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444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72篇、会议论文246篇、专利文献169076篇;相关期刊639种,包括中国种业、种子科技、现代农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38种,包括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2012年中国马铃薯大会等;种植密度的相关文献由11996位作者贡献,包括董树亭、李强、刘伟明等。

种植密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72 占比:2.40%

会议论文>

论文:246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169076 占比:97.45%

总计:173494篇

种植密度—发文趋势图

种植密度

-研究学者

  • 董树亭
  • 李强
  • 刘伟明
  • 刘强
  • 刘鹏
  • 张吉旺
  • 赵明
  • 官春云
  • 张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陆海兵; 羊雪萍; 薛卫红; 王安
    • 摘要: 以靖江香沙芋为供试材料,分别设置4个播期:B1(2月20日)、B2(3月1日)、B3(3月11日)、B4(3月21日)和3种种植密度:M1(3.75万株·hm-2)、M2(5.25万株·hm-2)和M3(6.75万株·hm-2),研究其对芋头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播期对芋头出苗期、齐苗期、块茎膨大期和谢荷期的影响逐渐下降.播期、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块茎形成期、谢荷期芋头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有显著影响,对齐苗期则无显著影响.子孙芋实际产量与种植密度成正比,随播期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商品芋产量则以B3M2处理最高,为13936 kg·hm-2,B4M1处理最低,为11766 kg·hm-2.建议香沙芋适宜播期和适宜密度分别为3月11日和5.25万株·hm-2.
    • 梅映雪; 涂明梅; 秦义军; 刘建梅; 喻本雨; 罗仁发
    • 摘要: 湄潭辣椒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13333 hm2,尤其以圆形椒(泡椒品种)种植为特色,为了稳定湄潭黔北优质泡椒基地的地位,加快辣椒产业化建设步伐,特引进黔辣10号(圆形椒杂交种)优质品种,并研究不同密度下其生育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黔辣10号种植密度在3000株/667 m2时,单株结果数47个,产量为1765.35 kg/667 m2,表现良好.建议黔北海拔700~900 m区域,黔辣10号种植密度为3000株/667 m2.
    • 李志杨; 杨和团; 杨丽娟; 闫佳乐; 杨楠
    • 摘要: 为解决保山市低热河谷区无筋豆标准化种植水平低,鲜荚精品率、产量、产值偏低等突出问题,开展了无筋豆穴播4个密度处理的比较试验。设置穴播不同密度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鲜荚折合亩产依次为处理2(1950.50 kg)>处理3(1752.30 kg)>处理4(1675.12 kg)>处理1(1674.17 kg),综合产量与经济效益得出,保山市低热河谷区无筋豆穴播最佳密度为每穴双株,亩定植3800~4000株。
    • 刘安祥
    • 摘要: 我国果树种植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每年可以生产出大量水果,不仅可以为农民创收,且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果树种植中,要合理控制密度,同时采用有效施肥技术,有助于提升果实品质。先介绍果树种植密度相关内容,再分析施肥的重要性,最后论述具体施肥操作方法,不断提升果实产量和品质。
    • 刘星; 王继涛; 虎治军; 刘艳; 穆晓国; 张海军; 张达林; 安磊; 叶林
    • 摘要: 为评估不同种养密度和投喂频率对鱼菜共生系统中鲫鱼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建立温室基质栽培式鱼菜共生系统(鲫鱼+生菜),设置种植密度分别为28(A1)、42(A2)、56(A3)株·m^(-2);养殖密度分别为8(B1)、10(B2)、12(B3)kg·m^(-2);饲料投喂频率分别为1(C1)、2(C2)、3(C3)次·d^(-1),以明确鱼菜共生系统下种养密度和投喂频率的最优组合方案。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各处理水质稳定,鲫鱼各项生长指标均有不同增长。养殖密度对鲫鱼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及饲料系数有显著影响,以A2B1C2处理最优;投喂频率和种植密度对鲫鱼增重量、蛋白质效率有显著影响,其中,A1B3C3处理最高,增重量和蛋白质效率分别为303.56 g、3.87;以2次·d^(-1)的频率投喂时鲫鱼水分含量最高;不同处理对鲫鱼肥满度、粗蛋白质、粗脂肪等肌肉成分无显著影响。综上所述,鱼菜共生系统中生菜种植密度为42株·m^(-2)、鲫鱼养殖密度和投喂频率分别为8 kg·m^(-2)、2次·d^(-1)时,鲫鱼生长及品质均较好。
    • 董立; 李海权; 降彦苗; 刘亚男; 李琳; 刘秀丽; 耿玲玲; 韩小洁; 刘国庆
    • 摘要: 以具有不同分蘖能力的糜子品种冀黍3号(弱)、冀黍2号(中等)和农家种二紫秆(强)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主处理为穴距,副处理为每穴留苗数)裂区试验设计,其中穴距设3个水平(16、20、27 cm)、每穴留苗数设4个水平(2、3、4、5株),糜子行距45 cm,在覆膜双垄沟穴播条件下研究了12个处理(种植密度16.0万~66.7万株/hm^(2))对3种类型糜子品种分蘖力、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参试糜子品种的单株分蘖数、单株成穗数和分蘖成穗率均有显著影响,不同品种的单株分蘖数、单株成穗数和分蘖成穗率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糜子的单株成穗数和分蘖成穗率总体趋势为二紫秆>冀黍2号>冀黍3号。随着群体密度的降低,参试糜子品种的单株分蘖数、单株成穗数和分蘖成穗率均呈增加趋势,说明稀植有利于糜子分蘖与成穗。种植密度通过影响与产量相关的直接构成因素——单位面积穗数和间接因素——倒伏程度而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的产量产生影响。种植密度与单位面积穗数和倒伏级别呈正相关。不同分蘖力品种的产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这个密度范围与倒伏对产量造成影响的群体密度密切相关。通过对3个品种12个处理的产量进行分析,明确了覆膜穴播条件下不同分蘖力品种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和种植密度:弱分蘖力品种冀黍3号的最佳栽培模式为穴距16 cm、留苗5株/穴(种植密度66.7万株/hm^(2)),产量为4.4 t/hm^(2);中等分蘖力品种冀黍2号的最佳栽培模式为穴距16 cm、留苗2株/穴(种植密度26.7万株/hm^(2)),产量为4.1 t/hm^(2);强分蘖力品种二紫秆的最佳栽培模式为穴距20 cm、留苗2株/穴(种植密度20.0万株/hm^(2)),产量为3.7 t/hm^(2)。
    • 耿文杰; 李宾; 任佰朝; 赵斌; 刘鹏; 张吉旺
    • 摘要: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和喷施乙烯利对夏玉米木质素代谢与抗倒伏性能的调控机理,探讨密度和乙烯利对夏玉米抗倒伏性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夏玉米品种浚单20(XD20)为试验材料,设置60 000株/hm2(低密度,L)、75 000株/hm;(中密度,M)和90 000株/hm;(高密度,H)3个种植密度,于7叶期(V7)分别对不同处理玉米植株喷施清水或乙烯利,研究密度和乙烯利对植株形态、第三节间显微结构、木质素代谢和产量等影响。【结果】乳熟期(milking stage,R3),与低密度处理(LCK)相比,高密度处理(HCK)第三茎节节间长度增加19.75%,茎粗、穿刺强度、小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面积和皮层厚度分别降低8.00%,43.46%,20.41%,26.92%和22.05%;木质素含量、PAL活性、4CL活性、CAD活性和POD活性分别降低24.04%、33.81%、10.92%、49.06%和20.78%。R3时期,与HCK相比,高密度喷施乙烯利处理(HE)第三茎节节间长度降低40.70%,茎粗、穿刺强度、小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面积和皮层厚度分别提高14.22%,66.10%,22.71%,22.11%和35.96%;木质素含量、PAL活性、4CL活性、CAD活性和POD活性分别提高28.28%、30.74%、13.01%、59.26%和16.99%。【结论】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夏玉米抗倒伏性能降低。喷施乙烯利后,夏玉米茎秆强度和木质素代谢能力增强,抗倒伏性能增强,最终产量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浚单20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时喷施乙烯利对木质素代谢和抗倒伏性能的改善作用最显著,产量最高。
    • 林文磊; 吕美琴; 林威鹏; 康蓉蓉; 曾红英; 施迎迎
    • 摘要: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泉豆13号的生长动态、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泉豆13号的高产栽培及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穴距单因素6水平(M1)9.5、(M2)11.1、(M3)13.5、(M4)18.5、(M5)22.2、(M6)33.3 cm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泉豆13号生育期的株高、干物质重、叶面积指数均有显著影响;通过种植密度与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可知,种植密度与株高、底荚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各处理下产量水平依次为:M2>M4>M1>M3>M5>M6。M6处理产量最小2007.5 kg·hm^(-2),极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的产量;M2处理产量最大2745.0 kg·hm^(-2),显著高于M5处理,与M4、M1、M3处理无显著差异。在实际生产中,建议以(M4)18.5 cm的穴距种植泉豆13号,对应的种植密度为22.2万株·hm^(-2)。
    • 龚珂宁; 黄炳川; 张楠; 李明发; 王兴鹏
    • 摘要: 为了探明南疆地区灌溉和种植模式对无膜滴灌棉花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当地覆膜种植棉花为对照CK,设置T1(36 mm)、T2(45 mm)和T3(54 mm)3个灌水定额与I1(3.3万株/hm^(2))和I2(2.4万株/hm^(2))2个种植密度,结果表明:无膜滴灌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总根重、根平均直径和叶片净光合速率均随灌水定额的增大而显著增加,但总根长和根总表面积显著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随播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主成分表明棉花根平均直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根总表面积对灌溉和种植模式的响应度较高。通过隶属函数值得出,无膜滴灌棉花适宜的灌水定额为54 mm,播种密度为2.4万株/hm^(2),可为无膜滴灌棉花产量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前期基础。
    • 罗亚红; 杨龙; 罗春芳; 饶萍; 欧珍贵
    • 摘要: 探索不同间作方式与种植密度对木薯生长及产量效益的影响,为木薯高产栽培和耕地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木薯品种NZ199和46-14为试材,设1 m×0.8 m、1 m×0.7 m、1 m×0.6 m三个种植密度,按照二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设置密度试验;以GR911单作为对照,设GR911木薯间作糯玉米、GR911间作木薯46-14、GR911木薯间作花生为间作试验。记载不同处理下木薯块根形态、产量及干物率、淀粉含量,比较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不同的种植密度对木薯单株结薯数、最大块根长、最大块根直径、单株薯重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1 m×0.8 m种植密度的块根生长表现最优,块根淀粉含量及干物率也以1m×0.8m的密度处理最高。(2)木薯间作玉米与木薯套种花生处理的单株结薯数、最大块根长、最大块根直径、单株薯重均优于对照,而木薯间作木薯处理的表现均不如对照,建议生产中不宜采用木薯与木薯的间作模式。(3)GR911间作玉米与花生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间作玉米每亩增加经济效益1154.92元,套种花生每亩增加经济效益406.55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