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4006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常用外国语、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73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30197篇;相关期刊1136种,包括文教资料、考试周刊、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二届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学术年会、第七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等;认知语言学的相关文献由356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寅、李瑛、文旭等。

认知语言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73 占比:11.62%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30197 占比:88.29%

总计:34202篇

认知语言学—发文趋势图

认知语言学

-研究学者

  • 王寅
  • 李瑛
  • 文旭
  • 张建理
  • 张辉
  • 王晓农
  • 贾春华
  • 钟书能
  • 尹铂淳
  • 张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珉
    • 摘要: 古诗是我国汉字文化圈的显著特色之一,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引起关注讨论的一种文学体裁,而古诗英译潮流正佐证了我国诗词文化在国际文化交际大环境下传播的热度现象。然而语言语种与文化的差异性,会使译文出现“失真”问题而影响古诗译文的表达效果,因此我们选择跳出“形式语言学”的学术视角限制,从“认知语言学”这一新生语言学派的观点理论中寻找启示,从隐喻概念上重新审视翻译学在“古诗英译”这一对象上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体现。
    • 孙可寒
    • 摘要: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9种汉语类CSSCI期刊为范围,以"认知""构式语法""隐喻"等词条为主题、篇名、关键词和摘要,检索统计2011年至2021年间发表的认知语言学相关文章。近10年来中国认知语言学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即研究对象范畴进一步拓展,研究视角转向应用与实证,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构式语法、隐喻认知、范畴与范畴化、认知语义成为近年来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但较之国际上的研究,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学科交叉研究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行系统、均衡、纵深的研究。
    • 宋雨涵
    • 摘要: 词汇理解偏差是语言习得和使用中的常见错误之一,当这种偏差被语言系统所接受时,就会形成流俗词源。流俗词源的形成直接体现为原有词语在形音义等方面的讹变;作为词汇的组成部分,流俗词源有成语、俗语、外来语等不同的来源;流俗词源的形成原因则需要从语言本身、人类认知心理、语言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 陈雪薇
    • 摘要: 原型范畴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中国,此后对汉语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范畴研究打破束缚,从最初单一的哲学研究逐步转入多个领域,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搜集,本文对原型范畴理论论点进行归纳整理,以期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 吴齐; 于翠红
    • 摘要: 诗歌是一国文化之瑰宝,诗歌教学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及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较少关注学习者的体认感受,当前的诗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鉴于此,本文以认知诗学中的典型性、隐喻以及图形/背景为基础,以中外诗歌为例,探讨诗歌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模式,以期为诗歌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 李羽涵; 刘永红
    • 摘要: 成语的意义加工和心理表征是基于语义组构性的。成语的语义组构性一般以成语的内部语义结构为参照进行分析,成语构成成分的意义与其规约语义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组构性。运用惯用激活集合模型可以对规则组构性成语、不规则组构性成语和非组构性成语这三大类成语进行内省分析,依次证明成语在组构层次上字面义-成语义的复杂对应关系,验证成语的语义组构性是意义建构的方式和认知识解的途径。
    • 张克定
    • 摘要: 西方语言学文献中的construction是一个早已有之的语言学术语,然而,在不同的语言学理论中,这一术语的含义却大不相同。本文首先简略梳理了结构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中这一术语的界定和含义,然后,着重讨论了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观,说明了将构式视为形-义配对体,并将其视为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的合理性,还说明了认知语言学所秉持的部分组构性观点也更为合理,更具解释力。
    • 王寅
    • 摘要: 我们基于马列主义辩证唯物论、语言哲学、后现代哲学、认知语言学等建构了体认语言学,以批判索绪尔的语言先验论和乔姆斯基的语言天赋说,主张语言源自生活经验,受制于体认方式。笔者据此发现“概念整合论(CBT)”未能强调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的基础性,将其修补为“体认整合论(ECB)”,以便增强其解释力,也有助于回答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下一重大问题:为何幼儿既可直接重复成人语言,也能创造性说出从未听到过的语句——第一个问题基于“体”的实践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可通过“认”的加工来回答。
    • 沈馨
    • 摘要: 反义词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语义、语法以及语用的不对称现象,通过深入分析这种不对称现象,能够进一步得知造成这种不对称的认知机制是什么。以反义词“长”和“短”为例,分析反义词在语义、语法以及语用上的不对称现象。从语法角度看,这种不对称反映了反义词本身的构词能力的差别;从语义角度看,这种不对称还反映了人们对反义词含义认知的差别;从语用角度看,反义词的不对称能够应用于人们的交际之中,是认知和构词差别的综合体现。笔者通过比较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长”和“短”在人们的认知中的差异,以至于在交际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对称现象的成因。
    • 张玉立
    • 摘要: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核心部分即四种网络(简单型网络、镜像型网络、单域型网络和双域型网络)阐释广告语及其意义的构建过程,以此扩展概念整合理论的应用范围,印证在广告创意中概念整合理论的强有力的解释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