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学
术语学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315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533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图书情报知识、辞书研究、汉语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5年中国科技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年会等;术语学的相关文献由210位作者贡献,包括郑述谱、冯志伟、叶其松等。
术语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533篇
占比:97.73%
总计:13848篇
术语学
-研究学者
- 郑述谱
- 冯志伟
- 叶其松
- 梁爱林
- 粟武宾
- 于欣丽
- 温昌斌
- 顾孟洁
- 于喜海
- 王渝丽
- 王琪
- 赵家琎
- 姜树森
- 李亚舒
- Bob Procsal
- 何伦
- 倪艳虹
- 刘青
- 吴静霓
- 周智佑
- 孙寰
- 孟令霞
- 张伟
- 张友韬
- 张晓霞
- 李健民
- 殷健
- 潘书祥
- 王开扬
- 王有志
- 王育烽
- 罗春荣
- 邱碧华
- 邵融
- 陈智淦
- 陈楚祥
- 陈雪
- 黄忠廉
- 龚彦如
- BaasLeo
- C.加林斯基
- Li Ying
- Shi Chongde
- W.内多比蒂
- WANG Xiuwen
- Zhou Lei
- А.В.叶尔帕季耶夫斯基
- В.М.列依奇克
- Э.И.汉皮拉
- 严庆龙
-
-
裴亚军
-
-
摘要:
术语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建设中国术语学学科,对于指导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各学科领域,着力打造能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领和推动话语体系建设,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术语学学科的建构具有很好的历史基础,但总体来说,学科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针对社会实践的高水准概念化、理论化引领能力较弱,学科影响力亟须得到提升。为此,我们要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着眼互通,系统推进该学科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力争尽快推动中国术语学走向成熟。
-
-
萧梅
-
-
摘要:
就民族艺术学与艺术学的关系而言,如果前者的建设宗旨是“民族艺术本质特征、创—演的基本规律,艺术创造与展示的实践,逐步形成以艺术理论研究、创作实践、传承与传播等面向”,去掉前缀的“民族”则与一般艺术学讨论无异。如果“民族艺术”以依托音乐舞蹈学、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与民族学、社会学、教育学、新闻传播交叉作为构建“民族艺术学”的路径,其艺术中的分科与艺术外的交叉,又会是“多张皮”还是“共同体”?核心在于对“民族艺术”而言,这些分类是主体的“文化—形成”(Culture-emerging),还是观察者—施与(Observer-imposed)?本文以民族音乐学为背景,以术语学为切入点,从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raditional Music,简称ICTM)的更名史及其研究范畴的变化,提供有关“民族艺术学”在理论范式或研究领域方面的参照。
-
-
张荣伟;
于晨芳
-
-
摘要:
一个多世纪以来,“体育教育”这个富有争议的词语,为什么能够经常出现在日常话语、期刊杂志甚至各类政策文件之中?究其根源,在于缺乏术语规范意识和学术批判精神。文章在对“体育教育”一词使用状况及其受质疑状况进行考评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语言学、术语学和教育学四个维度进行了重新解读和辨析,最后得出结论:“体育教育”之说确实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不符合学术思想表达的一般规范,必须特别谨慎地使用,并自觉区分它在政策话语、实践话语和理论话语中的实际内涵。
-
-
陈雪
-
-
摘要:
术语是一门学科理论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外交流和传播的核心要素.近二十年来,中国传统学科术语外译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呈现出理论多样化、视角个性化、方法多元化、范围扩大化以及注重文化内涵的深层阐释和传播的发展趋势.但从研究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未来还应进一步提高翻译本体研究的系统性,注重翻译规范和翻译方法的整合性,突破翻译主体的局限性,从而促进我国传统学科对外传播.
-
-
无
-
-
摘要:
《中国科技术语》(原称《科技术语研究》)创刊于1998年,是我国唯一致力于术语学研究的学术期刊。本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主编为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士。《中国科技术语》发表范围主要包括:术语学学科体系建设、术语学基本原理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利用实证方法和实验数据进行的术语研究,包括术语的标准化、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等;术语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利用网络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术语发现、标引、挖掘、组织等的技术和方法研究的成果;术语及术语学在各学科领域应用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在领域本体建设、知识图谱、语义分析、学科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分析中应用研究的成果等。
-
-
-
殷健;
高逸
-
-
摘要:
对翻译单位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产品与过程两个范式,但研究对象多限于各类文本,对于术语的翻译单位尚无深入探讨。事实上,作为特殊文本的术语的翻译单位绝非术语语符及其所表征的概念本身。本文借鉴现代术语学理论,结合术语的多重维度以及术语翻译之难,对术语的翻译单位进行了考察,认为术语的翻译单位包括操作单位、分析单位以及系统单位三个层级。
-
-
童寅莹;
王新忠
-
-
摘要:
茶名术语翻译是我国茶文化对外宣传的关键一步.本文在术语学视角下,分析了当前茶名术语翻译中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并以中国十大名茶为例,根据其不同的命名方式提出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期加快促进茶名术语翻译趋于标准化.
-
-
郑丹丹;
张梦宇;
朱波
-
-
摘要:
研究关于环境科学的多语言术语知识库EcoLexicon,总结其对于术语学研究及术语知识库构建的启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针对EcoLexicon网站主要功能和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梳理EcoLexicon术语库的理论背景和结构框架.总结出对术语学研究及术语知识库构建的四点启示:多语言、领域性、可视化、互操作性.
-
-
王琪
-
-
摘要:
近些年来,中国术语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相关成果公布出版、术语工作开展、科研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还存在国内外术语信息沟通不够,对于中外术语事业发展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研究队伍没有形成较大影响力的合力,术语事业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术语学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术语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等问题.中国术语事业发展可考虑与国家政策、国际发展相结合,与科学研究、市场需求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