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条锈病

条锈病

条锈病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1089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作物、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0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434篇;相关期刊227种,包括植物保护学报、植物保护、中国植保导刊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等;条锈病的相关文献由2081位作者贡献,包括康振生、商鸿生、黄文江等。

条锈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0 占比:66.57%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1.68%

专利文献>

论文:434 占比:31.75%

总计:1367篇

条锈病—发文趋势图

条锈病

-研究学者

  • 康振生
  • 商鸿生
  • 黄文江
  • 徐世昌
  • 李振岐
  • 金社林
  • 牛永春
  • 井金学
  • 贾秋珍
  • 曹世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君英
    • 摘要: 条锈病对山东小麦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山东小麦条锈病的发生特点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积极推广抗病品种、科学处理种子、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情监测和加大防疫宣传等防控措施,以期为小麦条锈病合理防治提供参考.
    • 张会田
    • 摘要: 长葛市地处河南省中部,常年小麦种植面积3.8万hm^(2)。由于主栽品种抗性差,再加上地处平原地带,土地肥沃,水浇条件好,田间小气候、耕作条件等对病虫草害发生十分有利,常年病虫害中度至偏重发生,尤其是小麦蚜虫、赤霉病、条锈病等流行性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制约农业生产,存在粮食安全隐患。长葛市农业部门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可持续”工作主线,本着安全、简便、节本、提质、增效、环保的原则,通过试验研究、示范带动、项目拉动和行政推动,在示范区集成配套全程节约增效、绿色植保技术模式,为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 陈忠权
    • 摘要: 5亩(1亩约等于0.067 hm;)粮田全年增收了2 600多元,这对于武清区大碱厂镇兰家庄的村民刘宏祥来说,非常满足,“这要感谢天津市对小农户实施农业托管的好政策,让我们这些小农户对接上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种粮水平。”刘宏祥介绍,他家的粮田一年种两季粮食作物,每年都要“虫口夺粮”,由于没有先进的防治药械,冬小麦发生条锈病、吸浆虫时,防治效果不佳,造成减产,夏玉米发生蚜虫、黏虫等病害时,也没有能力及时防治。
    • 张晓艳; 侯学会; 王猛; 王丽丽; 刘锋
    • 摘要: 为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小麦条锈病的实时监测以及大范围作物病害识别,明确条锈病胁迫下小麦光谱反射率和净光合速率与病情指数的关系,利用光谱植被指数预测小麦光合速率的变化,在2018年—2019年度冬小麦生长季节,以易感条锈病的济麦15号小麦品种为对照,以生产上播种面积较大的济麦22和鲁原502为供试品种,基于大田小区条锈病接种试验,从抽穗期到乳熟期,每隔7~10 d进行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光谱反射率测定及病情指数调查。研究发现,随感病程度加重,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呈显著下降趋势,扬花期济麦22光合速率高于鲁原502。灌浆期可见光波段,病斑部位的光谱反射率始终高于正常部位,这是由于病斑部位叶片单位面积上叶绿素含量较低,对光吸收的少;而在反射平台区域,病斑部位的光谱反射率较正常叶低得多。利用与病害胁迫、生长状况以及产量相关较大的光化学反射指数(photochemical reflectance index,PRI)、植被衰减指数(plant senescence reflectance index,PSRI)和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来反映病情指数变化,结果显示,病斑部位的光化学反射指数和植被衰减指数大于正常部位,且植被衰减指数变化率较大,而比值植被指数变化率小于正常部位。小麦不同生育期,光合速率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不同,模拟光合速率的植被指数也不同。灌浆期,鲁原502的光合速率与光谱反射率始终呈正相关关系;在可见光范围内,对照光合速率与光谱反射率呈正相关,济麦22呈负相关;在反射率平台位置,对照光合速率与光谱反射率呈负相关,济麦22呈正相关。在小麦灌浆期,可以利用植被衰减指数进行病害程度识别及光合速率估测。该研究为利用遥感手段大面积监测小麦长势及病害发生情况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探讨利用光谱指标无损监测的方法预测小麦条锈病发生及危害程度奠定了基础。
    • 摘要: Nature Genetics|新一代测序技术助力小麦基因组测序和抗病基因的克隆小麦是异源六倍体作物,不但基因组庞大、重复序列多,且不同种质间普遍存在大量染色体的结构重组和外源染色体片段的渗入等现象。因此,在小麦中直接进行重要性状基因克隆的难度较大。条锈病(Strip/Yellow rust)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虽然在小麦及其近缘种基因库中已定位了83个条锈抗病基因,但只有9个被成功克隆。近日,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Simon与CenGen有限公司Renée两个研究组合作,通过HiFi测序技术对南非普通小麦品种Kariega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组装,并成功克隆了小麦条锈抗病基因Yr27(2022年3月14日发表,doi:10.1038/s41588-022-01022-1)。
    • 张华; 任勇; 何员江; 郑首航; 吴舸; 邹凤亮; 雷加容; 杜小英; 陶军; 欧俊梅
    • 摘要: 为了解四川现有主栽小麦品种的抗病现状,发现并推广多抗性小麦品种,选用四川省153份小麦主要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系,采用条锈菌接种诱发鉴定的方法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进行条锈病成株期抗性鉴定与分析,同时利用已知抗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18、Yr26、Pm21和Fhb1的分子标记分别对其进行抗条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153份供试小麦材料的条锈病成株期抗性鉴定中,两年度均表现为抗病的材料有122份,占供试材料的79.7%。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可能携带抗条锈病基因Yr5、Yr9、Yr10、Yr15、Yr18和Yr26的小麦材料分别有12、25、77、12、4和90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7.8%、16.3%、50.3%、7.8%、2.6%和58.8%;可能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材料有40份,占供试材料的26.1%;可能携带抗赤霉病基因Fhb1的小麦材料有12份,占供试材料的7.8%;有15份抗病材料未检测到本研究所测基因。
    • 摘要: 科学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灾害,保产增收、减损增效,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关键措施。2022年小麦赤霉病、条锈病、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直接威胁粮食生产安全。为科学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灾害,实现“虫口夺粮”,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化,特制定本方案。
    • 赵仁慧; 陈甜甜; 王玲; 朱冬梅; 汪尊杰; 张勇; 张伯桥; 高德荣; 吴宏亚; 别同德
    • 摘要: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是该麦区主要病害,当前弱筋小麦主导品种综合抗性较弱,影响其生产安全。为培育多抗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以高产中筋小麦品种扬麦16为轮回亲本,以兼抗白粉病、条锈病的软质小麦92R137为供体亲本,构建了BC_(1)群体,利用分子标记在BC_(1)F_(2)代基础农艺性状较优良的株行中筛选抗白粉病基因Pm21、抗条锈病基因Yr26和软质麦相关基因Pinb-D1a均纯合的单株,并鉴定BC_(1)F_(6)代对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同时检测籽粒硬度、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重要品质指标以及小区产量,最终育成高抗赤霉病、免疫白粉病和高抗条锈病的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38,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季敬敬; 杜小康; 徐德坤
    • 摘要: 为更好防控小麦白粉病、条锈病,探讨杀菌剂使用对小麦产量的影响,2021年在山东省临沂市开展了4种不同农药对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的防治均具有明显效果,实际应用中,推荐42%氟茚唑菌胺·嘧菌酯+30%戊唑·咪鲜胺组合。
    • 方桃红; 张敏; 马春花; 郑晓晨; 谭文静; 田冉; 燕琼; 周新力; 李鑫; 杨随庄; 黄可兵; 王建锋; 韩德俊; 王晓杰; 康振生
    • 摘要: 【目的】评价小麦高温成株期(high temperature adult plant,HTAP)抗条锈病基因Yr52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选育出农艺性状优良并高抗小麦条锈病品系,为充分利用现有高温成株期抗病资源、提高相关产量性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回交和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法,将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52转育到轮选987(LX987)、百农矮抗58(AK58)和邯6172(H6172)中。在四川绵阳和陕西杨凌鉴定圃,用小麦条锈菌流行生理小种CYR32、CYR33和CYR34混合侵染,鉴定抗病基因载体品系和受体品种以及它们的高代家系的成株期抗病性。比对中国春参考基因组,结合Yr52两翼SSR分子标记Xcfa2040(6.8 cM-Yr52)和Xbarc182(1.2 cM-Yr52),在目标基因物理区间内寻找35K SNP芯片标记,并开发成dCAPS和KASP分子标记,对BC_(2)F_(5:6)高代群体进行抗条锈病基因Yr52的检测。【结果】抗病性鉴定和农艺性状评价表明,在19个具LX987背景的BC_(2)F_(5:6)家系中,抗条锈性表现为高抗(IT=0—3,DS=1%—20%)有11个,中抗(IT=4—6,DS=15%—30%)有8个,平均千粒重(TKW)、每穗穗粒数(KPS)、单株有效分蘖(PTN)、株高(PH)和穗长(SL)分别为45.33 g、46粒、7个、113.26 cm和10.05 cm。4个具AK58背景BC_(2)F_(5:6)家系全部表现高抗(IT=0—3,DS=5%—25%);平均TKW、KPS、PTN、PH和SL分别为44.67 g、48粒、7个、96.54 cm和10.17 cm。5个具H6172背景的BC_(2)F_(5:6)家系全部表现高抗(IT=0—3,DS=5%—20%);平均TKW、KPS、PTN、PH和SL分别为43.74 g、49粒、8个、109.72 cm和10.06 cm。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Yr52两翼连锁的分子标记Xbarc182、Xcfa2040和Xwmc557在后代群体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8.57%、66.67%和66.67%,并成功开发出1个dCAPS标记Xdcaps-Yr52-1和1个KASP标记Xkasp-Yr52-1,两者在群体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3.68%和41.67%。通过比较高抗(IT=0—3)与中抗(IT=4—6)水平家系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IT在0—3的家系平均TKW(P>0.05)、PTN(P>0.05)和KPS(P<0.05)高于中抗水平的家系。结合各亲本抗病性和农艺性状筛选出PH为80—105 cm、PTN≥6个、KPS≥45粒、TKW≥42 g、SL≥8 cm的材料共5份。【结论】Yr52仍对当前主要流行小种具有成株期抗性;将Yr52导入中国主栽感病小麦品种中,选育出综合抗病性和农艺性状良好的高代材料可用于培育多基因聚合的品种,丰富抗病基因的多样性,并实现持久利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