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体育、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30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116143篇;相关期刊673种,包括职业、时代教育、中国考试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镜泊湖”会议3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2013高等院校工作研讨会(CETCU 2013)等;过程评价的相关文献由1940位作者贡献,包括白洁、白飞、薛迪等。
过程评价—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6143篇
占比:99.02%
总计:117295篇
过程评价
-研究学者
- 白洁
- 白飞
- 薛迪
- 魏雪峰
- 汤慧芹
- 韦世艺
- 朱洪波
- 杨志明
- 何慧斌
- 冯晓灵
- 刘欢
- 吴柳
- 吴菊珍
- 崔建兰
- 张燕
- 张磊
- 张艳
- 徐雪芳
- 李强林
- 李文
- 李斌
- 李霞
- 杜晶
- 杨功焕
- 杨娟
- 杨浩
- 熊丙奇
- 王丽
- 王娟
- 王春平
- 王立敏
- 肖秀婵
- 邱诚
- 郭铜元
- 陈勇
- 马少俊
- 丁国龙
- 丁继璋
- 仇建生
- 付靖宇
- 何苏红
- 何邦华
- 佟玲
- 傅东新
- 关志文
- 刁玲玲
- 刘云
- 刘亚中
- 刘亚梅
- 刘宇珠
-
-
常丁
-
-
摘要:
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时间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公路行业日益蓬勃发展,已有很多行业、部门建立了相应的后评价制度和管理办法。2011年交通运输部对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详细规定了公路建设后评价的工作管理办法、编制内容、编制办法等。各项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积极实施也推动了我国项目后评价理论和方法逐步完善。
-
-
刘邦奇;
喻彦琨;
袁婷婷
-
-
摘要:
强化过程评价,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利用智能技术进行过程评价数据采集、挖掘教育数据价值、加强反馈与调控,已成为新时代强化过程评价的重要驱动力。基于此,文章在阐述新时代过程评价内涵、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首先对智能技术赋能过程评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随后,文章提出智能技术赋能过程评价的目标定位主要包括智能化评价数据获取、智能化评价数据处理、智能化评价反馈调控,并从基础支撑层、平台服务层、场景应用层三个层面阐释了其实践路径。最后,文章从场景应用层的全过程伴随式数据采集、多模态数据诊断分析、实时反馈与调控等三个环节,结合相关典型案例展开了实践探讨。文章的研究可为广大一线教师和研究者理解智能技术赋能过程评价的特点与规律,并运用智能技术强化过程评价、促进教育评价改革与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
-
杨帆
-
-
摘要:
自2017年新课标实施以来,大多数思政课教师对议题式教学法进行了尝试与研究,但教学效果差异较大。议题式教学要以培育核心素养、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原则。转变教学观念,理解新课标,在议题、情景、任务、评价四个要素上下功夫,做到相互配合、一体推进,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核心素养。
-
-
黄文业
-
-
摘要:
评价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优化过程评价是推进课堂质量改革的深水区。过程评价应遵循认知规律,指向语文素养生长;过程评价应巧设"支架",为学生生长赋能;过程评价的方式要多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
-
祁振悦
-
-
摘要:
职业教育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取得的业绩存入学分银行,建立积累学生成长进步零存整取、灵活存取的成果库,在校园层面全面落实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理念。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增值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观能动性,为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驾护航。
-
-
-
刘湘云;
李成;
周望高
-
-
摘要:
信息素养是智能化时代高职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大学生立足社会与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课程思政”理念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信服,将其融入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以达到知识习得、能力提升、价值观塑造交相辉映的课程教学效果。本文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应用与素养》课程教学实践,在“课程思政”理念的牵引下,从课程实施目标、教学方案、考核评价等方面探讨了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途径。
-
-
周小琴
-
-
摘要:
五年制高职校担负着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实训教学过程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也能得到充分体现。实训教学过程质量评价是对实训教学过程及成效的判断,可以帮助教师、学生充分了解在实训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的存在不足,促使他们改进不足、不断创新,对于优点继续发扬、实现自我价值。
-
-
刘戈;
盛建评
-
-
摘要:
基础教育是教育生态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其健康与和谐不仅决定着教育生态的优良程度,更预示着教育发展的生态愿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其实质乃是教育评价问题。前者是教育的内容(侧重于结果评价),后者是教育的形式(侧重于过程评价),而这二者的契合过程就是教育的增值评价。基础教育增值评价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关系着教育发展的方向。构建科学的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必须从细节入手。
-
-
王佳璐;
王芳;
黄求应
-
-
摘要:
该文探讨了在创新性实验教学狮子山昆虫种类调查课程中,以兴趣点吸引学生参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开展实验内容的设计与操作,注重对实验过程的管理,完善以过程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通过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
-
班振
- 《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复杂理论是当代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理论,对教育及教育学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作用,面对当下现实教育评价的突出问题,即教育评价场域上往往限于学校、教育评价主体过多依赖于教师、教育评价多以目的评价为主过程评价较少、教育评价方法的应用不均衡,通过复杂理论的审思,对完善教育评价具有以下启示:形成系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兼顾线性与非线性教育评价的落实、注重开展教育过程评价、考虑人性本质均衡教育评价方法.
-
-
-
-
-
-
QIN Jun;
秦君;
HU Peng;
胡鹏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镜泊湖”会议3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评教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它只有与整个教学过程紧密联系起来,与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但实际运行中,学生评教主要用于高校的教学管理,这偏离了评教工作的初衷.原因在于评教过程的制度安排不够细致,缺少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直接环节.因此,本文提出建立一种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在内的双层次评教体系,把评教与广大的教师、学生与高校管理层紧密联系起来.既满足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满足教师学生教与学的需要,形成有效合力,促进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
-
王明兰
-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教学过程中,我实施评价主体立体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家长、教师、管理者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评价的内容多元化,评价的内容不仅仅考察学生的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数学学科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和理解,还包括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的方法与能力、行为与习惯方面的变化与进步.在评价方法上,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赏识和激励相结合;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相结合;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等.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rn 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多采用鼓励的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评价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善于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和评价方法,使学生的自主性进一步体现,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
-
-
-
李永强
- 《2020年中小学教育减负增效专题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节奏,书面的语言信息在跨国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是国际语言,它己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主要工具.只有有效地进行英语阅读,人们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和获取信息.在此种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成为了当前教师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及时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角度出发,不断丰富学生阅读活动,提升学生阅读质量与效率.
-
-
李永强
- 《2020年中小学教育减负增效专题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节奏,书面的语言信息在跨国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英语是国际语言,它己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主要工具.只有有效地进行英语阅读,人们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和获取信息.在此种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成为了当前教师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及时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角度出发,不断丰富学生阅读活动,提升学生阅读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