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稻土

水稻土

水稻土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1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8篇、会议论文61篇、专利文献66986篇;相关期刊299种,包括生态学报、土壤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等; 相关会议51种,包括中国土壤学会土壤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和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地理专业委员会2015年联合学术研讨会、2014全国土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第十七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等;水稻土的相关文献由3403位作者贡献,包括潘根兴、曲东、张杨珠等。

水稻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58 占比:1.99%

会议论文>

论文:61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66986 占比:97.93%

总计:68405篇

水稻土—发文趋势图

水稻土

-研究学者

  • 潘根兴
  • 曲东
  • 张杨珠
  • 李恋卿
  • 张旭辉
  • 杨林章
  • 柳开楼
  • 黄运湘
  • 李忠佩
  • 章明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祝贞科; 肖谋良; 魏亮; 王双; 丁济娜; 陈剑平; 葛体达
    • 摘要: 稻田生态系统具有碳源和碳汇双重功能,调控稻田土壤固碳减排,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稻田土壤有机碳周转过程与机制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从土壤有机碳的来源、转化、稳定与技术调控等方面,总结和分析稻田土壤固碳过程和机制,并提出应对“碳中和”的策略。稻田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水稻秸秆、根系、根际沉积碳、微生物同化碳以及有机肥等。外源有机碳输入土壤后,其分解矿化过程首先受控于有机碳溶出过程,而微生物矿化溶出的有机碳过程与土壤水分条件、养分含量及其计量比、微生物活性等因素密切相关。除了矿化释放的有机碳,其余部分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同化代谢,形成活体微生物及其残留物,最终以团聚体保护、矿物结合态保护、微生物残体保护等形式固持于土壤中。我国水稻土具有显著的固碳效应,近40年来的实测数据表明,在水肥管理和秸秆还田等多举措实施下,我国亚热带水稻土耕作层有机碳含量增加了约60%。采用增碳减排措施,优化稻作系统耕作方式和田间管理模式,建立碳减排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稻作系统纳入“碳交易”市场,对实现“碳中和”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深入阐明稻田固碳功能形成机制,提升核算与预测稻田碳中和能力,加快稻田碳中和技术研发,为提前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 谭琴; 李梦寒; 胡才希; 杨家纯; 童蕾
    • 摘要: 黑土的土壤肥力可以由总有机碳(TOC)含量和酶活性来表征,而农业活动又会影响土壤中TOC含量和酶活性的分布。为探究不同水稻种植年限和灌溉水源对海伦市黑土质量的影响,分析了“长种植年限+地表水灌溉”、“短种植年限+地表水灌溉”、“长种植年限+地下水灌溉”、“短种植年限+地下水灌溉”4种组合条件下土壤中TOC含量和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TOC含量总体上由表层向下不断降低,在30 cm深度以下达到稳定,深层土壤中TOC含量随水稻种植年限的增长而增加;在表层土壤中,种植年限长的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比种植年限短的小,在深层土壤中,地表水灌溉的土壤中DOC含量呈增大的趋势,而地下水灌溉的土壤中DOC含量趋于稳定;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均在表层土壤中较高,分别为5.94~7.46 mg/g和6.24~15.04 mg/g,两种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地表水灌溉的土壤酶活性比地下水灌溉的更高,说明选择长期用地表水灌溉更有利于黑土中TOC的积累以及碳循环相关土壤酶生化作用的进行。
    • 宁建美; 刘齐铭; 王月圆; 徐晓安; 潘瑛洁; 唐仕琴
    • 摘要: 采集松阳县18个乡镇,328个自然村,904个水稻土样本,开展水稻土中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和pH值常规五项测试分析,查清全县不同乡镇、不同种植制度下平原、山地水稻土养分丰缺情况,为耕地保护、培肥、改良、利用等决策提供依据和水稻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 王博; 董颖颖; 张晓晨; 张梅; 赵元昊; 黄河; 王钇
    • 摘要: 为了明确在运用环境磁学方法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时其所适用的土壤类型和磁学参数,对金华地区农田表层土壤进行了系统的环境磁学调查,分析南方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磁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盆地内污染土壤的磁性突出表现为高磁化率值、高硬剩磁值及低的非磁滞剩磁磁化率与磁化率比值,与我国北方重污染土壤的磁性特征基本一致;2)水稻土表现为低磁化率值和极高的非磁滞剩磁磁化率与磁化率比值,与污染土壤磁学特征差别大,十分适合于使用环境磁学方法快速监测土壤重金属污染;3)山地丘陵土壤表现出较高的磁化率值和硬剩磁值,以及低的非磁滞剩磁磁化率与磁化率比值,与盆地内污染土壤的磁性较为相似.综上,在该地区运用环境磁学方法进行土壤污染监测时,土壤类型的磁背景差异不可忽视,应根据土壤类型差异慎重选取评价参数.
    • 王凯悦; 张仲富; 王好才; 展鹏飞; 宋维峰; 陆梅; 王行
    • 摘要: 通过采集哈尼梯田传统耕作方式下的水稻土壤和未经人为耕作的森林土壤,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比分析哈尼梯田水稻土与森林土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异同,以及自然状态下的土壤微生物对人为活动干扰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水稻土微生物的Alpha多样性显著高于森林土,且2种土壤类型下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在门分类水平上,水稻土中的优势菌为绿弯菌门和拟杆菌门,森林土的优势菌为放线菌门和浮藻菌门;属分类水平上的微生物差异更加明显,水稻土的优势菌为地杆菌,森林土的优势菌为厌氧粘细菌。差异分析发现,地杆菌是水稻土的关键生物标志物,而慢生根瘤菌是森林土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典型相关分析(CCA)表明,影响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淹水深度。对比微生物的潜在功能特征,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功能涉及铁呼吸、硫化物呼吸和好氧亚硝酸盐氧化;森林土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功能涉及纤维素降解和芳香烃降解,两者的功能差异十分显著。在传统耕作条件下受水稻淹水-干旱交替作用影响,水稻土微生物的铁呼吸及养分元素循环功能增强。传统耕作方式将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特征,并显著提高微生物多样性。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揭示传统耕作方式下的农田土壤生态功能演变提供重要参考。
    • 郑铭洁; 刘琛; 朱铭; 傅庆林; 郭彬; 裘高扬; 李华; 林义成
    • 摘要: 探明高产稻田土壤肥力特征,对于培育高产水稻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浙江省6个县(市)具有代表性的稻区水稻土,采集54个水稻土样品进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以期揭示高产稻田的土壤肥力特征。结果表明,高产稻田耕层土壤pH平均为7.13,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6.40 g·kg-1,全氮含量平均为2.19 g·kg-1,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43.85 mg·kg-1,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0.12 mg·kg-1,速效钾含量平均为88.44 mg·kg-1;土壤机械组成中粉粒占55%~68%,黏粒占20%~24%;0.005~<0.010 mm微团聚体含量25%~49%,0.001~<0.005 mm微团聚体含量23%~50%。土壤剖面中耕作层厚度15~20 cm,犁底层厚度5~8 cm,渗育层厚度30~50 cm,淀积层厚度达40 cm以上,潜育层土层深度≥100 cm。因此,高产水稻土具有良好的土体构型、丰富的基础肥力和较强的供肥保肥能力。
    • 梁红霞; 邢润华; 贾十军; 陈富荣; 陶春军
    • 摘要: 以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合肥市肥西县、六安市舒城县水稻土分布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地、休耕地、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三年的土壤碳含量变化监测,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含量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耕地、休耕地有机碳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上均发生了累积,荒地两个地区也发生了累积,但不同年份季节有机碳含量变化较大。与初次采样相比,其中两个区总体呈上升趋势。全碳变化较为复杂,耕地、休耕地与初次采样相比总体呈上升态势,而荒地一个试验区全碳有所降低,其他两个区具有升高态势。最后采样时段与初始土壤碳含量变化情况表明,碳含量增加的比例有机碳明显高于全碳,有机碳在休耕地中增加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类,全碳则在荒地中增加比例最大。
    • 吕俊飞; 巩龙达; 蔡梅; 张耿苗; 张奇春
    • 摘要: 针对日益严重的土壤镉(Cd)污染情况,综合国内外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改良剂原位修复技术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分别以海泡石(BM2)、蒙脱石(BM3)、凹凸棒石(BM4)、沸石(BM5)、羟基磷灰石(BM6)和生石灰(BM7)不同种类矿物作为修复材料,并将其与生物炭(BM1)和对照(BM0)进行对比,在浙江省某一轻度Cd污染地区的农田土壤中进行2年4季的田间钝化修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海泡石、凹凸棒石、羟基磷灰石和生石灰都能略微增加水稻产量,但统计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所有钝化处理都能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和水稻籽粒Cd含量。各处理降低籽粒Cd含量的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生物炭、生石灰、沸石、蒙脱石、羟基磷灰石、凹凸棒石、海泡石和对照。其中,经生石灰处理后土壤有效Cd含量和水稻籽粒Cd含量分别为0.214和0.169 mg·kg^(-1),与BM0相比分别降低25.17%和41.26%。此外,与对照相比,生石灰处理可交换态Cd在全Cd中的质量占比降低10个百分点,但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态Cd含量增加,其他矿物处理Cd形态变化趋势相同,说明矿物修复Cd污染土壤主要通过将可交换态Cd转化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和有机态Cd,而碳酸盐结合态Cd和残渣态Cd几乎不参与该过程的转化。
    • 田美洁; 郭俊丽; 黎娟; 葛体达; 唐海明; 贺志理; 刘毅
    • 摘要: 长期施肥影响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和硝化微生物群落,但长期施肥对稻田不同土层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群落结构的影响尚不明确。以湖南宁乡稻田不同施肥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选取不施肥(CK)、施秸秆有机肥(ST)、有机-无机肥配施(OM)和施全量化肥(NPK)4个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Illumina MiSeq测序等技术,系统分析稻田不同土层(0~10、10~20、20~30和30~40cm)理化性质和AOA、AOB丰度及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ST、OM和NPK处理显著提高各土层有机碳(SOC)、全氮(TN)、有效磷(Olsen-P)的含量及硝化势(NP),降低土壤pH。各处理中SOC、TN、碱解氮(AHN)和Olsen-P的含量及NP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pH则表现出相反趋势。CK处理土壤AOB丰度均高于AOA的丰度,ST、OM和NPK处理促进AOA的生长,三种施肥处理中各土层AOA/AOB在0.77~31.28之间,表明AOA在硝化过程中具有潜在作用。长期施肥均显著富集AOA中的Nitrosocosmicus和AOB中的Nitrosolobus。冗余分析(RDA)表明AOA、AOB的垂直分布特征受不同施肥措施和土层分化的影响,Olsen-P和pH分别是驱动土壤AOA和AOB群落结构演替的核心因子。
    • 高强; 宓文海; 夏斯琦; 刘明月; 居静; 张祖建; 毛伟; 赵海涛
    • 摘要: 依托长期定位施肥(2011—2018年)试验,采用团聚体湿筛及室内培养碱液吸收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黄泥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物料投入下的两种施肥模式(CM:控释BB肥配施牛粪,RS:化肥配施秸秆)较单施化肥(NPK)模式显著提高了黄泥田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并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22%—33%);(2)与NPK处理相比,RS与CM处理使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分别提高了18%和23%,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分别提高了18%和24%,有机碳潜在矿化量分别提高了16%和33%,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率分别降低了5.2%和4.1%;(3)大团聚体(>2.00 mm)有机碳含量最高,微团聚体(中团聚体>微团聚体的特征,而在矿化后期呈现相反的变化特征。黄泥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累积与团聚稳定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固持能力也呈大团聚体>中团聚体>微团聚体的特征。长期有机培肥(RS与CM)可以提高黄泥田水稻土团聚体的稳定性及潜在有机碳矿化量与有机碳周转速率,提高土壤有机碳固持能力,其中一次性基施控释BB肥配施牛粪的施肥模式最有利于黄泥田良好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形成与有机碳的累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