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2008年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2008年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2008年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扬州
  • 出版时间: 2008-11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江苏省作物学会;扬州大学

会议文集:2008年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以偏多穗型品种周麦1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播期对其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各密度处理开花期和成熟期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均随播种密度降低而增加(150×104hm-2>225×104 hm-2>300×104 hm-2),晚播相应降低了单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及穗部积累量.正常播期低密度(150×104hm-2)和晚播中等密度(225×104 hm-2)提高了成熟期营养器官总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增加了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干物质总运转量及其对籽粒重的贡献率.正常播期中低密度(150×104hm-2和225×104hm-2)和晚播中高密度(225×104hm-2和300×104hm-2)处理相应提高了籽粒淀粉、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及籽粒产量,保证了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试验结果表明晚播小麦通过适当增加播种密度,可以改善植株的碳氮代谢状况,提高籽粒产量.本试验条件下,偏多穗型晚播小麦兼顾高产和优质的正常播期和晚播小麦适宜播种密度分别为:150~225×104 hm-2、225~300×104 hm-2.
  • 摘要:本文对两年度3个试点的13个小麦品种的16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基因型和生长环境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品质性状在不同小麦品种及不同试点间皆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硬度、PPO(多酚氧化酶)活性、AWRC(碱性水保持力)、稀懈值的变异系数较大;膨胀势、最终粘度、峰值粘度的变异系数较小.糊化温度、碱性水保持力、峰值时间、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PPO活性、黄色素含量、膨胀势、峰值粘度、稀懈值、回升值、Zeleny沉降值、硬度的环境效应大于基因型效应;SDS沉降值和最终粘度的基因型效应大于环境效应,保持粘度受环境效应影响较小.
  • 摘要:研究了传统播期(10月12日)和适度晚播(10月26日)条件下,低(150万株hm-2)、中(225万株hm-2)、高(300万株hm-2)密度对周麦18氮代谢酶活性和氮素积累分配及其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晚播降低了小麦受冻害的风险,能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但传统播期小麦的籽粒含氮量和氮素积累量、全株氮素积累量、花前营养器官贮藏氮素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以及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高于晚播小麦.传统播期小麦在低密度下产量较高,在中密度下氮肥利用率较高,而晚播小麦则在中密度下产量较高,在高密度下氮肥利用率较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周麦18兼顾高产和高效利用氮肥在传统播期和晚播条件下,适宜播种密度分别为150~225万株hm-2和225~300万株hm-2.
  • 摘要:为了解小黑麦对N、P、K、有机肥的原始反映,本文采用地表2m以下的非耕作生土,研究了不同肥料对生产上正在推广的饲料小黑麦“中饲237”各生育期植株生长状况、生理功能及成熟期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NPK、有机肥、NPK+有机肥处理的小黑麦各生育期株高、叶面积、干物质量、倒二叶叶绿素含量及籽粒产量均明显高于单施N、P、K处理及CK,而各生育期倒二叶SOD、POD含量明显低于单施N、P、K处理及CK,而且最终以N、P、K、有机肥配施小黑麦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最高.单施N、P、K肥处理对小黑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作用表现次序为N>P>K.可见,小黑麦对NP配合用反映敏感,同样对优质有机肥反映亦很敏感,同时表现出小黑麦在逆境中生长的适应性.
  • 摘要:以两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连续两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硫量和灌水次数对小麦粉质拉伸参数和黏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肥可以改善小麦面粉品质,60kg-hm-2的硫肥施用量,可以提高兰考矮早8和豫麦49-198的最终黏度和稀懈值.灌拔节水,能提高兰考矮早8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及反弹值,可以延长豫麦49-198的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提高其拉伸阻力.水、硫互作效应中,60kg-hm-2的硫肥施用量配合灌拔节水能提高兰考矮早8的最终黏度,60 kg-hm-2的硫肥施用量配合灌拔节水或不灌水亦能提高豫麦49-198的最终黏度.
  • 摘要:为了探讨稻套麦的最佳氮肥运筹方案,以烟农19为品种材料,设置六个氮肥运筹处理,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对稻套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苗肥比例,小麦群体质量及成穗数有所提高,增加拔节期及以前施氮比例,每穗粒数随之增加,增加孕穗期施氮比例,增重效应明显,而成穗数和每穗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增加追肥比例特别是氮肥后移,可显著协调穗粒结构,增加产量.增加追肥比例特别是后期追肥比例能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的营养品质.追肥比例愈高,面团形成时问愈长;追肥比例多且后期追肥均衡,面团稳定时间较长.
  • 摘要:光明食品集团(长江农场)地处长江入海口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上,地域面积120平方公里,由原东风、长江、前进、前哨四个农场重新归并整合而成的新的长江农场,常年可种植面积4000公顷,种植制度以小麦(大麦)/水稻、绿肥/水稻一年两熟。常年种植小麦2100公顷。土壤基础地力有机质含量平均1.1%,速效氮90ppm,速磷20ppm,有效钾90ppm。有机质、速磷、有效钾都属于中等偏下,长江农场土壤肥力多数属中等偏低,地下水埋深偏高,一般在0.7~0.8m,土壤属性为沙夹黄,部分田块沙性偏重,PH值8.0左右,偏碱性。近三年,长江农场小麦产量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单产2005年为6660kg/ha,2006年为6690kg/ha,2007年7530 kg/ha.2007年比2005年提高了13%。2008年7965kg/ha,比2007年增产5.8%。本文介绍了上海市长江农场小麦高产种植技术的策略,即1、合理制定作物茬口布局;2、加强水稻后期管理,切实做好水田向旱田转换工作;3、科学制订麦子生产技术规范;4、科学投入与管理,提高产量水平出效益。
  • 摘要:本文对当前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从信息载体、农民认知层次与接受程度、专家系统自身完善程度等方面分析了制约农业专家系统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新兴信息载体如移动通讯网络、PDA、3G技术等在农业专家系统中的推广应用前景.
  • 摘要:本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下不同耐旱品种小麦氮素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下,晋麦47植株氮素积累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农大189.在旱地条件下,晋麦47单位产量的吸氮高于农大189.结果还表明,水地条件下,施氮量对农大189各阶段氮素吸收比例、晋麦47开花到成熟期氮素吸收比例无明显影响;旱地条件下,施氮量对晋麦47各阶段吸收比例影响不明显,而农大189花后氮吸收比例以高氮处理高于低氮处理.较高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花前氮积累对籽粒的贡献率,在旱地条件下,高氮明显有利于提高晋麦47花后氮积累对籽粒的贡献率.
  • 摘要:2007-2008年在安徽省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研究了不同播期与密度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期与密度显著影响小麦茎秆抗倒性能.早播增加了基部1、2节间长度,不利于小麦抗倒伏能力的提高;大播量增加了群体数量和小麦基部节间长度,茎秆抗倒性能降低.在保证高群体质量的前提下,适期播种且适当降低播种密度可以增加小麦茎秆基部1、2节间的粗度、秆壁厚度和节间充实度以及基部第2节间的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有利于小麦植株的抗倒能力的增强.在本试验条件下,播期在10月28日左右,密度在300-375万/hm2之间,两者关系较为协调,可以有效提高小麦生育后期的抗倒性能.
  •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众所关注的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科学技术是支撑,推进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化,关键是实现管理水平和技术装备现代化,并实现农业信息化。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的任务主要是解决农业的发展问题(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市场竞争力,农民的收入等),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更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主要是单纯解决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问题向综合解决生产、加工、流通、环境及新型农民培养问题过渡,农业信息技术服务进一步面向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由农业部门实施为主向多部门(农业、信息、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合作推进为主;三是服务手段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服务载体在继续采用和扩大使用,电话、电视、电脑、手机等大量地投入农业信息服务中来,“农技110”、“三电合一”、“信息服务大厅”、“手机短信”等这些现代信息服务形式已经在我国农业生产、市场经营等领域广泛应用,卫星遥感、GPS等新型信息手段在农业生产中已经进入示范推广实用期。本文介绍了弱筋小麦籽粒品质卫星遥感监测与调控体系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弱筋小麦籽粒品质卫星遥感监测与调控体系在产业化中的应用。
  • 摘要:以强筋小麦烟农19和中筋小麦皖麦50为材料,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氮素不同的基追肥比例对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亩施氮20.5kg(其中有机氮2.5kg,化肥氮18kg)、基追比例10:0~4:6范围内,烟农19和皖麦50的籽粒产量、穗粒数、千粒重均随拔节期施氮比例的加大而递增,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等品质指标均随拔节期追氮比例增加而提高.氮肥当季利用率为50.51%~76.14%,随拔节肥比例加大,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超高产水平下的百千克籽粒耗氮量烟农19为3.17~3.19kg,皖麦50为2.96~3.02kg.淮北地区小麦实现超高产栽培的氮素运筹方式以氮肥总量的40%~50%基施,50%~60%拔节期追施为宜,传统的氮素“一炮轰”运筹方式难以达到亩产600kg的超高产水平.
  • 摘要:选择6个主栽品种和1个省外引进的强筋品种,在四川省内5个生态点开展小麦品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品种间差异显著,但差异大小因品质参数不同而异.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沉降值、降落值等参数和面包评分的变异程度较大,变异系数达14.6%~51.4%,其他品质参数和面条评分变异程度较小.参试品种以川麦37的面条评分最高(80.3分),川麦39和川麦44的面包评分较高(分别为83.9分和80.1分).(2)不同生态点之间,面团吸水率和面条评分差异较小(变异系数仅2.2%~3.6%),其他品质参数差异均较大.面包制作品质以中江点最好.(3)增施氮肥对籽粒粗蛋白、湿面筋、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多数品质参数和面包评分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但对面条评分作用不明显,甚至产生负向效应.
  • 摘要:试验采用盆栽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从器官水平上考察了水分条件对冬小麦物质积累、分配等的影响,并建立了产量和耗水量的关系方程.在水分适宜条件下,茎杆所占比例较小,为0.32,穗部占0.39,而过度灌溉和严重水分胁迫条件下,茎杆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0.43和0.34,穗部所占比例较小,仅为0.41和0.27.在不同等级水分条件下,均以茎杆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相对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70%~60%)时,茎杆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为0.97克/茎,水分胁迫严重条件下,叶片对冬小麦产量贡献比适宜土壤水分条件时的叶片贡献要大一些,为0.79克/茎.根据实验产量和耗水量回归分析表明,泰安地区在现有的肥水水平和栽培技术条件下,冬小麦的理论最大产量为0.62kg/m2,耗水量702.35mm,最高水分利用率17.65%,冬小麦在拔节至扬花水显得尤为重要,生产上应特别注意加强扬花水、灌浆期水分管理.
  • 摘要:准确的估算作物生物量,能够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粮食经济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高光谱植被指数,系统的比较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传统回归模型估算的小麦生物量.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方法相对于对数回归模型,显著地提高了小麦的生物量诊断的准确性,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减小,决定系数(R2)和T值检验相对增大,特别是对于比值植被指数(RVI),T值提高的幅度比较大,达99.8%.说明人工神经网络对作物小麦的生物量高光谱遥感诊断是一种实时高效的方法.
  • 摘要:采用不同密度以及施氮水平处理,研究了其对糯小麦Q73-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在120万~240万/h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籽粒产量明显增加,籽粒粗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当基本苗增加到300万/hm2时,籽粒产量增加不明显,籽粒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形成时间明显缩短,评价值明显降低.施氮水平在75 kg~225 kg/hm2范围内,增施氮肥可同步提高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评价值,当施氮水平提高到300 kg/hm2时,籽粒产量和评价值下降,籽粒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增加,但增幅较小.基本苗240万/hm2与施氮水平225 kg/hm2是本实验条件下糯小麦Q73-2高产和优质的最佳组合.
  • 摘要:通过对晋中旱地麦田收获后休闲期进行土壤覆盖处理(麦草和薄膜覆盖)与耕作方式处理(深松、免耕和常规耕作),研究分析了休闲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小麦休闲期不同覆盖和耕作方式蓄水保水量依次为薄膜覆盖>麦草覆盖>深松耕>常规耕作>免耕.②虽然麦草覆盖蓄水量较薄膜覆盖少些,但水分在土壤上下层之间分布均匀,薄膜覆盖水分多集中于土壤上层,下渗较慢.③深松耕雨水下渗较快较深,但干旱时土壤水分损失也较迅速,且下层水分损失较多.④免耕蓄水较其它处理都少,雨水流失较多.⑤播前土壤蓄水量的差异,可一直延续到小麦不同生育期耗水量皆存在较大差异.⑥播前土壤休闲期蓄水量的差异导致小麦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产量依次为麦草覆盖>薄膜覆盖>深松耕>常规耕作>免耕.麦草覆盖分别比其它处理依次增产3.86%、12.92%、32.24%和32.08%.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增加了亩穗数和穗粒数,且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表明休闲期纳雨蓄墒对培育旱地小麦冬前壮苗、提高分蘖及其成穗率、促进拔节前后的幼穗分化,具有明显增产效果.
  • 摘要:该文介绍了小麦籽粒品质的定义、划分标准及评价指标,概括了利用遥感技术预测小麦籽粒品质的生理机制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和总结了本研究的存在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摘要:氮和硫是小麦生长的必需矿质营养元素,也是含硫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对籽粒蛋白质的合成和积累及籽粒品质的改善和产量形成有显著影响。Hocking研究认为,开花后小麦营养体中大约有70%的氮和1/3的硫再分配,供应籽粒氮积累量的70%和硫积累量的48%,开花前氮和硫的积累与开花后的再分配对籽粒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田间高产条件下研究小麦对硫素的吸收积累特性及氮硫营养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以期为小麦优质高产生产中合理运筹氮硫用量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作物栽培学,是能最直接指导与综合运用于作物生产,推动大面积作物栽培管理不断进步的先进理论与技术。因此,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大面积作物生产水平如何,它直接反映了栽培学实际的研究和应用水平。在我国作物栽培学50多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从这个角度上来审视与总结当前作物栽培学的进展、存在问题,讨论当前发展的重大实际问题与对策,就更有现实的实践意义。本文介绍了作物栽培发展要重视解决当前的几个重大实际问题,即: 1、要发挥栽培学综合优势,切实提高作物群体质量,实现大面积稳定增产、高产,迅速打破大区域作物单产徘徊的局面;2、加强稳定高产的机械化、轻简化精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切实扭转轻简化栽培的粗放化趋势;3、要用标准化的清洁栽培技术,切实提高作物产品安全(卫生)质量与农田生态健康质量;4、政府与作物栽培学领城本身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好栽培学教学、科研、推广中存在的脱离生产实际的新倾向。
  •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商品小麦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一直以籽粒颜色区分品质和价格,在制粉工艺落后、粉路短、出粉率差异显著的情况下,白麦视作品质好、价格高,而红麦被认为是劣质麦而受到冷遇,上个世纪末曾一度退出国家保护价收购政策。2008年我国白麦最低收购价为77元/50公斤,而红麦和混合麦为72元/50公斤。但随着制粉工艺进步、设备精良、粉路拉长、出粉率差异缩小,国内外大量企业的实践说明,籽粒颜色更多的是产地标志,而不表明内在质量的优劣,红麦也可以成为我国的优质商品小麦。本文介绍了江苏省红粒冬小麦的品质定位,对江苏省红粒冬小麦产业的生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江苏省红粒冬小麦产业的市场,提出了小麦产业的政策展望。
  • 摘要:我国稻茬麦种植据厦门大学李伯重考证,大约在唐高宗武后时期在长江流域少数发达的地方最早出现,而作为一种较普遍实行的种植制度大约形成于盛唐中后期,地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沿江地带和成都平原,至宋代、明代虽有发展,但麦作面积仍小于北方诸省区。目前我国的稻茬麦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和淮河沿岸水稻种植地区,面积在400万ha左右,其中以江苏、安徽、四川、湖北等省面积较大,约占我国南方小麦种植面积的80%:世界稻茬麦种植主要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南部、东南亚和日本等国家,中国的稻茬麦种植面积、单产、总产远高于上述国家,说明我国稻茬麦的生产和发展对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沿淮及淮北平原稻茬麦区的生态条件和生态特点,阐述了沿江沿运稻茬麦区、丘陵山地稻茬麦区以及盆地平原稻茬麦区等地区的生态条件和生态特点。
  • 摘要: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氮素的积累、分配及籽粒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间,两种穗型品种均以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最高,且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占氮素总积累量之比均以较低的密度处理表现较高,其中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以C2处理(375×104/hm2)最高,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以B1处理(75×104/hm2)最高;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均以最低的密度处理表现最高,最高的密度处理表现最低;成熟期营养器官中氮素积累占总氮素比例以叶片最低;两种穗型品种花后氮素积累对籽粒氮素贡献率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C1处理和B3处理.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成熟期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均以C2处理(375×104/hm2)最高,其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以C1(300×104/hm2)处理条件下最长;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成熟期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均以B2处理(150×104/hm2)最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则以最高密度的B4处理(300×104/hm2)最长.
  • 摘要:为明确河北省节水栽培条件下超高产冬小麦的生育规律,在河北平原大田限水条件下,对产量为9t/hm2的超高产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穗型小麦品种结合合理的栽培措施,在该地区更容易获得超高产.9t/hm2小麦的产量构成为:每公顷800万穗左右,穗粒数30~34粒,千粒重40 g以上.主要群体指标为:最高LAI8左右,开花后下降较慢;有较高的生物产量(一般在20 t/hm2左右)和经济系数(0.42以上).对植株的个体性状包括次生根数、单株茎数、穗部性状等也进行了分析,并与产量为7.5t/hm2高产田进行了比较,超高产田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高产田.就超高产冬小麦对氮、磷、钾、硫、锌、锰、硼等无机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和每生产100 kg籽粒及相应秸秆的吸收量及其比值也进行了分析,并与以往不同产量水平冬小麦的吸收利用规律进行了比较.
  • 摘要:为了摸清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6号的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采用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对其产量、生育期和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扬麦16号在本麦区适宜播期为10月20日至28日播种、基本苗为(240-300)万/公顷,同时,在适期内迟播和基本苗240以内时其抗逆性较强.但随着全球气候正逐渐变暖,本地小麦生育期间的暖冬天气、“倒春寒”等出现机率增加,因此,从获得小麦稳产、高产和高效角度考虑,扬麦16号在本麦区大面积生产上以播期10月28日至10月底、公顷基本苗240万至270万易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 摘要:本文通过3种种植方式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茬麦免少耕秸秆覆盖配套栽培技术简便易行,具有消化秸秆,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地温,抑制杂草生长,保护和改良土壤,增加小麦产量,提高效益,集约利用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优点,符合绿色无公害农业的发展方向,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
  • 摘要:临泉县地处黄淮海南部,北纬33°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常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41.4 ℃,极端最低气温一20.4℃, ≥10℃活动积温4803℃,无霜期219天,年日照2308小时,常年降雨量846mm,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丰富。本文介绍临泉县通过近几年小麦高产攻关的实施,经过多点试验、示范,总结出适合临泉的优质强筋小麦栽培技术。
  • 摘要:利辛县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建立在江集镇,土壤为砂礓黑土,农田基本设施配套,示范面积1.4万亩,涉及农户2821户,种植品种为皖麦52。推广了四项关键技术:一是半精量扩行机播,二是选用半冬性早熟品种;三是逐户测土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四是采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2008年实收平均单产559kg,最高单产634.8kg。本文介绍了利辛县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点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其示范点的栽培规程。
  • 摘要:“直起身子展起腰,三米远来两米高,肥料种子都撒匀,浅锄一遍就完成”。洪洞老百姓流传已久的这段顺口溜,形象地描述了农民撒播小麦时的姿势、程序和要求。川两作区往往由于前茬作物收获延迟而导致小麦晚播,为了弥补晚播造成的个体弱小和冬前群体少的不足,撒播方式便产生了。洪洞小麦撒播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了,在集体经济时期,分给农户的自留地和饲料地,大多是边角地块,不便于畜力和机械耕作,人们就先撒上肥料和种子,用锄头浅耕入土,然后用耙子耧平。20世纪80年代,由于玉米、棉花等大秋作物品种生育期比较长,收获偏晚,小麦不能适期播种。为了争取时间,农民便在前茬作物行间人工撒播套种,较大面积的撒播种植由此而生。 本文介绍了撒播旋耕的历史及基本形式,阐述了撤播旋耕的特点,分析了撒播旋耕简化栽培的技术要点。
  •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农民传统的施肥只注重大量元素不注重中微量元素,导致本县有部分砂姜黑土地块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铜现象,小麦植株叶片变软萎蔫,分蘖期幼叶叶尖卷曲变白,分蘖多但抽穗少,子实不饱满,植株矮小,严重的出现无收或死苗,制约了小麦生产.为了研究铜肥对小麦的影响,2006年在本县进行了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缺铜地块的小麦施用铜肥,小麦生长健壮,分蘖增加,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都有所提高,小麦的抗寒性和抗旱性也有所增强,因此对于提高小麦产量意义重大,特别是在苗期和拔节期各喷一次硫酸铜水溶液,比仅在苗期喷施效果较好.
  • 摘要:本文总结了定远县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并为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提出了体会和建议.
  •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下不同耐旱型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增加施氮量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不同耐旱型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含量,但提高幅度不同.旱地条件下,施氮量的高低对耐旱型品种晋麦47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而对不耐旱型品种农大189影响较大.增加施氮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耐旱品种农大189水分亏缺而引起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降低.结果还表明:旱地条件下,花后15天后,施氮量对耐旱型品种晋麦47籽粒蛋白质积累无明显影响,但施氮量对耐旱型品种晋麦47籽粒清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的积累和花后30天前籽粒GMP积累的影响较不耐旱品种农大189大.在水地条件下,施氮量对耐旱型品种晋麦47籽粒球蛋白较不耐旱品种大.
  • 摘要:为杂种小麦种植选择合理密度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杂种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群体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L,150株/m2)、中(M,300株/m2)和高(H,450株/m2)3种密度下,杂种小麦C6-38/Py85.1及其亲本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Chl)、可溶蛋白含量(Pro)、气孔导度(g)和叶肉导度(gm)均随旗叶生长进程和密度增加降低,杂种各性状对密度变化的反应较其亲本敏感.各性状的离中优势(Hm)随测定时期推迟和密度降低而增大.杂种旗叶叶源量(LSC)及其Hm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与千粒重及其Hm随密度的变化一致.杂种的LSC在低、中密度下的优势来自旗叶平均净光合速率(Apn)、光合面积(LA)和光合功能期(RSP和PAD),高密度下仅来自LAo杂种的群体总茎数(Ps)、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干物重(PDW)和光合势(PP)均以低密度处理最低.PS以高密度处理高于中密度处理,Lad和PP挑旗期前高于中密度处理,之后低于中密度处理,PDW开花期前高于中密度处理,之后两处理无显著差异.杂种低密度处理的作物生长率(CGR)在拔节期前低于中、高密度处理,但在拔节期后,低密度与中密度处理无显著差异,均高于高密度处理.杂种中、高密度处理各生育时期PS的离中优势(Hm)均为负值,低密度处理冬前期、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为11.6%、5.9%、9.8和13.5%.除开花期PDW的风中密度和高密度处理问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时期LAI和PDW的Hm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杂种的籽粒产量中密度与低密度处理著差异,均高于高密度处理.产量的Hm由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生产中采用较低的密度有利于充分发挥旗叶光合物质生产能力、群体生产能力和籽粒产量的杂种优势.
  • 摘要:于2007~2008年,选用小麦品种皖麦48,进行行距、密度、施氮总量、基追氮比例、追施时期等稻茬小麦五个关键农艺因素试验,研究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行距15cm、基本苗375万/hm2、施氮总量300kg/hm2、基施氮比例60%和追氮叶龄余数为2时,小麦产量最高,达到8852.4kg/hm2.
  • 摘要:选用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于江苏淮北的铜山和赣榆两地研究了5种播种方式(稻田撒播套种、稻茬撒播旋耕、稻茬免耕机条播、稻茬撒播压板、早茬机条播等)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的影响,为江苏淮北地区强筋小麦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播种方式的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加工品质和籽粒产量表现存在差异.(2)适宜播期条件下,旱地机条播和稻茬撒播小麦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稻田套播小麦,淀粉含量低于稻田套播小麦;稻田套播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低主要由于醇溶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旱地机条播和稻茬撒播.(3)播期不同,适期播种的稻田套播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与晚播常规播种小麦相近或略高,但显著高于播期过晚的常规播种小麦,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低于或略低于晚播的常规播种小麦,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和弱化度高于其它播种方式.
  • 摘要:为了探索弱筋小麦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的杀虫剂使用方法,以扬麦13为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评价几种化学杀虫剂在不同时期喷施对籽粒安全性和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化学杀虫剂在设计的时期施用,均对小麦的生长安全,不影响小麦的食用安全性.喷施化学杀虫剂后,显著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淀粉含量,极显著提高蛋白质产量、总淀粉产量和千粒重,RvA粘度特性大多数参数值上升,出粉率和弱化度显著提高,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降低,而对拉伸仪参数无显著影响;吡虫啉和乐果的改善作用略大于毒死蜱.在抽穗开花期至花后7天施药,可获得较高的千粒重、蛋白质产量和总淀粉产量,同时蛋白质含量较低,淀粉含量较高,粉质参数中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较低,弱化度较高,更有利于弱筋小麦品质的形成;施药时期对扬麦13直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和RVA粘度特性参数、拉伸仪参数的影响较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药剂和施药时期之间互作效应,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 摘要:本文通过对四种不同穗形小麦品种的穗部粒重分析得出,由于小穗在穗轴上分布的差异性,导致不同穗形小麦在粒重的显著差异.尽管不同穗形小麦在粒重方面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二次曲线趋势,但不同穗形小麦表现趋势并不一致,长方形和长圆形穗形的小麦在穗重、各粒位籽粒重量、籽粒均匀度等方面都要优于棍棒形和纺锤形穗形小麦.因此,在山西晋中晚熟冬麦区小麦生产用种和品种选育上,穗形的选择要在其他综合性状基础上优先选择长方形小麦为好.
  •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小麦根系生长空间对地下部、地上部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根系生长空间对小麦根重、根长、根数、根系活力、株高、分蘖数、绿叶数、倒二叶MDA含量、SOD活性有不同程度地影响.随着根系生长空间的减小,根重、根长、根数、根系活力、株高、分蘖数、绿叶数、倒二叶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SOD活性有所增强.结果还表明:不同根系生长空间对抽穗期根系活力影响最大,对抽穗期倒二叶MDA含量、SOD活性影响不明显.
  • 摘要:通过环境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对20种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皮层、糊粉层、盾片、胚芽、胚轴、胚根、内胚乳七个部位的Pb相对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变化范围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糊粉层>胚轴>胚根>盾片>胚芽>皮层>内胚乳,反映出Pb在糊粉层富集最多.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对Pb的富集量存在遗传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同一部位和不同部位之间Pb相对含量的差异上;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皮层、糊粉层、盾片、胚芽、胚轴、胚根和内胚乳Pb相对含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的线性关系.一方面反映出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内胚乳Pb的富集量均通过其它部位调控,即存在相同的调控机制;另一方面揭示了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不同部位之间对Pb富集的相互调控能力存在差异,并且基因型间的这种差异存在线性的变化规律.通过比较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各部位Pb相对含量与其他元素的关系,发现各个部位的Pb与Al、Cd、Mg、K、P、Ca、Si、和S相对含量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 摘要:以淮麦19和烟农19为材料,研究了地力水平、施氮量对小麦淀粉RVA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力水平、施氮量对RvA谱特征值的影响除个别指标外,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2)在RvA特征值中,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崩解值、最终粘度、消减值、峰值粘度时间和回复值存在显著的地力与品种互作效应.(3)两供试品种在高、中、低三种地力水平上,RVA谱曲线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4)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崩解值、最终粘度、回复值、峰值粘度时间随施氮量的增加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
  • 摘要:以皖麦38为材料,研究了氮肥基追比例互作对不同密度优质强筋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在总施纯氮225kg/hm2条件下,当密度相同时,增加追氮比重,氮肥后移有利于提高小麦叶绿素含量、增强SOD、POD活性、降低MDA活性,有利于延缓旗叶的衰老;基追比例相同,较低基本苗有利于叶绿素含量、SOD、POD活性的提高和MDA含量的降低,从而延缓旗叶衰老;12个处理中,播量180kg/hm2与氮肥基追比例5:5的互作处理产量最高,达7826.08kg/hm2.
  • 摘要:于2005~2006年,选用弱筋小麦新品种皖麦48,通过追氮量和追氮时期两因素试验,研究其对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本试验条件下,以追施184.5kg/hm2氮素产量最高,在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追施,最高产量分别达到6062.5 kg/hm2、6472.0 kg/hm2、6883.0kg/hm2;(2)当基肥纯氮达135kg/hm2,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等指标只有在不追肥时才能达到国家弱筋小麦品质标准;而面团稳定时间、吸水率均达到弱筋小麦品质指标:吹泡仪P和L及P/L值均达到弱筋小麦标准,W值返青期各追肥处理均达到弱筋小麦标准,起身期追肥当低于114kg/hm2、拔节期追肥低于90 kg/hm2,W值达到弱筋小麦标准.
  • 摘要:为了给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氮钾肥施用量及其配比对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和钾及其互作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以每公顷施氮225kg、K2O150kg的处理产量最高.随着氮和钾肥的增加出粉率和容重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在每公顷施K2O 0-150Kg范围内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多,到每公顷施K2O 210kg的处理反而降低,而沉降值随着钾肥的增加而降低.氮钾配比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对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氮肥能提高小麦面团的弹性,钾肥则提高了面团的延伸性,氮钾配比极显著提高了拉伸面积.
  • 摘要:以耐弱光性不同的两个冬小麦品种扬麦158和扬麦11为材料,研究从拔节至成熟期进行遮荫处理对小麦旗叶的光合、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衰老生理.结果表明,遮荫降低了小麦旗叶光合速率(Pn).灌浆前中期,长期弱光对较耐荫的品种扬麦158旗叶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而降低不耐荫品种扬麦11的旗叶叶绿素含量,但遮荫显著提高了灌浆后期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灌浆前中期的SOD、CAT活性和后期MDA含量均降低.表明长期弱光延缓了小麦旗叶的衰老速率.遮荫降低了小麦旗叶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而提高了光系统Ⅱ的初始荧光强度(Fo)和最大光化学转化效率(Fv/Fm),表明遮荫通过降低叶片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送速率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最终引起旗叶光合速率下降.
  • 摘要:为了解环境(E)、基因型(G)及其互作(C×E)对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效应,连续两年进行了2组不同试验:试验1在河南省5个不同纬度点分别种植强筋、中筋和弱筋6个小麦品种,其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差异相对较大;试验2采用9个品种(多为中筋类型),分别种植于我国主产麦区的8个省份,其环境差异相对较大.rn 研究结果表明,2组试验中所有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差异均达5%或1%的显著水平.试验2中所有品质性状的地点变异均达1%的极显著水平,而试验1中仅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吸水率和延伸性的地点变异显著,其多数加工品质性状的地点变异不显著.试验1中所以品质性状的地点×基因型互作均不显著;而试验2中籽粒硬度、灰分、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最大抗延伸阻力存在显著的地点×基因型互作.2组试验结果给的启示是:1)基因型对多数品质性状的影响是第一位的,因此生产中品种选择对获得理想的加工品质至关重要.2)地点对多数品质性状影响明显,但其效应大小与试验的环境差异性有关.3)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明显小于基因型或环境主效应,且受试验材料(基因型)与环境差异的影响.4)年际间多数品质性状有显著差异,主要与灌浆期降雨、光照及温度条件有关;过多降雨、较少日照时数及较低日均温对强筋小麦品质形成不利.
  • 摘要:以皖麦19为对照品种,研究凤阳地区种植的十个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动态过程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差异性较大,灌浆速率是影响千粒重的主要因素,灌浆持续时间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是很大.由于灌浆特性的不同引起千粒重的差异,从而部分导致这十个小麦品种的最终产量存在差异.这十个小麦品种的最终产量表现为:皖麦51>皖麦19>泛麦5号>皖麦41>衡观35>中原98-68>郑麦9023>烟农19>皖麦48>豫麦18.
  • 摘要:近年来,特别是近2、3年来,我国主要麦区先后出现小面积上小麦亩产突破达600~700kg的验收记录,尽管它的出现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与缺乏精准的预知性,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小麦的垂直产量正在酝酿着一场登上突破性台阶的创新阶段。本文介绍了小麦高产超高产的概念,对我国小麦高产长期停滞徘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超高产技术突破的几个问题,阐述了加强超高产的综合研究。
  •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和我国的高度重视。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能否自力更生的解决吃饭问题,保证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事关国家稳定和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重大问题。要想较好的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21.8%,产量占粮食总产21%的小麦生产应当肩负起重要责任。2006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3.4亿亩,小麦平均单产330.3公斤/亩,小麦总产10446.4万吨。与2000年相比,小麦面积减少了5537.5万亩,单产增加了81.1公斤,总产增加了482.75万吨。但是,小麦的进一步增产靠什么?显然,播种面积是不可能再增加了。只要能保持住现有播种面积,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成绩。因此,千方百计提高小麦单产,从而增加小麦总产,就成了必然选择。为此,除了加速选育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外,一项曾在上世纪末引起轰动的小麦突破性栽培技术——地膜小麦,理应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地膜小麦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进行了回顾,阐述了地膜小麦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的新进展,提出了地膜小麦示范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 摘要:为了提升陕西省小麦的生产能力,研究了陕西省小麦生产发展的现状、区域特点、生产技术问题,并讨论了发展的思路,结果表明:陕西省小麦必须向生产目标优质化、加工管理规范化、主栽品种生产标准化方向发展;提升陕西省小麦生产能力的重点区域是渭北高原中晚熟冬麦区、关中平原中早熟冬麦区;指出了区域小麦发展的技术关键,为持续增进陕西省小麦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思路.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严峻的河北水资源形势,阐述了小麦生产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河北省小麦生产技术变革的观念,指出“冬小麦‘四统一’技术体系(节水省肥高产简化栽培)”的推广应用将全面推进河北省小麦栽培技术变革,浅谈了以建设具有河北特色的节水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战略目标,全面实施小麦节水高效生产科技推广的行动内容。
  • 摘要:本文根据潘集区近几年稻茬麦优质高产攻关栽培经验和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潘集区大面积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 摘要:涡阳县是淮北地区的小麦主产区之一,是国家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小麦生产是本县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和国家省、市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推动下,小麦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小麦的生产水平,近几年来,本县先后实施了小麦粮食丰产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并以此为依托认真开展了小麦高产、超高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小麦高产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本文主要阐述涡阳县小麦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
  • 摘要:采用SDS-PAGE电泳方法,研究25个小麦品种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各位点(Glu-A1、Glu-B1、Glu-D1)亚基积累量及GMP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低蛋白小麦品种HMW-GS组成主要以“N、7+8/7+9、2+12”亚基组合为主,而高蛋白小麦品种HMW-GS组成则主要以“1、7+8/7+9、5+10”亚基组合为主,中等蛋白含量的小麦品种兼有以上两种类型亚基组合,且具有相同亚基组成的小麦籽粒GMP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仍有较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HMW-GS亚基总积累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和GM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干湿面筋含量成正相关,GMP含量与干、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小麦品质类型虽与HMW-GS组成有关,但亚基强度(积累量)不同可能是导致籽粒品质类型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 摘要:为研究强筋小麦籽粒淀粉形成的机制,以强筋小麦秦麦Ⅱ为材料,对小麦灌浆期籽粒淀粉合成酶基因表达、相应酶活性及淀粉积累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AGPase)、束缚态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S)、淀粉分支酶基因(SBE)表达均呈单峰曲线变化,AGPase和SSS基因在花后12天左右相对表达量最大,GBSSI和SBE基因在花后15天左右相对表达量最大.四种淀粉合成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花后25天或30天之前呈上升趋势,之后急剧下降.淀粉及其组分积累量随着灌浆的进行呈不断上升趋势.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速率峰值在花后25天或30天.相关分析表明,AGPase、SSS、SBE基因在花后15天相对表达量与相应酶活性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GBS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GBSS活性间未检测到相关.暗示AGPase、SSS、SBE基因在籽粒淀粉合成过程中属于转录水平调控,而GBSSI基因属于转录后调控.四种淀粉合成酶活性与直、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这几种酶对淀粉合成共同起作用.
  • 摘要:选择本省新审定的部分小麦品种及周边省、市的一些小麦新品种,在淮南市西郊农业科技示范场集中种植展示,观察这些品种在淮南市的表现情况,总结对比,从中选出适合淮南市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指导今后的小麦生产,为今后的小麦高产攻关选种上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 摘要:本文通过3种播种方式对比试验研究和分析后认为,稻茬麦镇压播种、机开沟覆土技术充分发挥了现有农机具作业效率高、质量好的优势,具有减少水份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蓄水保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保温作用,减轻冬季麦苗冻害,促进种子萌发生长,培育壮苗,增加小麦产量等优点.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