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
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

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桂林
  • 出版时间: 2008-11-02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根据辽宁省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利用特尔斐法设计了由年太阳总辐射等11个要素组成的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组成的指标体系框架,并逐一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单项农业气候资源指数,分别对光能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的优劣程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资源优势度,完成对农业气候资源的综合定量评价.利用辽宁省52个气象台站2006年气象资料和1971~2000年30年气候资料,分别对各评价单元2006年和常年农业气候资源的优劣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30年平均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区大部分位于环渤海湾沿海一带,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度在0.5以上;2006年朝阳县、阜新县、锦州大部、沈阳大部、昌图、盘锦及营口部分地区农业气候资源优势度偏低,光、温、水综合配置条件稍差.
  • 摘要:三维虚拟景观是数字景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无人机遥感技术,探讨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应用三维建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构建三维虚拟景观的方法,主要包括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建筑物三维建模,三维虚拟景观生成等。
  • 摘要:用GIS技术分离提取贵州高原上坡度<6°、面积>667hm2栽培水稻大坝子的地理信息为遥感监测区域.用2005-2006年MODIS的旬合成NDVI序列与农业气象观测站数据,分析水稻生育期、长势与NDVI的关系。结果发现,水稻的各生育期与NDVI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返青后NDVI在0.60左右,分蘖到拔节期NDvI迅速上升到0.70,在孕穗到抽穗期NDVI到达峰值0.75左右,从乳熟到成熟则下降到较低点.NDVI=0.70可以作为水稻生殖生长开始点的指标。NDVI可以对水稻的长势进行定性预测和长势评估.
  • 摘要:本文详细研究了北京市海淀区2004~2006年,全年逐日细菌性痢疾发病与地面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细菌性痢疾发病与水汽压(空气绝对湿度)极其高度相关,单相关系数平均可达0.85以上.在所有候选预报因子中,它的方差贡献,可以占到80%上下.采用多元回归概率分级技术,建立了细菌性痢疾医疗气象预报及风险水平评估模式.各预报时效的完全正确率平均为70.49%误差±1级的正确率平均达到99.67%.该模式预报结果,可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广大城乡居民卫生防疫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通过对2007-2008年度农业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进行总结分析:农业行业气象服务效益的贡献率为6.9%;农业生产对气象条件敏感、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很高再次得到确认,且农业行业对现有的气象服务感到满意;目前农业行业中使用的气象服务基本无成本;时效较长的预报和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专业气象服务在农业行业中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摘要:本文引入了作物产量预报中的产量构成模式,将大豆产量分解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两部分.通过比较确定经过6a调和滑动平均处理后得出的趋势产量较为合理,并求算出了气象产量。用1976~2007年的气象产量资料与同期大豆生育期内的逐旬及膨化处理后的气象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了影响我省大豆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显示,大豆生育期内的气象条件对其产量具有重要影响,生育期的中后期降水偏多和前期温度偏高都会导致大豆减产,9月上旬大豆鼓粒后期,温度偏高有利于大豆增产,生育期内的日照时数对大豆脂肪形成起着主导作用,与大豆产量无明显相关性。
  • 摘要:利用郑州生态与农业气象站2008年4月份梯度和涡度观测资料,分析了郑州春季冬小麦田的小气候特征和地表辐射特征.结果表明:(1)近地面层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和浅层土壤温度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的日较差逐渐减小,夜里有较强的辐射逆温存在;相对湿度的日变化曲线和气温正好相反;土壤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日变化逐渐减小,50cm及以下基本不存在日变化.(2)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曲线是个单峰曲线,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加,光合有效辐射值逐渐增大,同时随高度角的减小而减小,最高值出现在12时左右;地表净辐射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其变化趋势都是一致的,也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都是中午达到最大值,夜间达到最小值.但阴天时净辐射的日变化振幅比晴天大大减小,且阴天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滞后.
  • 摘要:高时空分辨率的台肥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是研究大别山区对流云合并规律的一个有效的信息源。本文通过对合肥多普勒天气雷达2003-2006年逐年7月份回波资料的普查,统计和总结了安徽大别山地区对流云的合并规律,并对几次明显的对流云合并过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1)在影响安徽的诸多天气系统中,华北低槽型天气背景下大别山区发生对流云合并的几率最大.(2)对流云合并普遍发生在午后时段. (3)对流云合并后,雷达回波面积增大的概率在70%以上,回波强度增大的概率为66.3%,生命史主要集中在90-240min.实例分析验证了以下结论:对流云团合并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存在强烈的发展.
  • 摘要:利用1981-2000年的NOAA/AVHRR逐旬数据,采用最大变化斜率法、曲线拟合法等方法分析黄淮海地区植被生长季开始及结束时同,选取典型样带,制作基于逐像元的NDVI变化图,通过绿波、褐波的推移研究近20a来植被活动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黄淮海地区生长季开始的平均时间为3月下旬,结束时间为11月上旬.20年来研究区植被四季平均NDVI呈上升趋势,春季的增加尤为显著,且随着年代的推移,植被生长季开始临界值绿波由南向北逐渐推移,褐波出现的时间由北到南逐渐延长.生长季提前是黄淮海地区植被活动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主要方式.
  • 摘要:本文报道了2007年1月南京地区一次重要的大气污染事件的监测结果,对其PM2.1水溶性阴离子的组成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污染状况下,南京北郊的S2-4和NO-3浓度分别是市区的2.3倍和1.6倍;空气质量良好期间,北郊和市区的SO2-4和NO-3浓度基本相当.原因:一是,气象条件所致,二是,北郊是南京工业较集中的地区,污染源多.所以控制南京本地污染,应控制污染源排放和对汽车尾气排放加以限制.
  • 摘要:介绍了农业气象业务系统墒情数据处理、AL报、TR报、AB报的报文编辑、数据转存、系统初始化等功能以及特色设计.该系统将土壤水分数据从计算到报文编辑形成融为一体,实现了农业气象数据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自动化.
  • 摘要:利用苏州地区2002年到2007年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闪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苏州市区、北部张家港地区是闪电频发的中心地带,南部太湖流域和苏州市区是强雷电流多发区.而就雷电的时间分布规律而言,苏州地区年平均雷暴日的年变化基本上呈正态分布,在夏季达到峰值.闪击次数日变化呈双峰分布,上午10时左右是闪电最少时段,峰值出现在凌晨2时和下午19时,其中19时为日均最高值.夏季19时左右是该地区强对流天气最易发展成熟的时段.同时,本文还分析了苏州地区农村防雷的现状,发现造成目前雷灾频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地理位置的因素,也有人为方面的原因,并依据雷电的分布规律提出了一些建议。
  • 摘要:根据南京市区和郊区三个站点及1964~2004年41年的气候资料,分析了南京城市热岛效应的年、季、月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区的年平均热岛强度由1978年前的-0.038℃上升到1992年的0.52℃,1992~2004年的热岛强度在0.31~0.57℃之间波动.南京市热岛强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月变化,秋季11月份热岛强度最强为0.8℃,夏季6月份最弱为0.2℃.通过对影响南京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城市热岛效应与风速呈负相关,与日照时数和降雨量呈正相关.
  • 摘要:利用1982-2000年NOAA/AVHRR第1通道、第2通道和NDVI的旬资料反演得到的藏北那曲地区历年植被覆盖度、年最大牧草鲜质量和6-9月平均改进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分析了近20年来邓曲地区草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草地荒漠化评价"基准"和5年滑动平均的方法,得到那曲地区近20年平均草地退化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3.1%,草地退化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前10年呈减少趋势,后10年呈增加趋势,西部地区的退化面积大于其它地区.在气温、降水、潜在蒸散、水汽压、风速、日照时数、降水蒸散比和温度降水比8个气候因子中,潜在蒸散量对草地退化面积的影响最显著.
  • 摘要:稻田套种平菇是在不影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前提下,进一布挖掘土地潜力,利用稻田的特殊小气候,采用科学的套种技术来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因此具有良好的生态气候效应.
  • 摘要: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千烟洲红壤丘陵区人工林进行原位观测,发现该人工针叶林土壤是CO2的一个排放源,林地土壤CO2通量比无凋落物处理下CO2通量高57%,凋落物对全年CO2排放通量的平均贡献率是36.3%,介于温带和南亚热带之间.林地土壤CO2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42.02-682.90mg·m-2·h-1,无凋落物处理下CO2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1.625-418.45 mg·m-2·h-1,两者之间差异达到1%显著性水平.两种处理下的CO2通量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春较低且变化平稳.温度是影响CO2排放通量的重要因子.用5cm地温与土壤呼吸速率建立的指数模型计算得出林地土壤和无凋落物处理下Q10为分别2.03和2.11,林地土壤呼吸通量和深层土壤含水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 摘要: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地膜覆盖对玉米农田水分条件的影响比较复杂,主要取决于天气、气候条件和作物生育时期.在干燥少雨的条件下,地膜田耕层土壤水分明显增加,土壤相对湿度提升3~5个百分点,抑蒸保水效果明显,防御春旱效果明显;多云或阴天也有一定的保水效果;在多雨期,地膜增加地表径流排水,使耕层水分含量减少,可以避免涝灾发生.地膜覆盖改善了降水在农田中的分配状况,使土壤水分含量因天气干、湿的波动幅度明显减小,有抗旱和防涝的双重作用。地膜改善农田水分平衡,其抗旱和防涝的效果前期大于中后期,播种至拔节期最为显著.
  • 摘要:本研究应用区域化学-输送模式与臭氧暴露-作物损伤经验指数(SUM06和AOT40)结合,初步评估东亚地区作物、森林损失情况.结果表明,在农作物生长季(4-9月),东亚大部分地区臭氧损伤指数超标,尤其4-6月华东地区、朝鲜半岛超标严重,10%以上的减产区很广泛.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 摘要:以冀东地区的唐山为研究对象,利用1961-2005年唐山市9月份到冬小麦越冬前时段内的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滑动平均等统计方法对冬小麦适宜播种期到冬前时段内的气候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播种期到冬前积温逐渐增加,适宜播种期的上下限温度指标首次出现日普遍推迟,汛期降水减少致使传统播种期土壤底墒不足.从气候变化角度而言:唐山地区冬小麦播种应抛弃传统观念,推迟播种,更有利于冬小麦形成冬前壮苗,防止徒长.
  • 摘要:2005-2006年分别在海拔618m的贵州省天柱县高酿镇和海拔1307m的贵州省雷山县乌东村对"陆两优106"超级稻品种进行大田示范种植,使其在不同的自然温度、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陆两优106"超级稻品种生育期所需的积温、光照增多,生育期延长;日平均温度降低,分蘖速度慢,有效穗数、株高、穗长、成穗率、穗粒总(实)数、结实率以及千粒重减少(降低).因此,"陆两优106"品种的产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 摘要:利用1981~2007年沧州市林业局的调查及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气候变化对金丝小枣的主要影响:气候变暖使金丝小枣生育期明显提前;暖干气候影响小枣正常坐果,开花期高温低湿使坐果率下降;熟前生长期的干旱和成熟收获期的连阴雨,容易使小枣发生大面积的桨烂裂果,并且产量和质量年际波动比较大.针对气候变化对金丝小枣产生的这些影响,需要对小枣生产的管理和防灾的重点作出调整,以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对策为完善枣粮间作种植,有计划更换抗裂品种,进行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及信息服务系统,保障金丝小枣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 摘要:利用1961~2007年北疆棉区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北疆棉区棉花生长季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北疆棉区棉花生长季呈现平均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日照时数减少;初霜推迟、终霜提早、无霜期延长;10℃、15℃初日提早、终日推迟、持续天数延长、积温增加的特征.对比分析1991年以来的棉花发育期资料,棉花自播种至裂铃的各发育期均表现为提前的趋势,停止生长期略有推后,棉花全生育期天数增加.气候变化对北疆棉区棉花的影响以有利为主.
  • 摘要:从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土壤碳减排入手,通过保护性耕作内涵及其应用过程中,耕作方式与农作物秸秆残茬利用的变化对土壤与大气碳交换的影响,就土壤水蚀、风蚀,耕作层松土,植物体还田、避免秸秆焚烧,减少燃油消耗和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外相关研究和我国保护性耕作进展情况,明确提出了保护性耕作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巨大,将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提升我国温室气体减排贡献水平与保护我国工业的重要条件;对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用明显;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全力推进具有明显公益性本质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 摘要:利用黑龙江省32个农业气象站1980-2005年作物生长季的旬土壤湿度、月气温和月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表层(0~30 cm)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变化趋势的关系,结果表明:1980-2005年间,黑龙江省不同区域作物生长季表层土壤湿度均呈减小趋势:20世纪90年代前,研究区表层土壤处于比较湿润阶段,之后土壤湿度持续降低,并发生了偏干现象,土壤存在干旱化趋向,其中西部地区表层土壤的干化态势尤为明显:研究期间,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存在明显上升趋势,每6a一个周期,期间为小振幅波动,1992年开始明显上升;生长季降水量的年际变幅较大,存在一个4~5 a的波动周期;研究区作物生长季表层土壤湿度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均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以气温更为显著,气温和降水是影响黑龙江省作物生长季表层土壤湿度变化的主要气候因素.
  • 摘要:根据华东地区1971-2004年农业资料和1961-2004年26个气象站日平均气温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作物耕作制度和积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61-2004年华东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期间的有效积温呈稳步增加;浙江、上海和江苏等省市复种指数随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期间有效积温增加而减小,相关系数分别为-0.605、-0.582、-0.615(n=34),安徽、山东等省复种指数随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期间有效积温增加而增加,相关系数分别为0.655、0.441(n=34);华东地区全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随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期间的有效积温增加而增加,福建、江西、浙江、上海、安徽、江苏、山东等省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有效积温与全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2、0.370、0.454、0.761、0.518、0.621、0.489(n=34);随着热量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而蔬菜、西瓜、甜瓜、经济林、油料等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农药和化肥施用量随热量增加而增加.
  • 摘要:利用通辽地区1950-2006年的气温、降水、降水日数、积温、日照、无霜期等资料,分析了科尔沁沙地近57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突变和周期波动,探讨了科尔沁沙地气候变暖对当地农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气候变暖明,1987年是气候变暖的突变时间点.气候变暖后,低温日数明显减少;高温日数增加;农业积温增加;无霜期延长,日照时数增加;全年降水日数减少,特别中雨日数明显减少.气候变暖对尔沁沙地农牧业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综合分析是弊多利少.
  • 摘要:本文选取河南省30个农气观测站的1979-2007年冬小麦越冬期资料和1957-2007年的的气候资料,分析了河南省气候变化对冬小麦越冬期生长发育趋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冬小麦越冬期生长天数大部分地区呈下降趋势,与全国变化相一致,但郑州,封丘,许昌一带,有略微延长的趋势,与理论不符.越冬期内≥0℃积温,总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与冬小麦生长天数变化趋势有较高的相似性,表明≥0℃积温,总日照时数对冬小麦越冬期生长可能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暖冬的出现,河南省南部地区开始出现无越冬期情况,这将成为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冬小麦影响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
  • 摘要:本文采用开封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51-2005年气候资料.对开封市最近55年气候变化及对粮食生产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开封市近55年年日照时数明显减少,1996年以后日照时数减少加快,其中以冬季和夏季减少最快;气温呈明显变暖趋势,其中以冬季变化最大;年平均降水量变化不明显,但年际、月际变化加剧,冬季降水量有增加趋势。开封市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利弊皆有,日照减少将影响粮食等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形成,对粮食生产十分不利.气温升高、降水保持相对稳定,一方面对北部地区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粮食产量有利,另一方面可能增加粮食生产成本和风险等。
  • 摘要:依据已有的大量研究结果,通过对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CO2浓度倍增时我国农作物的气候模拟分析的总结,结合历史上暖期我国西北农业生产的情况及个例分析,得出当气候变暖时,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增加的可能性较大,西北地区并没有因温度升高而变干,从而有利于西北粮食产量的增加.
  •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灾害性天气频发.杂交稻制种生产过程中,气象灾害影响到父母本播期的安排、花期相遇以及病、虫草害的消长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制种的稳产、高产、优质都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结合多年的制种实践和经验,分析了杂交稻制种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
  • 摘要:本文利用1961-2003年新疆气候资料,计算全疆各地保证率为70%、80%、90%d的≥10℃的积温,结合最热月平均气温,对新疆棉花进行气候分区,并初步探讨了气候变暖对新疆棉花生产条件可能的影响.
  • 摘要:利用2005-2008年四年250m×250m的EOS/MODIS卫星资料,通过预处理、几何校正,在C++环境下,进行水体判识与面积计算,对巴里坤湖面积进行了计算,得到了逐旬的遥感动态监测数据,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降水的季节性改变,巴里坤湖面积呈现周期性变化,自11月下旬湖区进入结冰期直至次年3月中下旬逐步解冻,5-6月湖区面积出现第一次峰值,主要为融雪积水,7-8月也会出现一次峰值,主要为降水所致.
  • 摘要:土壤湿度和植被生长状况是干旱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指标,对植被和土壤光谱特征的解译是进行旱情程度判断的重要因子.近期,基于水的光谱反射特性,提出的地表含水量指数(SWCI)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地表的含水量值及其变化,可用于大范围且快速的浅层土壤墒情遥感监测.通过与NDVI对比分析发现,在对浅层(0-50cm)土壤水分进行监测时,SWCI比NDVI更为敏感,这有助于在实时干旱动态监测中更好采用不同的指数以提高监测精度.
  • 摘要:植被是气候及其他环境因子的综合反应,植被变化与气候变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基于Holdridge生命地带指标法和非监督分类法,利用研究区1982、1992和2002年气候数据、NDVI数据和DEM数据,融合后的多源数据,然后进行非监督分类.经过分类后处理、空间分析、数据挖掘后,得出黄淮海地区1982-2002年植被覆盖变化图.结果表明:20a间黄淮海地区植被覆盖变化较为和缓,保持了较一致性;变化比较剧烈地区主要分布在一、二地形阶梯交界及400mm左右年降水量线处、山东低山丘陵以及淮河下游地区.
  • 摘要:从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物质、能量流动循环的气象条件出发,通过对春季河南省农田生态同气象要素与常年春季的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中,分析了外在因素对农田生态的作用;采用卫星遥感对农田生态系统植被(作物)覆盖情况、主要农作物(冬小麦)长势、土壤墒情进行连续动态监测,从农田生态系统内部客观表征情况结合农田自然灾害的统计对农田生态进行评价,并形成业务化的河南省典型生态气象监测与评价基本原则方法。
  • 摘要:采用混合像元分解法对MODIS资料进行计算,得到了海南沿海地区的荒漠化面积,并与作为参考标准的SPOT图像获取的荒漠化面积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通过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混合像元分解得到的荒漠化面积与高分辨率的分析结果较为接近,平均相对误差为10.47%.
  • 摘要:利用唐山市1976~2005年各县年降水序列,分析了我市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特点.采用灰色系统的灾变预测方法,对我市各县分别建立了GM(1,1)模型,进行未来25年我市各站的干旱年预测.利用残差检验、后验差检验和关联度检验对各模型分别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精度较高,可以对我市各县未来的干旱年进行预测,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 摘要:本文利用2007年江苏稻飞虱和天气背景(700hPa和850hPa流场、温度场)资料,分析了2007年江苏稻飞虱大发生时段的低空环流特征,从而探讨了江苏稻飞虱大发生的平均环流背景和风速分布.影响2007年江苏稻飞虱大发生环流形势主要两类:一是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有明显的西南低空急流存在,二是由于北上或西进热带气旋外围而产生东北气流.700hPa和850hPa上西南气流的大风速范围对2007年稻飞虱北迁区域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850hPa上气旋外围大风区影响范围对2007年稻飞虱的回迁具有较好的关系。
  • 摘要:统计承德市各县区57年逐年农林业病虫害发生的资料,用Morlet小波变换分析了病虫害发生的年际变化及时空变化规律;总结分析出不同病虫害发生流行的气象条件;论述了以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为预报因子做农业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的可行性;结合承德的气候背景,详细例举了用气象预报指标判别法和气象综合聚类法,做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
  • 摘要:通过对1986~2003年新疆草地蝗虫发生面积与大气环流指数74项特征值的相关分析,筛选出与新疆蝗虫发生有显著关系的大气环流指数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3个新疆蝗虫发生面积预测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利用模型对2004~2006年新疆蝗虫发生面积进行延伸预测,并与实际蝗虫发生面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1的相对误差在15%以下,对新疆草地蝗虫发生面积趋势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和应用价值.
  • 摘要:我国气象灾难频发,随着各种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增多,社会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各种气象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广泛和具体。目前,气象信息传统的发布手段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已经无法适应各级政府和社会百姓了解把握气象防灾减灾信息的要求.为此,利用现代化的传输手段和先进的电子技术,针对农村信息传递的主要问题,研制出更为快速便捷的防灾减灾气象信息农村自动传输系统.该系统具有准确、便捷、迅速、经济、不留死角等特点.通过试点应用,效果良好,便于全国推广.
  • 摘要:本文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基于信息扩散理论、不确定性理论以及风险矩阵法,对贵州省八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危险性风险进行了评价与区划.为了体现出不同区域主导农业气象灾害的差异,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将贵州省分为五类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以不同聚类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求得每种灾害关联度来确定不同聚类区域的主导灾害.在灰色关联分析基础上建立了贵州省综合农业气象灾害危险性风险评价模型,并计算了贵州省各县的综合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危险性H,利用GIS空间分析进行综合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 摘要: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黄河故道砀山酥梨每年的开花期资料和同期低温气象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1.砀山酥梨每年开花始期具有正态分布特征.2.砀山酥梨花期遭受低温冷害的低温指标为三个等级.3、砀山酥梨开花越早,其遇到某一级低温冷害的概率也就越大.4、砀山酥梨花期的低温冷害风险可由酥梨始花期出现的概率与其后花期遇到的某一级别的最低气温出现的概率的乘积表示,文中给出了风险评估方程,可用于风险评估.
  • 摘要:本文利用火星冲日资料,分析了兴安盟地区8个站点最近52年的月降水量时空变化规律,得出距离地球最近的火星冲日时期与兴安盟地区干旱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在最近几年的短期气候预测中应用,尤其是重大灾害年的预测,效果非常显著.用未来火星冲日资料可以做兴安盟地区干旱、洪涝及白灾的长期气候预测.并且,给出了本世纪之初的2020年前兴安盟地区气候预测情况表.
  • 摘要:采用多年平均台风灾害中的综合灾度、风速和降水的危险性作为评价因子,用Model builder建立台风危险性评价模型,对海南岛台风危险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用Model builder建立台风危险性评价模型,提供一个简单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不同的评价因子权重的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为海南岛台风防灾减灾提供决策服务.
  • 摘要:利用京津冀棉区45个气象观测站1954(或建站)-2006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京津冀区域棉花生育期的连阴雨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京津冀棉区各地棉花播种-出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连阴雨分别为1~2.5年一遇、1~3年一遇、1~3年一遇和3~5年一遇,重连阴雨所占比率分别为24%、39%、47%和45%.近53a来播种-出苗期和蕾期连阴雨出现次数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花铃期和吐絮期不论是连阴雨还是重连阴雨的出现次数呈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生育后期连阴雨次数减少有利于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 摘要:综合考虑水分亏缺量,持续时间、作物水分敏感度等几个因素,建立了农业旱灾综合评估指数.应用小波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冬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生育期不同时段旱灾指数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农业旱灾的演变趋势做了初步的探讨和评估,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进行农业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 摘要:采取分段处理的方式,分别提取苗期与花铃期影响棉花红蜘蛛害发生等级的主要气象限制因子;利用气象等级与发生等级之间的"近似——替代"关系建立预报模型,并通过遥相关分析研发出长期预报方法。
  • 摘要:利用祁连山区14个气象站1961~2005年的春季极端最大,极端最大平均和最大平均积雪和河西6站春小麦发育期资料,分析了时间变化规律和积雪对春小麦发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最大、极端最大平均和最大平均积雪深度的三阶曲线总的呈高—低—高—低的趋势,六十、八十年代增加,七十、九十年代减小.河西春小麦发育期提前趋势最明显的是抽穗期,其次是拔节期和成熟期.极端最大、极端最大平均和最大平均积雪深度与河西春小麦多数发育期为正相关.极端最大积雪深度与敦煌春小麦发育期相关最显著的是播种期,其次是三叶期;与张掖春小麦发育期最显著的是开花期,其次是孕穗、乳熟和成熟期;与武威春小麦相关最显著的是开花期.极端最大平均积雪深度与武威春小麦最显著的是开花期和成熟期.最大平均积雪深度与敦煌春小麦播种期和三叶期为正相关;与张掖最显著的是开花期,其次是孕穗、 抽穗、乳熟、成熟期;与武威春小麦发育期期比较显著的是抽穗、乳熟、成熟期.
  • 摘要:利用石家庄市1955~2006年和17个县市1971~2000年5月中旬~6月上旬的干热风资料,分析了石家庄干热风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干热风的气象要素以及干热风对本地冬小麦产量及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家庄干熟风呈西南部多,北部少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且干热风日数随年代总体呈减少的趋势;在6月3~7日和5月27日左右分别有一干热风和重度干热风高峰;干热风日数与气温、日照和风速表现出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与降水量和相对湿度表现出较好的负相关关系;焚风天气对干热风具有一定的加剧作用;干热风可导致本地冬小麦千粒重降低1~2g,减产3~5%.
  • 摘要:晚稻孕穗普遍期开始,根据干旱天数的不同分为5种旱害试验方法,研究杂交晚稻在旱害处理后产量结构表现,通过对试验样本产量与大田产量比较,综合减产百分率及土壤湿度鉴定灾害程度结果,得出自水稻土壤上方无水层开始,连续干旱10天开始出现重度干旱.
  • 摘要:通过人工气候箱试验,证实了棉花障碍型冷害的存在.其主要影响因子有:最低温度、土壤湿度、棉花发育期等;主要发生于棉花花铃期,最低气温9-11.5℃都可以形成冷害.土壤湿度大危害重,光照条件也有一定影响.
  • 摘要:为了建立天然牧草产草量区域预报模型,利用呼伦贝尔市所属16个旗县的气象台站1989-2005年的各时段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鄂温克旗天然牧草产草量观测资料,应用积分回归、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的统计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平台上,建立了呼伦贝尔草地天然牧草生物量区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基准单元预报模式模拟的拟合率较高,平均准确率为95%,试报2004年和2005年牧草产草量,相对误差分别在5%和7%左右:选取与当地的草地第一生产力相关密切、地理分布基本一致的牧草气候资源可利用系数,建立了牧草产量区域预报模式,此模式可应用为任意区域牧草产量预报.
  • 摘要:以衡阳作为实验站点检验四不同的计算蒸散的模型,将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月平均值的比较,相关分析,平方分误差和平均偏差,得出结论Penman-Monteith模型为最佳选择,它计算的结果与实测值最为贴近,而且相关性好;Mass-transfer 模型相关系数高,但其计算结果偏小,应用的时候系数需要订正.
  • 摘要:传统的观测水稻拔节方法为触摸水稻基部,用手感觉节的形成及拔节高度,但此方法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为弥补传统观测方法的不足,江西省农业气象试验站经过2年的水稻田间对比试验,尝试了一种新的水稻拔节观测方法,即在正常观测点外随机选取观测点,将水稻株(茎)连根拔起,剥开叶鞘,凭肉眼直接观测水稻节的形成和拔节高度.通过与传统的拔节观测方法对比,结果表明,新方法观测水稻拔节更趋合理,能在水稻的拔节观测中应用。这可为水稻农业气象拔节观测方法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借鉴.
  • 摘要:利用2个小麦品种在3个施氮水平下的田间试验数据,研究了小麦SPAD值随叶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不同叶位叶片的氮素状况与SPAD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花前项2叶SPAD值最大,开花后叶片SPAD值呈现顶1>顶2>顶3>顶4的趋势。顶3叶与顶2叶的SPAD值与总叶片氮索状况的相关关系最密切.
  • 摘要:根据郑州市1994-2006年夏玉米生物量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生育期单株各器官的生物量变化和增长分配规律,得出:在玉米整个生长期,单株各器官的重量变化过程在不同生育阶段不同,结果导致各部分干重占全株干重百分比的差异.总体上看,拔节前叶片增长较快,占比率最高,达68%~88%:叶鞘增长也快但所占比例一直不大,最高时占20%;茎在拔节-抽雄期增长较快,最高时占41%;果穗在抽雄后直线增长,最高时占63%.同时,通过定量分析得到了各器官在整个生育期增长分配率的变化过程,模拟取得不同气候年型生物量积累曲线,研究结果可为当地玉米生长的定量化模拟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在充分了解2007年度新疆主要牧区气候状况的基础上,结合牧草生长发育及牧事活动的观测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得出:2007年度气象条件对北疆部分牧区牲畜转场、产羔及阿勒泰地区和南疆西部牧区的牧草生长不利,而对牧草刈割和收晒及牲畜饲草料储备较有利.
  • 摘要:鲁东南地区近年来茶叶总产量增加,但单产波动较大,研究气象条件与茶叶产量的关系很有必要.本文利用1992~2005年日照市三站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找出茶叶产量和温度、降水、日照、冻土等12个气象因子呈显著相关特性。逐步回归后建立茶叶产量预测的数学模型,为多元一次回归方程Y=-972.12+191.39X1-219.92X2-37.06X3+8.06X4-66.26X5+3.83X6+5.07X7+8.56X8-0.29X9-0.05X10+9.71X11+1.68X12,r为0.999987.经检验其平均偏差为5.02%,可见预测模型比较准确.
  • 摘要:利用南京六合站近30a气象资料,分析该区域(4~7月)的气象条件与西瓜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4~7月六合区的温度条件基本适宜西瓜生长,但春季气温偏低、气温回升不稳定对早熟品种的生产影响较大;春季连阴雨约十年三~四遇,是西瓜苗期的主要灾害之一.梅雨期过长,暴雨过多易使西瓜受涝,寡照高湿易引发各种病害;7月中下旬多晴热高温,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区西瓜易受旱,且以晚熟品种受害最重.建立生产基地,扩大设施西瓜栽培及新品种引进,加强气象灾害的应对能力,可最大程度上保证西瓜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 摘要:本文根据郑州气象观测站2005年-2007年逐日的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利用正弦—指数模型的修订式和Tk法对气温的日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和对比分析.结合每天4次气温定时观测值,提出了分段线性订正模型,并对正弦—指数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订正.利用观测值,使用模型效率、标准差和平均偏差三个参数对上述三种方法的模拟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分段线性订正方法模拟效果最好,其模型效率达到0.99.均方差也明显小于其他两种方法;Tk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参数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调整.
  • 摘要:用1991~2005年的作物产量与农业气象要素资料计算了山西省108县(市)粮食作物的光、热、水单项利用效率,用指数化处理方法计算了光、热、水综合利用指数;在分析山西粮食作物水、热资源利用效率分布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省粮食作物光、热、水资源综合利用指数的分析与评价,为山西农业气候资原合理利用,提高粮食作物总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摘要:为明确邢台地区夏玉米产量波动的气象要素变化规律和玉米生产潜力发挥的限制因子,利用邢台地区17个气象站1971-2006年气象资料和1983-2006年夏玉米单产数据,对夏玉米生产潜力做出估算,以直线滑动平均法分离气象产量,进行了气象要素和气象产量间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邢台地区夏玉米光合生产潜力为24818kg/hm2,光温生产潜力为20437kg/hm2,光温水生产潜力为11723kg/hm2,分别是现实生产力的3.6倍、2.9倍、1.7倍,水分条件是限制生产潜力发挥的主要因素;夏玉米趋势产量年际间变化较为平稳,气象产量年际间变化幅度较大,农业生产表现出气候脆弱性,生育期总降水量及总日照时数是年际间气象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生育期总降水量与气象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为0.363,气象产量与生育期总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385:生育期内以旬为时间序列气象因子中,气象产量与6月上旬日照时数、7月下旬平均气温、7月中旬降水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综合分析表明,邢台地区夏玉米生产的气候脆弱性与该地区降水量的年际间波动相关,发育关键期光温条件对夏玉米生产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 摘要:采用LI-6400光合作用仪测定了杨梅成熟期(6月下旬)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以及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温度(Tl)、空气相对湿度(RH)等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Pn与各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杨梅成熟期Pn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存在"午休"现象:Pn与Gs和Tr均存在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与PAR有双曲线关系,与Tl有S型曲线关系,与RH有二次曲线关系。杨梅光合作用与各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密切,可为探讨杨梅合理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采用河北黄骅1971~2007年的气象资料,结合黄骅冬枣的植物生理特征分析了优质丰产的气候条件.在冬枣整个生育期内,温度能稳定通过冬枣年周期生长发育各阶段适宜的温度条件;果实膨大期的温度日较差较大,糖分积累较多;日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有效积温满足冬枣生长发育需要的热量条件;水分条件、湿度条件比较适宜.对冬枣异地栽培、试验推广的气候条件分析,实现冬枣的优质丰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摘要:采用统计软件SAS进行数理统计、拟合夏大豆生长量的时间效应曲线、分析生长量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及对各时段气象条件的依赖性。结果显示夏大豆开花至鼓粒期生长发育对气象因子最为敏感,生长量与气象因子间的拟合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平均气温日较差、降水量和降水天数是开花至鼓粒期的主导影响因子,其它时期对气象条件的敏感性不强.
  • 摘要:首先介绍了甘薯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然后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甘薯产量的气象条件;根据甘薯种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确定将15℃初日-10℃终日之间的间隔日数作为浮梁县甘薯种植的区划指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浮梁县15-10℃之间的间隔日数随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浮梁县甘薯分为最优区、适宜区,其中南部条件较好,可发展双季种植.
  • 摘要:本文运用农业气象统计分析方法,结合春植蔗阶段需水特点,分析了来宾市甘蔗种植区1965~2007年3~11月逐月降水资料,结果表明:来宾市有2/3的年份降水不能满足甘蔗需水.特别是9~10月几乎年年发生干旱,甘蔗生长季月降水变率大,春植蔗生长季总降水有随年序减少趋势,但主汛期6~7月降水随年序增加,这将导致来宾春植蔗易发生干旱,特别是秋旱,且干旱发生机率和强度变大,但也存在在主汛期6~7月发生局地渍涝灾害的风险.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对策与建议。
  • 摘要:尝试利用GIS技术建立干旱监测评估系统,通过对辽宁省再分区,不同区域分别建立干旱遥感监测模型,进行辽宁省干旱灾害监测,并结合高程数据和土地利用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通过调用不同作物、不同等级的灾损系数进行干旱定量评估的探索.
  • 摘要:本文综合阐述了星载雷达在水稻遥感监测中的研究和应用。从水稻制图、水稻参数反演和水稻估产三个方面探讨了雷达遥感在水稻监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针对当前研究的瓶颈,对多参数雷达数据在水稻遥感监测中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摘要:利用2004年1月21日和8月4日的MODIS1B数据,采用劈窗算法对北京地区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分析了北京地区冬夏季节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在空间分布上呈环状结构,与北京城市建设基本吻合;北京冬季在城区出现冷岛效应.
  • 摘要:本文对渤海西部沧州沿岸风暴潮灾害进行了初步分析,表明风暴潮灾害及损失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沧州渤海新区建设中防御风暴潮灾害提出更高要求.文章重点对沧州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了详细阐述,研究了风暴潮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本研究对灾前服务、灾中跟踪、灾后评估和重建,以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江苏农业生产重点逐渐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江苏省气象局坚持"以人为本、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服务理念,加强与农业生产部门的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了名特优产品的农业气象服务.为了进一步深化特色农业气象,江苏省气象局根据该省气候资源特点、农业生产现状、农业生产部门及农户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江苏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方案.将全省分为四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区,初步明确各区特色农业的服务方向,研制特色作物周年服务方案,形成特色农业日常服务流程,从而保证及时制作和提供针对性强、质量高的气象服务产品,提高特色农业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服务能力.
  • 摘要:本文应用1961~2005年的逐日气候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气候趋势系数法,分析了浙江省19个观测站的年总辐射、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年积温、年降水量等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浙江省杨梅主产地的温度偏高,雨量和光照适宜,气候条件利于杨梅栽培.从气候变化趋势来看,热量条件明显增加,降水表现为缓慢增多,而日照呈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在杨梅栽培和引种时,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实现浙江杨梅产业持续发展.
  • 摘要:近20多年来,黄淮海地区部分地区的城市扩张、大规模小城镇建设、商业开发等导致的城镇化趋势,以及部分地区开荒种田、毁林种田、围湖造田造成的农田化趋势都很明显.为此,本文利用RegCM3区域气候模式,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黄淮海地区植被覆盖在城镇化和农田化情况下,对气候和水资源的影响状况.(1)通过5年的积分试验,表明RegCM3模式能够反映模拟区域的环流、降水分布特征、强度变化季节转换特征,其模拟是可信的.(2)城镇化敏感性试验表明,城镇化进程会对黄淮海地区的气候环境及水资源状况造成影响.(3)农田化敏感性试验表明,从对气候环境及水资源要素的影响来看,农田化进程与城镇化进程造成的影响趋向一致,两者仅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差异不大,而且农田化造成的影响范围更大.(4)数值模拟表明,无论大范围城镇化进程还是农田化进程均造成了气候及水资源要素的变化,使得生态环境趋于恶化,而且试验中上述植被类型替代的主要是各种林地或农林间作地,这些林地涵养水源与调节气候的能力远比农田和城镇强的多.
  • 摘要:洪水灾害是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是科学防灾减灾的基础,也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卫星遥感监测洪水的原理,着重对基于Landsat TM与ETM+、SPOT、EOS/MODIS、NOAA/AVHRR等卫星遥感资料的洪水水体提取技术、淹没面积与淹没水深的计算方法以及洪水灾情的影响评估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目前洪水水体的遥感提取技术比较成熟;基于GIS的洪水面积计算也相对较为完善;洪水淹没水深的获取难度较大、技术有待改进;洪水灾情影响评估技术发展较快,但定量评估方法、模型及评估的准确度、时效性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微波遥感、人工神经网络、GIS技术等在洪水灾害卫星遥感监测与评估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特别是在洪水灾害评估中应大量应用遥感信息.
  • 摘要:本文在大量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地理地质环境实际情况,总结出了适合河南省的土壤侵蚀评价方法。本方法在RUSLE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首先获得土壤侵蚀模型所需要的降水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地形因子、植被覆盖与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栅格分布图之后,在ARCGIS的Raster Calculator模块里根据其土壤流失预测公式获得河南省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图,再根据sll90-96的分级标准(表)进行分级,获得河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分布图.
  • 摘要:利用Anusplin插值软件对东北地区146站1961-2004年四季降水量进行空间化处理,各季区域平均MRE分别为春季14.3%、 夏季14.1%;秋季18.1%;冬季25.1%.对栅格数据采用空间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四季降水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春季,整个时段呈弱增多趋势,但不显著,1980年代前增加,之后减少;夏季呈减少趋势,1985以后呈显著减少趋势;秋季整个时段呈弱的减少趋势,1990年代开始显著减少,2000年以后略有增加;冬季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呈波动增多趋势,近十年增幅较大.从空间分布上看,春季,黑龙江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吉林东部降水显著增多,增幅为3-9mm/10a,辽宁中部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减幅为3.7mm/10a.夏季,东北大部地区降水以减少为主,黑龙江中部和辽东半岛地区显著减少,减幅为20-40mm/10a.秋季,东北大部地区降水减少,黑龙江东部局部、吉林中部和南部部分地区显著减少,减幅为6.10mm/10a.冬季,黑龙江大部、吉林大部降水显著增多,增幅为1.3mm/10a,辽宁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显著减少,减幅为1.2mm/10a.
  • 摘要:应用南京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南京灰霾天气事件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区域气候变暖的可能联系,得到了如下结论:(1)南京灰霾天气事件最多出现在12月,7月发生最少,春秋冬三季发生的灰霾日数占全年灰霾总数的85%以上.(2)南京年灰霾日数50年代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60年代以后总体呈上升趋势,年灰霾日数变化可分为5个阶段,其中,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至2007年是灰霾的两个急剧上升阶段.(3)南京年灰霾日数变化具有2.2年左右的主周期,还有9.7年左右的次周期.
  • 摘要:根据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中确定的重点调查的子行业,选取三门峡市林业子行业中的典型单位陕县二仙坡绿色果业山庄进行了重点调查.通过召开典型单位行业气象服务效益专家调查、测评座谈会以及实地测评、记录和计算,得出气象服务对该典型单位的服务贡献率。结果表明,陕县二仙坡绿色果业山庄对气象服务非常需求,且其丰产与否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
  • 摘要: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确定了河套灌区主要经济作物向日葵适宜播种时期,并根据对应气候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了向日葵适宜播种农业气象指标。结果表明,食用和油用两类向日葵品种播种越早,出苗期和生育期越长,积温也越高;食用向日葵适宜播种农业气象指标为气温稳定通过5℃初日,其适宜播种范围在4月6日~4月30日,油用向日葵适宜播种农业气象指标为气温稳定通过10℃初日,其适宜播期范围在4月19日~5月16日.
  • 摘要:2007年蓝藻爆发前经历了明显的暖冬,春季气温异常偏高,2月提前进入春天和5月提前进入夏天.春、夏季降水异常持续偏少,光照充足,致使蓝藻在春季提前爆发并持续蔓延.本文又通过对比近几年其他2例太湖爆发蓝藻的气象条件分析发现:太湖蓝藻在5~9月问爆发,爆发期间月平均气温均在22℃以上(即稳定通过气象意义上的入夏标准);连续数月气温持续偏高,尤其是春夏有几个月异常偏高,持续少雨,爆发期间雨量异常偏少,平均弱风场都是蓝藻爆发的适宜气象条件;日照的多寡与蓝藻的爆发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日照因子没有温度那么敏感.
  • 摘要:海南岛热带海岸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突出,采用人工方法恢复和重建湿地是海岸带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根据热带海岸带湿地自然环境特点及湿地退化现状,开展了红树林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同时选择东寨港的海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气象站,进行相关要素的监测,为今后开展气候及其潜在的区域性变化给红树林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影响提供基本的生态气象数据支撑.
  • 摘要:土壤呼吸速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对拔节期麦田不同天气条件下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气象因子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晴天,5cm地温、太阳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和空气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太阳辐射和5cm地温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在阴天,太阳辐射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气象因素.
  •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外盆栽试验,采用人工增加紫外辐射的方法模拟紫外辐射增强,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N2O排放通量,研究地表UV-B辐射增强对土壤-大豆系统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气象条件和田间管理措施下,UV-B辐射增强没有改变土壤-大豆系统N2O排放通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从植株结荚到成熟,UV-B辐射增强降低了土壤-大豆系统N2O排放通量,进而降低了N2O的累积排放量。收割实验发现,在分枝开花期,UV-B辐射增强对土壤N2O排放影响明显,降低了土壤N2O排放通量:从结荚至鼓粒期,UV-B辐射增强主要通过降低植株地上部分N2O排放通量来降低土壤-大豆系统的N2O排放.UV-B辐射增强显著降低了植株的生物量,并影响到植株的氮代谢和土壤NH4-N与微生物氮.本研究结果意味着UV-B辐射增强可能会导致农田生态系统N2O排放量降低。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713雷达资料,从大尺度环流形势、层结稳定度、水汽条件、动力热力抬升条件、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07年8月6日的强雹暴过程进行分析得出:降雹区高空层结不稳定为气流上升运动提供能量,高空急流的存在及低层明显的暖湿空气影响导致不稳定能量进一步增强;强的垂直高空风切变、适宜的0℃层、-20℃层高度利于大冰雹的形成;冰雹天气的发生无需明显水汽输送,只要降雹区附近低层湿高层干即可;中低层辐合和地面加热是强不稳定能量释放的抬升条件;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及地面中尺度低压移动缓慢,使得强对流维持时间较长.
  •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灾害性天气频发.杂交稻制种生产过程中,气象灾害影响到父母本播期的安排、花期相遇以及病、虫草害的消长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制种的稳产、高产、优质都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结合多年的制种实践和经验,分析了杂交稻制种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
  • 摘要:利用亚高山草甸类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定位观测资料和对应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玛曲为-9.90 mm/10a.降水量存在3a的年际周期变化.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为0.341℃/10a.草地年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干燥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0.036/10a,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5年明显趋于干旱化.主要禾本科牧草返青到籽实成熟约需140~150d,需≥=0℃积温1000~1200℃,需降水量400~450mm,需日照时数1000~1100h:牧草在返青后64天开始,由缓慢生长转为迅速生长阶段,在返青后的第88天,生长速度最大.返青后112天开始,其生长从迅速生长又转为缓慢生长.对牧草生长发育全生育期而言,受气候变暖,气温增高的影响,近20年牧草开花期提前10~14d,成熟期提前20~24d.研究区域气候变异系数增大,降水量和气温共同影响,导致该区域牧草产量呈波动变化,牧草产量的变幅明显加大,产量的不稳定性增加.
  • 摘要:本文通过对南通市十年气象资料的分析,发现南通市有八年为暖冬气候.暖冬的主要气候特征不仅表现在平均温度偏高,而且表现在低温日少,降雪量少,土壤水份蒸发量大,墒情差.暖冬气候,导致了农作物抗逆性变差,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有加重的趋势。还提出了应对暖冬对农作物生长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 摘要:利用河南省内109个气象站1961~2007年日照时数实测资料,分析了河南省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整个河南省平均而言,尽管在1961~2007年期间,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为0.17℃/10a,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日照时数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00年后年平均日照时数较20世纪60~70年代的平均值下降了44.7h,较年平均日照时数(2127.3h)下降幅度为2.1%;日照时数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夏季和冬季,秋季和春季不明显:对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局部地区与全省的气候变化趋势并不完全同步,大部分地区是下降的,个别地区则是上升的.
  • 摘要:本文根据长江中下游6省、45a(1961~2005a)和86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最高温度气象数据,提取了日最高温度≥35℃的连续持续日数,以最高温度连续持续3~5天、5~8天及8天以上为热害等级界限,定义了高温热害轻(L(1))、中(L(2))、重(L(3))三种热害发生等级;采用Marr小波分别分析了45a来L(1)、L(2)、L(3)的时间分布规律;根据各站不同热害等级发生次数,结合各站点经纬度,利用Arcgis软件绘制并分析了L(1)、L(2)、L(3)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对高温热害的时间分布研究,发现在大于16a时间尺度上,各等级高温热害均处于偏多期,在8a时间尺度上,45a内呈现偏多-偏少-偏多的周期变化,在4a时间尺度上,71年之前及2000年之后处于高发时段,在70~90年代处于偏多偏少的动荡期.由这些趋势分析,2005年后的6-8a各等级高温热害仍将偏多发生.在对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后发现,长江中下游各地均有程度不同的高温热害发生,但各地之间发生等级及各等级发生频率存在较大差异.受高温热害影响较小的为江苏全省及安徽省的局部地区,这些区域的高温热害发生程度低,频率也低;受高温热害影响最大的是江西及浙江南部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高温热害具有程度高,频率也高的双高特点.
  • 摘要:本文利用Thornthwaite Memoriae模型估算了福州市近30多年来的植被气候生产力的状况,在分析了年均气温、降水量、风速和相对湿度年际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植被气候生产力的变化原因.植被气候生产力与年均气温、风速成正比,故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后,受其影响,气候生产力在增大;植被气候生产力与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成反比,所以上个世纪70年代前期以及80年代,气候生产力在逐渐降低。
  • 摘要:本文根据邢台几十年棉花生产实际及存在的问题,从农业气象的角度,就如何解决棉田产出量和综合效益低的问题,积极探讨棉花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指出应当大力推广棉花间作套种高效立体种植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棉田产出量和综合效益,达到棉花生产的发展和棉农经济收入增加的有机结合,降低棉花市场与价格的波动对棉花生产影响的程度.
  • 摘要:概述了作者关于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研究的若干成果,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对策.东北地区近30年来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比较明显,在水分基本适宜的条件下,气候变暖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增加作物群体生物量,可以推广中晚熟品种,提高产量。中西部产粮区气候变暖与降水增加相配合,对粮食增产是很有利的,但是东北地区暖干化趋势明显,暖干化将使作物灌浆期缩短,粒重降低,导致减产.气候变化对作物及其品种布局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在气候变暖的条件下,东北地区可以适当将喜温作物及其晚熟品种向北部和东部山区拓展,但是不能盲目进行,仍然要考虑低温冷害和霜冻问题,还要考虑水分的配合情况,要防御气候暖干化引起的农业干旱和农业生态问题。
  • 摘要:根据兴安盟重点农区突泉县1961-2006年气象资料和1982-2006年土壤水分资料,采用统计及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近46a来气候变化及其对当地主要农区土壤水分的影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将对土壤水分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近46a来,内蒙古兴安盟半干旱农区温度呈上升趋势,21世纪以来有加速升温的趋势: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存在年代间差异和季节差异,但21世纪以来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近25a来各季节土壤水分呈下降趋势,并且有加速下降的趋势。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兴安盟半干旱农区土壤水分状况趋于变干,农业干旱将趋于严重,农业水资源将更加紧张.
  • 摘要:应用陇东平凉近60年气象资料,对2006年夏秋季气候进行统计分析,针对2006年10月在甘肃平凉泾川县出现冬小麦生长的奇异现象,分析结果得出:夏季及初秋气温特高是造成此奇异现象的主要成因.
  • 摘要:人口增长、耕地压力增大,是气候过渡区域粮食安全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运用天水市1981~2005年天水市人口、耕地面积及粮食产量变化资料,分析了该地近30年人均粮食占用量及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并展望了2010年及2015年粮食安全及耕地压力前景.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粮食总产有较大幅度提高,但由于人口增长,人均粮食占有提高并不明显.在维持近年人均粮食占有的水平下,近期及未来粮食及耕地安全良好。但要维持较高消费水平,就需要从外地调入粮食进行调剂,耕地的压力也比较大.经营好现有耕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品输出量,是减轻耕地压力的重要途径.
  • 摘要:分析如皋地区气象条件对冬小麦不同生长期影响的利弊,运用农业部门小麦生长期苗情长势的大田调查资料,进行验证.采用图文并茂、对比分析的方法,使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清晰可见.在此基础上,为冬小麦生产趋利避害,夺取高产稳产.提出科学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的建议。
  • 摘要:分析了天水市地区干旱气候特征,包括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及土壤水分、干旱频次等45年变化特点.结果表明,90年代为近50年来降水的最低值,进入21世纪后,降水变率明显增大.气温自60年代总体呈上升趋势,90年代以来上升趋势明显,土壤蒸散发加大.90年代土壤含水量最少,水分亏缺最为严重,春早、春末初夏早、伏旱出现几率最多.根据45年来干旱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影响,引进影响系数,对主要夏、秋粮种植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并运用线性风险决策模式,提出适应干旱气候特点的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调整方案.
  • 摘要:本文利用Gumbel分布对南方水稻晟大基因隔离距离进行了极值推算,得到南方稻区不同熟制水稻的50年一遇最大基因隔离距离.从基因隔离距离等值线图可以看出,高值区集中在沿海和东部一带,低值区在内陆及山区盆地,具有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递减或先递减再递增的特征.另外,不同熟制水稻具有晚稻>单季稻>早稻的特点.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