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播期

播期

播期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3630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97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4581篇;相关期刊454种,包括耕作与栽培、安徽农学通报、现代农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2011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第一届全国玉米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学术研讨会等;播期的相关文献由1016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洪程、李强、等等。

播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97 占比:19.77%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4581 占比:80.13%

总计:18197篇

播期—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陆海兵; 羊雪萍; 薛卫红; 王安
    • 摘要: 以靖江香沙芋为供试材料,分别设置4个播期:B1(2月20日)、B2(3月1日)、B3(3月11日)、B4(3月21日)和3种种植密度:M1(3.75万株·hm-2)、M2(5.25万株·hm-2)和M3(6.75万株·hm-2),研究其对芋头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播期对芋头出苗期、齐苗期、块茎膨大期和谢荷期的影响逐渐下降.播期、种植密度及其互作对块茎形成期、谢荷期芋头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有显著影响,对齐苗期则无显著影响.子孙芋实际产量与种植密度成正比,随播期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商品芋产量则以B3M2处理最高,为13936 kg·hm-2,B4M1处理最低,为11766 kg·hm-2.建议香沙芋适宜播期和适宜密度分别为3月11日和5.25万株·hm-2.
    • 张佳莹; 李扬; 王靖; 胡琦; 黄明霞; 刘霞霞
    • 摘要: 品种和气象因子是决定马铃薯块茎品质的主要因素,分析不同播期下生育期气象因子对不同品种马铃薯主要品质的影响对保障我国食物安全、丰富人民饮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8—2020年内蒙古武川马铃薯播期-品种耦合试验,探究马铃薯块茎主要品质指标(粗蛋白、可溶性糖、淀粉和维生素C)随品种和播期的变化规律,并解析不同品种和播期下各生育阶段气象因子对马铃薯主要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马铃薯块茎主要品质指标变异系数为可溶性糖>淀粉>维生素C>粗蛋白;基于隶属函数值的结果表明早熟品种'费乌瑞它'早播(4月27日)、中熟品种'康尼贝克'晚播(6月2日)和晚熟品种'克新一号'中播(5月15日)的综合品质高于其他处理.播期和品种调控对马铃薯品质存在显著影响.而生殖生长阶段尤其是开花-成熟阶段的气象因子决定了主要品质指标的形成,限制当地马铃薯品质提升的主要气象因子为生育期平均温度和降水量.'费乌瑞它'粗蛋白含量随开花-成熟期的有效积温、日均温增加表现出显著下降趋势(P<0.05),品种'克新一号'粗蛋白含量随全生育期降水量增加表现出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品种'康尼贝克'粗蛋白含量和生育期气象因子均无显著相关.本研究定量了品种和气象因子对马铃薯块茎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可为优质马铃薯的品种筛选和科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 宋瑞军; 王彩萍; 侯小峰; 成玉红; 凌旭炜
    • 摘要: 为探讨晋西生态区连作地春播红小豆栽培技术,以红小豆新品种汾小豆2号为材料,采用3个播期(主区)和5个密度(副区)的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连作红小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播期下随播种密度的增加,红小豆株高呈增加趋势,而茎粗、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均呈减少趋势,荚长和荚宽变化不大且没有规律。随着播期推迟,红小豆株高、茎粗、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和荚长均以5月29日播期处理最高。相同播期下,随着密度增加红小豆产量构成因素除5月14日播种处理的百粒重外,其余产量构成因素均呈降低趋势。红小豆单株荚数、荚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均以5月29日播种的处理最高,且单株荚数、荚粒数和单株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播期处理。各作用因子对群体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播期×密度(F=2.304)>播期(F=0.93)>密度(F=0.51)。利用播期X;、密度X;与产量Y的回归方程:Y=16 575.6X;-74.9X;-1 504.1X;-1.6X;+26.4X;X;-45 229.6 (R;=0.766 5),得出连作最佳播期、密度组合,即播期为5月19日、种植密度为14.3万株/hm;时,红小豆产量最高,为1 362.52 kg/hm;。
    • 李博; 杨帆; 秦琴; 钟晓媛; 李秋萍; 曾玉玲; 卢慧; 陈勇; 王丽; 陶有凤; 李娟; 冯炳亮; 任万军; 邓飞
    • 摘要: 【目的】明确播期对再生稻次适宜区杂交籼稻食味品质的影响,为再生稻次适宜区种植结构调整和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川优6203、宜香优2115和F优498等3个杂交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的隆昌和犍为设置播期试验,通过对稻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测定,以及米饭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和综合评分等指标的分析,研究播期对再生稻次适宜区杂交籼稻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1)杂交籼稻食味品质受生态点、播期、品种及其互作共同调控。(2)在再生稻次适宜区,播期对不同品种食味品质的影响在不同生态点有差异,2年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滋味,以及2018年适口性和综合评分均表现为隆昌生态点显著低于犍为生态点。与常规播期相比,适当推迟播期能使水稻灌浆结实期避开高温胁迫,提高直链淀粉含量、改善适口性和滋味,进而提高综合评分,使食味品质更为接近再生稻。(3)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适口性和滋味与抽穗后20 d至成熟阶段的日均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以及日照时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合评分则与日均最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4)GGE双标图分析表明,隆昌生态点采用第3播期,犍为生态点采用第2、第3播期具有较好的综合评分且稳定性好。【结论】在确保水稻产量基础上,隆昌生态点在第3播期(5月初)进行播种,犍为生态点在第2播期(3月20日至25日)进行播种,可以使水稻灌浆结实期避开高温胁迫,改善杂交籼稻的食味品质,优质食味品种宜香优2115、川优6203与适当推迟播期结合效果更好。
    • 马艳; 李博; 刘爽; 宋国杰; 张钦明; 岳彩翔
    • 摘要: 为研究玉米不同播期对其苗期生长的影响,以哲单37、先玉335、郑单958、丹玉405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法进行了玉米不同播期对拔节期叶面积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期早播能够加快苗期的出叶速度,增加根长和株高,增大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从而促进叶片的光合能力,有利于叶片的干物质积累。在当地供试土壤条件下,播期为6月10日左右时,哲单37、郑单958、丹玉405的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最大,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 温红霞; 顾晶晶; 李团飞; 田文仲; 段国辉; 张少澜
    • 摘要: 为挖掘小麦新品种洛麦26的高产潜力,针对该品种特性进行优化栽培,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本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设置了播期、播量和行距等3个因素分析对洛麦26产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播期、播量及行距均对洛麦26产量有显著影响,表现为行距>播量>播期。洛麦26合理配置为:10月11—12日播种,播量为120.0 kg/hm^(2),行距为22cm可获得最佳产量。
    • 田姝红; 周健强; 张春梅
    • 摘要: 以冀花16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播期和播种深度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的主茎长、侧茎长、分枝数、单穴饱果数、百果重、果荚产量、籽仁产量、脂肪酸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生育期的延迟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4月15日达到峰值;并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播种深度5 cm条件下达到峰值。播种时期和播种深度耦合条件下以4月15日播种、播种深度5 cm的处理效果最佳,花生的百果重为237.25 g,籽仁产量达到234.56 kg/667m^(2),脂肪酸含量为49.84%、蛋白质含量为27.01%、油酸/亚油酸为1.34,并显著增加了花生的主茎长、测定长和分枝数。在最佳播种深度(5 cm)下,早播(4月5日、4月10日)对花生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增加了花生的秕果数,增加了花生的百果重。因而,4月15日播种、播种深度为5 cm是实现春播花生高产的重要播期和播种深度。
    • 田艺心; 高凤菊; 曹鹏鹏; 高祺
    • 摘要: 以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圣豆24为试验材料,通过3个播期处理(6月5、15、25日),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大豆植株总生育期逐渐缩短,尤其对出苗至开花阶段生育期影响最大,对生殖阶段生育期影响较小。在开花期、鼓粒期、结荚期、成熟期,6月15日处理下的根、茎、叶片、叶柄、豆荚及单株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且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干物质分配由营养器官逐渐向生殖器官过渡。大豆产量在6月15日处理达到最高,为3310.27 kg/hm^(2),比早、晚播产量分别提高8.33%和13.66%。因此,大豆品种圣豆24在黄河中下游北岸的适宜种植期为6月15号。
    • 王葆生; 陈源闽; 廉勇; 张艳萍; 刘晓蕊; 于跃
    • 摘要: 为探究呼和浩特地区春季胡萝卜的最适播期,以胡萝卜H1306为试材,设置4月25日、5月5日、5月15日、5月25日、6月4日和6月14日6个不同播期,比较分析了胡萝卜的先期抽薹情况、经济性状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播期越早,先期抽薹率越高,对胡萝卜品质和经济性状影响越严重。6月4日和6月14日播种的胡萝卜先期抽薹率分别为4.1%、3.7%,均显著低于其他播期,且平均单根质量、根长、根粗及商品产量等各项指标表现均优于其他播期。综合分析得出,呼和浩特地区胡萝卜春季露地播种不宜早于5月25日,否则会发生先期抽薹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 郭鹏燕; 任杰成; 赵吉平; 权宝全; 许瑛; 岳忠孝
    • 摘要: 为研究密度与播期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晋麦104号为材料,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播期为10月4日、密度为基本苗26万/亩时产量最佳;播期与密度对晋麦104的株高、分蘖数及有效分蘖数有极显著的影响,说明通过调整播期与密度,可以使晋麦104号分蘖数和成穗数显著响应,进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