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夏玉米

夏玉米

夏玉米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3年内共计5156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80篇、会议论文179篇、专利文献39773篇;相关期刊503种,包括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安徽农学通报、现代农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96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十四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等;夏玉米的相关文献由932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鹏、张吉旺、董树亭等。

夏玉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80 占比:10.69%

会议论文>

论文:179 占比:0.40%

专利文献>

论文:39773 占比:88.91%

总计:44732篇

夏玉米—发文趋势图

夏玉米

-研究学者

  • 刘鹏
  • 张吉旺
  • 董树亭
  • 赵斌
  • 王璞
  • 王宜伦
  • 李潮海
  • 谭金芳
  • 任佰朝
  • 李宗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梦; 张垚; 葛均筑; 周宝元; 吴锡冬; 杨永安; 侯海鹏
    • 摘要: 为探讨施氮量与收获期对华北平原热量资源限制区夏玉米籽粒灌浆与脱水、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本研究采用二因素区组试验设计,因素公顷施氮量为0(N0)、120 kg(N120,2021)、180 kg(N180)、240 kg(N240)、300 kg(N300)、360 kg(N360)和450 kg(N450,2020),因素收获期设为传统收获(normal harvest,NH)和延迟收获(delayed harvest,DH),测定干物质积累量(dry matter accumulation,DM)、籽粒灌浆与脱水、产量(grain yield,GY)及其构成因素、氮肥偏生产力(nitrogen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PFPN)和农学利用效率(nitrogen agronomic use efficiency,ANUE)。与干旱年型(2020年)相比,丰水年型(2021年)DM和粒重(grain weight,GW)显著下降16.3%~81.5%和2.1%~28.1%,穗粒数(ear grains number,EGN)显著减少44.7%~47.4%,导致GY、PFPN和ANUE显著降低31.4%~58.3%、27.2%~30.0%和2.9%~18.0%。与N0相比,施氮显著提高DM,GW提高14.6~82.1 mg grain^(-1),最大灌浆速率(maximum grain filling rate,G_(max))及其生长量(weight increment of G_(max),W_(max))提高0.2~3.4 mg(grain d)^(-1)和10.4~44.1 mg grain^(-1),到达G_(max)时期(time reaching the G_(max),T_(max))提前0.4~7.0 d,GY显著提高51.5%~169.5%(P<0.01),N240增产效应最优;增施氮肥导致PFPN和ANUE比N180/N120显著降低11.7%~57.9%和2.5%~54.9%、19.9%~52.6%和4.9%~37.0%。与NH相比,DH处理DM和GW显著提高0.8%~55.7%和3.4%~79.3%,籽粒含水率(grain moisture content,GMC)显著降低至22.0%~27.9%,GY、PFPN和ANUE显著提高10.6%~18.5%、4.4%~26.8%和1.5%~48.6%。线性加平台模型分析表明,DH处理比NH GY提高11.3%~12.6%(P<0.01),达12.0×10^(3)kg hm^(-2)和7.0×10^(3)kg hm^(-2),但最优施氮量自200~210 kg hm^(-2)增至247 kg hm^(-2)。综之,华北平原热量限制区夏玉米传统收获情景下减氮至200 kg hm^(-2),产量稳定在6.0×10^(3)~10.5×10^(3)kg hm^(-2)以上;延迟收获情景下,降低籽粒含水率,减氮至240 kg hm^(-2),产量达8.0×10^(3)~12.0×10^(3)kg hm^(-2)以上,PFPN和ANUE最优为19.2~49.6 kg kg^(-1)和15.3~20.8 kg kg^(-1),可为区域夏玉米降低籽粒含水率,实现籽粒机收与减氮稳产高效的生产目标提供理论支撑。
    • 宋杰; 王少祥; 李亮; 黄金苓; 赵斌; 张吉旺; 任佰朝; 刘鹏
    • 摘要: 于2019—2020年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农科所以登海605(DH605)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在统一氮、磷肥用量(N 225 kg hm^(-2)、P_(2)O_(5)110 kg hm^(-2))的条件下,设置5个K_(2)O施用量,分别为0 kg hm^(-2)(K0)、150 kg hm^(-2)(K_(1))、225 kg hm^(-2)(K_(2))、300 kg hm^(-2)(K_(3))和375 kg hm^(-2)(K_(4)),研究连续多年秸秆还田条件下施钾量对夏玉米籽粒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及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显著提高了夏玉米籽粒产量,2年均在225 kg K_(2)O hm^(-2)时增幅最高,2019年和2020年籽粒产量分别增加13.64%和15.27%;施钾显著提高了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及干物质向穗部转运的强度,促进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提高玉米氮、磷、钾积累量及花后氮、磷积累比例,但当施钾量>225 kg hm^(-2)时增效降低。玉米养分转运量随施钾量的增加也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施钾300 kg hm^(-2)时养分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最高。施钾也提高了夏玉米养分利用效率。225 kg K_(2)O hm^(-2)时玉米养分收获指数,氮、磷、钾肥表观利用率和钾肥农学利用率都维持在较高水平,施钾量超过300 kg hm^(-2)后肥料利用效率则明显下降。适量施钾可促进夏玉米地上部生长,显著提高植株生物量和夏玉米氮、磷、钾素吸收效率与积累量,并优化花后养分积累与分配,提高养分转运对籽粒产量形成的贡献率,进而提高了夏玉米产量与养分利用率。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养分积累与转运及肥料利用等因素,本试验条件下以施钾量为225 kg hm^(-2)较为适宜。
    • 王鸿玺; 李红军; 齐永青; 董增波; 李飞; 阎超; 邵立威; 张喜英
    • 摘要: 河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之一,作物高产稳产严重依赖灌溉,多年对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威胁区域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地下水限采政策实施后,如何实现地下水压采目标下利用有限灌水维持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对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依据国网河北电力公司对河北平原农用机井电气化改造实现的灌溉用电实时采集和计量,通过"以电折水"换算,根据用电数据调控地下水开采,实现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满足地下水压采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针对区域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有限供水下的优化灌水制度和灌水调控土壤主要耗水层水分下限指标,通过提升限量供水下的水分利用效率,维持限水条件下区域粮食生产能力.集成用电信息和限量灌溉决策指标,形成确保地下水压采目标的精准控灌决策支持系统,服务农业生产.该决策支持系统可在实现调控灌溉水量的同时,进行优化灌溉决策,既满足政府对区域地下水开采的调控需求,也满足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用水管理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郑孟静; 张丽华; 翟立超; 董志强; 贾秀领
    • 摘要: 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问题对传统农业灌溉方式提出挑战.限水灌溉条件下调整优化灌水模式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作物产量的重要策略.基于此,本试验在2018—2019年两个生长季,在自动防雨棚内(消除自然降雨的影响)设置不同灌水模式,分析其对夏玉米产量和WUE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2种灌水方式:畦灌(BI)和微喷灌(SI).根据灌水总额和灌水频次分成2组对比模式.等量不等次组(SI-225和BI-225):灌水总额相同[50% 耗水量(ET)],灌水频次不同,SI-225灌水频次为6次,分别在出苗(VE)、6展叶(V6)、10展叶(V10)、13展叶(V13)、吐丝期(VT)和灌浆期(R3);BI-225灌水频次为3次,分别在VE、V10和VT.等次不等量组(SI-225、SI-280、SI-352和BI-450):灌水频次相同(6次),灌水总额不同(分别为50%、60%、80% 和100%ET),其中SI-225和BI-450为定额灌溉,SI-280和SI-352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测墒补灌.结果表明,与BI-225相比,SI-225产量提高17.7%~20.2%,WUE提高9.2%~12.7%.进一步分析生理指标发现,SI-225通过小定额多次灌溉改善了上层土壤水分状况(0~40 cm),提高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进而提高产量和WUE.在相同的灌水频次下,与BI-450相比,SI-225和SI-280产量降低21.2% 和12.0%,但由于SI-225和SI-280降低了叶面积指数和呼吸速率,导致生育期总耗水量降低,进而提高WUE.与BI-450相比,SI-352的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SI-352通过优化叶面积指数和呼吸速率,ET降低9.8%,灌水量降低21.8%,进而WUE提高5.1%.因此,在限水灌溉条件下(50%of ET),通过提高灌水频次(小定额多次灌溉)可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和WUE;在适度限水灌溉(80%of ET)下,采用微喷测墒补灌可实现稳产量、高水效.该研究结果可为华北平原缺水地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 张倩; 韩本高; 张博; 盛开; 李岚涛; 王宜伦
    • 摘要: 添加纳米矿物类控失剂的控失尿素可通过吸附作用,减少施入土壤后的氮素损失,明确该控失尿素施用量、与常规尿素合理配比在夏玉米上的效应,可为夏玉米一次性施肥、氮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在不同产量水平(高、中、低产田)土壤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尿素(纯氮210 kg hm^(-2))、控失尿素常量及减施(减量10%,即纯氮189 kg hm^(-2);减量20%,即纯氮168 kg hm^(-2))、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配比分别为7∶3、5∶5和3∶7)对夏玉米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养分积累量、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可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常量控失尿素施用下夏玉米增产率达22.96%~27.55%,在高、中产田上产量较常规尿素有显著提升。与常量控失尿素相比,控失尿素减施10%和20%通过提升穗粒数使得高、中产田夏玉米产量不降低,控失尿素减施20%处理下高产田氮肥利用率高达41.60%。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7∶3配施下的氮素积累量与常量控失尿素处理无显著差异,高产田和中产田夏玉米产量、秸秆干物重均未显著降低,同时可显著提高低产田夏玉米产量、秸秆干物重。综上,控失尿素(纯氮210 kg hm^(-2))一次性施用可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控失尿素减量20%处理下高、中产田夏玉米产量未显著减产,氮肥利用率显著提升,是高、中产田适宜的氮肥用量;控失尿素常量施用或与常规尿素7∶3配合施用更适宜低产田夏玉米生长。
    • 张倩; 韩本高; 张博; 盛开; 李岚涛; 王宜伦
    • 摘要: 添加纳米矿物类控失剂的控失尿素可通过吸附作用,减少施入土壤后的氮素损失,明确该控失尿素施用量、与常规尿素合理配比在夏玉米上的效应,可为夏玉米一次性施肥、氮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在不同产量水平(高、中、低产田)土壤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尿素(纯氮210 kg hm^(-2))、控失尿素常量及减施(减量10%,即纯氮189 kg hm^(-2);减量20%,即纯氮168 kg hm^(-2))、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配比分别为7∶3、5∶5和3∶7)对夏玉米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养分积累量、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可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常量控失尿素施用下夏玉米增产率达22.96%~27.55%,在高、中产田上产量较常规尿素有显著提升。与常量控失尿素相比,控失尿素减施10%和20%通过提升穗粒数使得高、中产田夏玉米产量不降低,控失尿素减施20%处理下高产田氮肥利用率高达41.60%。控失尿素与常规尿素7∶3配施下的氮素积累量与常量控失尿素处理无显著差异,高产田和中产田夏玉米产量、秸秆干物重均未显著降低,同时可显著提高低产田夏玉米产量、秸秆干物重。综上,控失尿素(纯氮210 kg hm^(-2))一次性施用可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控失尿素减量20%处理下高、中产田夏玉米产量未显著减产,氮肥利用率显著提升,是高、中产田适宜的氮肥用量;控失尿素常量施用或与常规尿素7∶3配合施用更适宜低产田夏玉米生长。
    • 杨康
    • 摘要: 文章提出一种通过爬虫程序采集实时气象数据与夏玉米土壤墒情数据结合的模型评估方法,通过开发建立一套具有强时效性干旱评估监测系统。系统采用“气象数据采集—干旱模型分析构建—专题图可视化建模—地图服务调用—客户端展示”的设计路线,通过集成数据采集分析平台与业务应用平台实现夏玉米干旱评估监测。最后以河南省为案例做出应用评价,证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对农业气象灾害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卢庭启; 张华; 税红霞; 卿春燕; 庞启华; 王秀全; 何丹
    • 摘要: 随着川北夏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增,对优良夏玉米品种和配套种植技术等科技创新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通过对川北夏玉米生产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了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解决生产限制因素的对策与技术需求。为川北夏玉米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刘梦; 葛均筑; 杨永安; 侯海鹏; 张垚
    • 摘要: 研究明确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对夏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规律,可为夏玉米抗逆品种选育及不同降雨年型下优化施氮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撑。以‘京农科728’为试验材料,采用公顷施氮量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测定不同年型下夏玉米植株性状、雄穗性状和雌穗性状。结果表明,与正常年型(2020)相比,多雨年型(2021)下夏玉米株高(PH)、穗位高(EH)和茎粗(SW)显著降低33.8%~44.7%,59.7%~67.6%和38.0%~57.7%,穗株比(E/P)降至0.20~0.22(P<0.01),降幅达41.1%~46.9%;雄穗一级分枝数减少到1.5~3.8个(P<0.01),败育分枝数增至1.3~5.7个(P<0.01);雌穗穗长(EL)和穗粗(EW)显著降低4.4%~18.3%和8.0%~11.7%,秃尖长(EBTL)增长至3.26~4.16 cm。与N_(0)相比,施氮后夏玉米PH、EH和SW显著提高8.5%~30.6%,9.1%~36.9%和8.0%~69.2%,多雨年型氮肥调控效应高于正常年型。正常年型下,施氮后E/P提高2.8%~8.3%,N_(240)处理PH、SW和E/P显著高于其它施氮水平。多雨年型下,施氮后雄穗分枝数增加119.2%~155.9%,N_(120)雄穗分枝败育数比N_(0)增加21.4%,N_(360)败育数最少比其它处理显著降低69.2%~76.5%,EL和EW显著提高13.9%~48.7%和12.9%~21.1%,EBTL显著降低16.6%~61.5%,N_(240)处理以上EH、EL和EW无显著差异。综上,多雨年型下雄穗分枝数量减少导致花粉量减少,雌穗秃尖增长,华北平原夏玉米在施氮为240 kg·hm^(-2)可以满足植株发育要求,形成夏玉米丰产基础。
    • 王新华; 陈建华
    • 摘要: 为提升农作物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本文以夏玉米栽培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夏玉米在选苗、选种、种植、施肥等多方面的技术要点,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并对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出了几点有效措施,以希望为相关单位或者种植户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