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育期

生育期

生育期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3年内共计6782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92篇、会议论文156篇、专利文献10455篇;相关期刊926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种子世界、现代农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13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宁波市第八届学术大会、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等;生育期的相关文献由14269位作者贡献,包括等、张洪程、王景和等。

生育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92 占比:37.59%

会议论文>

论文:156 占比:0.92%

专利文献>

论文:10455 占比:61.49%

总计:17003篇

生育期—发文趋势图

生育期

-研究学者

  • 张洪程
  • 王景和
  • 魏海燕
  • 王靖
  • 何永梅
  • 霍中洋
  • 刘太宇
  • 戴其根
  • 曹广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商蒙非; 石晓宇; 赵炯超; 李硕; 褚庆全
    • 摘要: 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生长季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对于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利用我国55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和物候期数据,分析了1961—2020年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高温度日(heat degree days,HDD)及其气候倾向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20年,我国玉米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HDD整体呈升高趋势,不同农作区玉米全生育期HDD增加1.19~9.27°Cd(10a)^(-1),四川盆地农作区、华南农林渔区和西北农牧区增幅较高,分别显著增加8.79、9.27和5.81°Cd(10a)^(-1)。不同生育阶段HDD变化趋势呈现明显区域差异,北方农作区玉米HDD在生育前期增幅较大,而南方农作区玉米HDD在生育后期增幅较大。播种-抽穗期,北方农作区中西北农牧区和北部中低高原农牧区HDD分别显著增加2.67°Cd(10a)^(-1)和2.00°Cd(10a)^(-1),黄淮海平原农作区增加1.41°Cd(10a)^(-1),都高于其他农作区。抽穗至乳熟期,南方农作区的HDD增幅较大,华南农林渔区和四川盆地农作区HDD分别显著增加3.68°Cd(10a)^(-1)和2.11°Cd(10a)^(-1)。乳熟至成熟期,南方农作区HDD增幅为0.88~5.31°Cd(10a)^(-1),大幅超过北方农作区的-0.01~0.59°Cd(10a)^(-1)。因此,为应对不断增加的玉米高温胁迫风险,北方玉米产区应重点关注播种-乳熟期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南方玉米产区应重点关注抽穗后高温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 王孟桢; 杨宏飞; 张俊峰; 冯跃华; 姜楠; 高子乐
    • 摘要: 针对豫东引黄灌区冬小麦的耗水量问题,设计了大棚测坑P1、P2、P3和大田测坑T1、T2、CK,全程试验监测冬小麦在219 d生育期的耗水、生长、收获、考种等数据。将冬小麦的生育期划分为2个时段、13个生长期,每个测坑均设不同水分控制下限,上限均为100%田间持水量。对比冬小麦考种数据平均值,大田测坑的7个指标均优于大棚测坑,因此大田测坑的节水增产效果显著优于大棚测坑。P1测坑的全生育期灌水量为181.238 mm,只有灌区冬小麦近20 a平均灌溉需水量的41.3%。T1测坑的总灌水量为286.509 mm,只有平均灌溉需水量的63.2%,其单位面积产量为0.755 kg/m^(2),为河南省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的118.8%,试验证明节水增产效果显著。大田3个测坑采用大水漫灌,最接近引黄灌区农田正常的灌溉方式,因此T1的非需水关键期、需水关键期的灌水下限控制标准分别为55%、60%田间持水量,适用于在引黄灌区节水中推广使用。
    • 王天尧; 龚德平; 马朝芝; 赵永刚
    • 摘要: 为研究“一菜两用”油菜新品种菜臺、油菜籽产量以及经济效益,于2020-2021年开展10个菜用油菜品种在采主薹和不采薹条件下的产量与效益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栽培技术,摘取主薹后19崇11-2每667 m^(2)菜薹和油菜籽产量最高,分别为769.94、163.16 kg,其采薹后再生能力较强,可以确保既采收菜薹又收获籽粒,且油菜籽产量不减,每667 m^(2)净收入增加1125.33元,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较适合“一菜两用”;狮山2017熟期较早,苗期短,为提早菜薹上市时间,可作为早熟品种推广。苗期天数与菜薹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如选择苗期天数短的油菜品种,虽菜薹产量较低,但上市初期单价较高,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 蒋明洋; 马丰刚; 白开会; 张文星; 张娟; 白洪立
    • 摘要: 小麦是济宁市兖州区的主要种植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本试验在3个不同地力水平试验点从生育期、群体动态和产量性状等方面对小麦新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鲁原502和烟农1212在超高产地块和中高产地块均适宜种植,均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山农29适宜在中高产地块种植。
    • 徐兵划; 汤其江; 顾妍; 张朝阳; 黄大跃; 张兴平; 孙玉东
    • 摘要: 以三倍体和四倍体西瓜为材料,在幼苗期、伸蔓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等生育关键期整株采样,测定叶、茎、果不同器官干物质量及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期,多倍体西瓜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开花坐果期或果实膨大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相同生育期,四倍体西瓜同一器官氮、磷、钾含量均整体高于三倍体西瓜;同一器官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含量不同,不同器官同一生育期氮、磷、钾含量也不相同;从幼苗期到采收期,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开花坐果期或果实膨大期达到最高峰。四倍体、三倍体西瓜相同生育期,叶中氮含量大于茎,茎中磷含量高于叶,钾含量表现为果>叶>茎。整个生育期三倍体苏梦1号对N、P_(2)O_(5)、K_(2)O总需求量比例为1∶0.27∶2.01,四倍体F01对N、P_(2)O_(5)、K_(2)O总需求量比例为1∶0.27∶2.08。
    • 旷碧峰; 刘志华; 闵岳灵; 余席茂; 刘阳华; 文明英; 刘中华; 李健生; 蒋可
    •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在衡阳地区种植的蜜本南瓜品种,作者对源蜜1号、源蜜2号、利农蜜本、金川蜜本、汕研1号、珍蜜本南瓜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源蜜1号、源蜜2号、利农蜜本、金川蜜本、汕研1号、珍蜜本南瓜均属中早熟品种,对霜霉病、白粉病和病毒病的抗性较强,抗病性均优于衡阳蜜本(ck);除珍蜜本南瓜外,其余5个参试品种的产量和效益极显著高于衡阳蜜本(ck),其中源蜜2号的产量最高(增幅达72.9%)。由此可见,源蜜1号、源蜜2号、利农蜜本、金川蜜本、汕研1号蜜本南瓜的田间表现较好,具有产量高、抗性强、效益好、品质优等特点,可在衡阳地区推广种植。
    • 叶红云; 刘彩玲; 何春梅; 黄水珍; 方言; 张小珍; 王美芳; 黄毅斌
    • 摘要: 【目的】筛选生长性状表现好的紫云英品种,为福建地区紫云英优良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田间试验条件下,观测20个紫云英品种不同生育期的生长性状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个紫云英品种的株高、茎粗、绿叶数、根长和根冠比在不同生育期差异显著(P南桥种>湘乡种>闽紫7号>信阳种>光泽种>萍宁72号>湘紫1号>84(8)7-1-1>余江大叶>常德种>宁波大桥>浙紫5号>闽紫6号>升钟紫云英>金沙种>大悟种>湘紫7号>桂早紫1号>闽紫1号。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桂紫7号生长性状表现最优,南桥种、萍宁72号、湘乡种、常德种、光泽种、湘紫1号、闽紫6号、宁波大桥、闽紫7号、大悟种、升钟紫云英和84(8)7-1-1生长性状表现较好,余江大叶、浙紫5号、信阳种、金沙种、湘紫7号、桂早紫1号和闽紫1号生长性状表现较差,与隶属函数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桂紫7号为福建地区生长性状表现最好的紫云英品种。
    • 唐汇春; 谢晓金
    • 摘要: 为了探讨高温胁迫对水稻物质分配及产量结构的影响,以两优培九和南粳46为供试材料,于孕穗期和灌浆期设置不同强度和持续天数的高温处理,分析水稻光合速率、物质分配及产量结构对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高温的相应特征。结果表明:孕穗期和灌浆期高温处理后,两优培九和南粳46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出现了不同程度降低,且降幅与高温强度、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表现为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净光合速率降幅越大。与CK相比,孕穗期35°C/7 d处理下,两优培九和南粳46的净光合速率降幅分别为28.33%、28.74%,而灌浆期35°C/7 d处理下,以上2个水稻品种的净光合速率降幅分别为24.27%、27.45%。其中,两优培九的净光合速率降幅小于南粳46。在物质分配和经济系数方面,高温处理后,水稻穗部所占植株生物量的比重明显减小,茎与叶所占植株生物量的比重逐渐增加。水稻经济系数所胁迫温度的增加与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在产量结构方面,2个生育期高温胁迫后,水稻产量和结实率下降明显,而穗数、穗粒数与千粒重幅度下降较小。同一温度处理下,两优培九的净光合速率、经济系数及产量结构下降幅度小于南粳46,表明两优培九的耐热能力强于南粳46。此外,孕穗期高温处理下,水稻的经济系数及产量结构均小于灌浆期高温处理,也表明,水稻对孕穗期高温更为敏感。
    • 王荣蛟; 和世春; 刘为萌; 黄丹; 莫苏; 和少英; 郭太情; 黄秀君; 陈昌国; 宋定州; 全伟; 毛华明
    • 摘要: 为了解小黑麦、黑麦草单播及与光叶紫花苕混播的产量、营养成分以及体外消化率的变化,试验选取黑麦草冬牧70、小黑麦WOH830、小黑麦WOH939、小黑麦NTH139、小黑麦OH1621、光叶紫花苕6种牧草进行单播,选择小黑麦WOH939和黑麦草冬牧70分别与光叶紫花苕按不同比例(7:3、6:4)混播,对单播与混播产量、营养状况、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体外有机物消化率(IVOMD)、总可消化养分(TDN)和产奶净值(NE)进行测定,计算叶面积指数,对各营养成分指标与IVDMD、IVOM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黑麦WOH939、黑麦草冬牧70与光叶紫花苕混播均可提高部分牧草产量。黑麦草冬牧70与光叶紫花苕混播叶面积指数高于黑麦草冬牧70单播。IVDMDJVOMD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不溶性灰分(AI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孕穗期小黑麦WOH939与光叶紫花苕混播比小黑麦WOH939单播CP含量高,但同时改变NDF、ADF等含量,IVDMDJVOMD下降。说明混播能提高牧草产量,但不是所有品种间的混播都有利于IVDMD、IVOMD的提高。
    • 周见; 杜伦静; 焦大春; 李筱姣; 彭艳; 宋宁宁; 柯剑鸿; 唐鑫
    • 摘要: 为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繁育能力,以渝马铃薯5号的脱毒水培苗为试验对象,在高海拔地区直接栽培,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不同生育期喷施多效唑对植株和原原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200 mg/L多效唑,可以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其大薯率、有效薯率、总粒数分别增加39.62%、41.74%、28.83%,大幅度提高了田间直栽脱毒水培苗繁育原原种的产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