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全氮

全氮

全氮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862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64482篇;相关期刊322种,包括生态学报、土壤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海峡两岸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分论坛暨西部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等;全氮的相关文献由293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民赞、杨玮、张世熔等。

全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3 占比:0.48%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64482 占比:99.52%

总计:165279篇

全氮—发文趋势图

全氮

-研究学者

  • 李民赞
  • 杨玮
  • 张世熔
  • 孙洪仁
  • 郑立华
  • 周鹏
  • 王小利
  • 孙红
  • 尹飞
  • 常庆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浩; 巩合德; 鲁志云; 王高升
    • 摘要: 为探索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的年际、年内及空间变化规律,以中国科学院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固定样地2005—2015年土壤长期定位土壤养分观测的数据为研究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趋势明显;土壤全磷含量下降趋势不明显,在0~60 cm土层呈缓慢下降趋势,60~100 cm土层则有所上升;土壤全钾含量在0~60 cm土层呈逐渐上升趋势,60~100 cm土层则呈明显下降趋势。(2)与2005年相比,2015年0~1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土壤全磷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为23.45%;有机质含量下降幅度最小,为8.76%;全氮和全钾的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15.40%和14.30%。(3)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3—8月份呈下降趋势,8—11月份又逐渐增加。土壤有效磷在冬春干旱期(12月—翌年6月)逐渐增加,雨季(7—11月)快速下降。土壤速效钾在1—5月份呈缓慢平稳增长状态,5—8月份快速下降,9—12月份又快速上升。研究结果可为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及循环研究提供参考。
    • 杨鹏; 何军; 付亮; 赵帆; 周洁宇; 赵树君; 钟韵; 马煜; 程磊; 张宇航; 钟盛建; 甘学华
    • 摘要: 良好的水肥调控模式有利于土壤与作物之间进行营养元素的交换,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究间歇灌溉模式施用缓释肥对稻田土壤肥力、根干重及产量的影响规律。于2019年5-9月在湖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了水稻种植测坑试验,采集淹灌(W1)、间歇灌溉(W2)和传统肥(N1)、缓释肥(N2)交互作用下黄熟期植株样株高、叶绿素SPAD值、分蘖数及稻田土样,分析土壤氮磷含量及黄熟期产量、根干重。间歇灌溉上层(0~20 cm)、下层(20~40 cm)土壤全氮含量较淹灌高2.2%~78.63%,上层土壤全磷含量较淹灌高64.27%~162.86%,下层土壤全磷含量较淹灌低30.80%~43.52%。缓释肥上、下层土壤全氮含量较传统肥低5.06%~79.95%,上、下层土壤全磷含量较传统肥低5.08%~73.92%;下层土壤全氮含量在不同肥料类型条件下差异性显著,而上层土壤全磷含量受肥料类型影响极显著。缓释肥条件可以显著提升根干重;间歇灌溉缓释肥(W2N2)处理产量最高,达10 505 kg/hm2,比最低的对照处理淹灌传统肥(W1N1)高8.53%。间歇灌溉较淹灌可以维持促进土壤上、下层全氮含量,对上层土壤全磷含量有维持和促进作用,而对于下层土壤维持作用不如淹灌;缓释肥可以促进水稻根系干物质积累,提高水稻对土壤氮、磷的吸收利用率,对有效穗数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提高水稻产量。间歇灌溉和缓释肥耦合互作可以提高产量。
    • 霍启煜; 马丽娟; 徐悦轩; 闵伟; 侯振安
    • 摘要: 通过连续7年田间定位试验,采用2因素试验设计,设置秸秆不还田(CK)、秸秆直接还田(ST)和秸秆炭化还田(BC)3种秸秆还田方式和0(N0),300(N300),450(N450)kg/hm^(2)3个施氮(N)量,研究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碳氮含量和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T和BC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且BC处理增幅大于ST处理。第7年,在各施氮水平下,ST处理较CK处理土壤有机碳提高33.28%~36.43%,BC处理较CK处理土壤有机碳提高58.56%~63.25%。多年秸秆还田(ST和BC)可以提高土壤全氮含量,N0水平下,ST处理全氮含量最高;N300水平下,BC处理7年后土壤全氮含量较ST处理显著提高;N450水平下,5年后BC处理土壤全氮含量高于ST处理。在N0水平,ST和BC处理提高了土壤碳/氮,N300和N450水平,BC处理提高了土壤碳/氮。秸秆炭化还田配施氮肥显著提高了棉花产量,N300和N450条件下,BC处理较CK增产17.43%~17.89%。因此,多年秸秆炭化还田配施氮肥可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氮库容量和土壤碳/氮,提高棉花产量。
    • 孙洪仁; 王显国; 卜耀军; 乔楠; 任波
    • 摘要: 为了给黄土高原紫花苜蓿测土施肥奠定科学基础,搜集黄土高原紫花苜蓿施肥试验文献,提取土壤氮素含量、施氮处理和缺氮处理的产草量数据,采用零散试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该自然区域紫花苜蓿土壤氮素丰缺指标和推荐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生长第1年紫花苜蓿土壤碱解氮第1~6级丰缺指标为≥73、55~73、39~55、26~39、13~26和<13 mg·kg^(-1),土壤全氮第1~5级丰缺指标为≥1.5、1.1~1.5、0.7~1.1、0.4~0.7和<0.4 g·kg^(-1),土壤有机质第1~6级丰缺指标为≥19、13~19、9~13、5~9、2~5和<2 g·kg^(-1);生长第2年及以上紫花苜蓿土壤碱解氮第1~5级丰缺指标为≥79、51~79、30~51、13~30和<13 mg·kg^(-1);未区分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土壤全氮第1~4级丰缺指标为≥1.9、1.2~1.9、0.5~1.2和<0.5 g·kg^(-1),土壤有机质第1~5级丰缺指标为≥24、13~24、6~13、2~6和<2 g·kg^(-1)。当目标产量为9.0~22.5 t·hm^(-2)、氮肥利用率为40%时,第1~6级土壤的推荐施氮量分别为0~0、68~169、135~338、203~506、270~675和338~844 kg·hm^(-2)。本研究初步建立了黄土高原紫花苜蓿土壤氮素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为该区域紫花苜蓿测土施氮提供了科学依据。
    • 李孝梅; 李永梅; 乌达木; 范茂攀
    •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种植模式对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以及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选择大豆、萝卜与玉米间作及3种作物的单作进行田间试验,在作物成熟期采样,进行样品测定。结果表明:在玉米-大豆(玉//豆)、玉米-萝卜(玉//萝)、玉米单作(玉单)、大豆单作(豆单)、萝卜单作(萝单)处理中,大团聚体(> 0.25 mm)的百分含量明显高于微团聚体(玉//萝>玉单>萝单>豆单,微团聚体则与其相反。团聚体粒径中的有机碳含量表现为0.25~2 mm粒径最高、2 mm粒径含量最少、玉米大豆间作含量最高、玉米单作含量最低。团聚体粒级中全氮含量与有机碳分布一致,但单作的全氮含量高于间作。有机碳与全氮的C/N为间作高于单作,>2 mm粒径C/N高于其余两种粒径。微生物量碳、氮在团聚体粒径中的分布趋势一致,都表现为间作模式高于单作模式,大团聚体中的含量高于微团聚体。微生物量碳、氮的C/N为单作模式高于间作模式,微团聚体大于大团聚体。与单作相比,间作能提高土壤中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增加大团聚体粒径内的有机碳、氮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
    • 黄圣杰; 陈俊朴; 陈涛; 方从刚; 黄成毅
    • 摘要: 为探究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碳氮的影响,以新津县樱桃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定位试验,设置清耕(CK)、自然生草覆盖(NGC)、野豌豆覆盖(VC)和地布覆盖(GCM)4个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大团聚体含量(R_(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团聚体破坏率(PAD)和不稳定团粒指数(E_(lt))及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生草覆盖、野豌豆覆盖、地布覆盖和清耕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分布均以>5 mm团聚体含量最高,而水稳性团聚体分布以>5 mm和5~2 mm含量较高。在两个土层中,自然生草覆盖、野豌豆覆盖和地布覆盖与清耕相比,均提高了R_(0.25),MWD,GMD,降低了PAD和E_(lt),同时提高了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有机碳提升效果以自然生草覆盖处理最好,而全氮提升效果以野豌豆覆盖处理最好。综上,覆盖处理能够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改善土壤质量。
    • 王丽芳; 刘世洁; 康娟; 马耕; 王晨阳
    • 摘要: 为解决小麦主产区土壤肥力下降、氮肥投入过量问题,在长期定位施氮试验基础上,研究了4个施氮水平(0、180、240和300 kg·hm^(-2))下小麦根-冠生物量、碳氮含量以及麦田土壤碳氮含量、碳氮储量特征。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可显著增加小麦的根-冠生物量和全氮含量,对根-冠有机碳含量影响不显著,但降低根-冠碳氮比;在180、240和300 kg·hm^(-2)三个施氮处理间,根-冠生物量、碳氮比及地上部氮含量均差异不显著,而根系氮含量则随施氮水平提高呈上升趋势。施氮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影响微弱,对20~40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氮含量和储量影响显著,且分别表现为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呈先降后升和先升后降趋势;从0~60 cm土层土壤碳氮含量平均值和总储量看,施氮效应不明显。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长期施氮可促进小麦生长和氮素营养供应,但对土壤碳氮含量和储量影响较小。
    • 万晴; 张玉芹; 杨恒山; 张瑞富; 杨雨露
    • 摘要: 于2019—2020年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农牧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以农华101为供试品种,以常规种植(CK)模式为对照,在6.75×10^(4)株·hm^(-2)处理下,研究条带耕作错位种植模式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条带耕作错位种植模式0~40 cm土壤容重显著降低,土壤孔隙度增加,0~20 cm土层最明显,2年土壤容重分别下降了8.3%和9.0%,土壤孔隙度分别增加了10.5%和10.0%;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全氮提高,20~40 cm土层最明显,吐丝期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1.1%和23.1%,完熟期分别提高了17.0%和14.6%;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吐丝期0~20 cm 土层最明显,2年分别提高了24.8%和20.8%,完熟期40~60 cm土层最明显,分别提高了 28.9%和 25.4%;完熟期有机质含量明显提升,20~40 cm 土层较为明显,2 年分别增加了5.5%和6.3%。
    • 吕思扬; 宋思意; 黎蕴洁; 仲琦; 马炜; 涂利华
    • 摘要: 大气氮沉降可通过改变土壤氮素可利用性(直接影响)和改变凋落物输入量(间接影响)对森林土壤碳氮动态产生影响。土壤团聚体是森林表层土壤最具代表性的基本结构单元,对于稳定贮存有机碳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氮添加和凋落物增减试验设计,探索氮添加和凋落物增减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碳氮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凋落物增加(+L)和减少(-L)都使A层土壤(0-10 cm)以及各粒径团聚体的TOC(有机碳)、TN(全氮)含量显著提高,使pH显著降低。氮添加使B层土壤(10-30 cm)pH显著降低,表现为高氮(HN)0.25 mm)为优势粒径,粉黏粒组分(2 mm团聚体的TOC和TN含量最高,0.25~2 mm团聚体的TOC和TN含量最低,A层高于B层,TOC和TN含量随着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呈“V”形分布。(3)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与TOC、TN、AN、A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H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 谢明君; 李广; 闫丽娟; 袁建钰; 刘帅楠; 祁小平; 常海刚
    • 摘要: 为探究黄土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限制及其循环规律,明确水分调控下春小麦叶片及根的内稳态特征,以5个灌水量处理(W_(0)、W_(50)、W_(100)、W_(150)、W_(200))下春小麦成熟期叶片、根和0~4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灌水处理下春小麦植株叶片、根、土壤有机碳(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揭示春小麦叶片和根随土壤养分变化的稳态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下春小麦土壤OC、TN含量均具有表聚性特征,且在0~40 cm土层含量均随灌水量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现出W_(150)灌水量处理最高(1.757 g·kg^(-1)、0.165 g·kg^(-1)),而土壤TP在不同土层及灌水处理下较为稳定,适当灌水(W_(150))有助于提高作物根系OC含量,过度灌水(W_(200))会降低其含量;春小麦土壤、根、叶片化学计量比均值表现为:C∶N(9.56、12.92、15.086),C∶P(11.68、79.66、151.625),N∶P(1.264、7.577、11.903),其中土壤C∶N值在不同土层及灌水处理下较为稳定,同时春小麦叶片C∶N、C∶P值分别低于全球平均值(16.27、595),春小麦N∶P值叶片(11.903)、根(7.577)均小于14(临界值);春小麦与土壤C、N、P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关系中,叶片、根均具有比较稳定的内稳性。综上所述,春小麦主要受N限制,选择合适灌水处理有助于土壤养分的存留,利于作物生态系统的有效恢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