿意愿的时间序列研究,加强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及空间差异研究。
  • 摘要:目前,渗滤液的土地处理法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它是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白我调控机制和综合净化功能来处理渗滤液.然而,垃圾渗滤液长时间蓄积必会影响周围土壤-植被系统,但多项研究表明,渗滤液灌溉后,种植草本植物对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净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狗牙根更是草本植物中的优势种,在填埋场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可良好生长.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渗滤液对狗牙根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滤液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狗牙根种子发芽,不同浓度的渗滤液均会增加狗牙根的NO-2含量和粗蛋白含量,对狗牙根的电导率也有促进作用,并且渗滤液的淋滤会减少狗牙根的粗纤维含量.因此,在对渗滤液进行灌溉处理的时候,需要对渗滤液进行一定程度的浓度处理.
  • 摘要:为了更好地减少剩余污泥的二次污染,设计了一个连续破解污泥的反应器并投入稳定运行16 d.用COD表征污泥破解程度可知,该反应器对厌氧微生物连续破解剩余污泥有显著效果。水力停留时间为4d时,出水COD、TP、NH+4 -N、蛋白质等的浓度等均随厌氧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证明此反应器可连续破解污泥,且破解效果良好.
  • 摘要:为了对北京市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采集北京市多个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与污泥转运站的堆置污泥两种类型污泥进行处理与化验分析,对不同类型污泥含水率、pH、养分含量及全量重金属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脱水污泥平均含水率83.4%,远高于堆置污泥,堆置污泥和脱水污泥pH平均值分别为7.5和7.2,pH均达到《有机肥料》的标准要求;堆置污泥总养分平均含量为6.8%,脱水污泥总养分平均含量为9.4%,均达到《有机肥料》的标准要求;除了堆置污泥Cd指标平均含量高于脱水污泥外,Pb、Cr、As、Cu、Zn和Ni等重金属指标平均含量均为脱水污泥高于堆置污泥,66.7%堆置污泥样品重金属Cd、Pb、Cr、As、Cu、Zn和Ni含量均达到《有机肥料》的标准要求.若将污泥农用范围限定为北京地区,堆置、脱水两种类型污泥Cd、Zn全量重金属的污染风险相对较大,有必要重点关注.
  • 摘要: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以榆林市水土保持及退耕还林(草)示范区为实证研究对象,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因子构建了EES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对研究区12个县(区)的生态-经济-社会(EES)系统协调发展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过程中,EES系统指数整体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即榆南、榆中、榆北分异格局明显,生态与经济的分异最大,社会的差异基本一致,其中榆中、榆北整体的水平要高于榆南;EES系统协调发展县际差异显著,形成中心地带和南北两端三个等级板块,呈现由分散到集中,核心—边缘的空间格局.总体而言,由于社会进步、经济结构的调整及植被恢复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间的发展更为平衡、协调,趋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但仍存在部分社会滞后、经济滞后或生态滞后,县际差异显著等问题,一定程度表明今后仍需注重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系统三者间协调发展.最后,提出了研究区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产业区际转移已经成为各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欠发达地区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相关产业实现了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腾飞.然而由于在产业转移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污染转移,使得欠发达地区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居民健康水平下降.为保证产业转移正效应,更好的了解环境污染产业区际分布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对我国污染产业区际转移现状进行动态多维度分析.利用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工业SO2排放量为研究对象,结合排放规模、排放强度等指标界定了污染产业.并通过设立地区污染密集度和污染密集度增速等指标,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了我国污染产业的分布现状和转移趋势,得出了“污染产业集中于东部,但有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明显倾向”的结论.站在各省自身角度,当环境污染程度超标时,政府一方面可以适当对外省污染产业设置环境壁垒,增收适当数额的环境税,以达到提升外来污染产业环境成本的作用。此外,政府在确定招商引资政策时,不能贪图短期经济发展而引进处于衰退期的高污染产业。要吸取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路线的教训,完善自身的生产技术和环境治理技术,努力发掘自身优势,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结构。
  • 摘要:本文以1997、2002、2005、2007、2010年碳排放绿色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在绿色投入产出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核算了CO2排放强度的变化.通过结构分解分析模型(sDa模型)来测度影响中国CO2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部门单位产出能源消费强度变化是造成CO2排放强度下降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是促使CO2排放强度上升最重要的因素,部门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是促使C02排放强度上升的次要因素.指出要实现2020年C02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中国未来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继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 摘要:大量铬渣的露天堆放,易被雨水或地下水浸出造成环境污染.针对这一问题研制了纤维改性硫酸亚铁还原铬渣水泥固化体,充分利用了纤维的增强作用以及硫酸亚铁的还原作用,使铬渣水泥固化体的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以浸出毒性、表面浸出率为指标考察了纤维改性硫酸亚铁还原铬渣水泥固化体的性能.本次实验中,纤维加入量越多,改性效果越好;植物纤维的改性效果优于玻璃纤维,植物纤维加入量为0.8g时,铬渣水泥固化体的表面浸出率、浸出毒性、抗日晒能力和抗压强度分别为9.35276×10-6g/cm2·d、1.084033 mg/L.
  • 摘要:蘑菇培养废土是生产蘑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生质类废弃物,数量巨大而且多数露天堆弃,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且成为限制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因素之一.生物炭是一类新型环境功能材料引起广泛关注,其在土壤改良、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受污染环境修复方面都展现出应用潜力.本文尝试将蘑菇培养废土制成生物炭来改善生物肥料的质量,重点研究不同添加比例的蘑菇培养土生物炭对猪粪堆肥的物化特性影响.结果显示在500℃下热解制备的蘑菇培养土生物炭分别以0%、5%、10%、15%(w/w)的比例与猪粪混合堆肥后,明显降低了堆肥的电导率、初始含水率和有机物的损失量.营养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堆肥中的Ca与K的含量与添加生物炭没有太大的相关性,Na元素不受添加生物炭的影响,但P与Mg元素浓度则随着添加生物炭的比例增加而提高.因此,蘑菇培养土生物炭在堆肥过程中对生物肥料的物化特性具有极好的改善作用,可作为优良的堆肥添加剂.
  • 摘要: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已引起国家和民众的关注,在农村环境中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养殖业粪便及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是造成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根据农村面源污染产生途径及污染现状,提出几点减轻和预防农村面源污染的措施,建议构建一套把农业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有效地协调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的管理指标体系.
  • 摘要:根据对江苏省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充分调研,介绍了目前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种类,重点探讨了其动力类型、设计标准、资金投入、适用规模等,并对四种典型工艺各处理阶段进行水质监测,了解到无论是生物技术或是生物生态耦合技术均能有效降低污水COD浓度,达到一级B标准,但生物生态耦合技术脱氮除磷效果要优于生物技术,更能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网民群体环境意识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有助于了解网民群体的环境态度和意愿,结果表明通过此次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网民认为其所处城市的环境状况不好,且没有明显好转;认为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扰民和生活垃圾污染是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大多数网民认为其所处城市的环境问题还没达到其可以忍受的底线,但值得警惕的是有高达31.0%的网民认为已经达到其忍受底线;网民的环保参与意愿较低,有意愿参与的网民比例只有43.1%,在参与方式上以网络媒体曝光和向政府反映投诉为主,但是却没有一个网民选择向法院行政诉讼,说明网民环境法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环保政策制定、环保宣传与环保教育提供社会心理依据。
  • 摘要:生态工业是工业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达到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双赢的重要实现途径,工业共生作为生态工业的运作模式之一,将某一生产过程的废弃物再利用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材料,从而高效地利用资源和最大化减少工业废弃物.通过文献综述,以企业为分析角色,从经济、政策、技术以及信息方面构建工业共生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及强度的大小.研究发现,迁安市不同工业园区的生态工业受到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西部工业区影响因素作用强度较大的是信息交流方面;东部工业区影响因素作用强度较大的是技术方面;首钢迁安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影响因素作用强度较大的也是信息交流方面;北方钢铁物流工业聚集区的则是综合信息、政策及经济等方面影响作用.建议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关等应发挥自身长处,制定相应方法、政策,提高废弃物再利用率,促进企业的工业共生行为.
  • 摘要: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大背景下,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涌现.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大力扶持环保产业,PPP环保产业基金应运而生,打破了环保产业投资不足的困境.本文选取了绿色金融创新产品-PPP环保产业基金,主要介绍了其特征、设计要点、运作机制以及实践案例,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PPP环保产业基金有充分的优势,对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顺应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以期对其他环保产业基金的运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 摘要:生态补偿是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实现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均衡发展的一种有效政策手段.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生态补偿制度的背景下,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现状,生态补偿政策成效分析,针对我国各领域生态补偿实践开展情况,指出了目前生态补偿制度尚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完善改进的建议对策,包括健全法律法规,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采取多种补偿方式和手段,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规范生态补偿管理和监督,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生态补偿制度建设更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对完善我国环境经济政策,构建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针对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调查现状及问题,对风险源的类别进行了识别,对水源地突发水污染事故风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水源地风险防范应从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层面进行管理的策略,并分别就上述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能为水源地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 摘要: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关系着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叙述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特点、必要性、评价原则及评价内容和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需关注的要点,并以天水市某工业园区环评为例,指出开发区区域环评的编制过程中,“开发区区域环评具有综合性、超前性和特殊性的特点。做好开发区区域环评,识别环境影响及其环境制约因素是重点正确识别环境制约因素是合理规划开发区,细化入驻企业的要求的依据。
  • 摘要:NaHCO3活化H2O2溶液在弱碱性条件下能高效降解苯甲硫醚和对氧磷,HCO4-通过溶剂辅助的氧转移机制实现对苯甲硫醚的初级氧化,而H2O2或HCO4-分解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2)是导致硫醚类过度氧化的活性氧物种;在NaHCO3活化H2O2体系中,对氧磷与OOH-、OH-等亲核物种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降解,降解速率随pH呈指数增加.NaHCO3活化H2O2在pH=9.5-10左右,亲核取代和氧化消毒两种消毒能力达到了均衡,是较理想的广谱消毒区间.
  • 摘要:全氟辛酸(PFOA)具有环境持久性及内分泌干扰性,传统的生物降解及高级氧化法对PFOA的去除效果微弱.本研究采用电化学氧化法降解PFOA,选取BDD(掺硼金刚石电极)、Pt、Ti、Ti/RuO2、Ti/RuO2-IrO2、Ti/In2O3、Ti/SnO2-Sb2O5-IrO2、Ti/SnO2-Sb2O5-RhO2、Ti/SnO2-Sb2O5、Ti/SnO2-Sb2O5-CeO2和Ti/SnO2-Sb2O5-Bi2O3这11种阳极材料为备选电极,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析氧电位(OEP),评价11种电极对PFOA的降解效果和脱氟效果,并采用超声-电化学协同方法间接证明PFOA分子在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子转移是降解反应的第一步.Ti/SnO2-Sb2O5-Bi2O3、Ti/SnO2-Sb2O5-CeO2、Ti/SnO2-Sb2O5和BDD对PFOA有较好的电氧化效果,降解率分别是89.8%、89.8%、93.3%和98.0%.Pt、Ti/SnO2-Sb2O5-RhO2、Ti/SnO2-Sb2O5-IrO2和Ti/In2O3对PFOA的电氧化效果微弱,降解率分别是2.1%、2.3%、12.5%和3.1%.而Ti、Ti/RuO2和Ti/RuO2-IrO2对PFOA没有电氧化能力.PFOA分子经过电极表面的直接电化学氧化发生脱羧反应,后经过逐步脱掉CF2单元的循环生成短链的全氟羧酸类化合物C6F13COO-、C5F11COO-、C4F9COO-和C3F7COO-.
  • 摘要:《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指出,根据调查目的、调查精度和调查区域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监测单元.本文作者剖解两个铅锌矿土壤调查的结果,初步提出金属矿山土壤采样点布置应关注的重点.
  • 摘要:以河北省保定市工业园区周边农田土壤为对象,利用原子吸收法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重金属含量进行简单评价,主要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危害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测定的各重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锌,为超三级(污染)程度,但是因为其毒性响应系数较低,处于轻度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其余各重金属含量均处于安全状态,也全部为轻度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而且综合考虑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100%的样本为低度潜在生态危害程度.
  • 摘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对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污染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蚯蚓养殖处理奶牛养殖业废弃物,将牛粪转换成有机肥,建立种养结合的农业养殖方案,探讨牛粪污染治理的高效减排模式.
  • 摘要:本文通过取样调查,分析了钢铁厂含锌尘泥的成分变化特点,确定了钢铁厂以低锌尘泥资源化为主的技术开发目标,依此采用高温快速还原方法进行的技术开发表明,此种钢铁厂含锌尘泥资源化技术具有投资小,成本低,操作简便,可靠性强,产品质量较好,无二次污染的特点.与现有国内外相关含锌尘泥资源化处理技术相比,综合优势明显,对当前国内钢铁厂的环境治理和经营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代表了钢铁厂含锌尘泥资源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 摘要:本文考察了热水解时间和反应温度对低有机质污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解对低有机质污泥的有机质溶解和水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反应时间延长污泥沉降性能提高,随热水解温度上升污泥粘度下降,最佳的热水解条件为160℃、20min,此时悬浮性有机物溶解率为13.28%,COD溶解率为31.98%.
  • 摘要:循环冷却水是四川省工业用水量最多的一项,为保障循环水系统正常运行,需在冷却水中投加阻垢剂、缓蚀剂、灭菌剂等化学品,该类化学品部分含磷,并随排水进入环境.由于循环冷却水未列入环境监管,其排放水中磷含量巨大,已成为四川省主要河流总磷升高、富营养化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初步了解四川省工业企业冷却水磷排放情况,研究小组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对部分企业循环冷却水药剂使用开展了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抽样的156家企业年排水总量3486.86万m3,估算其中含磷试剂总量1007.42吨/年,含磷试剂花费997.34万元/年;其中有机磷占比91.54%.文章对四川省工业冷却水总磷排放压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将循环冷却水总磷排放纳入环境监管,对企业排放口应进行适当规范,将排水纳入计量考核中,将总磷纳入总量控制指标,严格执行总磷减排考核制度。
  • 摘要:养殖污染为许多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华南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集约化养殖废水排放量大及水质负荷波动等特点,在分析养殖废水水质特点、排放规律及现行环境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华南地区养殖环境控制的策略和建议,为华南地区集约化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支持.
  • 摘要:对驰宏曲靖分公司铅冶炼烟化炉烟气净化废水中氨离子来源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排除了后段烟气脱硫处理过程中加氨工艺的影响.经过现场多途径探究,其烟气净化废水中的氨离子与烟化炉生产工艺喷加煤粉的特殊性有关联.
  • 摘要:目前工业污水深度处理大致可分为三种方法:物理法、生物法和高级氧化物法。西安交通大学水团队经过数年攻关开发出一类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新型无机有机复合吸附材料一咯态吸附剂,已在印染、焦化、化工、养殖、发酵等难处理工农业废水的脱色、脱COD,脱总氮工艺中得到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非常适用于工业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焦化、印染企业废水达标排放与中水回用等工艺,开发了一整套工业污水厂污水吸附深度处理工艺和印染厂中水回用处理工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表明,应用该吸附剂材料,使用成本比目前普遍使用的活性炭吸附工艺低30%以上。
  • 摘要:2010年初采暖季,应用FA-3型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对粒径在101μm以下的气溶胶分几级进行采样,并应用ICS3000离子色谱仪对其进行离子成分测定,结合同期AE-31型黑碳仪和Aurora-1000型积分浊度计测量所得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冬季气溶胶质量浓度0级(9.0-10μm)至2级(4.7-5.8μm)逐渐减小,2级至5级(1.1-2.1μm)逐渐增至最大值,5级到8级(亚微米级)又逐渐减小.离子总浓度的分布与气溶胶质量浓度类似,6级(0.65-1.1μm)吸附可溶性离子能力最强,出现总离子浓度的峰值.各离子除Ca2和Mg2+分布于粗模态外,SO2-4,Na+,NH+4,NO-3,Cl-和K+均在5-6级达到峰值.细粒子质量浓度运大于粗粒子,且吸附可溶性离子的能力也远大于粗粒子.消光系数与PM10,PM2.5,PM1.0和PM2.5-10的回归分析表明,用PM2.5质量浓度来模拟消光更有意义.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不同粒径段上化学成分与气溶胶散射系数的关系,只有1.1-2.1μm和0.65-1.1μm这两个分级的硫酸盐和铵盐进入回归公式,可见这两分级的硫酸盐和铵盐对消光系数的贡献最大.
  • 摘要:循环经济是集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本文介绍了多年来我国政府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所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包括政府部门出台的法律法规、相关战略规划,制定的促进企业节能、节材、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标准、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并分析了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进一步完善法规、标准、政策制度,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推动我国循环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 摘要:南京市江宁区在南京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该区产业发展过程中,重点发展具有标志性作用的支柱产业等做法,可能会对区内传统产业群体造成冲击,阻碍江宁产业的整体发展.本文在对江宁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江宁区开发建设的远景目标与功能定位,通过对江宁区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可以促进江宁区产业科学有效发展的六项对策建议,为江宁区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产业改革参考和产业聚集的空间依据.
  • 摘要:流域水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问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流域水生态问题的主要驱动力.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与水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越来越被研究人员所重视,而选定嘉兴市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基于水环境容量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示范作用.研究中,运用控制断面达标法确定水环境容量,运用情景分析法预测水资源需求量,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嘉兴市主要用水及水污染物排放行业识别结果,参照国家和嘉兴市指标,确定嘉兴市在2015年和2020年的用水指标和水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及削减量.最后,提出嘉兴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方案.
  • 摘要:在微波场中快速合成了接枝有大量胺基和羧甲基基团的螯合纤维,利用动态吸附的方法研究改性纤维应用于含Cu2+废水的去除效果,考察了溶液流速、初始浓度、纤维装填量对其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操作工况点,并对其穿透曲线进行了数学拟合.结果表明,改性纤维能有效去除溶液中的Cu2+,随着溶液流速的加快、浓度的增加,穿透时间急剧缩短.Thomas模型和BDST模型均能较好的描述该体系动态吸附过程,并且建立了BDST模型与吸附操作条件的关系,预测误差在10%以内.
  • 摘要:我国通过进口大量的废纸来弥补我国造纸原材料不足的现状,通过分析进口废纸现状,研究了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污染和不经济性,提出废纸加工贸易相关的政策建议,取消进口废纸的加工贸易政策,建议增加关税和增值税等方面的优惠,进一步加强对废纸进口与加工利用相关环节的环境监管。
  • 摘要:河流生态系统具有典型环境公用品外部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排除其在市场上交易的可能,人们很难从传统市场上发现河流生态系统的价值信号和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因此,人们对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河流生态服务的价值被长期低估甚至忽略.本文选择重庆市梁滩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将选择性实验评估方法(CE)和河流生态服务法(RESA)相结合,基于梁滩河整治工程的预期生态效益,设计梁滩河生态服务的调查问卷,构建假想市场,获取服务人群对河流生态服务的支付意愿,由此推算河流生态价值的货币化表达形式.
  • 摘要:为了综合调查多环芳烃是(PAHs)在大辽河口上游河道经由河口至近岸海域表层水、悬浮颗粒物(SPM)中的分布特征,采用GC-MS检测了该区域表层水和SPM中16种US EPA优先控制PAHs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综合分析它们的来源及其生态风险.结果发现16种PAHs在水样中的总浓度(ΣPAHs)为71.12-4254.14ng/L,平均值为748.76±78.29 ng/L;在SPM中的ΣPAHs为1968.43-11328.94ng/L,平均值为4004.88±1916.79ng/L.16种PAHs在大辽河口上游河道经由河口至近岸海域水体和SPM中都没有明显空间分布规律,而是出现在人类活动较多的城镇、港口附近站位浓度明显升高的状况,表明附近区域人类活动是PAHs的主要污染源.水体和SPM中PAHs以2-3环低质量(LMW)成分为主,同时疏水性较高的4环以上的高质量(HMW)PAHs也被检测到,表明存在近期PAHs污染.采用同分异构体比值分析法发现PAHs为石油源和燃料不完全燃烧的复合型污染.水生态风险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内PAHs污染处于高生态风险水平,其中SPM中的PAHs是主要贡献者.
  • 摘要:对于珠三角城市群,局地排放、生成的在本地堆积和上风向的输送都有可能导致地面浓度超过限值.运用数值模式WRF的输出结果计算得到珠三角精细化的回流指数时空分布,研究回流与区域输送在形成区域空气污染事件中的贡献大小,尝试区分形成局地污染的主要机理.结果表明:(1)当区域中边界层内回流指数普遍低于0.6则是污染物局地回流堆积作用更明显,若普遍高于0.6则是受上风向污染物输送的影响更明显;(2)在局地回流堆积为主要形成机理的污染过程中,地面浓度与边界层整体回流系数成较明显负相关,地面浓度峰值对应边界层回流系数谷值.在区域输送为主要形成因素的污染过程中,边界层中低层回流系数达到峰值代表该区域此时受上风向风场输送作用最显著,地面浓度同步达到峰值;(3)初步得出回流堆积时珠三角中部区域边界层回流系数的时空结构.
  • 摘要: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理已成为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厌氧消化可有效实现污泥减量化和稳定化.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厌氧消化的产气量往往较低,因此本文针对厌氧消化产气量低的问题,进行了温度及热水解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0℃时污泥的厌氧消化效果较好,尤其有利于提升初沉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量;采用热水解可以显著提升剩余污泥的产甲烷潜势,对比热水解前后污泥的厌氧消化特性发现,经过热水解后剩余污泥的的产气能力和污泥减量化能力都有所提高,而热水解对于初沉污泥的影响不大,适合直接进行厌氧消化.
  • 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量的不断增长以及污水成分的复杂化,对污泥的处理处置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污泥干化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是污泥进一步处理处置和有效再利用的重要手段.传统污泥干化技术的缺点主要是耗能巨大,或者效率低,近年来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且来源广泛的热源在污泥干化中得到大力发展和应用.相变蓄热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太阳能污泥干化中的热量不连续、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大大降低污泥干化的能耗,为污泥的干化处理开辟一条清洁环保、高效节能的新型道路.本文在总结他人工作的基础上,从工艺设计、经济性分析等方面对太阳能-相变蓄热技术在污泥干化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结果有利于污泥干化工艺设计中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并指出太阳能技术运用到污泥干化中得到大力发展,但是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缺点,有待改进。将相变温度为60℃左右的蓄热材料加入太阳能污泥干化系统中,可以解决干化过程不连续的缺点,延长了污泥干化时间,从而提高了干化效率。相变蓄热材料的加入,大大降低了运行费用,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完全采用太阳能-蓄热工艺对区域要求较高,需要常年具有较好的光照;阴雨较多的区域还是采用热泵-蓄热工艺较好。
  • 摘要:本文介绍了北方某市城市总体规划环评的规划背景、评价方法和技术路线、主要评价结论、规划调整建议等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规划环评优化城市规划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就此案例实践来看,规划环评从环境保护角度在规划目标、定位、布局、结构、建设时序以及规划项目实施等方面均对城市总体规划可以发挥重要的优化作用,这对于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和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环境影响评价中是否依法进行信息公开,不仅关系到公众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以及项目能否顺利取得环境行政许可,亦关系到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发生环保纠纷、环保投诉等问题时的相关方责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工作实际,对信息公开实施主体、工作程序、方式、载体、内容及全本公示著作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有效实施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完善公众参与工作程序提供指导和借鉴.
  • 摘要:提升环境监测管理质量,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监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搭建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平台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改进后的技术记录表更符合规范要求,尤其是加入环境空间数据记录更有利于提高监测数据的公信力;具有自主设计、高扩展性和持续优化特点使其更符合发展的需求.
  • 摘要:红树林基围鱼塘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深圳湾红树林基围鱼塘沉积物进行了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pH,电导率,盐度和有机碳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54~6.85,1.21 mS/cm~1.46 mS/cm,0.60μg/g~0.73μg/g,和1.57~2.02%.重金属含量为Mn>Zn>Cu>Pb>Ni>Cd.除Ni以外,Zn,Mn,Pb,Cu和Cd含量高于当地背景值.Cd和Cu含量远高于国家海洋沉积物Ⅰ类标准;Ph含量基本达到Ⅰ类标准;Zn含量低于Ⅰ类标准.不同重金属的潜在风险顺序为Cd>Cu>Pb>Zn;Cd存在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Cu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Ph和Zn不存在潜在生态风险.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含量显著高于酸可提取重金属(SEM)含量,降低了重金属产生生物毒性的可能性.SEM含量为Mn>Zn,Cu>Ni,Pb>Cd.沉积物中残渣态形态的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可提取态含量(弱酸溶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残渣态重金属所占比例为Ni<Ph<Mn<Cu<Zn<Cd;在可提取态中,主要以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的重金属为主.综上,深圳湾红树林基围鱼塘面临一定的重金属污染,其中Cd污染较重,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
  • 摘要:青海省所在区域高寒干旱、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本文分析了青海省公路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总结了青海省生态敏感区、自然植被和资源、野生动物保护、湿地等方面可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即在设计、施工和营运单位必须增强环保意识,在设计阶段尽量避开生态敏感区,采取措施从方案上降低公路建设的影响;在施工中改进施工工艺,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及时组织实施生态环保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试营运阶段,及时完善生态环保保护措施。
  • 摘要:本文以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研究了水体中检出频率较高的消炎镇痛类药物安替比林(ANT)在纯水中的氯氧化动力学规律,并对实际水体中ANT氯氧化效能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纯水中游离氯与ANT反应迅速,在pH=7.0±0.2、T=25±1℃条件下,ANT在60s内的降解率大于99%,游离氯与ANT的反应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经过对反应动力学的计算得到了表观反应速率常数的表达式,阐明了当pH<4.5时,分子态ANT(KANT=1.08×106M-1·S-1)与HOCl的酸催化反应为氯氧化ANT过程的主要反应,而ANT+与HOCl的反应为次级主要反应;当4.5<pH<7时,ANT的去除归因于分子态ANT与HOCI的反应;当pH>7时,由于OCl-(K-OCl=1.35×10-5<10-4M-1·s-1)反应活性较弱,反应速率随pH的升高而降低.通过对三种实际水体中ANT氯氧化反应进行动力学拟合发现,实验得到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预测出的ANT浓度变化曲线,可以较好地预测实际水体中ANT浓度在氯消毒过程中的变化,实际水体的pH值是影响ANT氯氧化去除的主要因素.
  • 摘要:朊病毒作为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直接或间接传播.朊病毒特殊的结构决定其潜伏时间长,易于传播,发病率低但致死率高,难以灭活等特点.朊病毒相关疾病,无免疫原性,难于通过传统方式治疗,对人和动物有着很大的威胁.本文汇总了朊病毒在环境中的传播、检测方式和治疗防治方面的进展,朊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朊病毒造成大量动物的死亡,其对一畜类的杀伤使得直接经济损失巨大,并且由于这类疾病可在人畜间传播,无免疫原性,难以治疗,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目前已经探索了一此治疗朊病毒疾病的方法,但是最有效地对抗朊病毒的方法应当是前期环境防治。鉴于土壤环境是日前已经发现的传播阮病毒的主要媒介,因此对土壤环境的保护(涉及食品卫生、动物饲料卫生,动物尸体处理以及环境卫生的很多方面)显得非常重要。在环境卫生领域,建议采用新技术进行早期检测,并使川酶处理的方式对污染土壤环境做预防性消毒处理。对抗朊病毒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努力。
  • 摘要:研究表明,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造成空气污染,形成雾霾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从根本上防止大气污染,不仅需要限制VOCs污染空气的排放浓度,还要限制其排放总量.因此,对于大风量、低浓度的VOCs污染空气也应该采取有效治理对策.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大风量、低浓度的VOCs污染空气处理方法,300℃连续高温再生吸附转轮浓缩分离+燃烧氧化分解法.该方法具有净化效率高、投资少、能耗低、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 摘要:本研究于2013年春季(3月)与夏季(8月)对高雄市某工业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检测,并以主成分分析(PCA)评估可能之污源.春季时检出32种VOCs,以甲醇(29.6ppb)、甲基丙烯酸甲酯(8.7 ppb)、甲苯(6.8 ppb)及丙酮(6.9ppb)浓度较高;夏季检出30种VOCs,以甲醇(8.0 ppb)、甲苯(6.3 ppb)、異戊烷(66.9 ppb)及正戊烷(20.1 ppb)浓度较高.整体而言,该工业区大气中VOCs以醇类、烷类、芳香族类及酮类为主.受日照强度、夜间逆温层、风速及区内排放源影响,夏季(40.5-403.2 ppb)之TVOC浓度较春季(60.2-101.9 ppb)高.PCA解析结果显示,春季时污染贡献源为加油站及移动源(43.62%)、印刷电路板产业(12.00%)、炼油业(10.83%)、塑料相关制程行业(9.80%)及半道体产业(7.39);夏季则为移动源(40.50%)、半道体产业(21.48%)、塑料制造与塗料溶剂逸散(14.27%)及印刷电路板产业(7.46%).
  • 摘要:我国气田水深井回注处理技术即国外所称的深井灌注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地下灌注技术在国外已成为一种成熟、经济和有效的废物处置技术.随着2015年1月1日起新《环境保护法》的施行,我国气田水回注深部地层由于缺乏相应技术标准可能将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文章较为详细说明了国外采用深井灌注技术控制水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在总结分析我国关于气田水回注相关法律法规现状及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指出应从环境保护和环境风险防控角度建立与健全我国气田水回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提出我国气田水回注工程在完善法律法规、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建立环境风险监控系统方面的建议措施.
  • 摘要:MBBR工艺在新建和改造污水处理厂时广泛应用.本文采用BioWIN工艺模拟平台灵敏度分析工具,对某污水处理厂的MBBR工艺进行模拟和优化,评估一级A(GB 18918-2002)提标改造工艺设计方案,并对改造工艺的低温(14℃)运行提出了填料量和碳源投加方面的建议.
  • 摘要:本文着眼于目前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区发展的现状,根据青岛地区当地市政供水的水质特征,对新型净水装置龙头式除氟净水器的除氟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pH、共存离子等影响因素对除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HAP滤材对氟的吸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对于氟的吸附是一个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吸热过程.其吸附等温线与langmuir吸附等温线相吻合.随着水温的适当提高,羟基磷灰石的吸附量也会相应地增加;而在弱酸性的PH环境下,对羟基磷灰石的吸附是有利的;当PH=5.0时羟基磷灰石的吸附容量达到最大;在60分钟时羟基磷灰石的吸附反应基本趋于稳定;等共存离子相对而言,对氟离子的吸附干扰并不明显.
  • 摘要:目的:探讨PM10和PM2.5对医院呼吸内科和儿科门诊量的影响.rn 方法:GLM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rn 结果:控制月、周、气温和空气湿度的影响后,PM10>200μg/m3或PM2.5>100μg/m3时出现呼吸内科门诊量增加的风险,PM10>400 μg/m3和PM2.5>200μg/m3时出现儿科门诊量增加的风险.随着污染物浓度升高,呼吸内科和儿科门诊量增加的风险随之升高.与呼吸内科不同,污染物滞后一天时儿科门诊量增加的风险仍像当天结果一样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M2.5、SO2和CO是影响呼吸内科门诊量的主要因素;影响儿科门诊量的主要因素可能是PM2.5、O3和CO.rn 结论:PM10和PM2.5有增加呼吸内科和儿科门诊量的风险,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 摘要:目的:了解沿海居民海产品膳食情况及市售海产品中铅、镉、铬、砷和汞的含量,评价食用海产品对居民健康的潜在风险.方法:采用面对面调查方法,通过填写6大类24种海产品的膳食调查问卷,获取738名沿海居民海产品的摄入量、摄入频率等数据.在全市范围内采集居民摄入较多的4大类14种海产品共计156份,参照国标方法检测铅、镉、铬、总砷和总汞.利用美国环保署(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沿海居民经海产品膳食摄入的重金属暴露健康风险.结果:居民对24种海产品人均日摄入量为89.53 g,以鱼类、贝类、藻类和虾类为主,日均摄入量分别为41.90g,27.07g,15.94g和10.80g.Pb、Cd、Cr、As和Hg在海产品中的含量分别为ND~0.450 mg/kg、ND~0.187 mg/kg、ND~0.800 mg/kg、0.320~16.90 mg/kg和ND~0.700 mg/kg,镉、砷超标严重,以黄翅鱼和紫菜为重.14种海产品中各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指数HQ均小于1,但砷和汞的大类健康风险指数大于1,表明二者可经同时摄入多种海产品引起人体健康风险.结论:厦门地区海产品中砷和镉的污染较为突出,砷和汞经多种海产品摄入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其危害应引起重视.
  • 摘要:个人护理用品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使用和排放安全性引起了全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个人护理用品中两种主要成分二苯甲酮和避蚊胺对普通小球藻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抑制率—浓度进行毒性评价.结果表明:二苯甲酮和避蚊胺对普通小球藻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且与浓度呈现线性关系.二苯甲酮96h半数抑制效应浓度(EC50)为6.772mg/L,属于高毒;避蚊胺96h半数抑制效应浓度(EC50)为267.753mg/L,属于低毒.本研究关注个人护理用品中的常用物质,为新时期生活污水治理和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 摘要:腐殖质具有电子转移功能,能够加速重金属的还原和有机物的转化.文章综述了腐殖质电子转移能力的环境意义、表征和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包括分子结构和微环境的影响),指出填埋垃圾中含有大量腐殖质,这些腐殖质的电子转移能力受到填埋过程腐殖质结构和微环境的影响,提出目前关于填埋过程腐殖质结构(碳骨架构成、含氮杂环、腐殖化率)和所处微环境(矿物组成、重金属含量等)对其电子转移能力的影响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摘要:以天山北麓山前倾斜平原某铜冶炼厂污染物泄漏为例,应用HYDRUS 1D软件模拟了两种不同情景下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过程,给出了潜水面上的污染事故源强,指出了大厚度包气带地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包气带污染物迁移模拟的重要性.
  • 摘要: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本文针对河北省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特征、污染现状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提出制定河北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必要性,通过对《河北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可以进一步加大对水泥厂的环境污染力度,努力实现京津冀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因此河北省制定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顺应国家环境保护发展形势的需要。
  • 摘要:以内蒙古某电厂的粉煤灰提铝中间产物为原料,经过水热合成过程,合成13X型沸石分子筛.对母液中硅铝比、碱度、晶化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粉煤灰合成高品质的13X型沸石提供借鉴.利用XRD、SEM、XRF、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合成的13X型沸石分子筛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结晶度高、纯度高、粒度均匀约为1~3μm、比表面积约643m2/g,附量达到国家化学工业产品标准.合成过程中,无需添加任何硅源、铝源,提高了粉煤灰综合利用率,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思路,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目的:为制定中国幼儿前期男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rn 方法:收集了中国43个单位用显微镜计数法测定的6753例幼儿前期男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八个地理因素的关系.rn 结果:发现幼儿前期男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F=13.54,P=0.000).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3.851+0.0002357X1+0.006386X3+0.0002173X7±0.50.rn 结论: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回归方程计算这个地区的幼儿前期男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依据幼儿前期男性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八个区.
  • 摘要:目的:了解包头市昆区新装修居室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及居民的主观感受,探讨室内污染的防治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包头市昆区某小区1年以内新装修的28户居室进行调查为暴露组,以与该区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和暴露组相近的且装修时间超过2年的22户居室确定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氨气、NO、CO、CO2含量,同时记录当时的温度和湿度,问卷调查居民的主观感受.结果:暴露组和对照组室内空气中NO、CO、CO2、温度、湿度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暴露组室内空气中甲醛和氨气在客厅、卧室和厨房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暴露组中35.7%的居室各项监测指标全部合格,对照组中81.8%的居室各项监测指标全部合格.暴露组人群感觉异味、多梦、过敏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装修居室中甲醛和氨气是最主要的污染物.
  • 摘要:对桂林市2012-2014年4个自来水厂的饮用水源水采用液液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桂林市饮用水源水中两项优控指标总检出率为80.2%,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检出率最高,为84.0%,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为76.4%,但均低于标准限值.采用EPA风险评价模型对PAEs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从而服务于环境管理,提高应对环境风险的能力。
  • 摘要:为了探讨2008年奥运会前后减排和限行措施对北京居民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调查了2006-2010年7-9月的空气质量状况及心脑血管疾病市急救中心日呼叫人数,采用时间序列方法的非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在控制了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及气象因素的影响后,分析了北京市PM2.5浓度与心脑血管疾病日呼叫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并按性别、年份建立了模型.结果表明,PM2.5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全人群、男性人群、女性人群滞后均为0~2d,在2006-2010年7-9月中,2008年三个人群的RR最小,2009年RR值最大.当北京地区PM2.5日均浓度增加10μg/m3,2008年三个人群日呼叫人数增加百分比分别为男性人群0.18%,女性人群0.07%,全人群近似0.0%,而三个人群日呼叫人数增加百分比分最大值均在2009年,分别为男性人群3.43%、女性人群2.10%、全人群2.97%.2008年7-9月采取的相关政策对降低了北京地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 摘要:许多研究把环境细颗粒物(PM2.5)空气污染与普通人群不同的心肺疾病相关联.但是,PM2.5所致人类健康危害的潜在复杂机制尚未得到充分阐述.本项研究采用全基因组的方法来确定可能促进PM2.5对人类肺毒性作用的基因和通路.通过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收集于中国武汉地区的PM2.5实验表明,PM2.5会降低HBE细胞的存活率,并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于是我们将HBE细胞暴露于200ug/ml和500ug/ml两种不同剂量的PM2.5悬浊液中,并且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了全基因组的转录情况.暴露于200ug/ml和500ug/ml PM2.5悬浊液的HBE细胞中分别检测到970和492种基因表达发生明显改变.而且PM2.5诱导大量有关炎症和免疫反应,氧化应激,DNA损伤刺激反应的基因改变,而这些基因有可能导致PM2.5相关的心肺疾病发生.信号通路分析发现不同剂量的PM2.5可以干扰某些相同的通路.流式细胞术分析证明,暴露于低剂量组或高剂量组的细胞与未经PM2.5染毒的对照细胞相比,细胞的G1期有显著的统计学改变.但是只有暴露于高剂量组的细胞显著地增加了S期细胞的比例.确定了许多PM2.5暴露的HBE细胞中有显著改变的基因和通路.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认PM2.5对人类健康危害的潜在机制.
  • 摘要:海南省环境空气污染主要特征是土壤扬尘,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污染指标主要是PM10、PM2.5;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SO2、NO2、烟尘、粉尘.土壤扬尘是海南省PM2.5最主要的来源之一,汽车尾气排放的SO2、NO2、PM2.5也是海南省的主要来源,某些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向环境空气排放大量烟尘、粉尘,餐饮业向环境空气排放的SO2、NO2、PM2.5不可小觑,还有外地也有向海南省迁移空气污染物等,并提出汽车尾气排放年检要严格把关,餐饮业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确保稳定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大力推广低碳发展,加大电、天然气、液化气、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氢燃料和生物质能等清洁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 摘要:为了解成都市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污染特征,于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成都市城区开展了每六天采集一次样品的颗粒物观测,利用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离子色谱分析了颗粒物样品的质量浓度和水溶性离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成都市细粒子(PM2.5)浓度颗粒物浓度高达91.6±54.3μg m-3,水溶性无机离子的浓度为45.1±28.3μg m-3,占PM2.5浓度的48.9%±14.7%,以二次无机离子SO2-4、NO-3和NH+4污染为主.SO2-4浓度变化呈冬季和夏季较高的双峰分布,夏季SO2-4的形成机制以气相均相和成云过程为主,冬季主要为非均相转化过程.NO-3和NH+4浓度在冬季和秋季较高,夏季较低,夏季高温不利于硝酸盐的生成.成都PM2.5中阴、阳离子当量比平均值为101±0.19,仅呈弱酸性.NH+4是PM2.5中起主要中和作用的碱性离子,成都的[NH+4]/[SO2-4]摩尔比为2.90±1.00,绝大部分情况下PM2.5中硫酸盐被完全中和,以(NH4)2SO4的形式存在.生物质燃烧污染事件下,示踪物K+增加至年均水平的5.8倍,SO2-4浓度增加也较明显;静稳天气引起的污染物浓度累积增加过程,二次无机离子NH+4、SO2-4、NO-3的增加最显著;沙尘传输期间,各水溶性离子浓度都显著下降,仅Ca2+浓度部分增加.
  • 摘要:这几年,每到秋冬,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出现雾霾天气,尤其近一年来范围甚广,持续时间更长,雾霾一度成为热议话题,通过对雾霾天气危害的分析,总结了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并提出防治雾霾天气要开展科学研究,制定达标计划,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切实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探索建立城市大气雾霾预报系统,防治雾霾,要树立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全民参与的意识,逐步研究与应用先进科技开展防霾治霾工作。
  • 摘要:利用近6年(2005-2010年)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乌鲁木齐市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和空气质量分级特征.结果表明:近6年来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SO2和PM10年均浓度超标但整体呈下降趋势,NO2浓度达标但逐年升高.冬季(1月、12月)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显著增加,空气质量达标率由2005年的4.8%提高到2010年的24.2%;同期,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则由21%降低至3.2%.PM10是乌鲁木齐市冬季出现频数最高的首要污染物.
  • 摘要:为了解决热化学脱卤所获废旧电视机外壳塑料冲击强度下降的问题,本文通过添加新料聚苯乙烯(PS)和增韧剂(SBS或SBR)以及纳米有机蒙脱土(OMMT)等,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对废旧电视机外壳塑料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增韧剂(SBS或SBR)分别对废旧电视机外壳塑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优的增韧配方,增韧剂的添加大幅度的提高了废旧电视机外壳塑料的冲击性能;在增韧最优配方的基础上,又考察了纳米有机蒙脱土(OMMT)对改性废旧电视机外壳塑料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优的最优配比.通过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改性废旧电视机外壳塑料的热稳定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改性废旧电视机外壳塑料的微观结构.通过XRD和STM研究了OMMT在改性废旧电视机外壳塑料中具有剥离和插层结构.同时还考察了的改性废旧电视机外壳塑料阻燃性能.研究表明,通过增韧改性废旧电视机外壳塑料,能够提高再生塑料的抗冲强度,以满足塑料的实际应用.从而证明了热化学脱卤所获废旧电视机外壳塑料具有直接改性物理再生的可行性.
  • 摘要:本文介绍了城市污泥堆肥特性及其用于土地修复的概况,结合矿区土地复垦的特点,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角度分析污泥堆肥用于矿区土地修复的效益,用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理念将城市污泥处置、矿区土地修复形成产业链,以废治废,同时建立和完善长期的环境风险评估机制,研究和制定具有强制执行力的保障性法规政策,这样就可以实现城市污泥用于矿区土地修复资源化利用过程“三大效益”的统一。
  • 摘要:以给水污泥为改性研究对象,采用一定浓度的FeC13及NaOH溶液,通过调节pH增加给水污泥中铁含量,以达到改性要求.以单因素实验和动力学实验研究改性基质除磷效果及机理.单因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10mg/L的磷溶液,基质投加量为2.5g/L时最合适;pH为3时可取得最高的磷去除率;反应时间应该超过12h;温度为35℃时,反应效果较低温好.动力学实验表明:在基质吸附磷前两个过程中,发生在固液界面的扩散占主导作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达到1,拟合度最高,可知吸附过程机理为化学吸附.
  • 摘要:禽流感H5N1病毒的持续进化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如何预测并控制该病毒的传播,以及如何采取合适的手段来维持社会经济的稳定等科学问题的广泛关注,并致力于构建中国禽流感传播的防控体系.然而,超过80%的受禽流感感染的地区爆发来人感染禽流感事件,这表明存在禽类至人的跨宿主传播.因此,深入了解禽流感在禽类和人类之间的传播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将提高对病毒传播和进化模式的认识.本体基于块状的SEIR细胞自动机模型,在2004至2006年间不同人口密度的情况下模拟人类对源自家禽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响应.此外,本文分析了禽流感H5N1病毒在家禽和人类中的进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密度的变化对人感染禽流感无明显的作用.家禽是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传播宿主,形成了家禽至人类的传播模式.因此,需采取措施来控制禽流感从家禽至人类的传播,以减少人感染禽流感事件的发生.
  • 摘要:微囊藻毒素(miarocysCi nMC)是在蓝藻水华中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产生量最大和造成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危害最严重的环状七肽类肝毒素,微囊藻素(MCs)是环肽类肝毒素,进入动物体内后,可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作用与谷胱甘肽(GSH)结合,形成水溶性较强的的MC-GSH结合产物,然后在多种酶的作用下进一步代谢成MC-Cys而排出体外.本实验采用液相色谱监控合成反应,优化得到MC-RR-GSH及MC-RR-Cys的合成时间应控制在30-60min.采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对合成产物进行纯化,90%的甲醇水洗脱液具有较好的富集效果回收率达86.4±1.5%和90.2±2.8%.采用液质联用对以上纯化的结合产物进行表征,对相关碎片离子峰进行了归属,发现两种产物电离均以二价正离子为主,[M+2H]2+呈现为基峰,m/z分别为673.6和580.54.并以此为母离子,进一步进行二级质谱,确定了以上化合物的结构,又比较了它们在(+)-ESI条件下的裂解机理,为分析和鉴定生物样品中微囊藻毒素MC-RR及其代谢产物提供了基础.为定性定量研究微囊藻毒素-RR的代谢提供了前提,以期能为MC-RR在机体内的转化途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
  • 摘要:电镀污泥中含有多种高品位的有色金属元素,介绍了电镀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方法的研究进展,涉及了微生物提取法、酸浸、氨浸以及热处理等处理技术,同时还总结了固化/稳定化、以及合成铁氧复合体等材料化应用处置手段,综述了国内外电镀污泥中有色金属元素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指出电镀污泥资源化和综合利用虽然以及开展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我国还处于一个初步阶段,同是也存在和许多问题。由于矿物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矿产资源已被开采殆尽,因此,从电镀污泥中有效地回收金、锢、镍等贵金属以及铜、铬等重金属资源,对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具有切实深远的意义。
  •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钢铁企业炼钢过程中产生的钢渣固体废弃物的几种不同的处理工艺.详细阐述了钢渣在冶金领域和建筑行业领域的综合利用现状,并对钢渣及其在首钢的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炼钢技术的进步,富矿冶炼及转炉溅渣护炉技术的推广,钢渣中P, S元素对冶炼会产生不利影响,钢渣返回烧结使用的数量已越来越少,大部分钢渣的利用方向转向了建材领域。钢渣固体废弃物在建材领域的应用主要是生产干混砂浆、混凝土拌合料、道路工程及建材制品。首钢在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为钢铁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 摘要:随着西安市污水量的逐年增加和污水处理水平的提升,污泥量及污泥处置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通过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工艺的详细介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达到污泥的无害化、减容化和资源化的目标,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解决了污泥堆放对土壤、水体的污染问题,为社会经济活动做出了贡献,也为企业提高效益创造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一举多得,可以作为西安市污泥处置的新思路。
  • 摘要:通过电话访谈、文献查阅,了解我国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典型企业现状,运用钻石模型和要素分析研究方法,梳理了我国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主体和关联产业的现状,指出建筑废弃物循环产业是朝阳产业,对于其的研究和实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分析产业成长过程中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是明晰建筑废弃物循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必要准备。
  • 摘要:为了探索中试规模焚烧飞灰等离子体熔融时重金属迁移特性和烟气排放特性,在150kW等离子熔融系统中进行了焚烧飞灰熔融实验.试验物料为危废焚烧厂飞灰,采用直流非转移型电弧等离子体炬,介质气体为氮气,熔融温度125℃~135℃.试验过程中分别对产生的玻璃体熔渣、炉底熔渣和烟气进行了分析测试.研究发现,Cu、Ni、Mn和Cr熔融时主要被固化在熔渣中,其中Cu和Ni主要被固化在炉底熔渣中;而Hg、Pb和Cd挥发性较强,固化效果差,大部分随烟气排出,导致烟气中浓度较高.玻璃体熔渣和炉底熔渣中重金属浸出毒性极低,可进行利用.烟气中二噁英浓度较低,焚烧飞灰熔融过程中二噁英降解效率达99%以上.
  • 摘要:全氟辛酸(PFOA)是全氟类有机化合物(PFCs)的一种,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极强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蓄积性,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对生物安全性构成威胁,成为全球性问题.本文旨在研究PFOA诱导鲫鱼免疫细胞凋亡效应的机制,从而表明其对鲫鱼的免疫毒性及致毒机理.从鲫鱼头肾中提取出淋巴细胞,将其暴露在1、5、15和30mg/L的PFOA中12小时,最后测定淋巴细胞的凋亡率、DNA-Ladder、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以及谷胱甘肽GSH.结果表明,低剂量的PFOA的暴露即可引起ROS水平和MDA含量的显著升高(P<0.05)与GSH含量的极显著下降(P<0.01),表明细胞内发生氧化应激,使脂质发生过氧化;同时细胞凋亡因子的测定结果与DNA-Ladder条带也显示出细胞凋亡率上升.此外,随着PFOA暴露浓度的上升,MDA含量和ROS水平都随之上升,差异极为显著(P<0.01)并表现出剂量一效应关系,与此同时,GSH含量也随之下降,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并且差异极为显著(P<0.01).以上结果表明:PFOA能够诱导鲫鱼淋巴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脂质过氧化,进一步发生细胞凋亡,从而对鲫鱼的免疫系统产生危害.
  • 摘要: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halogenated compounds,PHCs)具有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积累潜力,危害野生动物与人类健康,已成全球环境关注的焦点.了解环境介质-植物系统中PHCs的生物积累和传输特征,对明确PHCs的陆生生态环境行为和食物链暴露风险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PHCs的植物积累和迁移途径,旨在对今后研究PHCs在环境归趋、生物放大效应与健康风险评等研究中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 摘要:一直以来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都忽略水污染这一影响因素.本文按照MA工作组的划分方法将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为11个评估指标,以国家发布的各类水质标准和现有水资源污染情况为基础应用L.D詹姆斯的浓度-损失模型计算水污染物浓度对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失率,并以2010年江苏省为例,比较分析在未考虑水污染和考虑水污染两种情况,结果显示在未考虑水污染影响时,江苏2010年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3771.9亿元,而在考虑水污染的情况下江苏2010年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853.3亿元,大约是前者的75.6%,可见水污染对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很大影响,在对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时,不能忽略水污染这一因素的影响,同时应避免“有量无质”的使用水资源,而应对水资源进行分“质”管理和使用,提高水资源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达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摘要:近年来,污水处理带来的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随着污泥处理处置压力的增大,污泥运输问题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市政污泥的管道运输是最经济环保的,在污泥管道运输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防止污泥粘度过大,避免管道堵塞,减小污泥流动在管道中的能量损耗,所以污泥的粘度、浓度等流变参数都会对其运输起着关键影响.本文对各种来源污泥的流变特性及其与污泥的管道运输之间的联系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内容包括污泥的温度、浓度以及剪切速率等对污泥粘性的影响,污泥的粘性对管道运输的影响等,最后对污泥的管道运输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在污泥的管道运输过程中,污泥的粘度和浓度对其影响很大,当污泥质量分数小于2.38%时,其运输效果最好,质量分数越高粘性越大阻力就越大,升温可以减小运输阻力。多种因素对污泥驱动压力有影响,尤其是流速和管径,压降与流量和管道长度也有一定的关系。污泥的管道输送要比传统的污泥输送方式经济环保,更适合作为城市污泥的主要运输方式。
  • 摘要:多环芳烃(简称PAHs)的是一类具有致癌、致致畸及致突变的持久性污染物.本文以甲苯:丙酮(1:1)为溶剂,使用超声萃取法,建立了测定日本遗弃在华化武器(日遗化武)销毁残渣中荧蒽和芘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日遗化武销毁残渣中定性得到二十余种PAHs,其中荧蒽和芘与化学武器的销毁率相关,对其中的荧蒽和芘进行了定量分析.销毁残渣中荧蒽和芘的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0.2~80μg/ml,荧蒽和芘的定量下限分别为0.04mg/kg和0.05mg/kg,加标回收率分别为荧蒽93.8%~98.3%之间、芘87.0%~108.7%之间,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荧蒽8.6%、芘5.1%.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可靠,能够满足日遗化武销毁残渣中荧蒽和芘的检测要求.
  • 摘要:以辽宁省二噁英排放统计为基础,分析了辽宁省二噁英排放现状和变化趋势,针对性地提出了辽宁省二噁英污染防治对策,即开展节能减排,实施产业准入,淘汰汰铁矿石烧结、炼钢生产,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污染预防中的主导作用,推行清洁生产审核,鼓励重点监管行业现有排放源采用二噁英削减和控制的工艺技术,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
  • 摘要:低温烃降解菌可以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将石油分解,在消除低温环境中的石油污染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由于传统基因组测序分析难以提供大量基因信息,大大限制了对其降解基因和降解机制的理解.近年来,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获得海量基因信息,深化了对耐低温烃降解菌的认识.在此,就耐低温烃降解菌相关的基因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和阐述,结合RT-PCH和蛋白质组等技术,科研人员获得了有关这类微生物的大量关键信息。这一切都将为这类微生物的深入认识提供坚实基础,可以为低温环境下烃类污染的生物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属资源依赖型产业.然而随着长期粗放发展和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特点,以及日益加剧的环境资源制约,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生态化发展成为西部工业园区的必然趋势.以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为例,通过生态工业园区的创建,以循环化发展为理念,依据各行业的特点,建立了“资源→产品→资源再生”为特征的产业共生体系和循环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绿色煤化工的发展模式.
  • 摘要:“推进生态文明,开辟环保新路”已成为环保新常态的热点议题.本文基于当前环保严峻形势,提出了“政府搭台,科研编剧,企业唱戏,群众监督”的环境保护新思路,尽快推进新《环保法》的落地,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空间管控制度,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和刑事责任追究制,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等策略,旨在为推进生态文明献计献策.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变得更加重要,城市生态经济的出现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出现成为可能,通过分析城市产业生态化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提出了推进城市生态产业化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路径,即通过政策优惠,鼓励企业加大绿色科技创新,推进企业生产过程技术的更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林业产业化,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并提出了发展城市生态产业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注重产业互动,实现经济相融,创造良好环境,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 摘要:高陵县污水处理厂原日处理规模为10000m3/d.本次升级改造工程建立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基础上.工程将原状CAST工艺改为多模式A/A/O工艺,结合污泥预浓缩技术,新建深度处理设施,并采用辅助化学除磷,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同时其中3000 m/d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中道路清扫标准.整个处理工艺针对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工程投资低,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简单,对同类型的污水厂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畜禽粪便经厌氧发酵后其中的砷(As)大部分仍然保留在沼液和沼渣中,但其形态转化特征尚不明晰.该研究以猪粪为发酵原料,在中温(37℃±2℃)条件下,采用连续搅拌反应器进行了158 d室内试验,分析了沼液中溶解态As、As(Ⅲ)、As(Ⅴ)的含量,以及沼渣中As的化学形态特征.研究表明:1)猪粪沼液中总As浓度显著低于进料,降幅为61.4%;而沼渣中总As浓度显著高于进料,约为进料的8倍;试验结束后,总As约有10%的损失;2)猪粪沼液中溶解态As约占总量的22.9%,较进料降低46.1% (P≤0.05),As(Ⅴ)的干质量较发酵前降低60.2%,而As(Ⅲ)较发酵前增加136.8%;3)猪粪沼渣中酸溶态/可交换态As(62.1%)>可还原态As(25.1%)>可氧化态As(6.8%)>残渣态As(5.8%),变幅均不显著.中温厌氧发酵后,猪粪中的As虽然有部分沉淀在固相中,但是As(Ⅲ)含量的增加,使得沼液中As的迁移性和生物毒性效应更加复杂.沼渣中总As量和酸溶态/可交换态As含量均较高,需进行钝化或减量处理后方可还田利用.
  • 摘要:目的:调查山西省大同市饮水型地砷病区外环境中砷暴露水平.方法:从山西省大同市某地砷病区抽取85名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慢性砷中毒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采集暴露人群的日常饮用水、土壤和瓜果蔬菜.日常饮用水和土壤通过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其中砷含量,瓜果蔬菜中的总砷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ICP-MS)测定.结果:在抽取的85名居民日常饮用水中,水砷范围14.41~90.34μg/L,中位数为43.88μg/L.采集的瓜果蔬菜砷含量范围为0.001~0.771 mg/kg,均数为0.0598 mg/kg,超标率为43.04%,其中瓜果蔬菜中砷超标率呈现叶菜类>根茎类>果菜类的趋势.食用污染严重的叶菜类蔬菜中摄入砷引起的健康风险达到71.77%.本地砷病区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土壤砷含量未超过国家标准.结论:山西省大同市饮水型地砷病区饮用水、自产瓜果蔬菜砷含量均高,饮用砷污染的水是引起慢性砷中毒的主要因素,通过食用自产瓜果蔬菜染砷这一途径也不可忽视.
  • 摘要:以人工种植的苎麻为原材料,采用盆栽实验,以膨胀珍珠为培养基质,用营养液进行适应性培养7天,随后进行不同浓度梯度的镉污染胁迫.在镉胁迫的第0,2,4,6,8周利用FluraCam便携式叶绿素荧光成像仪于上午9:00-11:30间测定植株顶部倒数第6片(净光合速率最高)展开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苎麻展开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都不一样.在一定的浓度Cd2+对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随着Cd2+的积累,对光合作用会产生抑制作用.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发生变化的趋势呈一致性,但整体数值均变小,如,第21d测定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数值均比第49d的要大.表明在不同浓度梯度镉胁迫下苎麻展开叶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数值不同,Cd2+对苎麻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均产生一定影响.
  • 摘要:先以二烯丙基乙基胺、1,4—二溴丁烷为原料,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合成单体溴化1N,4N—二乙基—1N,4N—四烯丙基丁二铵(DETABDA),然后以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为引发剂采用自由基聚合合成复杂重金属阴离子吸附材料(CHMAAM),测定了其比表面积,采用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其形貌.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单体收率的影响,以及CHMAAM对复杂阴离子的吸附性能,并与活性炭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合成的CHMAAM的比表面积为602.4 m2/g,吸附容量远大于活性炭,达到饱和吸附的时间比活性炭短;吸附的重金属阴离子易于洗脱回收,吸附材料易于再生.因此,CHMAAM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高效吸附材料.
  • 摘要: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17—雌二醇(E2)的浓度达到几十个ng/L,具有很大的生态环境健康风险.微生物降解、吸附、膜分离、高级氧化和酶催化氧化等处理废水处理方法能有效去除废水的E2.但还存在微生物法降解速度慢,吸附、膜分离和高级氧化法等处理成本高,以及二次污染等问题.优化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研究开发成本低,二次污染小的处理方法,将有助于降低废水中E2的生态环境健康风险.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