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乙烯利

乙烯利

乙烯利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91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4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91742篇;相关期刊476种,包括热带作物学报、北方园艺、现代农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2016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中国园艺学会南瓜研究分会籽用南瓜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暨学术研讨会、2013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园艺分论坛等;乙烯利的相关文献由324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杨瑞、杨丽涛、叶燕萍等。

乙烯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54 占比:1.45%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91742 占比:98.50%

总计:93142篇

乙烯利—发文趋势图

乙烯利

-研究学者

  • 李杨瑞
  • 杨丽涛
  • 叶燕萍
  • 林炎坤
  • 姜育田
  • 张治礼
  • 校现周
  • 段留生
  • 刘刚
  • 季国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朱洁; 李灿婴; 孙磊; 葛永红
    • 摘要: 生姜在收获、采后处理和运输过程中经常遭受机械损伤,已有报道称乙烯利能促进植物愈伤。本实验以生姜根茎为材料,研究采后乙烯利浸泡处理对其愈伤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50 mg/L乙烯利处理能降低生姜根茎愈伤过程中的质量损失率,提高生姜根茎中过氧化氢、总酚和木质素含量。乙烯利处理还提高了生姜根茎中活性氧代谢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乙烯利促进愈伤过程中酚类物质和木质素的积累与其提高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密切相关。由此说明,乙烯利处理主要通过调节活性氧代谢中关键酶活性和苯丙烷途径来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次生代谢物质的积累,从而促进生姜根茎的愈伤。
    • 耿文杰; 李宾; 任佰朝; 赵斌; 刘鹏; 张吉旺
    • 摘要: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和喷施乙烯利对夏玉米木质素代谢与抗倒伏性能的调控机理,探讨密度和乙烯利对夏玉米抗倒伏性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夏玉米品种浚单20(XD20)为试验材料,设置60 000株/hm2(低密度,L)、75 000株/hm;(中密度,M)和90 000株/hm;(高密度,H)3个种植密度,于7叶期(V7)分别对不同处理玉米植株喷施清水或乙烯利,研究密度和乙烯利对植株形态、第三节间显微结构、木质素代谢和产量等影响。【结果】乳熟期(milking stage,R3),与低密度处理(LCK)相比,高密度处理(HCK)第三茎节节间长度增加19.75%,茎粗、穿刺强度、小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面积和皮层厚度分别降低8.00%,43.46%,20.41%,26.92%和22.05%;木质素含量、PAL活性、4CL活性、CAD活性和POD活性分别降低24.04%、33.81%、10.92%、49.06%和20.78%。R3时期,与HCK相比,高密度喷施乙烯利处理(HE)第三茎节节间长度降低40.70%,茎粗、穿刺强度、小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面积和皮层厚度分别提高14.22%,66.10%,22.71%,22.11%和35.96%;木质素含量、PAL活性、4CL活性、CAD活性和POD活性分别提高28.28%、30.74%、13.01%、59.26%和16.99%。【结论】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夏玉米抗倒伏性能降低。喷施乙烯利后,夏玉米茎秆强度和木质素代谢能力增强,抗倒伏性能增强,最终产量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浚单20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时喷施乙烯利对木质素代谢和抗倒伏性能的改善作用最显著,产量最高。
    • 卢思佳; 杨瑞琴; 于素华; 王勇
    • 摘要: 建立了离心超滤净化,离子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IC-MS)同时测定蔬菜中乙烯利和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分析方法。茄子、番茄、玉米和辣椒4种蔬菜经均质机打浆,依次经离心超滤和0.22μm的无机针筒过滤器净化后,进入IonPac AS19离子色谱柱分离,采用60.0 mmol/L的KOH溶液等度淋洗,流出液经阴离子抑制器抑制后进入质谱,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离子监测方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当乙烯利和2,4-D的质量浓度在0.5~200.0μg/L范围内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5),乙烯利和2,4-D的检出限分别为0.2μg/L和0.05μg/L,定量下限分别为0.7μg/L和0.17μg/L。乙烯利和2,4-D在4种蔬菜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3%~96.8%、92.5%~102%,日内相对标准偏差(intra-RSD,n=6)分别为2.6%~5.9%、1.2%~4.4%,日间相对标准偏差(inter-RSD,n=6)分别为2.2%~5.4%、1.1%~3.4%。利用该方法测定4份市售蔬菜,均检出两种待测物,其中乙烯利的含量为17.5~412.6μg/kg,2,4-D的含量为1.1~4.1μg/kg。该方法能满足蔬菜中乙烯利和2,4-D的同时检测,并为公安实战中食品安全案件的检验提供了参考。
    • 鱼冰星; 王宏富; 王振华; 张鹏; 成锴; 余爱丽; 闫海丽; 鱼冰洁
    • 摘要: 【目的】通过在谷子不同生育时期叶面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探讨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合喷施对谷子茎秆特征、抗倒性、灌浆及产量的影响,为谷子的化学调控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以张杂谷10号为供试材料,设多效唑浓度为300 mg/L分别在拔节期前、拔节期、孕穗期喷施,乙烯利浓度为400 mg/L分别在孕穗期、抽穗期以及灌浆期喷施,并测定谷子的形态指标、茎秆机械强度、穗颈节间性状、灌浆速率及产量。【结果】与对照相比,除A3B3、A3B1处理外,其他各处理茎粗均有所增加,其中在A_(1)B_(2)处理时达到最大,茎秆N1、N2和N3节间的茎粗显著增加了11.96%、12.72%和9.61%。茎秆节间长度则在A_(1)B_(2)处理时达到最小值,N1、N2、N3和N4各节间长度较对照显著缩短了47.61%、41.75%、44.75%和32.29%。谷子茎秆的各节间干质量同样以A_(1)B_(2)处理增加幅度最大,N1、N2、N3和N4各节间干质量分别较对照增加43.42%、55.84%、42.69%和31.95%。因多效唑与乙烯利对株高的影响,植株重心高度随之变化,表现为随株高的下降,重心高度渐降,在A_(1)B_(2)处理时最低,较对照显著降低36.04%。除A3B1、A3B3处理外,其他各处理的谷子基部各节间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较对照减少,抗折力增大,抗倒伏能力增强,各参数均在A_(1)B_(2)处理时最佳。穗颈节间方面,谷子穗颈节每厘米干物质量在A_(1)B_(2)处理时最大,与对照相比增加54.54%,穗颈节含水量也随之变化,较对照降低33.12%。同时穗颈节弯曲力矩减少,抗折力增大,均在A_(1)B_(2)处理时最好。在灌浆中期,各处理的灌浆速率均达到最大,其中以A_(1)B_(2)、A_(2)B_(2)、A_(2)B_(1)处理效果最明显。产量方面,A_(1)B_(2)、A_(2)B_(2)、A_(2)B_(1)处理的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了23.82%、19.31%、8.35%,其他处理不显著,但A3B3、A3B1处理下谷子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分别减少6.51%、9.05%。与产量趋势相一致,穗质量、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同样在A_(1)B_(2)处理时达到最大,但A3B3、A3B1处理下谷子穗粒质量显著低于对照,A3B1处理下的千粒质量较对照也显著降低。【结论】张杂谷10号在拔节期前或拔节期喷施300 mg/L多效唑后,在抽穗期再喷施400 mg/L乙烯利最适宜,而在孕穗期喷施多效唑后,孕穗期或灌浆期再喷施乙烯利会造成减产。
    • 秦江南; 郭永翠; 宋卫; 王倩茹; 张振军; 龙建春
    • 摘要: 于核桃采收前10 d,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对核桃树进行全树喷施,分析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对核桃果实青皮开裂率和黄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350 mg/L乙烯利后第7天,果实青皮开裂率为75.59%,较对照高出57.94%;叶片黄叶率为18.06%,较除对照外的其他浓度处理均低。由此表明,喷施350 mg/L乙烯利可显著促进温185核桃果实青皮开裂,且对叶片边缘黄化影响较小。
    • 张东阳; 刘琴玲; 崔懂; 唐茜; 谭礼强
    • 摘要: 为探究乙烯利与石硫合剂对茶树的疏花疏果效果,本试验以三、四年生茶树品种紫嫣为材料,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乙烯利、石硫合剂,探究不同处理下的花果疏除效果。结果表明:10月下旬向茶树喷施0.5°Be和1°Be的石硫合剂无明显的疏花效果;而10月和1月下旬喷施乙烯利均可达到显著的疏花效果,落花率达93%以上;10月份喷施600μL/L和800μL/L乙烯利的茶树其坐果率不足对照组茶树的1/2;1月份向紫嫣喷施600、800及1000μL/L乙烯利均有显著疏除效果,茶树落花率达98%以上,落果率随喷施浓度增加而上升,1000μL/L处理下落果率最高,达95%以上,而对照的平均落花率和落果率分别是92.41%和38.77%。
    • 杨小红; 朱红霞; 刘进斌; 袁懋
    • 摘要: 应用离子色谱-串联质谱法(IC-MS/MS)同时测定了地下水、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4类水质中的草甘膦、草铵膦、氨甲基膦酸、杀木膦、乙烯利、双甘膦和增甘膦。这7种有机磷极性和水溶性强,用常规气相或液相的方法需要经衍生化后才能测定,且要严格控制前处理条件。该法水样用微孔滤膜和离子净化柱过滤后直接进样,经Ion Pac AS11-HC离子色谱柱分离、大气压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仪负离子和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MR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草甘膦、草铵膦、氨甲基膦酸、杀木膦、乙烯利、双甘膦和增甘膦分别在0.05~5.00、0.50~50.0、1.00~100.0、0.50~50.0、0.50~50.0、0.05~5.00、1.00~1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0.007~0.40μg/L,相对标准偏差3.0%~20.0%,4类水样中7种有机磷的加标回收率范围86.9%~121.2%。该方法适用于水质中7种极性痕量有机磷的同时测定,无需繁琐的衍生化前处理过程,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抗干扰性强。
    • 李彦彦; 古雅良; 涂海莲; 刘冬梅; 吕斌; 玉富成
    • 摘要: 为探究"妃子笑"荔枝适宜的化学疏蕾方法,在以往荔枝疏花的基础上,对妃子笑雄花喷施乙烯利进行疏蕾处理,重点探索荔枝对乙烯利的反应,并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妃子笑荔枝落蕾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在喷施花穗后第3 d即可起到明显疏蕾作用,高浓度处理药效时间最长,疏蕾效果最明显,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低浓度只起到了抑制花穗生长发育的作用,对疏除花蕾作用不大。综上所述,产量与疏花量密切相关,人工疏花产量最高,与其他各个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机械疏花次之,且与乙烯利处理、对照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利用乙烯利进行疏蕾,只要浓度选择适当,效果还是明显的。
    • 刘美迎; 姜军生; 姜乃春; 邢迎东; 张振文
    • 摘要: 为探索外源乙烯利处理葡萄果实对葡萄酒酚类物质组分的影响,本研究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在转色期对葡萄果实喷施400 mg/L乙烯利(含1 mL/L Tween-80)(处理组)或1 mL/L Tween-80(对照组),采收期采收并进行小容器发酵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对葡萄酒酚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外源乙烯利处理可有效提高葡萄酒的饱和度(C值)及红黄色色调(a值和b值),提高葡萄酒中以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和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化)葡萄糖苷为主的大部分单体花色苷和总花色苷质量浓度,同时以表儿茶素和没食子酸为主的大部分单体非花色苷酚和非花色苷酚的总质量浓度也显著提高,而葡萄酒中的花青素-3-O-(6-O-乙酰化)葡萄糖苷、花青素-3-O-(6-O-反式香豆酰化)葡萄糖苷和水杨酸质量浓度不受乙烯利处理的影响。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和处理组的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组分差异较大,花色苷酚中的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化)葡萄糖苷、甲基花翠素-3-O-(6-O-乙酰化)葡萄糖苷和羟基苯甲酸中的没食子酸是其主要的差异性酚类物质组分,且对乙烯利处理的葡萄酒贡献较大。乙烯利处理能够提高葡萄酒中3’5’/3’-羟基取代花色苷、甲基化/未甲基化花色苷、吡喃/非吡喃花色苷的比例,同时降低3’5’/3’-羟基取代黄烷醇和3’5’/3’-羟基取代黄酮醇的比例。综上,田间应用乙烯利处理葡萄果实有助于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积累,可应用于酿酒葡萄的栽培生产中。
    • 李学武; 李积闰; 汪占彪; 魏志成; 田呈明
    • 摘要: 为安全、高效利用乙烯利防治云杉矮槲寄生Arceuthobium sichuanense,在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树冠中部和下部喷施1:200的乙烯利水剂(AS)防治云杉矮槲寄生,并评估其对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安全性。结果显示:药后9d,树冠下部的校正防效达到90%以上,树冠中部的校正防效达到80%以上;药后12d,林下灌木发生轻微药害,大部分草本植物无药害,仅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产生轻微药害。需进一步筛选更适合的浓度,确保非目标植物的安全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