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可溶性有机氮

可溶性有机氮

可溶性有机氮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582366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生态学报、土壤学报、土壤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等;可溶性有机氮的相关文献由317位作者贡献,包括邢世和、周碧青、杨文浩等。

可溶性有机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582366 占比:100.00%

总计:2582451篇

可溶性有机氮—发文趋势图

可溶性有机氮

-研究学者

  • 邢世和
  • 周碧青
  • 杨文浩
  • 周建斌
  • 李世清
  • 杨玉盛
  • 赵满兴
  • 张黎明
  • 杨静
  • 马红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钟珍梅; 杨庆; 游小凤; 邢世和
    • 摘要: 为了探明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降解后红壤可溶性氮及氮水解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室内好气恒湿培养法,研究占红壤质量0.5%(T1),1%(T2)和2%(T3)的圆叶决明添加至红壤中,培养7~88 d内红壤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和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及脲酶、蛋白酶和天冬酰胺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圆叶决明后,红壤NO_(3)-N和NH_(4)^(+)-N含量在培养前期降低,培养中期增加;而整个培养期SON含量及脲酶、蛋白酶和天冬酰胺酶活性均增加,且圆叶决明添加量越大,效果越显著。NO_(3)-N和SON含量及脲酶、蛋白酶和天冬酰胺酶活性可用2次或3次函数方程拟合;而NH_(4)^(+)-N含量可用线性函数拟合。氮水解酶与NO_(3)-N负相关,与NH_(4)^(+)-N和SON正相关,且相关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蛋白酶>天冬酰胺酶>脲酶。综上,添加圆叶决明提高了红壤供氮水平和红壤氮转化能力。
    • 袁在翔; 关庆伟; 邹朋峻; 谷雨晴; 吴茜; 金雪梅; 陈霞
    • 摘要: 探讨农田转化林地对土壤可溶性氮的初期影响,及其在不同造林树种和土层中的差异,为城市森林营造中的树种选择提供基础数据。以邻近传统水稻田为对照,分析农田转化林地7 a后,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纯林林地0可溶性有机氮(-26.11%)、铵态氮(-15.12%);(2)可溶性氮在各纯林土壤中的降幅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香樟林地、水杉林地、重阳木林地;(3)0可溶性有机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损失量分别占0
    • 孙盛凯; 刘新坤; 朱旭毅; 段霄汉; 韩惠芳
    • 摘要: 生态系统中碳、氮元素和其他营养元素的矿化、固持、淋溶和植物吸收均与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有密切联系,DOC和DON在土壤物质循环和养分流动等动态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成为生态学、环境学、土壤学、水文学等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分析土壤DOC和DON转移外流在土壤碳氮元素循环中的贡献,可为合理耕作施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包括DOC和DON的定义及分布含量,从季节、温度、湿度、pH值、耕作和种植制度、施肥等方面分析了土壤DOC和DON含量的影响因素,在阐述土壤DOC和DON迁移转化的基础上,分析土壤DOC和DON的淋失,并提出了土壤DOC和DON淋失的防控措施。综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发现,土壤DOC和DON为组分复杂的可溶性有机混合物,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强,可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造成生态系统的碳氮亏缺并对周边水体的质量产生影响。为更深一步探索土壤DOC和DON的生物和化学属性,未来可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DOC和DON的研究,并探究DOC和DON向深层土壤迁移以及二者之间的转化和淋溶。
    • 杨静; 郭文圻; 杨文浩; 周碧青; 张黎明; 邢世和
    • 摘要: 可溶性有机氮在氮素转化和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等氮磷钾条件下以单施化肥(CK)为对照,研究不同数量紫云英(CMV1,15000 kg·hm^(-2);CMV2,30000 kg·hm^(-2)和CMV3,45000 kg·hm^(-2))翻压后灰泥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和溶解性有机氮(DON)的动态变化、迁移特征及损失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20~40 cm和40~60 cm土层SON含量分别较0~20 cm土层降低了58.50%和78.47%;施用紫云英利于SON在灰泥田土壤剖面中累积,水稻生育期0~60 cm土层CMV1、CMV2和CMV3处理SON密度分别较CK处理提高5.57%、10.11%和21.39%;不同施肥处理DON总损失量介于18.33~58.55 kg·hm^(-2),占可溶性总氮的46.52%~50.16%,其中3.77~37.85 kg·hm^(-2)(以N计,下同)随淹水层径流损失,14.5~18.02 kg·hm^(-2)随渗滤液迁移损失,且DON在土层间的迁移具有一定的延迟性;每季水稻CMV1、CMV2和CMV3较CK可分别减少16.90、31.09和37.52 kg·hm^(-2)的DON损失。上述结果表明DON是稻田土壤氮素损失的重要形态,施用紫云英后灰泥田DON的损失量低于施用等氮量尿素,可减少水田氮素面源污染。
    • 杨静; 张毅; 鲍清涛; 杨文浩; 周碧青; 张黎明; 邢世和
    • 摘要: 为揭示可溶性有机氮(soluble organic nitrogen,SON)在土壤剖面的分布状况,选取中亚热带地区发育于相同母质的黄泥田、灰黄泥田和灰泥田3种不同类型水稻土为对象,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土剖面中SON含量、组分及主控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稻土SON、游离氨基酸氮(FAA-N)、酰胺氮(AN-N)和可溶性蛋白氮(SP-N)含量具有明显的剖面分异,均表现为0~20 cm土层>20~40 cm土层>40~60 cm土层。不同类型水稻土SON及各组分含量差异主要表现在0~20 cm土层,均表现为灰泥田>灰黄泥田>黄泥田,灰泥田SON、FAA-N、AN-N和SP-N含量分别高于灰黄泥田50.5%、41.7%、44.8%和2.1%,高于黄泥田196.5%、200.9%、180.4%和76.5%。0~20 cm土层3种不同类型水稻土FAA-N和AN-N分别占SON的54.4%~58.7%和45.5%~48.1%,而底层(40~60 cm)FAA-N和AN-N分别占SON的33.1%~55.7%和50.3%~52.8%,说明FAA-N和AN-N具有向下累积的趋势,且在土壤剖面中对SON的贡献大于SP-N。中性氨基酸尤其是肌氨酸是底层FAA-N的主要组分。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有机质、蛋白酶、脲酶和总孔隙度与不同类型水稻土SON及组分垂直分布密切相关,对SON、FAA-N、AN-N和SP-N含量变化的总贡献度分别为95.2%、92.1%、98.3%和90.9%。因此,SON及组分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与土壤类型和土层深度密切相关,且受土壤有机质、酶活和总孔隙度的影响。
    • 程会丹; 鲁艳红; 聂军; 朱启东; 聂鑫; 曹卫东; 高雅洁; 廖育林
    • 摘要: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减量化肥紫云英不同翻压量下土壤活性氮的含量、动态变化及氮素可利用性,探讨了紫云英鲜草的适宜翻压量和土壤氮素利用效率,为双季稻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在稻-稻-紫云英轮作体系典型时期紫云英翻压前、早稻分蘖盛期、早稻成熟期、晚稻分蘖盛期、晚稻成熟期分别采集土壤样品,监测稻田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动态变化及氮素可利用性,并分析晚稻成熟期土壤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CK)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全氮(TN)、NH+4-N和NO-3-N含量,增幅分别为10.4%~21.2%、10.3%~44.1%和14.7%~52.9%.在翻压紫云英15.0~22.5 t·hm-2时,土壤TN、NH+4-N和NO-3-N含量均随紫云英还田量增多而提高,之后则随还田量的增多而降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化肥减施下紫云英各翻压量处理均提高了土壤MBN、DON及活性氮含量,增幅分别为7.0%~28.7%、8.5%~22.5%和5.8%~26.6%,且随紫云英翻压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MBN和活性氮含量均在翻压量22.5 t·hm-2时最高,DON含量在翻压量30.0 t·hm-2时最高.MBN/TN在翻压量22.5 t·hm-2时最高,DON/TN在翻压量30.0 t·hm-2时最高.各处理不同时期土壤MBN、DON含量及MBN/TN、DON/TN有明显波动,总体来看,土壤MBN含量及MBN/TN在早稻分蘖盛期明显降低,早稻成熟期有所回升,至晚稻成熟期又逐渐降低;土壤DON含量及DON/TN在早稻成熟期降至最低,至晚稻成熟期再次上升.研究表明,减施40%化肥条件下长期翻压紫云英不仅能增加土壤活性氮含量,同时有利于提高土壤氮素可利用性,紫云英翻压量22.5~30.0 t·hm-2时效果最好.
    • 程会丹; 鲁艳红; 聂军; 朱启东; 聂鑫; 曹卫东; 高雅洁; 廖育林
    • 摘要: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减量化肥紫云英不同翻压量下土壤活性氮的含量、动态变化及氮素可利用性,探讨了紫云英鲜草的适宜翻压量和土壤氮素利用效率,为双季稻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在稻-稻-紫云英轮作体系典型时期紫云英翻压前、早稻分蘖盛期、早稻成熟期、晚稻分蘖盛期、晚稻成熟期分别采集土壤样品,监测稻田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动态变化及氮素可利用性,并分析晚稻成熟期土壤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CK)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全氮(TN)、NH+4-N和NO-3-N含量,增幅分别为10.4%~21.2%、10.3%~44.1%和14.7%~52.9%。在翻压紫云英15.0~22.5 t·hm^(-2)时,土壤TN、NH+4-N和NO-3-N含量均随紫云英还田量增多而提高,之后则随还田量的增多而降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化肥减施下紫云英各翻压量处理均提高了土壤MBN、DON及活性氮含量,增幅分别为7.0%~28.7%、8.5%~22.5%和5.8%~26.6%,且随紫云英翻压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MBN和活性氮含量均在翻压量22.5 t·hm^(-2)时最高,DON含量在翻压量30.0 t·hm^(-2)时最高。MBN/TN在翻压量22.5 t·hm^(-2)时最高,DON/TN在翻压量30.0 t·hm^(-2)时最高。各处理不同时期土壤MBN、DON含量及MBN/TN、DON/TN有明显波动,总体来看,土壤MBN含量及MBN/TN在早稻分蘖盛期明显降低,早稻成熟期有所回升,至晚稻成熟期又逐渐降低;土壤DON含量及DON/TN在早稻成熟期降至最低,至晚稻成熟期再次上升。研究表明,减施40%化肥条件下长期翻压紫云英不仅能增加土壤活性氮含量,同时有利于提高土壤氮素可利用性,紫云英翻压量22.5~30.0 t·hm^(-2)时效果最好。
    • 常月; 丁咸庆; 侯红波; 项文化; 彭佩钦
    • 摘要: 森林演替中的土壤氮素转化是生态系统的关键过程,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正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探讨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和酶活性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及植被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在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森林公园不同演替阶段三种林地(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1 hm2长期观测样地,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测定SON和葡糖胺糖苷酶、葡萄糖苷酶和木糖苷酶酶活性,分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演替序列森林土壤SON和酶活性特征,探讨其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土壤SON表现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且针叶林的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总氮(TN)均低于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P<0.05);阔叶林土壤葡糖胺糖苷酶、葡萄糖苷酶和木糖苷酶明显高于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土壤与三种酶底物的亲和力最强,而落叶阔叶林土壤酶活性最高;冗余分析显示SON与三种酶活性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葡糖胺糖苷酶活性和亲和力与土壤TN、NH4+-N和MBN呈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SON和酶活性差异明显;SON随植被正向演替而增加,SON转化相关的酶活性亦随植被正向演替而增强.亚热带森林植被正向演替伴随着土壤氮素养分快速循环过程.
    • 杨静; 林祎; 杨文浩; 周碧青; 毛艳玲; 邢世和
    • 摘要: 为揭示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变化速率(VSON)对细菌的响应,以水稻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单施化肥(CK)、化肥配施紫云英(CMV1)和单施紫云英(CMV2)处理水稻生育期内耕层土壤SON含量及其变化速率,并探讨了VSON对细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响应.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内CMV1和CMV2处理耕层土壤SON含量较CK处理分别高16.90%和20.20%,VSON则分别低22.26%和33.37%;水稻生育前期(0~24 d)耕层土壤SON下降幅度较大,且以移栽期VSON数值最大(1.02~2.02 mg·kg-1·d-1).水稻生育期耕层土壤VSON与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密切相关,且对放线菌门微球菌科和变形菌门草酸杆菌科的响应最为敏感;水稻移栽期土壤VSON对微球菌科和草酸杆菌科的响应较为敏感,水稻分蘖期土壤VSON对草酸杆菌科、绿弯菌门和Solibacteraceae Subgroup_3科的响应较为敏感,而水稻成熟期土壤VSON则对放线菌门的响应更为敏感.研究表明,紫云英翻压可显著提高耕层土壤SON含量,降低水稻生育期内耕层土壤VSON,耕层土壤VSON与施肥和生育期密切相关,且其对细菌的响应有所不同.
    • 杨起帆; 熊勇; 余泽平; 刘骏; 刘小玉; 习丹
    • 摘要: [目的]研究海拔梯度对常绿阔叶林土壤氮有效性的影响,揭示常绿阔叶林土壤活性氮组分的海拔差异性,为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5个海拔梯度(400、600、800、1000、1200 m)的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集0~10、10~20、20~40 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全氮、无机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分析海拔梯度与土壤活性氮组分的关系.[结果]土壤全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下降,随海拔的上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1000 m海拔均显著高于400、600和1200 m海拔.随着海拔的上升,表层土壤铵态氮(0~20 cm)和硝态氮(10~20 cm)含量显著降低,而深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20~40 cm)含量则先在600 m海拔显著增加后快速下降.土壤总活性氮占全氮的比例随海拔的升高出现先降后增的趋势,微生物生物量氮占全氮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氮组分所占的比例.海拔与土壤铵态氮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可溶性有机氮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各活性氮组分与土壤湿度、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机碳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海拔梯度对常绿阔叶林土壤氮的有效性具有显著影响,土壤水分、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总有机碳的变化是引起不同海拔高度上土壤活性氮组分变化的重要因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