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氮肥利用率

氮肥利用率

氮肥利用率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4篇、会议论文77篇、专利文献296520篇;相关期刊257种,包括中国土壤与肥料、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等; 相关会议55种,包括2015全国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第二届全国稳定同位素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交流研讨会等;氮肥利用率的相关文献由4347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克刚、李敏、和爱玲等。

氮肥利用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94 占比:0.43%

会议论文>

论文:7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96520 占比:99.54%

总计:297891篇

氮肥利用率—发文趋势图

氮肥利用率

-研究学者

  • 孙克刚
  • 李敏
  • 和爱玲
  • 荣湘民
  • 鲁剑巍
  • 刘强
  • 刘枫
  • 李小坤
  • 杨建昌
  • 叶舒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胡开博; 杨清夏; 李扬; 吴开贤; 赵平; 龙光强
    • 摘要: 为探究氨基酸肥料在化肥减氮条件下对春玉米生产的影响,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试验共设6个处理:N0,不施氮;U100,常规施氮量,N 250 kg·hm-2;U80,较U100减氮20%;U60,较U100减氮40%;A80,在U80的基础上配施氨基酸肥料;A60,在U60的基础上配施氨基酸肥料。分析不同处理下玉米产量、抽雄期玉米主要生理指标、成熟期植株氮吸收分配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与U100相比,减氮20%条件下(U80和A80处理)玉米产量未显著下降,但氮肥利用率显著(P<0.05)提高35.8%~38.8%,收获指数显著(P<0.05)提高41.8%~57.2%;减氮40%条件下,U60处理的玉米产量显著(P<0.05)下降20.6%,A60处理的玉米产量并未显著下降,且其氮肥利用率显著(P<0.05)提高30.0%,但这2个处理对收获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在相同的氮水平下,A80处理的胞间CO_(2)浓度、叶绿素含量(SPAD值)、光合氮利用效率,及谷草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活性较U80处理显著(P<0.05)提高,A60处理的蒸腾速率,及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活性较U60处理显著(P<0.05)提高。总的来看,在常规施氮量的基础上减氮20%并不会导致玉米减产。相同减氮水平下,搭配使用氨基酸肥料可进一步提高玉米的氮肥利用率
    • 张建军; 党翼; 赵刚; 王磊; 樊廷录; 李尚中
    • 摘要: 【目的】以抗逆性强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供试作物,研究施氮量、覆膜时期及其互作对陇东旱塬玉米生理指标、产量性状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陇东旱塬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年11月至2019年11月,连续设置覆膜时期(春季覆膜和秋季覆膜)和施纯N量(0、75、150、225、300、375、450 kg·hm^(-2))两因子的长期定位裂区试验,分析不同处理玉米生理指标、产量性状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覆膜结合合理施氮可提高玉米光合速率和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延长叶片持绿期,有效协调源库关系,增加穗粒数和百粒重。年份、施氮量及年份与施氮量互作均极显著影响玉米产量、穗粒数和百粒重,三者均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黄土旱塬玉米产量在施氮量150—450 kg·hm^(-2)范围内均显著高于75 kg·hm^(-2)的产量,以施氮量300 kg·hm^(-2)最高,为15142.5kg·hm^(-2),与施氮量225 kg·hm^(-2)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施氮75 kg·hm^(-2),施氮量进一步增加,增产效应逐渐降低,甚至减产。降雨年型及关键生育期降雨量与产量变化关系密切。尤其是7—9月降水量,特别是7月上旬(玉米抽雄—吐丝期)降雨量及降雨年型对陇东旱塬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年份、覆膜时期、施氮量及年份与施氮量互作也极显著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秋覆膜较春覆膜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8.6%。与施氮300 kg·hm^(-2)相比,施氮225 kg·hm^(-2)氮肥偏生产力、氮素生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8.6%、20.1%,平均氮肥利用率从34.8%提高到35.8%,可实现产量和氮素效率的同步提高。【结论】覆膜结合施氮150—225 kg·hm^(-2)可作为陇东旱塬雨养农业区较理想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干旱年份秋覆膜的增产效应更突出,生产中建议结合气象预测预报的降雨年型选择适宜的施氮量和覆膜时期。
    • 张忠学; 宋健; 齐智娟; 张作合; 黄艳; 王柏
    • 摘要: 为明确黑土稻田控制灌溉条件下氮肥减施对土壤氮素分布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控制灌溉与常规淹灌下氮肥减施对土壤0~60 cm土层矿质氮、可溶性有机氮(SON)和微生物量氮(MBN)、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淹灌与控制灌溉模式下,NH_(4)^(+)-N累积量均与土层厚度呈负相关关系,NO_(3)^(-)-N累积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在控制灌溉模式下氮素施入量与矿质氮累积量呈正相关。控制灌溉模式下SON累积量与土层深度呈负相关。MBN在两种灌溉模式下均主要累积在0~20 cm土层,且与土层深度呈负相关,N1、N2处理表层MBN累积量较CK处理分别升高8.14%、6.02%。更有利于保持黑土供氮能力,维持土壤氮库稳定。与CK处理相比,控制灌溉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升高5.74%~29.79%,氮肥农学效率分别升高17.10%~3.96%,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升高19.16%~3.28%。综合考虑土壤氮素转化及氮肥利用率控制灌溉减施10%水平氮肥为最优处理。
    • 段秀建; 张巫军; 姚雄; 刘强明; 唐永群; 李经勇; 肖人鹏; 张现伟
    • 摘要: 【目的】探讨中稻季不同种类缓控释肥及组配对长江上游杂交籼稻中稻—再生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的缓控释肥及施肥方式,为长江上游再生稻的丰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以杂交籼稻广8优粤禾丝苗为试验材料,中稻季设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中稻再生稻全生育期不施氮肥处理(CK)、传统施肥模式(CF)、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处理(B-PCU)、缓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处理(B-SRFB)、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一基一蘖处理(BT-PCU)和缓释掺混肥一基一蘖处理(BT-SRFB)。对比分析各处理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量、叶片SPAD值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中稻产量为6.8~8.9 t/ha,表现为BT-SRFB>B-SRFB>CF>BT-PCU>B-PCU>CK,其中B-SRFB和BT-SRFB处理的中稻产量较CK显著提高(P0.05,下同);再生稻产量为1.5~2.6 t/ha,表现为BT-SRFB>B-SRFB>BT-PCU>B-PCU>CF>CK,各施肥处理的再生稻产量均较CK显著提高,且缓释掺混肥BT-SRFB和B-SRFB处理显著高于CF处理;不同施肥方式中,中稻、再生稻产量均表现为一基一蘖施肥>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处理中稻拔节期、抽穗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CF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在成熟期表现为一基一蘖施肥处理显著高于一次性施肥和传统施肥;再生稻抽穗期、成熟期各施氮处理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缓控释肥施用提高了中稻—再生稻两季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以BT-SRFB处理增幅最高,与CF处理相比,BT-SRFB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5 kg/kg,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5.5 kg/kg,氮肥生理利用率提高0.6 kg/kg,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24.4%。【结论】长江上游杂交籼稻广8优粤禾丝苗在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中,采用缓释掺混肥并配合一基一蘖施肥方式更有利于提高中稻—再生稻群体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 吕小红; 王宇; 马畅; 付立东; 任海; 隋鑫; 杜萌; 李旭; 张文忠; 隋国民
    • 摘要: 氮密互作对水稻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籼稻品种上,对粳稻尤其不同氮效率粳稻品种的报道较少,研究不同氮效率粳稻品种氮密互作下的产量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规律,为滨海稻区节肥增效提质栽培提供依据。以双高效型品种盐丰47和低氮高效型品种盐粳765为材料,考察施氮量与移栽密度对不同品种粳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通过作用颖花量、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来调节产量,而移栽密度主要影响颖花量和实粒数以协调产量。在150~195kg·hm^(-2)施氮量范围内,可增大两个品种移栽密度;在240~285kg·hm^(-2)施氮量范围内,盐丰47的适宜移栽密度为(83.40~93.75)×10^(4)株·hm^(-2),盐粳765的适宜移栽密度为(93.75~107.25)×10^(4)株·hm^(-2)。成熟期秸秆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总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大而增多,其随密度的增大而呈现多元变化规律。两品种氮肥农学利用率总体上随着施氮量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盐丰47在N2D3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达40.77%,而盐粳765则在N1D3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达35.40%。综合考虑产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双高效型品种盐丰47的最佳氮密组合为施氮量195kg·hm^(-2),移栽密度107.25×10^(4)株·hm^(-2);低氮高效型品种盐粳765的最佳氮密组合为施氮量150kg·hm^(-2),移栽密度107.25×10^(4)株·hm^(-2)。采用最佳氮密组合有利于充分发挥两粳稻品种的产量潜力,进而实现水稻高产高效优质生产。
    • 肖富容; 李东坡; 薛妍; 宋玉超; 张可; 张艺籍; 李永华; 郑野; 张金明; 崔永坤
    • 摘要: 为研发在黑土及黄土上种植水稻专用的新一代高效稳定性尿素肥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添加生物刺激素海带多糖与不同种生化抑制剂的的施用效果。试验以不施氮肥(CK)及单独施用尿素肥料(N)为对照,将海带多糖(L)、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及海带多糖与2种生化抑制剂的组合,分别添加至尿素肥料中制成5种新型高效稳定性尿素肥料作为试验处理,研究不同配方的高效稳定性尿素肥料在黑土和黄土中的氮素转化特征、水稻生长指标、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海带多糖的添加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硝化作用,使黑土及黄土的水稻生物产量分别提高13.88%,1.21%,籽粒产量分别提高42.18%,25.83%,氮肥利用效率也有所提高。海带多糖与NBPT抑制土壤硝化作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相比NBPT单一施用,黑土及黄土的水稻生物产量分别降低6.87%,1.30%,籽粒产量分别降低8.15%,4.11%,氮肥利用效率也均有所降低。相比DMPP单独施用,海带多糖的添加具有促进水稻生长的效果,在黄土中二者配合施用,水稻生物与籽粒产量分别提高0.63%,2.64%,有利于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在黑土中二者配合施用,水稻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分别降低10.52%,1.50%,植株吸氮量及氮肥利用效率也有所降低,黑土中二者配合施用存在负效应。建议在黄土地区种植水稻将DMPP与海带多糖结合制成高效稳定性尿素肥料施用,有利于水稻增产及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
    • 王梦圆; 王慧雅; 李霄; 郭彬彬
    • 摘要: 小麦是全世界栽培面积最大、总贸易额最高和分布范围最广的粮食作物。氮肥施用是小麦生产中最有效的增产举措之一。氮肥能够有效提高植株叶绿素含量,改善作物的光合性能,从而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然而,在小麦生产中存在氮肥盲目施用现象,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力水平、品种特性及栽培措施的差异,确定适宜本地区的氮肥精确管理措施。
    • 石爱龙; 祝海竣; 文璨; 文天; 王学华
    • 摘要: 【目的】研究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双季杂交稻干物质生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株两优819为早稻材料、泰优398为晚稻材料,设置3种施氮量水平(早稻分别为0、120、150 kg/hm^(2),晚稻分别为0、150、225 kg/hm^(2))、3个移栽密度(早稻分别为13.3 cm×16.7 cm、13.3 cm×20.0 cm、16.7 cm×20.0 cm,晚稻分别为16.7 cm×20 cm、16.7 cm×23.3 cm、16.7 cm×26.7 cm)。【结果】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水稻干物质量的积累,移栽密度对干物质量影响较小,早晚稻干物质量在成熟期均以N3M1处理最高,其中早稻干物质量比其他处理增加8.81%~110.24%,晚稻较其他处理增加9.12%~117.12%。早稻N2M2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达60.73%,晚稻N2M3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最高达63.20%。增施氮肥不能显著提高对产量的贡献率,对晚稻收获指数影响也较小;早晚稻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水稻总氮累积量,早稻增幅为67.50%~77.03%,晚稻增幅为73.18%~115.12%;早稻各施肥处理对氮肥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的影响较小,晚稻减氮处理的农学利用率增幅达52.66%、生理利用率增幅达59.00%;早晚稻减氮均能提高水稻偏肥生产力,早晚稻增幅分别为15.54%、48.58%。移栽密度对早晚稻产量贡献率表现为M3处理分别比M1、M2处理高18.52%~47.22%、23.42%~35.42%;对总氮累积量、收获指数、农学利用率和偏肥生产力的影响均较小;低栽培密度可提高早稻生理利用率,增幅可达52.19%~144.14%,但对晚稻的生理利用率影响较小。【结论】N2M2、N3M3处理能使双季杂交稻保持较高的氮肥利用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且N2M2处理既能节肥也能维持较高的氮肥利用能力。
    • 袁嫚嫚; 邬刚; 王家宝; 井玉丹; 张祥明; 王文军; 陈俊阳; 孙义祥
    • 摘要: 通过设施大棚辣椒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铵态氮与硝态氮的氮质量比分别为0∶100(A_(0)N_(100))、25∶75(A_(25)N_(75))、50∶50(A_(50)N_(50))、100∶0(A_(100)N_(0))5个处理,研究不同铵硝态氮配比对辣椒产量、养分积累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铵硝配比处理增加了辣椒的果实数、鲜果质量、干物质量和氮、磷、钾积累。在所有处理中,A_(25)N_(75)辣椒鲜果质量、干物质积累和果实养分积累均最高。A_(25)N_(75)总鲜果质量比其他铵硝配比处理增加20.95%~38.43%。第3次采摘时,A_(25)N_(75)干物质高于其他铵硝配比处理,A_(25)N_(75)氮和磷收获指数高于A_(0)N_(100)和A_(50)N_(50)处理;A_(25)N_(75)钾收获指数高于A_(0)N_(100)和A100N_(0)。A_(25)N_(75)辣椒氮肥利用率最高,为73.50%。辣椒初果期和采摘期养分积累比例不同。综上所述,铵态氮与硝态氮配比为25∶75时可保障辣椒高产,又可降低环境风险。
    • 张杰; 金梁; 李艳; 赵士诚; 徐新朋; 魏丹; 张丽娟; 仇少君; 何萍; 周卫
    • 摘要: 【目的】以东北黑土区玉米生产体系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施肥措施对玉米籽粒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碳排放的影响,以实现该地区粮食平稳增产的同时降低农业生产碳排放。【方法】在黑龙江典型黑土区进行了两年玉米田间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氮肥(CK);推荐施肥处理(RF);推荐施肥+有机氮替代20%化肥氮(MRF);推荐施肥+秸秆还田(SRF)和农民传统施肥(TF)。通过调查玉米全生育期农资投入,结合生命周期评价法,系统分析不同处理下玉米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及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与TF处理相比,RF、MRF和SRF处理的玉米产量分别平均提高了1.3%、6.2%、7.6%,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31.3%、82.6%、50.3%(P<0.05),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显著提高了29.0%、69.0%、37.0%(P<0.05);各处理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在不同年际间均无显著变化。玉米整个生长周期内,RF、MRF、SRF及TF处理的碳排放量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37.6%、24.0%、38.5%、63.6%(P<0.05),两年试验各施氮处理碳排放量均以MRF处理最低。玉米整个生产周期中碳排放的主要贡献因子是氮肥投入量及氮损失(N_(2)O+NH_(3)+NO_(3)^(-)),贡献率超过70%;其次为农药与柴油投入,贡献率分别约为10.2%、13.6%;磷、钾肥占比最低,贡献率总和不足3%。与TF处理相比,RF、MRF及SRF处理的碳排放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6.0%、24.7%、16.4%,MRF处理的碳排放量又较RF与SRF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9.9%、10.4%(P<0.05)。【结论】在东北黑土区玉米生产中,氮肥用量及损失量贡献了70%的总碳排放。降低氮磷肥用量、提高钾肥用量可以保证玉米产量稳定。相较推荐施肥和秸秆还田处理,有机态氮代替20%化肥氮处理可以在稳产的同时,更有效地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素损失,因而其综合的碳排放最低,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