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3年内共计7188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预防医学、卫生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22篇、会议论文187篇、专利文献45444篇;相关期刊1854种,包括肉品卫生、食品安全导刊、渔业致富指南等; 相关会议163种,包括第四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电分析化学会议、“食品加工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等;亚硝酸盐的相关文献由14128位作者贡献,包括彭永臻、燕平梅、邱贺媛等。

亚硝酸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22 占比:11.49%

会议论文>

论文:187 占比:0.36%

专利文献>

论文:45444 占比:88.15%

总计:51553篇

亚硝酸盐—发文趋势图

亚硝酸盐

-研究学者

  • 彭永臻
  • 燕平梅
  • 邱贺媛
  • 马俪珍
  • 范志红
  • 曾宪锋
  • 王淑莹
  • 杨华
  • 刘冬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冯涛; 陶森; 阮世勇; 黄震辉; 许贞侃
    • 摘要: 通过对一起疑似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分析,为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提出防控措施。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19年6月9日发生在阳江市五金厂工业区的2名食物中毒患者进行问询,以快检试剂盒初筛定性、分光光度法定量法对现场采集样品进行亚硝酸盐检测分析,同时使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GC-MS)对样品进行Scan全扫描分析,进行危害因子谱库检索,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可疑样品鱿鱼虾皮鱼丸猪肉粥中检出高浓度亚硝酸盐,含量为5335 mg/kg。所采样品经GC-MS Scan模式全扫描分析未发现其他危害因子。根据中毒者24h进食史、临床症状、发病时间、可疑食物、中毒潜伏期推测中毒餐次为6月9日中餐,中毒食物为被污染亚硝酸盐的鱿鱼虾皮鱼丸猪肉粥。该事件为亚硝酸盐污染食物导致的急性食物中毒,需加强对工业亚硝酸盐的管理,保障亚硝酸盐规范、合法使用,提高居民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以避免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发生。
    • 罗阳; 郑凯; 陈宇超; 丁婉莹; 张欢
    • 摘要: 基于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H_(2)-MBfR)运行的短期实验,考察了共存NO_(3)^(-)-N和NO_(2)^(-)-N条件下H_(2)-MBfR对水中ClO_(4)^(-)的还原,并建立了电子分配关系。结果表明:随着NO_(3)^(-)-N和NO_(2)^(-)-N浓度在0.5~50 mg/L变化下,ClO_(4)^(-)的去除通量分别从0.020 g·(m^(2)·d)^(-1)、0.021 g·(m^(2)·d)^(-1)下降到0.009 g·(m^(2)·d)^(-1)和0.012 g·(m^(2)·d)^(-1),说明共存硝酸盐体系下会抑制ClO_(4)^(-)的还原;同时结合电子通量分析表明,NO_(3)^(-)-N的电子通量分配随着浓度的升高,从52.9%上升到99.62%,均高于NO_(2)^(-)-N电子分配比例,说明共存硝酸盐体系中NO_(3)^(-)-N比NO_(2)^(-)-N对ClO_(4)^(-)还原的抑制作用更强。
    • 叶丙聪; 吕布; 周建聪; 张兴志; 郑兴; 顾志峰
    • 摘要: 【目的】比较电化学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两种氧化法对模拟水产养殖废水中营养盐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将添加药物的模拟养殖废水随机分成电化学实验组和臭氧实验组,利用电化学和臭氧两种氧化法对模拟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分别监测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以及正磷酸盐随时间延长的去除效果。【结果】电化学和臭氧两种氧化法对废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以及正磷酸盐分别处理15 h后,其质量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净化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在处理6 h后,臭氧处理组的亚硝酸盐质量浓度显著低于电化学处理组(P<0.01),分别为2.96 mg/L和18.63 mg/L;在处理13~15 h时,臭氧处理组的硝酸盐质量浓度显著低于电化学处理组(P<0.05),分别为3.45 mg/L和10.68 mg/L;在处理1 h后,臭氧处理组氨氮质量浓度始终显著低于电化学处理组(P<0.05);而正磷酸盐的质量浓度在处理15 h后,电化学处理组质量浓度显著低于臭氧处理组(P<0.05),分别为114.98 mg/L和134.30 mg/L。【结论】较之电化学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对模拟海水养殖废水营养盐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氨氮处理效果更好,而对正磷酸盐处理效果相对较差。
    • 王宇琦
    • 摘要: 天气寒冷,选择吃火锅的人不少吧?火锅食材种类丰富,味道鲜香麻辣,让人越吃越上瘾。而且,火锅几乎是一种最简单的美食制作方法。清洗食材,自制汤底,插上电……坐等“咕嘟咕嘟”,开吃了!通常,大家都觉得火锅滋补又暖和,但也有人通过实验发现,火锅煮久了,不仅食材的营养会流失,汤水里还容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
    • 沈嘉; 侯彦强
    • 摘要: 目的:研究尿常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对尿路感染的(UTI)诊断价值,并比较WBC计数联合不同定性指标诊断价值差异。方法:收集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21年8月治疗的UTI患者42例及尿培养阴性的非UTI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UTI患者中段尿病原菌特征,以尿液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分别分析尿常规定性和定量指标对UTI的诊断价值。结果:42例UTI患者尿液共培养出病原菌47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32株,占比68.09%,革兰阳性(G^(-))菌12株,占比25.53%,真菌3株,占比6.38%,G^(-)菌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31.91%)最高,G^(-)菌中粪肠球菌检出率(10.64%)最高。尿常规定性指标中白细胞酯酶(LEU)、亚硝酸盐(NIT)、尿沉渣染色诊断UTI敏感度分别为85.71%、38.10%、52.38%,特异度分别为81.08%、89.19%、78.38%,Kappa值分别为0.669、0.264、0.302。WBC计数、WBC计数+NIT、WBC计数+LEU、WBC计数+沉渣染色、WBC计数+NIT+LEU+沉渣染色对UTI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7、0.883、0.903、0.908、0.936,其中WBC计数+NIT+LEU+沉渣染色AUC高于WBC计数、WBC计数+NIT(P<0.05)。结论:UTI患者病原菌以G^(-)菌为主,尿常规定性指标LEU对UTI诊断价值较高,联合WBC计数+NIT+LEU+沉渣染色对UTI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周子凯
    • 摘要: 目的:了解重庆市大学城某农贸市场腌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方法: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重庆市大学城某农贸市场市售泡姜类、泡椒类腌制样品与泡姜类汤汁、泡椒类汤汁样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结果:亚硝酸盐含量在0.03~1.90 mg·kg^(-1),其总体平均含量(0.62±0.50)mg·kg^(-1),对所涉及的所有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方差分析,有统计学差异(F=809.993,P泡椒类腌制品、泡姜类汤汁>泡椒类汤汁、泡姜及泡椒类腌制品>对应汤汁。结论:本次测定的市售泡姜、泡椒以及对应汤汁中亚硝酸盐含量≤20 mg·kg^(-1),符合食用安全要求。
    • 张蓓; 何浩; 吴海智; 胡艳君; 石鹏途
    • 摘要: 探究并优化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婴幼儿配方食品和辅助食品中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计)。样品经不同的前处理后,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并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亚硝酸盐可在1.7 min左右实现有效分离,并且在浓度范围内标准物质曲线线性良好,R2为0.9997。取样量为1.25 g时,对应的检测范围为0.03~18.58 mg/kg。该方法检出限为0.03 mg/kg,精密度在1.05%~5.98%之间。在常温超声30 min的条件下婴幼儿配方食品和辅助食品样品中亚硝酸盐提取最充分,加标回收率在94.37%~104.1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9.03%。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和回收率好,为实现快速检测婴幼儿配方食品和辅助食品中亚硝酸盐的研究提供参考。
    • 黄业传; 王洋; 彭春雷
    • 摘要: 为探究发酵香肠制作过程中玫瑰花提取液(玫瑰液)部分取代亚硝酸盐的可行性,按照半干发酵香肠的加工工艺制备5组发酵香肠:添加10%玫瑰液组(T1)、添加80 mg/kg NaNO_(2)组(T2)、10%玫瑰液+80 mg/kg NaNO_(2)组(T3)、150 mg/kg NaNO_(2)组(PC)、空白对照组(NC),将5组发酵香肠冷藏5 d后,考察各组理化指标、色差、质构和感官特性。结果表明,5种发酵香肠的亚硝酸盐残留量分别为0.69、3.97、3.33、10.02、0.46 mg/kg,pH值4.80~5.05,玫瑰液的添加可显著降低成品水分活度。T3组与其余各组相比,表现出良好的脂肪和蛋白质氧化抑制效果。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T2、PC组风味较接近,T1、T3、NC组间风味差异较大,玫瑰液的添加对发酵香肠风味有显著影响。5组发酵香肠的色泽差异显著,是由亚硝酸盐对肉馅发色作用及玫瑰红色素对肉馅直接染色所致。玫瑰液的添加对发酵香肠的质构特性影响较大,显著提高了发酵香肠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感官评分结果显示T3组的感官品质最佳。由此可见,玫瑰液可显著提升发酵香肠质量的特性,可部分替代亚硝酸盐
    • 李斯斯; 李鹏
    • 摘要: 文章简要综述了国内外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根据《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 5009.33—2016)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粉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其测定过程,确定影响结果的不确定度因素,从而计算亚硝酸盐含量的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根据主要不确定度来源,寻找有效降低结果不确定度的途径。
    • 邬婧
    • 摘要: 本文分析了奶酪中亚硝酸盐不确定度测定工作中分光光度法的应用以及不确定度来源。依据相关标准确定实验方法完成准备工作,检测后将所得的实验数据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对奶酪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计算,根据实验不确定度来源,对其进行分量计算和分析,确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结果,计算分析不确定度,将结论作为后续实验的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