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黑麦草

黑麦草

黑麦草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15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59篇、会议论文74篇、专利文献1317篇;相关期刊516种,包括生态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种子等; 相关会议61种,包括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九届代表大会暨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2007年会暨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等;黑麦草的相关文献由4266位作者贡献,包括多立安、赵树兰、刘建新等。

黑麦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59 占比:52.85%

会议论文>

论文:74 占比:2.51%

专利文献>

论文:1317 占比:44.64%

总计:2950篇

黑麦草—发文趋势图

黑麦草

-研究学者

  • 多立安
  • 赵树兰
  • 刘建新
  • 高玉葆
  • 辛国荣
  • 任安芝
  • 王晓凌
  • 王鑫
  • 刘刚
  • 赵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徐静; 曹凯; 斯林林; 张贤; 叶静; 邹平; 王建红
    • 摘要: 绿肥种植还田是改善生地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有机肥料配施化肥促进绿肥高产,达到绿肥提升生地土壤肥力的效果.采用受控盆栽试验,研究在红壤生土中不同类型肥料配施对紫云英和黑麦草2种绿肥萌发、产量以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化肥相比,在红壤生土中施加腐殖酸类肥料和商品有机肥料均可显著提高黑麦草种子萌发率;2种有机肥料配施化肥均可提高2种绿肥的鲜草产量及养分积累量,其中,紫云英产量和氮、 磷、 钾养分累积量在施加常规化肥+腐殖酸30 g·kg-1处理最高,黑麦草产量及氮、 磷养分积累量在常规化肥+20和30 g·kg-1商品有机肥处理最高.在相同施肥处理下,紫云英养分浓度高于黑麦草,但黑麦草比紫云英具有更高的生物产量和总氮、磷、钾养分累积量.
    • 王荣蛟; 和世春; 刘为萌; 黄丹; 莫苏; 和少英; 郭太情; 黄秀君; 陈昌国; 宋定州; 全伟; 毛华明
    • 摘要: 为了解小黑麦、黑麦草单播及与光叶紫花苕混播的产量、营养成分以及体外消化率的变化,试验选取黑麦草冬牧70、小黑麦WOH830、小黑麦WOH939、小黑麦NTH139、小黑麦OH1621、光叶紫花苕6种牧草进行单播,选择小黑麦WOH939和黑麦草冬牧70分别与光叶紫花苕按不同比例(7:3、6:4)混播,对单播与混播产量、营养状况、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体外有机物消化率(IVOMD)、总可消化养分(TDN)和产奶净值(NE)进行测定,计算叶面积指数,对各营养成分指标与IVDMD、IVOM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黑麦WOH939、黑麦草冬牧70与光叶紫花苕混播均可提高部分牧草产量。黑麦草冬牧70与光叶紫花苕混播叶面积指数高于黑麦草冬牧70单播。IVDMDJVOMD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不溶性灰分(AI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孕穗期小黑麦WOH939与光叶紫花苕混播比小黑麦WOH939单播CP含量高,但同时改变NDF、ADF等含量,IVDMDJVOMD下降。说明混播能提高牧草产量,但不是所有品种间的混播都有利于IVDMD、IVOMD的提高。
    • 吴慧; 陈保冬; 朱永官; 岳献荣; 张乃明; 夏运生
    • 摘要: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摩西球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3种不同种植模式对铁尾矿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长参数、矿质营养吸收及种间竞争的影响,以期筛选一种既能增强植物定植的能力又能提高尾矿先锋植物重建的栽培模式,为铁尾矿废弃地的植物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结果表明,菌根真菌FM与两种植物建立了互惠共生关系,混合种植下具有较高的根际菌根侵染率,其中混合种植白三叶的根际菌根侵染率最高,平均为47.9%。接种FM显著提高了白三叶磷含量(168%~357%)(P <0.05)和混种模式下黑麦草磷含量(10.5%)(P <0.05);显著增加了白三叶生物量(5~7倍)(P <0.05)和混种模式下黑麦草生物量(1.9倍)(P <0.05)。混合种植下植物铁含量显著高于单种,而接种FM显著降低了白三叶地上部铁含量(P <0.05),对地下部铁含量影响呈相反趋势。接种FM提高了白三叶铁吸收量,提高了单种模式下黑麦草铁吸收量,显著降低了混种模式下黑麦草铁吸收量(P <0.05)。混合种植模式下两种植物具有较高的铁吸收效率,且接种FM显著提高了白三叶铁吸收效率(P <0.05),降低了黑麦草铁吸收效率。混合种植模式显著增加了白三叶锌含量,而降低了铜含量。接种FM显著降低了两种植物锰含量,而显著增加了白三叶铜含量。白三叶与黑麦草混种体系土地当量比大于1,具有混种优势。两种植物混合种植情况下黑麦草显示了相对竞争优势,而菌根共生体能够提高白三叶的竞争能力。综合来看,混合种植能够显著促进黑麦草生长,而接种FM能增强白三叶的竞争能力;丛枝菌根真菌对先锋植物适应铁尾矿复合逆境及尾矿先锋植被修复具有较大潜力。
    • 孙丽欣; 杨娟; 陈秋华; 张优倩; 张雨昕; 冯锦波; 贾美玉
    • 摘要: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因其绿色经济的特点已成为解决土壤铀污染的主要方法之一。选取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黑麦草(Lolium perenne)作为供试植物,构建植物组合,以黑麦草为研究中心,在是否添加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两种铀浓度土壤条件下探究不同植物组合方式对黑麦草生长和铀元素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组合增加了黑麦草地上部分生长量的投入,紫花苜蓿-黑麦草-小白菜组合以及紫花苜蓿-黑麦草组合促进黑麦草地上生长,添加AMF提高了单独种植的黑麦草对铀元素的富集能力,促进了植物组合种植条件下黑麦草的生物量积累。植物组合以及植物-AMF的联合是生物修复未来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可为探索植物组合修复铀污染的土壤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 郇兆蔚; 欧巧明; 丁兰
    • 摘要: 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莴苣(Lacutuca sativa L.)为受试植物,研究了3种对映—贝壳杉烷二萜wangzaozin A、leukamenin E和weisiensin B对受试植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绿素和膜损伤的影响,旨在评估3种二萜的化感作用潜能。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3种二萜对黑麦草和莴苣种子的萌发稍有降低,但明显延迟种子萌发时间;较高浓度下,3种二萜对黑麦草和莴苣幼苗的根长、苗长、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显示了浓度依赖性;同时,3种二萜显著降低黑麦草和莴苣幼苗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而相对含水量呈下降趋势。上述结果表明,3种二萜通过影响受试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引起细胞膜氧化损伤,导致叶片保水性降低,抑制受试植物幼苗的生长。
    • 陈艳琦; 刘文科
    • 摘要: |以黑麦草为试验材料,采用32孔穴盘基质培法研究了植物工厂环境可控条件下播种量(7、14粒/穴)对LED白光栽培黑麦草3次刈割(出苗后第17、34、51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光LED下黑麦草可正常生长,刈割后再生速度快,可按照多次收获方式生产。播种量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在3次刈割过程中,14粒/穴的产量均高于7粒/穴,3次刈割两种播种量的产量都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7粒/穴和14粒/穴刈割3次的总产量分别为11.11、15.51 kg/m^(2),具有商业化应用潜力。
    • 丁培
    • 摘要: 尽管植被的地上和地下两个组成部分在减少土壤侵蚀方面共同起作用,但在过去的研究中,主要是地上部分受到了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根系在土壤侵蚀控制中的作用,以及根系密度对土壤可蚀性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多年生黑麦草种植在土盘中,在其生长4周、8周和12周后进行实验室降雨模拟试验,播种密度为100 kg/hm^(2),4周后播种密度为100 kg/hm^(2),并在对照上进行。黑麦草的试验是在有完整植株的情况下和剪去嫩枝后进行的。黑麦草根系生长迅速,4周和12周的根系密度分别达到0.614 kg/hm^(2)和2.280 kg/hm^(2)。随着根系密度的增加,飞溅和冲刷呈指数下降。土壤抗剪强度与根系密度呈正相关,但根系对容重和饱和导水率无影响。
    • 李梦瑶; 柴子墨; 陈刚; 于晨晨; 赵薇; 李海玲
    • 摘要: 为探究不同溶磷解钾复合菌剂对于苜蓿和黑麦草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从青藏公路沿线富含磷钾的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溶磷菌和解钾菌,通过可溶性磷、钾的含量测定复筛选出效果最好的三种菌株,即: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 (P09,解磷菌);肠杆菌Enterobacter roggenkampii (K02,解钾菌);芽孢杆菌Bacillus sp. (K04,解钾菌)。将菌种配制成不同比例的菌剂,分别为1:0:0,0:1:0,0:0:1,1:1:0,1:0:1,0:1:1,1:1:1,1:2:1,1:1:2,2:1:1。将复合菌剂施加到苜蓿和黑麦草的土壤中。通过测定植物的各项生理指标,最后确定最佳的复合菌剂的比例。施加菌肥后,所有复合菌剂对苜蓿和黑麦草均有促生作用,其中1:1:0处理比其他处理的总体促生效果更为明显,苜蓿和黑麦草植株的株高、叶片直径(宽)、组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CK分别增加了15.33%、9.00%、3.35%、78.19%、40.11%、40.77%和35.55%、18.60%、2.47%、33.53%、50.00%、42.66%。实验表明1:1:0比例的菌剂对植物的促生效果最为明显。因此P09菌株和K02菌株对植物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植物吸收磷钾元素,适宜的在土壤中施加该比例菌剂,将有助于苜蓿、黑麦草和其他植物的生长,对改善青藏公路沿线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帮助。
    • 付志慧; 格根图; 贾玉山; 王志军; 孙林; 南丁罕; 岳正山; 闫峰; 任秀珍
    • 摘要: 为探究不同添加剂对北方地区黑麦草(Lolium spp.)青贮品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本试验以黑麦草为原料,设无添加剂为对照组(CK),添加植物乳杆菌(A_(1))、复合菌剂(乳酸菌+纤维素酶,A_(2))、商业菌剂(和美科盛乳酸菌标准品+糖蜜,A_(3))进行真空袋青贮,60 d后开袋进行感官评价、发酵品质、化学成分及微生物数量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组青贮饲料茎叶结构完整,与对照相比,添加剂的加入均显著降低了青贮料的pH值(P<0.05);A_(2)组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CK,A_(1)和A_(3)组(P<0.05);A_(2)组的丁酸含量显著低于CK,A_(1)和A_(3)组(P<0.05),V-Score评分等级为良好。综合感官评价、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分析,添加乳酸菌+纤维素酶对黑麦草的青贮效果最好。
    • 朱铭; 刘琛; 林义成; 郭彬; 李华; 傅庆林
    • 摘要: 通过在黑麦草-水稻轮作下不同有机物料配比组合对黄筋泥田对土壤肥力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筛选出对红壤改良效果最佳的有机土壤调理剂。结果表明,牛粪+秸秆、牛粪+秸秆+木屑、菇渣3个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菇渣+草木灰处理,而菇渣+草木灰+石灰石粉、菇渣+草木灰+石灰石粉+聚丙烯酰胺处理的土壤pH值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菇渣处理的黑麦草、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5个处理,说明菇渣处理对作物增产效果显著。由此表明,以菇渣为主的有机物料是改良黄筋泥田的适宜有机土壤调理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