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俄国

俄国

俄国的相关文献在1953年到2022年内共计3940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欧洲史、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19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1507种,包括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求是学刊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张家口·冬奥会与一带一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决策论坛——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等;俄国的相关文献由321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广翔、张建华、郭宇春等。

俄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19 占比:99.47%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51%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03%

总计:3940篇

俄国—发文趋势图

俄国

-研究学者

  • 张广翔
  • 张建华
  • 郭宇春
  • 王永昌
  • 郭蕴深
  • 姚海
  • 于佰春
  • 姜喆
  • 邓沛勇
  • 丁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洋; 朱玉杰
    • 摘要: 罗斯皈依东正教以后,基督教的神权政治理念对于俄罗斯意识形态的构建与变迁带来了巨大影响,然而在此后的近8个世纪的时期内并没有在俄国引发哲学思考,即津科夫斯基在其《俄国哲学史》中所谓的俄国哲学的沉默状态,但是要考察俄国哲学兴趣是如何苏醒过来的,恰恰是要从这段沉默时期说起。
    • 许健柏
    • 摘要: 日俄战争爆发后,针对战争对中国东北国民造成的损失,清政府一方面命令地方官员做好损失调查登记;另一方面,要求东北地方官做好损失登记清册,以备日后索偿。战争期间及战后,清政府向俄国进行了索赔交涉,尤其战后进行了较充分的努力,但是在殖民侵略的年代,没有足够的国家实力支撑,即使清政府的索赔行为正义兼有法理支撑,但最终仍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
    • 贾天宇
    • 摘要: 1581年前,西伯利亚并非俄国领土,但同俄国已有联系,且这些联系全部发生在西西伯利亚地区。早在11世纪,诺夫哥罗德人便曾和尤格拉人进行过以物易物的贸易,后诺夫哥罗德公国和莫斯科公国为获取毛皮多次远征尤格拉。在远征尤格拉之外,1581年前俄国与西伯利亚的交往主要集中在国家和家族层面。俄国政府通过收缴贡品获取西伯利亚汗国的毛皮,俄国富商巨贾斯特罗甘诺夫家族通过同西伯利亚的毛皮贸易积聚原始资本,为叶尔马克东征提供了重要财力支撑。在1581年前俄国同西伯利亚的整个交往过程中,素有“软黄金”之称的毛皮构成了双方交往的直接动力。
    • 王晓丹
    • 摘要: 1803年,在亚历山大一世自由主义改革背景下,俄国国民教育部计划在全国多地(其中包括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创办大学。然而,直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大改革时期,偏远落后的西伯利亚才迎来发展高等教育的契机。1878年,亚历山大二世谕令在托木斯克成立西伯利亚皇家大学,是为西伯利亚高等教育的发端。西伯利亚高等教育的起步过程之所以漫长而曲折,西伯利亚的经济附庸地位是根本原因,历届沙皇政府的教育政策缺乏连贯性是关键,多数人对高等教育漠不关心则是主要制约因素。
    • 梁红刚; 徐晓凤
    • 摘要: 18世纪初,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彼得一世发动了旷日持久的北方战争,海军和常备军的建立推动了俄国医学的快速发展。首先,俄国医学事务中央管理机关经历了药房办公厅—医务办公厅—医务院的演化历程。18世纪末,俄国在各省设立医务管理局,标志着俄国医学事务管理由集权向分权转变。其次,医学教育改革成效显著,完成了培养本土医生的重要任务。18世纪初建立起军医院附属医学高等职业学校,其工作条例、教学大纲和考试制度不断完善。1786年,附属医学高等职业学校从军医院中分离出来,更名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获得自治权。1795年,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创办了两所规模较大的医学院。再次,军医院和药房发展迅速,相关立法逐渐完备。此外,社会救济制度也得到长足发展,建立了专门救治穷人和无生活保障人员的小型慈善医院、弃婴收养所和精神病院。
    • 宝羿
    • 摘要: 蒙古学是俄国最早建立的东方学科之一。俄国的蒙古学研究可追溯至18世纪,初步形成于19世纪上半叶,繁荣于19世纪下半叶。19世纪是俄国蒙古学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以蒙古学奠基人科瓦列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蒙古学家们在蒙古语言、历史及宗教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俄国传教团成员在利用汉文典籍研究蒙古历史方面也成绩斐然,俄国地理学会考察家的著作对蒙古学研究的学术价值亦不容忽视。与欧洲同时期的研究相比,俄国的蒙古学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其研究动机以俄国国家利益为导向,研究对象具有全面性,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俄国蒙古学研究还呈现出实用性、官方性和民族性的特点,不仅为欧洲蒙古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俄文化交流史上也占据一席之地。
    • 张帅
    • 摘要: 光绪九年(1883),俄国以所属部分哈萨克民众在同治年间中俄西北划界之前就已经游牧于塔尔巴哈台的巴尔鲁克山为由,强行租借该地十年。此举蓄意破坏中俄划界时确定的“人随地归”原则,且到期之后俄方不欲归还,制造各种理由企图延长租期。时任伊犁将军长庚在详细分析了巴尔鲁克山的战略价值后,向清廷力谏必须按期收回。在外交谈判中,他有效利用了“人随地归”原则,既向俄方据理力争,又适时退让以避免谈判破裂,最终确保了巴尔鲁克山的按期收回。这是继曾纪泽从俄国手中收回伊犁之后,晚清在外交上取得的又一项不小的成就。
    • 王学礼
    • 摘要: 受“焦土政策”和“间谍恐惧症”的影响,一战期间俄国疏散了大量难民。大规模疏散难民不仅使前线附近地区数以百万计的居民流离失所,而且使本已严重赤字的战时俄国财政雪上加霜,造成了粮食、住房、交通、公共卫生等多重危机。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为疏散和救助难民采取了多项措施,在疏散途中为难民提供了基本的食品和医疗救治,多数难民在较短时间内被疏散到了后方。政府层面有关难民事务的最高领导机构是隶属于内务部的难民安置特别会议,负责难民疏散和救助的社会组织主要有塔季扬娜委员会、全俄地方自治联盟、全俄城市联盟以及民族救助组织等。然而,短时间内难民人数的激增给疏散和救助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难民疏散和救助常常处于无序和混乱状态。难民疏散和救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疏散难民的交通工具严重不足、缺少组织性和计划性以及疏散途中医疗卫生条件欠佳所导致的传染病泛滥。
    • 许健柏
    • 摘要: 日俄战争爆发后,日俄军队在中国东北战场大肆侵犯当地华民权益,制造了大量违背国际法的侵权事件。为维护东北国民权益,清政府在战争结束后运用国际法对俄国军队造成的东北国民损失进行索赔,并为此付出努力。但是,囿于孱弱的国力,清政府的对俄索赔遭遇极大阻力,最终陷于失败。
    • 卜雅凡; 黄秋迪
    • 摘要: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出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展亚洲势力范围的需要,沙皇政府放宽欧俄人口向西伯利亚移民的政策,推动近代向西伯利亚城市移民的活动逐渐发展起来。前往西伯利亚城市的欧俄移民数量随着政策、国内外形势以及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等变化有所波动,但总体增多,分布也呈现沿铁路线分布、西多东少的特点。这些移民不仅数量庞大,人员的组成和从事的职业也复杂多样。他们在西伯利亚城市中定居下来,对当地的城市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发展工商业的同时也改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并将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引入西伯利亚,推动了当地民主选举活动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移民活动把西伯利亚城市带入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