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09-10-14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过程的媒体应对,高度体现着属地气象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本文从媒体的属性与心态、社会公众对气象预报服务的心态、气象新闻发言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气象部门应对媒体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过程的媒体应对问题。
  • 摘要:本文就近年来社会上非法播发气象信息的案例以及由此产生的质疑进行解析,探讨气象部门的气象信息发布权问题,并对今后气象部门执法和信息发布提出了一些建议。
  • 摘要:本文以德清县为例,利用德清及其周边常规站以及自动站资料、历史灾情资料和基础信息数据,从气象灾害的发生机理出发,建立分灾种和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分析气象灾害的危险性分布和承灾体潜在易损性分布,并利用GIS技术得到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探索和研究县级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技术方法,并利用研究方法开展了德清县境内主要的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以及综合风险区划。
  •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2008年3月,中国气象局发文批复德清县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气象工作示范县实施方案,德清县成为首个全国新农村建设气象工作示范县,编制《德清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后称《规划》)是示范县创建的重要内容之一。2008年5月,县政府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气象局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开展规划编制,全县11个部门密切配合,于2009年4月初全部编制完成。2009年6月22日德清县人民政府正式发文公布实施,它的施行对加快全县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加强气象灾害的科学预测和预防,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担任了《规划》中雷电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查阅历史资料,结合德清县目前社会经济条件以及雷电防护的现状编写完成了《规划》)中雷电灾害防御规划。本文内容涉及到雷电灾害调查、资料收集、风险区划和防御措施,希望对今后各县(市)编写《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雷电灾害防御规划有所借鉴和帮助。
  • 摘要:CMMB是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简称。08奥运期间,由国家广电总局推行的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以一种新的手机电视形式在全国37个大中城市全面推广,本文从CMMB信息发送快、覆盖面广、便携性好等特点出发,探讨了在CMMB在公众气象服务中应用的可行性。
  • 摘要:气象灾害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气象灾害包括暴雨、热带气旋、大雾,雷电等等。本文重点分析气象灾害中的强降水天气(各类暴雨和强对流天气)预报和预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但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及新一代天气雷达和中尺度自动站在广东省建设,给解决强降水天气预报带了契机。为了减少各种灾害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损害,提出了视频广告发布各种灾害信息、强降水天气手机服务平台和电子显示屏的建设及使用三种方法。
  • 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给我们带来的舒适和便利的同时,越来越注意到环境污染带给我们的烦恼和痛苦。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所以,我们通过对北京和基辅两个城市环境污染物具体的比较和分析,旨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并在此提出了我们结论:1.根据两个城市具体情况,制定控制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的计划。也就是要控制和改造那些以石油和煤炭为动力来源的企业。这就需要用天然气替代那些危害环境的能源。2.无论是在基辅还是在北京都能明显感觉到汽车对大气的污染日趋严重。特别让人担忧的是臭氧浓度的提高,使之在光合作用下与其它有害物质结合,在城市的上空形成浓度很高的、威胁城市居民健康的致癌物和其他有害物质层。3.目前急需解决的人类生态问题中,最紧迫的就是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而对大气环境的监测和对环境污染的控制,需要加强国际间的经验和信息的交流。
  • 摘要:在2006-2008年夏季的上午6时对上海徐汇区的VOCs进行连续3小时采样。72个样本的B/T(benzene/toluene)值为0.42±0.18表明,除交通源外还有其它对VOCs排放影响较大的源。利用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得分(PCA/APCS)受体模型对VOCs和CO进行了源解析,结果表明:交通工具的排放为CO的主要源,占45%;对于对流层臭氧生成最重要的前体物芳香烃,溶剂的使用占35%,交通工具的排放占26%,工业生产占22%,燃料的挥发占17%;烯烃的源解析结果表明,燃料的挥发和交通工具的排放为最主要的源,分别贡献了40%和49%;烷烃的三个最主要的源为交通工具的排放,燃料的挥发和溶剂的使用,分别占45%,32%,12%;对于总的VOCs排放,主要由燃料的挥发(LPG/NG的泄漏和汽油的挥发)、交通工具的排放、溶剂的使用、工业生产、生物质和生物燃料的燃烧和海洋源五种排放源构成,其贡献率分别为:24%,34%,16%,14%,12%。
  • 摘要:2008年中国科学院京津冀大气环境监测网圆满完成奥运前后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监测预警任务。监测结果表明,夏季京津冀大气复合污染呈现高浓度臭氧与高浓度细粒子叠加的高氧化性区域污染,PM2.5、O3_8hmax(8小时滑动平均最大值)与Ox夏季浓度均值分别为90.3±40.4μg/m3、69.3±17.7ppbv与57.6±11.1ppbv.2008奥运会召开期间北京及周边地区SO2、PM2.5、NO2、O3_8hmax、Ox京津冀区域平均值分别为4.7±1.4ppbv、56.3±28.4μg/m3、12.0±1.9ppbv、58.1±14.6ppbv、48.9±9.0ppbv,大气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对比奥运前夏季均值,分别下降51.0%、43.7%、12.5%、20.2%、18.9%,实现“绿色奥运”的大气质量控制目标.奥运后期,随着临时大气污染管控措施的结束,北京及周边地区SO2、PM2.5及Nox浓度均出现显著反弹上升.
  • 摘要:利用1961-2006年兰州市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探空资料和兰州市2001-2005年的空气污染监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各种气象因子对兰州市霾的出现的影响及相关关系,同时研究了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地面静风或风速较小(≤2m/s)、气压场减弱、连续不降水日达到28天以上时,最有利于霾的形成;不同时次霾出现的相对湿度条件有很大的不同,14、20时霾的出现次数均随湿度的增加而减少,而2时、8时则相反,霾出现次数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有低空逆温层出现时,尤其是冬半年,极有利于霾的发生,且逆温层厚度越大,霾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霾日的空气质量等级大多在轻微污染及以上;空气污染与霾日的出现有很大的相关性。
  • 摘要:应用东营地面观测站2005年9月至2008年8月的酸雨观测资料,及同期东营空气SO2、NO2、PM10浓度测值,分析了东营市的酸雨特征,并讨论了酸雨与降水、风向、风速、温度、空气污染物浓度等有关要素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酸雨频率为55.3%,11月最多,达100%,12月最少为25%;酸雨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秋季>夏季>冬季>春季;酸雨的变化趋势基本呈波浪状,高、低交错,存在一定的周期;酸雨频率与雨量大小有密切关系,基本按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次序直线上升;酸雨出现时,风向多在第一象限,风速大都低于3m/s,样本温度维持在10~32℃之间;同时,酸雨与空气中SO2、NO2、PM10浓度有密切的关系。当空气中SO2、NO2浓度较高时,酸雨出现的频率就大,它们之间呈正相关,据计算,SO2浓度与降水PH值、酸雨频率之间的相关概率高达95%。
  • 摘要:结合多年来一线维修特种观测设备的经验,对如何做好省级特种观测设备技术保障工作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加强省级保障人员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和行业规范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给出了技术人员要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维修技能培训、积极培养本省的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建立运行监控系统、建立远程视频指导系统、建立网上交流平台、规范值班员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规范故障上报流程和实施年巡检制度等十三项切实可行的做好省级特种观测设备技术保障工作的具体措施。
  • 摘要:资料分析表明,江西北部棉花红蜘蛛的发生与危害表现出两个较为集中的时段:苗期(5月份),伏秋期(7、8月份)。6月份棉花红蜘蛛害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自然消退。棉花苗期红蜘蛛害中等以上程度发生的概率为0.57;伏秋期红蜘蛛害中等以上程度发生的概率为0.64;苗期与伏秋期均有中等以上发生的概率为0.25。2000年以来棉花红蜘蛛害有加重趋势。“小波分析wave子波20年对称法”分析表明:彭泽县棉花苗期、伏秋期及全年红蜘蛛害发生等级的主周期均为1年,且只有苗期存在尺度为4年的次周期,周期性均不明显。由此可以看出棉花红蜘蛛害发生的内在规律较弱,其发生、消长、为害与前期基数高低的关系并不密切。相关性统计分析结论与此相一致。相关分析研究表明:棉花苗期红蜘蛛发生等级与温度条件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与降水条件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与日照条件相关性不明显;棉花伏秋期红蜘蛛害的发生程度与同期日最高气温≧35.0℃日数以及同期干旱持续时间长度均成正比。棉花苗期红蜘蛛害中短期气象等级预报模式:Y气象等级=0.90+0.24X1-0.05X2⑴模式⑴中Y气象等级为气象等级,小数4舍5入(下同);X1为当旬平均气温(预报值);X2为当旬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预报值)。伏秋期棉花红蜘蛛害气象等级预报模式:Y=2.03+0.10X⑵模式⑵中x为雨季结束至预报时段日最高气温≧35.0℃累计日数。棉花苗期红蜘蛛害长期气象等级预报模式:Y气象等级=4.32-0.16X1-0.11X2⑶模式⑶中X1为上年12月极端最低温度,X2为上年12月与当年1月的累计降水日数。伏秋期棉花红蜘蛛害发生的长期预报模式:Y气象等级=2.21-0.0134X1+0.06X2⑷模式⑷中X1为1月份日照时数,X2为冬季雨日。上述模式在多点套用中预报等级误差均≦1,预报准确率提高15~20个百分点。
  • 摘要:岳阳处洞庭湖与长江交汇点,是全国血吸虫病重灾区,每年血吸虫病随着洪水的涨落而传播;研究天气气候与血吸虫病的发生及防治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本文选择洞庭湖钉螺主要孳生地带,开展了钉螺现场调查,根据当地洲滩环境、人畜活动情况、螺情资料,收集当地血防站2003~2006年的春、秋季钉螺监测资料及1991~2008年岳阳市每年各月的气温、降雨量、累计日照时间等气象资料和城陵矶、鹿角水文站的水位资料,以城陵矶、鹿角水文站同期水位平均值作为试点观察区同时期水位。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钉螺密度与气象因素及水位的关系。结果显示,钉螺适宜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温度为13℃~25℃,钉螺发育的起点温度为5.87℃,6℃以下、37℃以上不适宜钉螺的生长。11℃以下钉螺开始出现冬眠现象;在干燥环境中,钉螺半数致死低温(LT50)为-2.19℃~-2.51℃;在潮湿环境中,钉螺半数致死低温(LT50)为-2.54℃~-2.91℃。在干燥环境中,钉螺半数致死高温(LT50)为39.76℃~40.27℃;在潮湿环境中,钉螺半数致死高温(LT50)为41.59℃~42.68℃。活螺平均密度与季节性气温有明显相关关系(R=0.778,P<0.05),其回归方程为:Y=1.016+0.229X。
  • 摘要:通过对南昌县近31年来的气温资料分析表明:南昌县的气候呈现出增温变暖的趋势,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早稻播种有可能提前至3月中旬;双季水稻生长期间的热量显著增加,适宜双季水稻生长发育的生长季延长。文中提出了采取早稻提前春播和不同熟性的品种搭配试验示范措施,为南昌县水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 摘要:本文对中国内陆2003年SARS疫情时空和人群展布以及季节气候的集中性分析,并同时对1918年流感和1999年禽流感和2009年正流行的A/H1N1病毒疫情时空、人群分布和季节气候的集中性剖析,揭示了大人流、大物流和春季,特别4月底5月中旬是病毒扩散、传播的显著性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医学理论依据和病毒流行时节预测。具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 摘要:利用2003年1月~2008年7月南京某医院呼吸道感染门诊病例资料和南京地面观测站的逐日资料,对南京地区呼吸道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了南京地区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的月际变化,分析了气温、气压及空气湿度等气象要素变化与呼吸道疾病发病人数多少的关系,并用多元线性回归的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南京地区呼吸道疾病发病预报方程。
  • 摘要:利用2003-2008年4-9月呼和浩特市本站气传花粉监测点的数据和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2007年4-9月变态反应科就诊的过敏患者皮肤试验呈阳性的病例,分析了呼和浩特市花粉的时间分布特征以及花粉症特征。分析表明:呼和浩特花粉种类和浓度受植物种类分布、观测地点局地条件及气象条件等因子的影响,总的来看,呼市市区4、5、6月以木本植物榆属、杨属、柳属、松属、侧柏属、丁香属等花粉为主,7、8、9月多以草本植物豆科、菊科、藜科、蓼科、禾本科、莎草科等花粉为主;4-9月花粉量有一定的差异,5月份花粉量最大,8月次之;年际变化不大;呼和浩特市近2年花粉症发病年龄在4-70岁之间,尤其以11-40岁最多,而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7、8月发病人数最多,其次是5月份;过敏种类主要以艾蒿、杂草最多,依次是柳属、藜属、榆科、白杨、花、丁香花、松属等。
  • 摘要:根据国家规范中关于采暖气候条件(即日平均气温≤5℃)的规定,利用枣庄市局1960-2008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枣庄近48年11月-次年3月份气温变化情况,得到枣庄市采暖期的采暖初、终日期、采暖期长度、采暖强度,为枣庄城市集中供热决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分析结果:①枣庄采暖期多年平均开始日期为11月30日,结束日期3月5日,采暖长度为96天,年平均采暖强度377度;②近48年,枣庄市冬季采暖期缩短,采暖强度倾向率为-46.98℃/1O年,变暖趋势明显。③采暖期内,12月27日至2月4日是一年内最冷的时段,日平均气温低于0度以下的时间为38天,需要的采暖强度最大。
  • 摘要:利用扩展Zwack-Okossi方程(扩展Z-O方程)对一个在黄海和日本海快速发展的温带气旋进行天气尺度的诊断分析。诊断结果能够反映气旋发展过程,潜热释放和温度平流在气旋发展初期对气旋发展起到了主要作用,潜热释放是气旋接近爆发性发展的最主要强迫项,绝对涡度平流在气旋发展后期成为主要强迫项,冷平流是气旋衰减的主要作用项,绝热项在气旋整个发展过程中对气旋的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但扩展Z-O方程没有包含中尺度动力学的信息,所以利用MM5模式模拟并分析了气旋中的中尺度结构。气旋中既有以单波形式存在的重力波,也有以波包形式存在的重力波,重力波波长为50-150km,生命史约为8个小时,相对气旋中心的波速为0-6m/s。由于垂直切变不稳定的存在,平均流为重力波的发展提供了能量,而重力波产生很大的垂直速度并释放了大量的潜热,促进了气旋的发展。
  • 摘要:气象装备的技术保障是气象业务现代化的重要的技术支撑,随着气象自动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的运行更依赖于快速、及时和有效的技术保障,气象观测设备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提高了我们的技术保障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从监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动气象观测设备的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 摘要:目的:探讨天气过程对多人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影响。方法:用气象资料和255米气象铁塔观测资料分析天津市2001年2月18日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天气形势、大气稳定度状况、混合层高度、逆温层、气温、气压和风速等气象要素特征。结果:“2.18”事件发生在高空暖高压脊、地面低压、静风或微风、气温明显升高、逆温增强、混合层高度持续偏低的天气条件下。结论:高低空环流形势、地面风、气温、气压和混合层高度的综合作用对“2.18”事件有重要影响。
  • 摘要:利用2004-2008年沙尘暴观测站网哈密、塔中与和田的大气降尘观测资料,同时结合铁干里克、民丰等18个2007年4月开始的大气降尘、沙尘天气等相关资料,给出了塔里木盆地大气降尘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影响大气降尘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2005-2008年中哈密为三站中大气降尘量最少,其次为和田,塔中的大气降尘量最多;2006年是4年中降尘量最多年份,其次为2005年,2008年相对较少。②春夏季是大气降尘集中季节,秋季略大于冬季,是全年中大气降尘较少季节。塔里木盆地中部最高,南部及西南部的站点降尘明显高于盆地的东部和西部。③在2007与2008年沙尘暴季节中,无论是5月还是6月,大气降尘量2007年基本上高于2008年。④2007年5和6月中,除盆地东面的哈密、铁干里克以及西缘的阿拉尔三站外其它18站沙尘天气较多,沙尘天气是塔里木盆地大气降尘分布高的主要因素,沙尘天气越多,大气降尘量越高。
  • 摘要:根据乌鲁木齐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1992年—2007年大气降水pH值观测数据以及同期气象资料和环境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大气降水pH值和酸雨频率的年际和月际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16年乌鲁木齐市大气降水的年均pH值为5.88,酸雨频率为5.7%,目前虽属非酸雨区,但大气降水有逐年酸化的趋势,尤其冬半年(10~3月)采暖季酸化趋势更为明显;基于酸雨现状,从气象因子和污染物浓度因子等对酸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乌鲁木齐市酸雨的来源主要是SO2和NO2,SO2是诱发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NO2也正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是控制SO2和NO2的人为排放,尤其要控制污染源。
  • 摘要:利用临安本底站PM10质量浓度监测数据,分析了监测点PM10浓度的月际变化、季节变化、平均周变化和平均日变化特征。结合同步观测的地面气象资料,初步分析了地面气象要素与PM10质量浓度的相关性。
  • 摘要:为研究降水过程对大气气溶胶水溶性离子的影响,2008-07在临安区域本底站和杭州国家气候观象台,利用Andersen分级采样器同步进行了大气气溶胶采样,样品用离子色谱(IC)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国家气候观象台总离子浓度在07-02降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07-03与07-02相比,总离子浓度下降了6.4μg/m3;临安区域本底站在降水之后,总离子浓度反而增加了,07-03与07-02相比,总离子浓度增加了10.9μg/m3。降水前后,临安区域本底站的粒径分布特征变化较少,只有SO42-和K+有明显的变化;杭州国家气候观象台的每个离子的粒径变化特征都有明显的变化。远距离输送的离子的浓度,受降水过程的影响较小,局地排放的离子的浓度受降水过程影响较大。
  • 摘要:迄今为止,我国4个WMO/GAW(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网)本底站中只有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具有CH4、CO2、CO在线观测能力,其中CH4主要利用单通道HP5890气相色谱法,CO利用HgO还原气相色谱法,经多年运行,CH4气相色谱严重老化,已不能满足本底大气高精度观测要求,CO气相色谱也因故障停测。为此,本研究在Agilent公司6890N气相色谱仪基础上,通过改造商业化主机,并与自组装的进样选择及控制系统和标校系统进行集成调试和测试,建立了双通道气相色谱系统,用于高精度、高准确度在线观测本底大气中CH4、CO、N2O和SF6浓度变化。经除水的样气通过切换阀分2路进入双通道气相色谱系统,每路串联2根长度不同的色谱柱(预柱和主柱),样气经色谱柱分离后再进入FID和ECD检测器,其中FID检测CH4和CO,ECD检测N2O和SF6,称之为“双通道气相色谱系统”。该系统可实现2个通道同时进样、同步分析,集成后的系统包括切换阀、电磁阀、选择阀以及样品进气流量均能由V1~V8共8路逻辑信号控。FID通道检测过程:样气首先由阀V7/V8控制进入L1、L2,V1切换后由AUX3路(辅助压力控制)载气把L1内样品带入C1和C2进行分离,O2、N2、CH4等气体先被载气带出C2,CH4直接进入FID检测器,CH4出峰完毕后V3切换,使CO经D被镍催化剂在高温(395℃)下转化成CH4,再进入FID检测。之后切换V4,利用N1路气体将重碳氢化合物等后流出组分从C1中反向吹出,避免其对下一个样品分析的干扰,同时也缩短了单个样品分析时间。色谱的主要工作条件如表2所示。ECD通道检测过程:V1切换后L2内样气被AUX5路气体先后带入C3和C4分离,再进入检测器。由于H2O等组分保留时间较长,为缩短分析时间,当N2O及SF6均经检测器后V2切换,利用AUX4路的高纯N2气将C3中的后流出组分从相反的方向吹出。该系统用保留时间定性,CH4、CO和SF6用峰高定量,N2O用峰面积定量。对浓度分别为2000.3×10-9、199.8×10-9、320.04×10-9和5.9×10-12的CH4、CO、N2O和SF6混合标气重复进样110次,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优于0.035%、0.5%、0.081%和1.8%。分析时每隔3个空气样品穿插分析1个标气,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在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试运行期间观测数据表明,该系统稳定性较好,能满足清洁本底大气的高精度、高准确度分析要求。
  • 摘要:[目的]研究在大田栽培和自然光照条件下,人工模拟紫外辐射(UV-B,280-320nm)增加对棉花生理、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人工增加对棉花UV-B辐射,设置4个处理,每个处理的辐射剂量分别为0w/m2(R0)、0.5w/m2(R1)、1w/m2(R2)、1.5w/m2(R3)。测定棉花不同处理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Pro)含量以及棉花的品质和产量。[结果]随着UV-B辐射增强,棉花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Pro相对含量增加,棉花产量和品质均明显降低。[结论]UV-B辐射增强对棉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当辐射剂量超过棉花植株体内一定的阈值之后,伤害程度就越大,最终导致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
  • 摘要:氟氯烃类化合物(CFCs)因其对平流层臭氧的损耗作用及温室效应,使得大气中CFCs的浓度变化及消解等受到国际社会和科学界广泛关注。大气CFCs观测和研究可间接反映各国限制生产、使用和排放ODS以及温室气体的行动方案在《蒙特利尔议定书》影响下是否行之有效。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开始对大气中CFC-11开展长期系统观测[2],我国相关研究机构先后在长三角、珠三角、台湾、香港及北京城区等开展了大气中CFC-11观测和研究[3-7],尚缺乏本底地区大气中CFC-11在线观测资料。
  • 摘要:本文以和田地区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5年的沙尘暴天气资料为研究对象,应用CRESSMAN函数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和田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和田地区属于沙尘暴的高发区,区域之间沙尘暴分布不均匀;②和田地区全天都有沙尘暴发生,大多出现在17-22时;③和田地区沙尘暴天气主要出现在3-9月,高发期在4-8月,最活跃的是5-6月,春夏多、秋冬少;④年际变化呈现出波动减少的趋势,1988年后减势明显;⑤沙尘暴的多发年代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90年代沙尘暴的发生明显减少,平均每10a减少近4.4d;⑥多数沙尘暴天气持续时间在4h以内,平均在1-3h之间,最长持续时间超过9h,民丰长达28.3h。
  • 摘要:利用改造后的雷达对地区西部2005—2008年142次强对流天气的跟踪监测,初步得出地区西部冰雹云的发展、变化规律及雷达识别雹云指标,确立了高炮、火箭防雹作业的作业时机、部位和用弹量,对不断提高防雹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摘要:对2008年6月8—13日的持续性暖区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在高层200hPa出现环流型调整、500hPa贝加尔湖至新疆地区为弱阻高形势和地面锋面低槽的环境下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有低层切变线和低涡;低空急流迅速建立、北抬,使低层风速辐合加强是产生锋前暖区暴雨的有利因素;广西的中尺度环境存在南北明显差异,可能是形成双雨带的主要原因;在切变线和低涡切变锋区上垂直运动结构有明显差异,低涡切变上低层辐合高层强辐散,上升运动更强烈;暴雨前相对湿度明显增大,湿层深厚,中高层相对湿度在降水减弱时率先出现下降趋势;水汽通量中心的出现与暴雨发生时段和暴雨落区较为对应;夏季风向北推进,华南地区发生经向风扰动,出现了季风涌,使南海的水汽和能量源源不断地传送到华南地区,为这次持续性暴雨提供有利条件。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对2008年冬季出现两场暴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场暴雪天气过程500hpa环流形势中高纬度都是一槽一脊型,北涡底部低槽与南槽形成阶梯槽,极地冷空气沿槽后偏北气流南下,与南支槽前偏南气流交绥出现暴雪天气。两次过程不同点2008年12月3~4日过程中纬中高纬度环流形势为径向型,低涡中心为南北椭圆型,南北阶梯槽线近于径向型;2009年2月12~13日天气过程中高纬度环流形势以纬向环流为主,低涡中心东西向椭圆型,南北阶梯槽槽线为东北西南向。两次天气过程地面影响系统为南方系统,北方有强冷高压与南下气旋倒槽交汇,强降水出现在气旋倒槽顶部与高压交汇处。不同点2008年12月3~4日天气过程地面影响系统为江淮倒槽,倒槽顶部等压线密集区等压线为南北径向型。2009年2月12~13日地面影响系统为江淮气旋,江淮气旋影响范围大,强度强,气旋顶部等压线密集区等压线为东西纬向型。两次天气过程形势场有西南急流建立,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辐合形成切变线,为强降水产生提供动力条件。2009年2月12~13日天气过程850hPa暖湿气流比2008年12月3~4日暖湿气流强盛,但2008年12月3~4日天气过程850hPa切变线后冷空气强度比2009年2月12~13日天气过程冷空气强。两次天气过程为雨转暴雪天气,但由于冷空气势力和南下速度不同使雨雪相变时温度不同。强降水时段850hPa有冷空气侵入,2008年12月3~4日天气过程低层到高层有冷空气侵入,但2009年2月12~13日天气过程低层有冷空气侵入,高层没有冷空气侵入。
  • 摘要:利用江西省85个气象站46年的监测资料,运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分析江西省冰雹与雷雨大风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冰雹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有4个中心;雷雨大风易发区主要分布于中北部的地势平整地区,有2个中心。冰雹季节变化呈单峰型,3~5月最容易出现冰雹,4月份最多;雷雨大风季节变化呈双峰型,主要出现在3~8月,3~5月为一高峰,6~8月为另一高峰。冰雹1981年以前以12a时间尺度的周期进行变化,主要经历了3个时期的交替变换,1981年后,江西冰雹以18a时间尺度的周期进行变化,在9a时间尺度上还存在4个时期的交替变换;雷雨大风主要以中高频周期振荡为主,1973年前为12a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1974年后,振荡周期主要以6a时间尺度为主。EOF展开的第一特征向量表明江西冰雹与雷雨大风的变化趋势总体特征是一致的;第二特征向量表明冰雹和雷雨大风在地势平整地区与多山地区都存在反位相变化,而江西南部雷雨大风变化更显著;第三特征向量表明冰雹和雷雨大风在武夷山附近与其它地区都存在反位相的变化。
  • 摘要:通过环流形势、地面形势、物理量场诊断分析及前期温度等对比分析了2008年冬季3次寒潮活动的异同,发现2008年冬季3次寒潮500hPa环流形势及地面冷高压路径各不相同,08年12月5日寒潮为一槽一脊型,强冷空气活动为西北路径,24h最大变压明显小于后两次。08年12月21日和09年1月22~23日寒潮都属于横槽型,横槽位置及影响路径基本一致,只是后者高压脊东北-西南向更明显一些,促使极地冷空气沿脊前强偏北气流南下补充,所以寒潮强度更强一些;这3次寒潮爆发,300hPa高空急流发展都比较强盛。下沉运动一般低层(700hPa以下)偏前,当中低层比较一致,整层下沉运动带来的动量下传引发偏北大风;深厚的冷平流为寒潮爆发积蓄了大量能量,使大气层结不稳定,有利于动量下传加大地面风速;能否产生寒潮除和冷空气强度与路径有关外,也和前期温度密切相关。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冬季寒潮预报的着眼点。
  • 摘要:利用Micaps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自动站及省台、4个沿海气象台分时预报结论等同步资料,对2008年4月1日、5日、24日渤海西部岸区出现的雷雨、冰雹、短时大风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3次天气过程影响系统为大尺度背景下的独立和非独立性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即cb云团和cb混合云团降水。雷雨天气均发生在渤海西部海岸带,向内陆延伸60-70公里。其中,4月1日20-23时的首次“春雷”天气过程,是典型的高空“西北向急流”型突发性强对流天气,当日08和20时周边3个探空站资料和14点地面图没有反映,致使数值产品及物理量场层结稳定度特征值也不明显,直至晚间19时雷达、卫星及临近自动站资料才有明显反映,多数台0-12hr雷雨天气Ts值为漏报,”实际”可预报性为1-2hr;5日和24日雷雨天气过程环流背景较明显,且前期渤海偏东风的水汽短期输送及本区域上空层结不稳定的存在,多数台趋势预报基本准确,但由于20-08时各家数值预报结论和实时监测系统资料差异较大,导致雷雨落区及中间过程预报订正误差偏大,与预报技术、主观因素及可预报性有关。初步归纳4-5个新的中尺系统预报因子,通过2009年5-6月10次雷雨预报个例试报,进一步细化本地临近预报的综合指标。
  • 摘要:选取常规气象资料、FY-2C加密卫星云图、地面加密自动站、雷达等资料对2008年8月11~12日丹东边门单站点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揭示了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主要结论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发生、发展在副热带西部西南气流的2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是大暴雨的直接制造者;强降水有很强的局地性和突发性,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强降水发生之前有一个不稳定能量积累过程,为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楔状云系的出现,为预测新对流单体生成以及突发性局地强降水临近预报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可能是强降水发生的触发条件。
  • 摘要:利用1958-1997年NCAR/NCEP再分析月平均500hPa位势高度格点资料,分析了东北冷涡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研究了海表温度(SST)和射出长波辐射(OLR)对东北冷涡及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东北冷涡与副热带高压是正相关关系,GMS-SST=28℃阈值特征线与东北冷涡强度指数、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都是反位相关系,随着GMS-SST=28℃阈值特征线的逐渐北移,副热带高压减弱,东北冷涡增多,加强。
  • 摘要:本文利用1978~2007a辽宁省59个站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辽宁省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的年平均雷暴日为28.1d,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从东、西部山区向中部丘陵、平原及沿海地区逐渐递减的特征。年平均雷暴日凌源地区最多,为37.4d;金州地区最少,仅为16.9d。其中朝阳、抚顺、本溪、铁岭、阜新、丹东北部地区(山区)年平均雷暴日为30.1~37.4d,属雷暴多发区;大连、丹东、营口地区(沿海)为16.9~24.4d;其它大部分地区(平原、丘陵)为25~29.8d。1978~2007a辽宁省雷暴日数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平均每10a下降1.2d;并且有明显的季、月变化,夏季最多,秋季次之,冬季几乎没有雷暴发生;3到5月迅速增多,6月到8月变化趋于平稳,最大值出现在7月,9月到12月迅速减少。雷暴的日变化在14时到20时发生频率最高,20时到02时次之,02时到08时最少。辽宁省雷暴日持续的时间平均为175.8天,雷暴出现的年平均日期最早在4月5日,最晚在5月初,大部分地区在4月下旬;结束的年平均日期最早在10月初,最晚在12月10日,大部分地区在10月中旬左右。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和多普勒资料对2008年9月7日的一次较长生命史飑线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对多普勒雷达几个产品的适用性进行初步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在雷暴单体发展各个阶段,从雷达观测数据上可以分析出系统流场以及环境风场,两者相互影响会在雷达回波上显示特殊的配置形势。这种在大面积正速(负速)区里嵌套一小块数值均匀的负速(正速)区的配置经常被误判为中气旋,实际上这是由于在对流系统中层发生的中层径向辐合而产生的(mid altitude radial convergence,MARC)。在适当仰角的速度图(V26)上迭加风暴追踪信息(58 STI)便于分析出风暴的发展阶段。通过对风暴追踪信息产品在单体发展的各个阶段上的预报准确性探讨,以及一些其他产品的适用性研究,并将结论利用于短时预报和诊断分析上,以期提高目前短时预报的水平。
  •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大气环流及其诸层物理量场特征基础上,结合逐时卫星云图资料对2002年10月17日~18日宁夏固原一次大暴雪天气过程成因进行了探讨,发现此次暴雪中低层存在着较明显的三股气流的共同作用,指出低涡及暖式切变线是本次过程重要的天气影响系统,降水水汽主要来自于低层输入,同时分析还表明宁夏冬半年的强降水也具有的中小尺度特征。
  • 摘要:本文利用山东雷电监测网建站以来资料结合雷击灾害上报资料分析了山东雷电活动及其灾害气候特征。对资料进行了格点化处理,给出了正负地闪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分析了正负地闪各项参数特征及与雷电灾害的对应关系,同时分析并给出了山东主要城市的闪电参数特征。得到结论:(1)总地闪最大值出现在7、8月份,单峰分布。正负地闪发生频数逐月分布均呈明显单峰型,但正地闪频数峰值在6、7月,较负闪略超前且半峰区较宽,分布近似正态分布。负地闪频数峰值在8月,且半峰区较窄、偏锋明显,9月以后呈急剧下降趋势。(2)正负地闪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与冷空气影响及水汽条件密切相关。负闪占地闪绝大多数,年平均通常负闪占95%以上,但正地闪峰值强度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均大于负闪。陡度的总体和逐年平均值同样存在正闪大于负闪的现象。正地闪的荷电量要远远大于负地闪。正地闪比例在上半年均大于下半年。正地闪发生比例以8月最低,为明显低谷,在4月和10月分别存在一个峰值,4月峰值较10月更强些。(3)正闪大值对应月份及分布与山东累年逐月降雹日数分布[1]基本一致,指示正地闪的发生条件可能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关系密切(4)负闪频数日变化呈明显双峰双谷型,2个峰值强度相当,分别在04时和16时,谷值分别在11时和23时,整体分布较为对称。正闪则在下午16~20时有一明显的峰值,其他时间略有波动峰值不明显。(5)山东雷电灾害多发期为4~9月,月最大雷电灾害日数为18天,出现在2006年6月。3、10、11月雷击灾害相对较少,12、1、2月均无雷击灾害。(6)山东地闪空间分布呈南多北少型式,鲁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为雷电多发区,此外鲁西北沿黄地区也存在一个高值区。(7)雷击灾害日地闪的总体和逐年平均显示正闪平均陡度均大于总样本的平均陡度,相反负闪的平均陡度均小于总样本的平均陡度。其他各参量有升有降,规律不明显。
  • 摘要:快速变化的天气系统影响控制下的黄海海上大气边界层结构是黄海海雾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由于黄海海上常规观测数据极其匮乏,使得海雾发生前与发生时的海上大气边界层状况很难准确知晓,这严重制约了数值模拟研究和预测海雾。因此,如何充分消化海上非常规卫星观测数据改进海雾数值模拟初始场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以2006年3月7日发生在黄海的一次大范围海雾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WRF模式及其3DVAR模块构造了循环3DVAR同化途径,研究了同化GTS常规观测与卫星非常规观测(如反演的QuikSCAT海面风、SSMI可降水总量与AIRS大气温度与水汽廓线等)对海雾数值模拟初始场的影响。
  • 摘要:利用青岛的多普勒雷达数据、地面自动站、垂直风廓线等多种探测资料和NCEP的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8月17日和30日青岛奥帆赛期间两次江淮气旋暴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⑴江淮气旋不同位置的影响造成降水量的变化十分明显,江淮气旋的降雨中心有两个,主降雨中心在气旋中心附近,次降雨中心在垂直于气旋移动路径的左侧,江淮气旋的次降雨中心的形成是由于冷平流渗入气旋一侧造成的,较强的冷平流有利于气旋的发展加强,也有利于江淮气旋次降雨中心的发展加强。次降雨中心的强弱与气旋的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8月17日暴雨是由江淮气旋中心过境,主降雨中心造成的,30日降水是由江淮气旋的次降雨中心造成的。⑵江淮气旋的移动路径和500hPa的引导气流的径向度有关,强弱与850hPa冷空气的强度有关。⑶江淮气旋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在主降雨中心,气旋中心的前部和气旋中心附近,有较强的回波,多成块状和大的带状,次降雨中心也有较强的,多为细条状回波。主降雨中心的有核性特征和次降雨中心边缘性特征。⑷江淮气旋为非深厚系统,江淮气旋的850hPa垂直速度场和暴雨的落区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⑸当江淮气旋的辐合中心和潜热通量中心重合时,江淮气旋受非绝热加热的影响而迅速的发展,是江淮气旋入海后迅速发展的原因。本文的研究首次提出江淮气旋暴雨的主降雨中心和次降雨中心的降雨分布特点,发现江淮气旋次降雨中心也可以造成山东半岛及青岛地区的暴雨和雷电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 摘要:通过对大连基准气候站2005—2008年自动站与人工站地温对比分析,以了解自动站观测值与人工站地温观测值的差异情况及差值产生的可能原因,为历史资料连续使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年平均差值在允许范围内,资料可以连续使用。冬季因积雪影响,地面温度月平均差值幅度较大,自动站数据大于人工站,自动站更具有代表性;深层地温差值变化幅度小,浅层地温较深层差值幅度大,但均小于0.6℃,对于浅层地温这个变化较大的气象要素来说,不影响历史资料的连续使用。差值的日变化较大,二者之间可比性不大。
  • 摘要:以黑龙江省1971~2007年的37a气象要素资料为基础,利用哈尔滨市人体舒适度气候等级评价标准进行扩展,计算黑龙江省各台站舒适度气候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人体舒适度的年变化特征和各季节空间分布规律,人体舒适度指数距平值的年际变化,以及不同地区舒适度天数的年际变化情况。
  • 摘要:利用全国地面基本站雾日统计资料,结合NCEP/NCAR1961-2005年再分析月资料,采用合成方法,对我国冬季典型多雾年、少雾年的气候背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雾日数的多寡与大气环流、湿度条件、温度条件等具有较明显的相关关系。影响我国冬季雾日多寡的环流系统主要是中纬度系统,雾日异常多年冬季环流场偏弱,雾日异常少年冬季环流场偏强。地面相对湿度偏少的环境不利于冬季雾的发生,相对湿度偏多则冬季雾日多发。异常的地面温度条件也与雾日多寡有关,多雾年全国大范围偏暖,少雾年全国大范围偏冷。对地面长波辐射的计算也显示出典型雾日多寡年的大陆长波辐射是有明显差异的。
  • 摘要:应用鲁西南1954~2007年冬小麦越冬前气象观测资料,分1954-1980年和1981年至今两个阶段分别统计其气候要素特征和变化,采用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比分析气候变暖对冬小麦播种期和越冬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鲁西南地区1981年以来比1980年前冬小麦播种期间的平均气温约上升0.5℃,冬前积温增加17.8℃;冬小麦越冬期间的平均气温上升近1.0℃,冬季仍存在缓慢生长现象。由于气候变暖和品种更换的共同影响,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较前27年推迟7天左右。为鲁西南冬小麦确定适宜播种期,使冬小麦减少冻害、形成壮苗提供了依据。
  • 摘要:土壤水分是指在特定的土壤中所含水分数量多少的状况,它是土壤自身的重要组成物质之一,也是构成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农田作物生长生育的基本条件。本文试用全球模式T213驱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进行为期7天左右的预报,然后将模式结果应用于土壤水分预报模型,制作格点化的土壤水分预报模型。为检验模型预报效果,选取了小麦拔节后生长关键期的4月份进行试报,三次试报的相关系数在0.65以上,通过了0.05的信度检验,标准化平均偏差及标准化平均误差基本都在20%以内。说明该模型对河南省土壤相对湿度有一定的模拟能力。
  • 摘要:利用降水自记纸彩色图形数字化处理技术,将降水自记纸转换成标准分钟降水数字化资料,对于研究我省降水强度、暴雨特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暴雨的观测事实进行24小时精细化雨强分析作用更大。降水自记纸的彩色图形数字化是改变目前状态,使其信息的内在含义得到充分利用,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唯一途径。降水自记纸彩色图形数字化处理是通过对降水自记纸进行彩色图形扫描后,利用降水自记纸数字化处理系统软件,提取降水曲线,最终形成分钟和小时降水强度的标准文件。
  • 摘要:本文通过参与式调查和问卷调查方式,从对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媒介选择、手机在农村的普及情况、农民对气象短信资费的承受能力和手机与其它媒介在传播气象信息的比较,分析气象短信在广西农村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 摘要:本文应用2002—2005年河南省雷暴观测资料,通过对雷暴日地面、高空天气形势的分析,按照每种雷暴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有明显差别的原则,将有利于雷暴产生的天气系统归纳为冷锋型、低槽(低压)型、倒槽(切变线)型、中尺度高压底部型、冷涡型、副高边缘型6种类型,给出了每种天气类型的高低空形势配置结构模型,总结了有利于雷暴产生的天气学预报因子和物理量因子特征,使河南雷暴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性更加清楚。
  • 摘要:本文使用1956到2005年共50年的逐小时雨量资料,对河南省4到10月的降水进行研究。分析表明降水集中月份在七到九月,集中时段在9时之前和19时之后,因此分为初夏,7月,8月和夏末四个时段讨论河南省降水。结果表明:7、8月凌晨到上午和夜里是强降水高发的两个时段;对于持续10小时及以上的降水,多开始在凌晨到上午,过程雨量大;短时强降水,发生在凌晨和傍晚;7月有午后开始持续3到4小时的降水,夏末在中午开始的降水也可能持续到晚上。考虑不同的地区,豫北强降水多出现在中午前后,8月除外;豫西山地强降水出现在夜里到凌晨;东部南部强降水出现在凌晨到上午。
  • 摘要:利用郑州市探空资料和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郑州市雷电活动的气候特征,探讨了2004-2007年间多个环境参数与郑州雷电天气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强天气威胁指数、低空假相当位温、K指数、抬升指数及对流稳定度指数与郑州雷电活动有较好的相关性,多参数综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雷电活动的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制作了郑州市雷电概率预报,经2008年业务试运行,6-9月间雷电概率预报的TS评分达到61%,雷电有无预报评分达90%。
  • 摘要:2008年7月21日-23日黄淮、江淮之间自西向东先后出现了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区域性大到暴雨、暴雨天气过程。本文通过对这次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物理量资料、T213数值预报产品、高空风场、地面资料、卫星云图等进行的跟踪监测和分析诊断。给出了强降水落区与高空风场、卫星云图、地面降水以及涡度、散度、总温度、假相当位温、水汽通量等物理量场的对应关系,提出其强降水落区预报的着眼点。
  • 摘要:以CAPS(Centerfor Analysisand Prediction of Storm)研发的ARPS模式(The 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V5.2.4)为基础,结合我国多普勒雷达资料,模拟2001年7月13日安徽省的一次暴雨过程,采用3DVAR(3-demensional variationaldat aassimilation)同化方法,做多时次同化雷达资料试验,前一时次模拟的结果作为下一时次的初始场,不断调整。结果表明,加入雷达资料后的风场、湿度场等都有明显调整,可以明确提高3h降水模拟效果;同化的雷达时次越多,对上述各要素场和降水的模拟与实际观测的对应效果越好。
  • 摘要:本文针对2000年以后丰梅年暴雨区偏北的特点,将2003年、2006年和2007年的暴雨在锋区结构上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得到:梅雨期的确定与副热带高压的脊线位置有关,但梅雨期暴雨却产生在5840gpm附近;淮河流域暴雨仍发生在梅雨锋的斜压锋区附近;暴雨量与梅雨锋的强弱成正比;梅雨锋斜压锋区与假相当位温等值线的密集区相重叠;暴雨区位于锋区中即在对流层中低层的高温高湿区的偏北区域中,也是低空急流的北部;锋生函数的切变变形场决定了暴雨的发生区域;经向锋生函数的正值区呈直柱状,与南风等风速线的密集区相重叠,由切变形变引起的局地锋生造成了斜上升运动;纬向分布的锋生函数指示了暴雨区的范围;暴雨量的大小与梅雨锋和变形场的强度有关。
  • 摘要:本文就气象科普所包含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指出了我们现在气象科普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对它的意义认识不够,二是气象科普产品不丰富,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应加大科普队伍的建设。
  • 摘要:本在应用WRF模式对2008年8月25日发生在上海的一次百年不遇的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基础上,利用模式的较高分辨率输出结果,对暴雨过程的位势扰动场进行了EOF分解。结果表明,EOF1代表了尺度较大的背景天气系统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EOF2、EOF3代表了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由于高度场EOF分解收敛速度较快,前三个模态的叠加就能基本描述整个高度场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应用EOF分解,可将影响天气过程的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有效分离,通过不同模态表示出来,进而可以抽取不同尺度的天气系统,单独对其演过程及影响因子进行研究。
  • 摘要:本文利用2005-2009共4年冬季(11月-2月)江宁地区的单站地面观测资料,筛选出由辐射雾造成的大雾日(08时能见度小于1km)15天,在消空的基础上得到总样本数为47,以前一日20时观测资料作为因子,次日08时0、1化能见度作为预报对象,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并借助于SPSS软件,制作大雾事件的概率预报试验。试验表明,大雾日的回报准确率为73.3%,非大雾日的回报准确率为90.6%。
  • 摘要:用常规天气图、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结合区域自动站资料对2008年6月13日发生在福建省南部沿海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在特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多普勒天气雷达对强降水探测信息的响应特征,得出此次特大暴雨是高空槽、西南急流、低层弱切变、强偏南风风速辐合和地面锋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云霄特大暴雨的回波带是由40dBz以上的强回波核造成的,呈现典型的“列车效应”,降水率高,是一典型的液态强降水对流系统。速度场上有风向、风速辐合,降水增强。强降水区与大速度区相对应。中气旋出现在雨强的峰值。逆风区的出现对强降水的发生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暴雨区沿着急流轴分布,与海岸线平行,特大暴雨中心出现在急流中心附近的漳州、厦门两市。中低空西南急流上有风速脉动,急流增强时间比实况降水提前,雨强大的,提前得更多,急流增强幅度低层也大于高层。同时急流增强或减弱的时间低层均先于高层,但急流减弱的时间落后于强降水的结束时间。急流增幅大的,降水量也大。低空急流的振荡可作为特大暴雨临近预报的因子之一。低层垂直风切变明显增大时,对应地面降水强度也明显增强,大的风切变,对应大的雨强,切变减弱时,对应地面降水强度也明显减弱。低层垂直风切变强度变化对强降水发生的时间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多普勒雷达产品对暴雨落区、雨强的变化有强的临近预报能力。
  • 摘要:根据长沙市气象观测站1970-2008年气象观测资料,对近38年长沙市灰霾天气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灰霾天气整体呈增多趋势,进入新世纪急剧增多;灰霾日数变化可以分为六个阶段;长沙灰霾天气具有月季变化及年代际变化特征;灰霾天气受日照时数和降水等条件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日照时数和总辐射量;在没有人类活动影响或经济发展影响(或影响较小的时候)带来的趋势性变化的时候,年灰霾天气日数的波动主要反映了气候波动固有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长沙近年灰霾天气激增,但年污染日数减少,说明28年前在粉尘污染时代建立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已经不能描述新型的复合型空气污染,能见度的恶化,主要是与细粒子质量浓度关系比较大,汽车尾气及颗粒更小的二次气溶胶粒子对灰霾天气的形成贡献更大;在灰霾天气里,三种污染物浓度显著增加。
  • 摘要:灰霾天气在我国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灾害性天气。分析研究灰霾天气的发生规律及其成因,对准确预报灰霾天气、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交通安全和提高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1971—2008年2月内蒙古12个主要城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12城市灰霾天气的时空分布及其主要气象要素特征情况。结果表明:①我区12个主要城市中乌海市出现次数最多,而且绝大部分出现在2004年以后,其他城市大部分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巴彦浩特和临河最少;②08时发生次数最多,02时最少,春季比其它季节增多;③当灰霾出现时,大部分平均水平能见度在5.0-9.0km之间,相对湿度小于60%(70%),风速小于3.0m·s-1,偏南风概率较大。
  • 摘要:电视气象专栏是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基本定型的栏目形态,由于它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节目之一。因此,各种媒体都试图将天气预报从简单地提供天气信息向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气象新闻转变,使天气预报服务向全方位、无微不至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 摘要:气象彩信是一项全新的业务,充满机遇与挑战。本文从采编角度入手,对气象彩信模式作了论述。在坚持新闻性的基础上,气象彩信应兼顾气象与生活信息,突出生活气息,语言通俗易懂。针对气象彩信的基本框架,论文分门别类地进行了具体分析,希企能从中找到一个相对完善、实用、模拟性强的通用模式,以供今后具体编辑时有所依照。
  • 摘要:本文利用2001年4月-2005年6月西安市区空气污染物SO2浓度的实际检测数据,结合单因子评价模式,分析了西安市大气中的SO2污染特征;并利用同期的地面气象要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气象条件的关系对西安地区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讨论了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的成因,并得到了一些初步结论。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区主要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冬、春季比夏、秋季污染严重,采暖期比非采暖期污染严重。SO2有明显的年变化,SO2的浓度2001年-2003年呈逐年减小趋势,但2004年~2005年是逐渐增加的。月变化呈单峰型(12月达最高峰,8月达最低值)。从1月-4月份浓度逐渐降低,4月份-10月份在同一污染水平上,10月份-12月份浓度增长幅度特别大。近四年来,SO2浓度都以夏季平均浓度最低,以春季和冬季平均浓度最高。
  • 摘要: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大气扩散模式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了常州市大气污染扩散应急响应系统,该系统以中尺度数值模式CWRF输出的大气背景场作为气象初始场,运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最新开发的大气污染扩散模式HYSPLIT4.8计算大气污染物的轨迹、扩散及沉降浓度及扩散范围,采用叠加了常州、金坛、溧阳加密观测站点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oogleearth)精确地显示出大气污染物的传播路径、影响区域和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应用该系统对2008年9月12日常州滨江工业园区一次污染物泄漏事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依托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可以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背景场;应用HYSPLIT4.8模拟出比较细致的污染物扩散情况;叠加了常州、金坛、溧阳气象加密观测站点的googleearth地理信息系统,改善了HYSPLIT模式本身自带地图粗糙等不足,提高了大气污染扩散应急产品的精细化水平。(2)模拟结果表明,扩散的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是逐渐降低的,在3m/s风速下,1~2个小时污染物就能影响到常州市区,4小时离开市区;在沉降过程中,除了在开始阶段沉降的浓度会有短暂的上升外,污染物浓度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扩散区域的变大而逐渐下降(因为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了一段时间以后才逐渐沉降到地面,因此一开始地面沉降的浓度并不是最大的),影响的区域在下风方向。另外从模拟的情况来看,越往高层,风速越大,污染物输送的距离就越远,对于不同高度上污染物的输送方向也有比较大的区别。常州大气污染扩散应急响应系统建成后,常州市气象局除了对常州滨江工业园区的污染扩散进行了个例模拟外,还在2008年常州市组织的“天网2008”大型应急演练中利用该系统成功地进行了预报和服务,在应急演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应用为今后常州市化学品扩散突发事件的应急服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摘要:本文在区域气候模式RIEMS2.0耦合了一个包含起沙、输送沉降过程的沙尘气溶胶输送模式,并考虑了沙尘气溶胶对辐射的影响,本文利用该模式及简单的沙尘气溶胶间接效应参数化方案,模拟研究了1998年中国地区沙尘气溶胶直接气候效应。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沙尘气溶胶垂直积分浓度最大,全年平均值达到101.2mg/m2,华北地区次之,为68.7mg/m2。全区域全年平均值为26.6mg/m2。沙尘气溶胶总的效应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春、夏、秋、冬四季平均辐射强迫为-0.21W/m2,-0.14W/m2,-0.25W/m2和-0.26W/m2。沙尘气溶胶总体上使地面气温下降,其中西北地区全年降温最大;同一地区冬季和春季地面降温较大,在对流层下层,沙尘气溶胶使得气温降低,地面附近气温下降幅度最大,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变化幅度减小,在600hPa高度以上使大气增温。对不同季节,不同地区沙尘气溶胶的直接效应对降水的影响差别很大。沙尘气溶胶间接效应对地面温度的影响较小,小于直接效应。沙尘气溶胶间接效应对降水的影响较大,和直接效应相当。
  • 摘要:本文利用2006年12月24日-27日采集的南京市一次辐射-平流雾的雾水样品资料,分析了南京市雾水的pH值﹑化学组成及其与雾微观结构的关系等特征。结果表明:酸雾的频率达61.5%,平均pH值为5.63;雾水中主要阳离子是NH4+﹑Na+﹑Ca2+,主要阴离子是SO42-﹑NO3-,其次是Cl-;雾水中总离子和SO42-浓度水平较高,说明南京市大气的污染比较严重;雾水的Na+/Cl-为3.09,明显高于其它地区,Cl-亏损严重,主要是因为此次雾是平流—辐射雾,受到东南海面上吹来的暖湿平流的影响;雾水离子总浓度与雾滴粒径呈反相关趋势(r=-0.71)。
  • 摘要:根据南京气象观测站2004年1月-2008年7月逐日观测资料对南京市霾天气的气象要素特征和地面天气形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南京霾现象多发生在中午前后,11时出现的次数最多;南京霾一年四季各个月份都有,6、10月出现次数最多,7月出现次数最少。(2)南京霾天气时能见度多在4-8Km范围内;静小风,风速主要在1-3m/s,偏东风时霾天气发生较多;适当的相对湿度有利于霾天气的出现。(3)各种天气形势下均有可能出现灰霾,其中地面形势为冷高压或变性高压脊时最有利于灰霾的出现,其次是入海高压南侧或底部和入海高压的后部,地面倒槽和低压槽相比而言不利于灰霾的出现。
  • 摘要:利用南昌市2002年至2006年连续5年的降水监测资料,分析了南昌市酸雨污染的现状,揭示了南昌市酸雨的形成因素。研究表明,南昌市酸雨酸度大,频率高,且近年来降水PH值有下降趋势,主要是硫酸型污染。
  • 摘要:本文通过雷达回波图,卫星云图以及天气图分析产生于山东半岛的一次冰雹过程,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了雷达回波图,卫星云图以及天气图的应用和掌握,对于强对流天气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
  • 摘要:系统的介绍了开发保险理赔实况证明专业气象服务系统的必要性,并把整个系统分为资料数据库模块、资料入库模块、资料查询模块、气象证明服务模块四个部分来开发。详细的介绍了每个模块的开发细节,并简单明了的总结了保险理赔实况证明专业气象服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其它省市气象局开发类似的专业气象服务系统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
  • 摘要:为了解城市春节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状况,2008年1月30日至2月9日,用安德森分级撞击式采样器在沈阳市城区进行了大气气溶胶分级采样,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细颗粒物样品中41种元素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富集因子和主因子分析,讨论了沈阳市春节期间大气细颗粒物中元素的组成及来源。结果表明: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使春节期间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急剧增加,颗粒物浓度在除夕夜零点达到最高值,约为平时的5倍多;同时大气细颗粒物中的元素浓度也明显高于冬季平时状态的数倍甚至数百倍,其中燃放烟花爆竹的标识元素Ba、Sr、K等元素浓度非常高;由交通和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元素Cd、As、B、Pb、Zn等在细颗粒物中也有大量的富集,显示了春节期间除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颗粒物污染外,来自冶炼、餐饮、化学工业以及汽车尾气等人为污染源的释放也占有重要地位。据此提出进一步限制烟花爆竹燃放及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建议。
  • 摘要:采用紫外光度法,使用美国热电子公司的TECOmodel49c型紫外吸收式臭氧分析仪,对2004年5月泰山站的地面臭氧进行监测,以获得更具华北区域代表性的臭氧春季污染特征.结果表明:2004年5月泰山站φ(O3)的月均值为64μLPm3,变化幅度达到53μLPm3;其频率分布呈单峰性,主要集中于55~75μLPm3,与济南站的分散型和区域背景站CapeD’Aguilar的双峰型分布有明显的不同;泰山φ(O3)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变化幅度(19μLPm3)远大于中国西部的瓦里关站,这可能与泰山处于中国东部,尽管距地面较高,但不可避免地受到区域性的污染有关.
  • 摘要:当前的气象生活指数研究方法是引用数学统计方法,对气温、气压等多种气象要素进行计算而得出的量化的预测指标,但是人体的感觉并不那么简单。本文在现有指数等级设置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气候状况及笔者在日常气象生活指数预报工作中的体会,对现有气象生活指数的预报进行解析细化,使其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工作实际,以提高其适用价值。
  • 摘要:气象资料质量评估是指对气象资料的可靠性、保障应用价值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通过对战时气象资料的评估,掌握气象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和处理加工的及时性,为调整气象资料服务保障提供依据;同时,客观的气象资料评估也有助于激发各气象部门工作的积极性。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1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以战时气象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可用性、全面性、相关性和连续性等6项指标建立战时气象资料质量评估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出两两判断矩阵,并以3个气象台提供的不同气象资料为例,通过进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出质量最佳的气象资料。通过气象资料质量的综合评估,为气象台及时、全面地发现组织气象观探测、预报保障、装备性能与维护、信息传输网络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为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指导,也为战时气象资料质量的提高程度的评价提供量化依据。
  • 摘要:2008年新疆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对新疆矿业、石油、交通、批发四个行业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调查,调查中取得了很多第一手真实数据,并进行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有意义的结论和评估方法上的突破。以新疆高敏感的矿业、交通、批发业作为典型行业代表,深入到各典型行业单位对其生产经营环节和流程进行调查,分析气象服务产品具体影响的环节和影响程度,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进行评估,测算该典型单位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同时通过对典型行业的专家对气象服务的敏感度、需求度和满意度及气象贡献率等进行调查,进一步对气象服务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定量评估。这项调查研究成果对气象服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对这次服务效益评估,收获很大,增加了行业单位与气象之间相互的交流和认识,对相关行业的生产流程了解的比较清楚,同时对气象在哪些方面能起到有益作用等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调查中取得了很多第一手真实数据,在计算中得到了应用,首次采用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气象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在评估方法上取得了系列进展。总之,要增强行业气象服务效益,必须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增强气象服务水平,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加强气象服务效益调查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使气象服务评估工作逐步规范业务化。大力组织开展气象服务效益调查评估方法的研究和经验交流,促进气象服务效益调查评估的质量。
  • 摘要:应用2003-2006年T213数值产品,通过动力统计释用(MOS),分季建立了山西省109县日极端气温预报模型;采用M-γ尺度气候模式,通过分季节、分天空状况模拟和检验,得到不同背景下乡镇与县站气温差额分布,依此,在较高质量的分县预报基础上,经过订正得到乡镇日极端气温的预报产品,取得较好的效果,弥补了目前乡镇自动站基础资料的不足,为乡镇精细化气温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巧。
  • 摘要:长治市2007年9月29日08h~30日08h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暴雨和大暴雨天气,部分县、市遭受重灾。针对暴雨的成因,从500hPa天气环流背景、700hPa急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的主要参量(相对湿度场、K指数场、散度场)以及FY-2C红外卫星云图的中尺度对流辐合体(MCC)的演变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给出了暴雨预报着眼点。该次暴雨及时发布了蓝色预警信号和暴雨地质灾害重要天气警报,为防汛工作及早安排部署提供了准确的重大决策气象服务。
  • 摘要:利用山西省电力公司所建南岭站十多年的积冰与气象要素日观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积冰的年月际变化特征,研究了积冰与天气条件的关系,得出了易发生积冰的气象要素量值范围。对积冰前后期主要气象要素的演变分析表明,降水、增湿和降温是积冰发生的前期天气特征。这对电力部门预防电线积冰灾害,保障电力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针对2009年2月7~8日,持续干旱近百天的黄河中游地区出现的转折性雨雪天气,利用实况资料计算了等熵温度梯度、可降水量、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相对湿度、垂直速度等,分析了熵分布及演变特征、干侵入特征、水汽场特征等,得出:(1)此次降水出现在500hPa环流形势平直,极地冷空气活动较弱,而地面回流高压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的背景下,系统浅薄,降水量级难以把握。(2)熵诊断揭示,500hPa等熵梯度大值区的出现对未来12~24小时强降水有先兆指示意义,强降水中心出现在500hPa等熵梯度大值区与700hPa温度露点差<3℃的叠加区。(3)水汽诊断表明,强降水出现前,黄河中游及其上游西南地区的可降水量显著增加,为强降水的出现提供了水汽的积聚,而降水开始后,低空超低空东南急流则是水汽的主要补充来源;强降水并不是出现在水汽通量大值区内,而是在水汽通量大值区西北侧、其等值线密集带附近同时又有风辐合的区域。(4)此次雨雪过程中,干冷空气主要来自对流层高层,在雨雪区上空的垂直分布呈“漏斗”状,期间从贝加尔湖地区南下的西北和东北气流沿漏斗壁下滑,向低层传播;而中低层湿区呈倒扣的“碗状”,向上伸展,中低层西南和东南两支暖湿气流,沿“碗壁”爬升,在对流层中层耦合加强,与干冷空气交汇,产生强降水。(5)对流层高层持续的干侵入,使得中低层切变线稳定维持,有利于其前方西南急流的稳定加强和对流性不稳定的持续发展,是导致强降雪持续、增幅的重要原因。(6)强降水出现在地面中尺度辐合稳定加强期间,降水落区在辐合区及其东南侧;辐合区内强烈的上升运动是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使熵由不平衡达到平衡的重要机制。
  • 摘要:利用1998—2006年TRMM逐月降水产品和我国644个台站雨量计降水观测结果,分析了两种资料对我国降水特征描述的异同。结果表明:TRMM和雨量计资料刻画的全国降水空间分布在年平均和季平均时间尺度上都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均反映出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降水中心从冬季到夏季由大陆东南方向向西北方向推进,然后在秋季向东南方向后退的季节变化特征。不过就区域而言,在雨量计分布密集地区,TRMM降水与台站观测的降水在年平均、季平均尺度上的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在雨量计分布稀疏区域,TRMM与台站观测的降水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因此,TRMM降水产品在中国区域的应用还需要进行订正。
  •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各地农业生产格局的不断调整,我省现有的地面观测网络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亟待改善和加强。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省农业生产格局与原有站网监测的不适应以及现有农业生产格局对站网监测的需求,从而对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提出相关建议,对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 摘要:2008年7月21日(20-20时)陕西出现了近年来较强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全省共出现9站暴雨和7站大暴雨。勉县、南郑突破了建站以来最大日降水量历史极值。21日与陕西暴雨区毗邻的甘肃陇南、四川广元等地也出现了强的暴雨过程,可见其范围之广,强度之大。暴雨造成西安(周至)、汉中、安康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洪涝、泥石流灾害。因灾死亡、失踪12人,直接经济损失1.36亿元。分析显示本次大暴雨过程是由副高减弱、高原低槽加深移出,引发700hPa的西南涡迅速加强东移,该西南涡是影响此次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造成区域性暴雨直接影响系统是中尺度复合体MCC。结论如下:1卫星云图和风矢量分析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中充沛水汽输送源地主要源于从孟加拉湾地区,水汽输送以对流中低层的700hPa最为显著,且这支暖湿急流输送带具有一定的间歇性。孟加拉湾地区存在维持活跃的热带风暴云团或云系对青藏高原东北侧的区域性暴雨有一定的提示作用。2此次由MCC造成的区域性暴雨落区与850hPa的θse高能中心对应较好。大暴雨出现在该高能中心北伸的高能轴上,并较暴雨提早出现约12小时,有一定的预报提示作用。陕南的降水出现在MCC减弱的过程中,最大雨强出现在06-07时,这与以往的结论存在区别,这点还需进一步的中尺度分析探讨。3暴雨时850hPa新出现的偏东急流输送加速了MCC的发展加强,此时也是垂直上升运动最为强烈时刻,在以往的大暴雨和冰雹天气过程中很少见的,这从一个角度解释这次暴雨过程上升运动之剧烈的缘故。4暴雨前及暴雨时高层强辐散区出现了随高度下移的情形,且高层的辐散加强领先于低层的辐合,低层辐合区是由850hPa在汉中、达川等出现的偏东急流输送实现的,高层强辐散区与低层辐合区的配置对大暴雨时的强烈上升运动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 摘要:利用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19日-22日陕西中南部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受西南涡东北方向移动的影响,陕西中南部出现了这次强暴雨过程。暴雨发生时具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强烈的上升运动携带大量的水汽迅速上升凝结,强烈的上升运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形成大降水。湿度场与上升运动的相互耦合是是暴雨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机制。850hPa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水汽经过西南涡东侧的偏南风输送到陕西省境内,为这次暴雨过程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总风暴螺旋度的大值中心与西南涡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对预报实践有指示意义。
  • 摘要:用1955-2007年的地质灾害与降水资料以及加密乡镇人工监测站、乡镇自动气象站、水文降水资料针对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特点,调查分析其形成机制,分析地质灾害发生与降水强度和降水持续时间的关系,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地质灾害不同易发区的临界降水指标,并结合气象部门现行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流程,研制了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精细化预报预警思路和制作流程,建成了自动运行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业务系统。经过2008年的应用,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
  • 摘要:以2007年夏季发生在河套地区的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对其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实况对比表明模式对暴雨落区的模拟是成功,然后利用模式输出果对暴雨形成机制在影响天气系统、水汽输送、不稳定层结和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大暴雨都发生中高纬十分稳定的环流形势下,在第一次暴雨过程中,西北涡和低空西南急流是其主要影响系统,低涡东侧的辐合和低层暖湿气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和水汽条件;在第二次暴雨过程中,500hPa切变线为其主要影响系统,高层强烈的抽吸作用为暴雨区提供了强劲的上升运动,弱冷空气与低层暖湿气流之间形成强烈位势不稳定为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第一次暴雨过程中一直有高通量水汽输入,水汽由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两股偏南气流合并而成;第二次暴雨过程的水汽有台风“帕布”东北侧的偏东气流输送。与第一次暴雨过程无冷空气作用不同,第二次暴雨过程中由于有弱冷空气侵入触发了不稳定能量释放,更有利于暴雨的产生和形成。低层螺旋度正值区与未来12-18h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暴雨区高层为螺旋度负值区,螺旋度这种高低层耦合是触发和维持暴雨的动力机制。
  • 摘要:雾的监测方法主要有地面资料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本文对比了雾的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各自的特点,并对利用现有的地面数据资料进行雾的监测时所遇到雾的判别、自动能见度观测数据的使用、离散数据插值等几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雾的地面监测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实现,这套软件不仅可以用于对雾的监测,还能帮助对利用卫星遥感进行雾区识别的对比验证。
  • 摘要:文中使用欧洲中心(ECMWF)500Hpa高度、海面气压、850Hpa温度、700和850Hpa相对湿度、500、700和850Hpa风场等要素场资料,通过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并与2003-2007年太湖流域八个水利分区湖西区、浙西区、太湖区、武澄锡虞区、阳澄淀泖区、杭嘉湖区、浦西区和浦东区的测站雨量日资料建立逐步回归预报方程,并对比2008年浦东和浦西区逐日面雨量预报和实况,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统计预报方程能抓住梅汛期和盛夏期的降水特征,对太湖流域的分区面雨量预报具有指导意义。
  • 摘要:利用常规资料、FY-2红外云图、雷达回波和螺旋度理论,对2007年9月27日至29日出现在四川盆地北部副高东撤过程中的连续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连续暴雨天气的降水和云图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β中尺度特征。在暴雨中尺度系统发展初期,雷达回波范围较小,比较零散,强度较强;中尺度系统发展和强盛时刻,雷达回波带状或块状结构密实,降水强度较大;强度在30到45dBz之间的雷达回波有利于中尺度降水的持续和加强。暴雨区位于700hPa正螺旋度中心附近,低层正垂直螺旋度和高层负垂直螺旋度的上下耦合配置,表示低层为正涡度的辐合上升区、高层为较深厚的负涡度辐散区,有利于暴雨中尺度系统的发展。
  • 摘要:利用湖南地区ADTD闪电定位仪资料,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湖南夏季雷暴发生过程中地闪的区域特征、及地闪与大气不稳定参数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并建立不同区域地闪数的预报方程。结果表明:采用经验正交方法研究地闪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发现湖南地闪活动可分为三个区域,即:湘西山地区、湘北平原区及湘南山地区,各区与地闪相关性好的不稳定参数分别为,湘西山地区:对流不稳定能量、抬升指数、修正K指数及粗理查逊数;湘北平原区:抬升指数、修正K指数及大气可降水量;湘南山地区:通气管指数。并且不稳定参数与地闪数具有一定的回归关系,各区地闪活动的预报方程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摘要:近20多年来,中国东南部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该地区的城市热岛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引起普遍关注。本文使用经均一化订正的地面实测观测气温数据作为站点的实际变化序列,用NCEP/DOEAMIP-Ⅱreanalysis(R-2)数据作为不受热岛影响的气候背景资料,分析城市热岛效应对中国东南地区的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对东南地区气温增暖的影响非常显著。在过去的20多年里,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暖的29.8%是由UHI效应引起的,而在各个季节中,春季城市热岛效应最强,冬季、夏季次之,秋季的热岛效应最弱。1979~2002年由城市热岛效应使得春季平均气温上升了约0.416℃,而冬季只有0.325℃,空间上,中国东南地区气温城市热岛强度分布呈现从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云贵高原至珠江三角洲地带热岛效应最显著。
  • 摘要:针对目前气象观测中云的人工观测的主观性以及没有客观的历史实况纪录对照查询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以观测员角度的全天空云图获取方式,将照相机绕观测点旋转实现对全天空的拍摄,通过相当的拼图算法得到全天空图像。与当前国内外研究工作普遍使用的广角鱼眼镜头相比较,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角鱼眼镜头造成的畸变。因此,用这种全天空图像获取方式进行云的自动观测是可行的。
  • 摘要:针对目前气象情报保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利用建模的观点,从硬件建设、软件设计等方面入手,对气象情报的接收、传递、补充、清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旨在提供一个高速、可靠、可监控、自动运行的保障模式。模型克服了以往资料保障模式存在的隐患,经过三年多的试用表明该模型运行可靠,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效果。本文在气象资料接收设备维护、气象情报保障等方面做出了科学有益的探索,适合气象情报保障相关专业人员参阅。
  • 摘要:本文根据国庆首都阅兵空中梯队受阅飞行对能见度条件的要求和飞行气象保障的需要,以南苑机场的能见度为代表,统计出最近10年国庆期间首都各级、各类能见度的出现频率和随时间的演变规律。通过对最近10年天气形势的普查和与南苑机场能见度的对比,归纳、统计出国庆期间首都低能见度日前一天的地面天气形势类型、基本特征、出现频率,分析各种、各类地面天气形势与次日首都各级、各类能见度及演变的对应关系,总结出有利和不利于低能见度出现的各种前期天气形势和预报中应重点把握的环节。本文所总结归纳的地面天气形势类型与次日首都能见度的对应关系较好,可用于指导国庆期间能见度的短期预报。
  • 摘要:本文分析了赣北、赣中、赣南1959-2008年夏季(6-8月)降水量的线性变化趋势,并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夏季降水的周期变化,结果显示,赣北、赣中、赣南夏季降水线性趋势呈上升趋势,江西省夏季降水变化包含了多个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和演变特征;利用滑动t检验方法检验了江西夏季降水的突变,赣北、赣中、赣南夏季降水的突变点均发生在1992年。
  • 摘要:根据江西赣县1959-2007年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回归、累积距平方法对赣县近49a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9a赣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以夏季增温最为明显,冬季增温次之,春、秋季则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冬季增温的突变点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春季出现在90年代中后期,夏季为21世纪初,秋季则没有出现明显的突变点。年降水量随时间总的趋势略有增加,但不明显,四个季节中春季降水量最多,夏季次之,秋、冬两季降水量均较少;从年代际来看,20世纪60年代降水量最少,之后逐渐增多,至90年代达到最多,但2001~2007年偏少,表明从21世纪开始,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不同年代季节间降水差异也较大,20世纪80年代中以前春、冬季降水量偏少,夏、秋季则偏多;80年代中以后,春、冬季偏多,而夏、秋季偏少,且季降水量近年来也呈减少趋势。
  • 摘要:结合GIS技术、气候倾向率以及突变分析方法对辽宁近50年热量资源相关要素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就区域平均值而言,除≥20℃积温以外,其它各界限温度积温都表现出极显著增多趋势,增幅在64-67℃·d/10a之间。≥0℃和≥5℃初日显著提前,≥10℃和≥15℃终日显著延后,持续日数都显著增多。≥0℃、≥5℃和≥10℃积温在1993年前后发生突变,≥15℃和≥20℃积温气候突变发生在1998年前后;≥0℃、≥10℃、≥20℃初日,≥0℃、≥5℃、≥10℃、≥15℃持续日数以及≥20℃终日都发生气候突变。在空间上,近50年≥0℃和≥10℃积温:在辽西大部、中部平原以及大连大部地区极显著增多,且增幅最大,在60℃·d/10a以上;在1970年代减少,从1980年代开始不断增多。≥0℃持续日数在中部平原、辽西南部、东部山区南部和大连南部地区显著增多,其中高值区范围在1980年代减小,低值区范围年代间交替变化。≥10℃持续日数在环渤海部分地区、中部平原和辽北部分地区显著增多,在1970年代大部地区减少,从1980年代开始,大部地区持续增多。
  • 摘要:利用GIS技术、气候倾向率以及突变分析方法对辽宁近50年无霜期积温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突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辽宁无霜期积温区域平均值年际变异性很大,最大值超过600℃·d,近50年极显著增多,增幅为85℃·d/10a,其中增幅最大区域分布在辽西南部和中部平原南部,超过90℃·d/10a,趋势极显著,增幅最小的区域分布在东部山区大部和辽西西部,在60℃·d/10a以下,且东部山区西部和辽西西北部增多趋势不显著。主要增多时段在1990年代以后,无气候突变现象;气候平均值从2700℃·d以上到1800℃·d以下由南向北递减分布,B时段(1971-2000年)与A时段(1961-1990年)相比,除东部山区中西部和辽西西部略有减少外,其它广大地区不同程度增多,其中东部山区北部、辽西大部、中部平原大部以及大连部分地区增多最多,在60℃·d以上。从年代际变化来看,2600℃·d以上的积温高值范围由环渤海地区向东北不断扩展,2000年后达到最大,覆盖了辽西大部、中部、辽北大部和辽南大部地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