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42537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6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41873篇;相关期刊334种,包括中国电力教育、中国考试、科教文汇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药学会第三届药物检测质量管理学术研讨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镜泊湖”会议3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第二届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产品质量控制国际研讨会等;结果评价的相关文献由50000位作者贡献,包括邵枫、王磊、张磊等。
结果评价—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1873篇
占比:98.44%
总计:42537篇
结果评价
-研究学者
- 邵枫
- 王磊
- 张磊
- 张伟
- 王鹏
- 刘伟
- 郁梅
- 刘洋
- 李伟
- 王超
- 李福翠
- 蒋刚毅
- 张健
- 王涛
- 王勇
- 王伟
- 李鹏
- 张涛
- 李军
- 不公告发明人
- 杨帆
- 李明
- 王强
- 王凯
- 张浩
- 刘畅
- 刘鹏
- 李斌
- 张鹏
- 李强
- 张杰
- 彭宗举
- 王宁
- 侯春萍
- 李涛
- 王浩
- 张超
- 王刚
- 张强
- 张军
- 陈杰
- 李刚
- 卢双舫
- 张宇
- 王鑫
- 刘军
- 刘涛
- 杨嘉琛
- 周武杰
- 李勇
-
-
程世明
-
-
摘要:
识字教学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元的识字教学,而不是简单地教识字,运用多种途径激发孩子学习识字的兴趣,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是关键。
-
-
刘戈;
盛建评
-
-
摘要:
基础教育是教育生态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其健康与和谐不仅决定着教育生态的优良程度,更预示着教育发展的生态愿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其实质乃是教育评价问题。前者是教育的内容(侧重于结果评价),后者是教育的形式(侧重于过程评价),而这二者的契合过程就是教育的增值评价。基础教育增值评价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关系着教育发展的方向。构建科学的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必须从细节入手。
-
-
周日桥
-
-
摘要:
1 DOK理论为了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并进行相应的结果评价,诺曼·韦伯博士依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认知领域理论构建了“知识深度等级”(Depth Of Knowledge,DOK),即培养学生知识高阶思维的DOK教学系统.
-
-
赵德成
-
-
摘要: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既要大力压减考试次数,严格控制作业数量,又要确保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令家长满意的高品质教育,所以必须加大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探索力度。一些可行的改革策略主要有:去繁就简,简化评价设计,提高评价效率;改进结果评价,深化命题改革,探索表现性评价;强化过程评价,评学结合,以评促学。有了学业评价改革的配套支撑,轻负高质的教育才有望真正实现。
-
-
谢维和
-
-
摘要:
结果评价也可以称为终结性评价,是指在学习任务或者教育活动结束以后,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的一种评价,包括对分数和作品的评议。结果评价,在英文中被称为AOL,即Assessment of Learning的缩写。但结果评价的英文表述有时还被称为“关于学习的评价”,此处的“关于”就很有讲究,它意味着评价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东西,不像“五唯”里面讲的唯分数评价,而是超越了单纯对分数或者学习成绩的客观记录,更加强调对学生分数、学习成绩、各种变化形态,包括主观、客观等原因的价值判断。所以结果评价不是简单地看结果,而是要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它背后的原因,做出价值判断。这是对结果评价非常关键的一个认识。
-
-
张青华
-
-
摘要:
学业增值评价是利用学生的学业进步程度,对学校的效能、教师绩效进行间接地评价。与结果评价相比,它能更科学、客观地评价学校和教师。在探索学业增值评价从理念、研究到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业测验工具的科学、有效性,学业增值评价模型的局限性,学业增值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学业增值评价结果使用的谨慎性,以及数据收集、管理、分析信息化构建的系统性,从而使学业增值评价真正发挥其效能。
-
-
乔亚森;
林思静;
董亚蕾;
黄传峰;
赵萌;
王海燕
-
-
摘要:
目的:设计并实施化妆品中苯甲醇的测定能力验证项目,评价参加实验室在该项目的检测能力,帮助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方法:对考核样品实施能力验证计划,对参加的26家实验室的测定结果进行稳健统计分析,通过稳健z比分数评价实验室检测能力。结果:考核样品中的苯甲醇在95%置信度下,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满足能力验证的要求。26家参加评价的实验室中,有23家实验室检测结果为满意,3家结果为可疑,整体满意率为88.5%。结论:大部分参加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为满意,表明我国化妆品中苯甲醇检测水平总体良好。
-
-
关宏峰;
赵晓霞;
唐溱;
张永文
-
-
摘要:
对国内外药品(化学药、生物制品及植物药)上市许可的稳定性指标选择及结果评价进行梳理,并对药品上市后有关变更事项中的稳定性要求及有效期确定进行分析。参照中药现有的稳定性研究技术要求,对中药稳定性研究在试验设计、稳定性结果判断指标、标准及有效性设定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中药稳定性研究、审评及稳定性指导原则的修订提供参考。
-
-
邵颖
-
-
摘要:
实验室间比对是评价实验室监控结果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实验室开展内部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选择科学有效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客观地评价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有助于识别实验室在人员技术能力、测量设备能力、检测样品、检测方法或设施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风险,通过改进不断提升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持续满足CNAS认可准则的要求。
-
-
李宁;
齐尚敏;
刘海洋;
余英;
杨永建;
胡慧敏
-
-
摘要:
合理配置风光储容量是实现新能源高效利用与负荷稳定运行的基础。针对“双碳”目标下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组出力特征解析的风光储联合规划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电力系统源-荷长时间尺度运行特性,揭示源-荷的一般运行规律,建立了机组时序出力比模型,解析机组出力特征;其次,进一步构建了基于机组出力特征解析的风光储联合规划模型,科学配置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背景下的风光储容量;再次,设计了针对规划结果优劣性的源-储容量配比综合评价体系,从电力平衡、新能源消纳、碳减排3个方面对规划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以某大区电网为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基于对机组出力特征的解析配置出合理的风光储容量。
-
-
胡馨木;
买晓琴
- 《第三届脑成像与脑电研究与应用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结果评价是认知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确定正在进行的事件的的情感或动机意义,并通过这些机制对自身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或在环境中遇到的刺激的价值提供快速的判断.本研究采用ERP技术将自我-他人心理距离因素考虑到结果评价的过程当中,通过两个实验任务将自我-他人心理距离进行了操纵,从而探究在不同的心理距离条件下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结果进行加工评价的脑机制.
-
-
张殿云;
林红;
郑睿;
韩建民;
郑刚
- 《第二届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产品质量控制国际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在评价口腔材料如美白材料对牙釉质的影响研究中,经常采用牛牙釉质硬度测量的方法.但是由于牙齿硬组织结构本身的不均匀性,会对试验结果造成非常大的差异.为了提高试验的精度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对牛牙釉质硬度测量过程中测量点的选取进行了研究,拟降低由于测量点选取造成的试验误差和对结果评价的不良影响.rn 方法:选取牙釉质的厚度不小于1mm的离体牛牙,包埋于义齿基托树脂中,将唇面部分全部露出基托树脂.分别应用随机测量、网格测量和对称测量三种方法,对选取的测量点进行显微硬度的测量.rn 结果:用方法1(随机测量)、方法2(网格测量)和方法3(对称测量)选取的测量点的硬度值与各自测量法所测得的平均硬度值相比,偏差值超过10%的测量点分别占各自方法总测量点的56.7%,46.7%和25.0%.而将方法3所得数据按照两两对称点之间的硬度差值比较,偏差值超过10%的点的比率仅为10%.rn 结论:采用近远中对称中线为对称线,采用选取对称测量点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牙齿本身硬度的差异性对硬度试验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在评价口腔材料对牙齿硬度影响方面的试验的准确性.
-
-
SHEN Yi;
沈漪;
GU Song-qing;
顾颂青
- 《中国药学会第三届药物检测质量管理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吨)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照预先制订的准则来判定实验室能力的活动。其结果可以用来确定实验室的校准/检测能力或检查机构的检测能力,是实验室证明其技术能力的一种主要手段。通过参加各个组织方组织的不同类型的能力验证,结合其能力验证的反馈数据和结果评价对实验室的各项实验进行指导.对不满意结果积极寻找原因并解决问题,对后续的实验起到借鉴作用;对能力验证结果反馈的分析方法及统计方法积极思考,以便开展相关的实验.
-
-
QIN Jun;
秦君;
HU Peng;
胡鹏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镜泊湖”会议3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评教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它只有与整个教学过程紧密联系起来,与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但实际运行中,学生评教主要用于高校的教学管理,这偏离了评教工作的初衷.原因在于评教过程的制度安排不够细致,缺少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直接环节.因此,本文提出建立一种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在内的双层次评教体系,把评教与广大的教师、学生与高校管理层紧密联系起来.既满足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满足教师学生教与学的需要,形成有效合力,促进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