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世界史冬季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世界史冬季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世界史冬季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3-05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世界史冬季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政党政治因素始终是主导英国国民健康服务建设的核心因素,政党之间的政治博弈始终影响国民健康服务建设.英国保守党、工党所秉持的价值观念的差异,决定了两党不会在国民健康服务中达成一致.工党内部受制于派系斗争也未就国民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达成一致.艾德礼对于国民健康服务的认识和政党的核心价值发挥了决定作用.
  • 摘要:犹太问题是犹太历史与文化研究的一种重要议题.俄国曾经是世界上犹太人最多的国家.犹太问题亦在俄国表现得特别充分.俄国作家也对此问题进行了表达和探求.其中,尤以犹太作家如巴比尔、肖洛姆等表现突出.本文利用《骑兵军日记》等文学文献对俄国的犹太问题进行了探究,如犹太人在波兰和俄国之间的尴尬境地及其原因;作为犹太人天堂的敖德萨也是一个地狱;犹太人也要为自己的遭遇进行自身反省和反思,否则很难走出历史的怪圈.
  • 摘要:19世纪后,随着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的深入,英国殖民者逐渐走出公司统治"重商"的局限,开始全面干预印度事务.但英国人设计的一系列冒进的社会改革忽视了印度社会的传统习惯和英印社会在文化上的分离,对印度文化的贬低和狂热的传教行为也加剧了社会冲突,终于在1857年引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这场被英国人称为"兵变"的起义促使英国人重新认识印度和印度人,英印关系随之进入重构阶段.rn 大起义被镇压后,英国女王接管印度,英印帝国正式建立.为了解决英属印度社会在文化上的冲突和矛盾,加强英印在文化上的联系,英国改变了对印度的文化政策.普及英语教育、改变文学中对印度的书写方式、加强帝国权威的宣传、温和的宗教政策等不仅改变了英印文化互动的方式,更显示了在英帝国的扩张中,英国对"他文化"的态度以及自身帝国文化心态的建构.
  • 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对于物质文化史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相对于物质文化史在人类历史变迁中的重要性,现有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就19世纪英国的饮食文化而言,现有研究大多仍停留在介绍性层面,缺乏深入研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从饮食与权力的关系视角出发,从19世纪饮食文化发展概况、不同阶层的饮食状况与社会支配权力、饮食文化与女性权力发展三方面,探讨了19世纪饮食文化的发展.
  • 摘要: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朝鲜开始逐步与西方国家缔约通商,正式对西方国家开放.1882年壬午兵变之后,出于朝鲜方面的接受与日本及欧美各国的考虑,李鸿章基于"以夷制夷"均势的外交方针,选择了德国人穆麟德至朝鲜任职.由于代聘之初,李鸿章没有对穆麟德政策实施的完全的影响力、掌控力与实质性的制约,导致了穆麟德至朝后背离清朝利益的行为的发生.
  • 摘要:1575年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王室公告《海险费率规章》,以此为蓝本建立海险监督局,标志着近代英格兰海上保险监管制度的形成.近代英格兰海险监管制度是近代早期英格兰对外贸易发展、海上保险业勃兴与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私权"与"公权"相混合,大商人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兼顾社会公平,以及减少政府干预的特点.本文拟以1575年《海险费率规章》的解析为基础,阐述和评价所设立的海险监管制度,以及就近代早期英格兰王室政府商业产业政策的一般形式所做的归纳求教于学界前辈、同仁.
  • 摘要:在二战及其之后美日关系的研究中,冲绳问题始终是双边关系研究的一个关键因素,任何一本研究美日关系的学术著作都将冲绳问题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加以论述.但就目前而言,学者们大多数是从美国、日本政府的战略和政策层面等宏观角度来探讨冲绳与美国对日本的媾和政策、冲绳与美日安保体制、冲绳与美国在东亚的冷战战略、冲绳返还与美日关系等课题.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由于亚洲冷战中朝鲜战争、1954年和1958年台海危机等局部战争、军事冲突的频繁显现,美国在冲绳的军事基地的地位与作用也不断凸显,征地的力度和范围也不断加强。尽管美军利用其作为统治方的便利,采用立法、司法和行政手段,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和强制暴力的方式达到了征用土地的目的,但征用过程中充满了强制与暴力,且没有给予或者给予极低的经济补偿,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可以说这一阶段美国在冲绳群岛的军用土地政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在土地征用问题上冲绳民众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没有任何发言权,等于被剥夺了自由选择的权利,而双方之间的尖锐矛盾始终没有得到消弭。况且这些行为又都是与以私有财产制为前提,倡导平等、保障人权的资本主义国家制度背道而驰的。美国在冲绳实行的战略托管统治,虽然高举遏制共产主义保卫自由世界的口号,但实质上则是力避“殖民统治之嫌”,而大行“殖民统治之实”,不仅恶化了与冲绳民众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到了美日关系。因而对军用土地政策的调整是势在必行。
  • 摘要:美国史研究的全球化是当今美国史学界令人瞩目的一股潮流.本文以美国史学界对"美国例外论"的批判为线索,结合19世纪以来从美国史研究从"一致论"到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路变化,试图梳理美国史全球化运动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并辨析总结全球化运动中跨国家主义和后国家主义两条不同路径的相互差异,同时也对美国史全球化运动面临的批评和挑战做了简要的概述.
  • 摘要:"国体"曾作为日本近代天皇制统治依据、战时的思想统制武器、日本固有的"无构造的思想传统",对日本近代的发展历程产生过深刻影响.为深入考察、批判、反思"国体"问题,日本学者丸山真男(1914-1996)曾在战后初期着力批判近代国体对权力和道德价值的一元性占据,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对个人主体性的束缚.50-70年代,丸山进一步对近代"国体"的形成过程及其本质进行溯源性探究,认为它是日本近代国家为统治需要而"创造"出的产物,其在本质上根源于日本的"无构造的思想传统"."国体"思维方式继承了这种"思想传统"的内向的封闭性和对异端的排斥性,在战后依然限制着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对此,丸山主张以个体的"精神革命"实现对"国体"思维方式的彻底抵抗.80年代前后,丸山试图通过重新解读福泽谕吉的"国体"论,为战后一代人重塑健康的"国体"思想.在此过程中,丸山的"国体"思考始终贯穿着他对国家与个人平衡关系的不懈追求.
  • 摘要:20世纪60年代是中苏关系在充满争执和分歧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的一个时期.双方之间的矛盾从最初的试图掩饰逐步发展为公开的论战,并由理论上的口诛笔伐演变为在各个层次上发生的实质性对抗.而此时尚在苏联求学的中国留苏学生群体的处境也变得愈发复杂.根据来自国内的指示,除了继续自己的学业,他们还必须顶住苏联政府的压力战斗在反修斗争的最前线.而对于中国政府来说,中国留学生在苏联的坎坷遭遇则成为将中苏党际冲突扩展至国家层面的有力借口,中国方面在试图寻求来自国际层面的支持未果之后,随即将斗争运动引入国内,掀起了自中苏论战以来的第一次反苏浪潮.原本作为中苏友谊与合作产物的留苏学生,其所被赋予的政治使命已然超过了学业的价值,并成为中苏关系从恶化直至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和见证.
  • 摘要:在古代胡里安人信仰的神灵中,有不少源自于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神灵,而埃阿神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位.本文从胡里安人的神话作品和古代两河流域的神话作品出发,通过对两个地区神话作品的考察和研究,发现了两地的埃阿神的形象和特性有着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从古代两河流域的神话作品到胡里安人的神话作品中,埃阿神的形象和特性更趋向于单一化,其功能有所减弱,有的特性甚至有所丢失,但因其自身的文化背景,又保留了自己的特点.
  • 摘要:本文以修昔底德(Thucydides)所着之《伯罗奔尼萨战争》(The Peloponnesian War)为对象,讨论西元前431年伯罗奔尼萨战争中雅典帝国的政治或军事领导人:伯里克利、克里昂、尼西阿斯、亚西比德如何经营、规划雅典帝国—包括政治与军事—的策略,以及对雅典何以成为帝国的解释和反省,并整理四人的策略是否有脉络可循,或只是依领导人的不同而改变.最后,以上述分析总结修昔底德笔下的雅典帝国经过各个领导人各种政治、军事策略安排后的结果.
  • 摘要:西西里远征的惨败给雅典带来了严重的军事危机、财政危机和政治危机.危机在412年底达到顶峰.为应对危机,雅典人需要对当下体制做出进一步改革.在危机的逼迫下,萨摩斯的雅典海军和雅典城内的公民先后同意寡头改革计划,但只是将其视为救亡的手段.对大众而言,寡头政府的合法性建立在绩效之上,无意识形态感召力.但建立过程中,由于极端寡头的参与和政治集团自身利益的纠葛,寡头派将寡头政府本身视为目的,忽视并背弃最初的承诺,致使寡头制政府丧失合法性基础,终致覆亡。
  • 摘要:万历十九年(1590年)朝鲜在日本两次请求遣使通信后,在没有奏报明朝的情况下派遣通信使出使日本,在出使过程中,双方产生了一系列摩擦,如宣慰使事件、国分寺事件、礼单事件、传命事件、国书事件等.出使与接待使臣之间的诗文应和、书信往来以及留下的相关文献对增进彼此的认识及东亚文化圈内文化交流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鲜日双方对相关的摩擦事件的处理反应了华夷秩序扩大化影响下,彼此认识上的偏差,及双方表现优越感的不同方式;而朝鲜对所获得倭情的处理则反应了明鲜朝贡体制下宗藩关系的不稳固的一面,朝鲜"事大"的虚伪性以及朝鲜在处理对明与对日关系中"属国"角色与"自主"行为的两难困境,同时也因为处理不当,对整个的壬辰战争局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 摘要:德意志东进运动前后经历了两阶段,第一阶段自12世纪起就由教俗贵族开始组织,向易北河和奥德河间的斯拉夫地区进行拓殖.在此期间,东进运动在不同地区的乡村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及特点:在靠近德意志边境的各斯拉夫公国普遍采用的是委托中间人直接吸引德意志移民迁入的方式,大领主给予移民法律上的自由地位、村社的自治地位以及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而在远离德意志边境的波兰、匈牙利等地则以引入"德意志法"来组织和管理公国内部的移民活动.东进运动不仅改变了西斯拉夫地区的社会结构,有利于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还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建立起西北欧区域贸易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摘要:从继体天皇至飞鸟时代结束,日本深受大陆先进的汉文化的影响,在皇位继承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在飞鸟时代以前,兄弟(包括姐弟)继承是十分重要的皇位继承方式之一。进入飞鸟时代以后,随着大陆先进文化的不断传入,人们的思想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对国家的观念增强,对皇位也更多要求实现嫡系继承。不过,飞鸟时代的日本尚未形成特定的皇位继承制度。所谓的“大兄”,只是用于一部分天皇及其它家族中的长子的名字中,用以表示对其尊敬。这一时期,在大陆文化的影响下,当时的社会己经存在了一定的长子相继的观念,因此“大兄”作为天皇诸皇子之中的长子,只是皇位继承的最有力竞争者。天智天皇以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由大兄作为皇位继承有力竞争者的继承方式大致已被废除,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嫡长子直系继承制逐渐形成。特别是持统天皇,她通过巧妙地利用先例以及独特的方式,有效地抵制了兄弟继承的旧习,守护了天武一草壁一轻的直系继承皇统。
  • 摘要:本文欲在整理唐宋之际安南地方豪族的基础上,看其与越南独立之关系。通过对唐宋之际活跃于安南地区的豪族势力的整理,可以看出,在前半段时期,曲、杨、矫、吴四大家族依次以静海军节度使的身份统治安南。其中只有吴氏和杨氏中的杨三哥进一步称王,但不知所称之王为何种等级的爵位。在吴昌文死后,安南地区陷于战乱,以十二使君为代表的安南各大豪族纷纷崛起,包括爱州杨氏、武宁州杨氏、峰州矫氏唐林州吴氏、峰州三带阮氏、仙游阮氏、扶列阮氏、细江吕氏、杜洞江杜氏、超类李氏、长州布海口陈氏、交州华闾丁氏、交州华间谭氏、茶乡范氏、藤州范氏、洮江周氏、长州黎氏等。当然,实际上应该更多。豪族的割据特色,虽然与五代时期中国的藩镇割据相似,比如拟血绿形式的收养关系现象,豪族之间的联姻现象。但通过这些豪族的割据,能发现当时安南地区已经出现了与唐朝的州县行政体系不同的本土化的社会组织体系,从而为安南在丁、黎朝的进一步独立提供了条件。
  • 摘要:1917年7-8月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区联派正式以集体形式加入布尔什维克,极大地加强了左翼革命力量.但是,合并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俄国革命波谲云诡的局势下经过长时间的辩论斗争最终达成了一致.而区联派加入布尔什维克,则是走向十月武装夺权的重要一步.
  • 摘要:抗战爆发后,由于在国际上仅有苏联的援助,使得中苏关系成为外交上的重心,但是两国的关系并未如想像中的友好,早在1939年,由于苏援的中断,加上国际联盟开除苏联会籍一案,使得双方关系起了变化.为了打开局面,蒋介石开始考虑更换驻苏大使的问题,但蒋介石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联系十分敏感,但又必须改善同苏联的关系,这种内心的矛盾使得其在驻苏人选上显得拿捏不定,最后蒋介石还是从较实际的考量上换了邵力子接任驻苏大使,希望借此对苏联表示友好的举动,以期苏援的恢复.
  • 摘要:天津犹太社区系俄国阿什肯那兹犹太人所建,以1906年天津犹太公会的成立为发端.犹太人主要在英法租界一带聚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生活设施等方面已经超过哈尔滨犹太社区,成为北方第一大犹太社区,并与中国其他犹太社区保持着密切联系.二战结束后,国民政府陆续收回租界,如何处置原租界内的大量外侨则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国民政府对所有外侨组织皆采取严格管理、密切监视其社会活动的措施,加上以苏联国籍居多的天津犹太人,更成为国民政府需要时刻警惕的一群侨民.极富商业头脑的犹太商人在国共内战时金融市场不稳的情况下顶风作案,几位著名犹太商人最终锒铛入狱.政局的动荡不安让宗教生活和商业经营都受到很大限制的犹太人选择了离开,结束了他们在天津生活的历史.
  • 摘要:第一次英日同盟建立时,美国在第一时间得知条约内容,表现出了惊异的态度,而之后的几年中美国政府一直保持着默许和中立.因为从19世纪末期开始美国就接连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的经济状况一直没有好转,总统选举的波折也使美国的国内政治遭遇挑战.而英日同盟的条约内容在客观上保护了美国的在华利益,将矛头直指美国的劲敌俄国,使得美国在远东没有了后顾之忧.之后美国凭借英日盟约的便利,捞取经济利益,渐渐又扮演了政治调停者的角色.
  • 摘要:二战前期,美军输送德军俘虏到美国本土的战俘营进行安置.随着1945年欧洲出现的粮食短缺和德军战俘人数的剧增,就地安置战俘,建立露天大营成为美军的选择,伴随而来的还有艾森豪威尔提出的"战俘新思维",把在德国境内收押的德国军人当作"被缴械的敌军"而不是"战俘"对待."战俘新思维"有助于缓解1945年德国境内日益加剧的粮食供需矛盾以及迅速、有效地安置数量庞大的德军战俘群,然而同日内瓦公约相关条款有着较大出入.
  • 摘要:二战后,美国老年人口总数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均出现明显增长,美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这一人口背景之下,美国老年人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备受关注.有人推崇,有人贬斥.到底老年人在当代美国政治中发挥了怎样的角色,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笔者不揣浅陋,尝试从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交叉学科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指出老年人在发挥政治影响力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对政府官员和媒体而言,老人选民真正能发挥的政治影响力,远超乎数据所能显现出的实况。老年人内部明显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发挥影响力。尽管有政治家、媒体和老人组织呈现出同质性老年团体的形象,目前老年本身不是政治运作的主要基础。所以,视老年人为同一的集团,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老年人的政治、经济、社会特征是十分异质的,正像之前数据中呈现的那样。
  • 摘要:《法兰克人史》中的"奇迹"所描绘的克洛维尊重教会,禁止劫掠.这一形象折射出6世纪中期高卢社会的现实:劫掠行为司空见惯,以致教会以大量"奇迹"宣扬此举不得善报.理想化的克洛维形象体现了教会需要强势国王对其进行保护的愿望.但教会因经济利益抵制国王征税,削弱了他们希望加强的王权.
  • 摘要:作为19世纪早期英印殖民主义政策中的传奇人物,威廉·亨利·史利曼在国内得到的关注却远远不及他的成就:剿灭"图格斯";镇压"巴德哈克匪帮";吞并瓜缪尔;经营奥德王国.作为殖民主义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对史利曼的经历的研究将会便于更好的了解这一时期殖民活动的历史连续性和规律性.并且进一步深化对于1857年大起义的背景和原因的理解.作为从镇压图格斯到吞并奥德王国前夕整个历史过程的亲历者和实际执行者,威廉·亨利·史利曼的经历及其被重用(在1856年他死前他已升至少将军衔)的事实恰好反映出了这一时期殖民政策的连续性及其规律性。殖民政府对中部及北部印度的觊觎使得史利曼的“图格斯”观点得到了承认和推广。殖民当局需要以镇压“盗匪”维持“正义”的借口来打破它与当地土邦缔结的外交条约。同时,它也需要通过这一手段实现削弱印度地方武装力量的目的。镇压图格斯的方法、机构及其建立的情报网使得殖民当局得以实现更大的政治目标——那就是吞并瓜缪尔和奥德王国,出兵政府尼泊尔(1814年战争并没有完全占领尼泊尔),进而入侵中国西南地区。而这一政策是历届殖民总督都一以贯之的,大贺胥时期实际上仅仅只是这一过程的最后阶段而己。也正是因此,史利曼能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当局的信任,屡次在瓜缪尔和奥德王国的吞并过程中扮演重要的剿灭“盗匪”的角色。史利曼没有辜负殖民当局的厚爱,但他所间接导致的1857年的大起义却出乎了殖民当局的意料。
  • 摘要:1891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历史学教授卡尔·兰普莱希特(Karl Lamprecht)所著《德意志史》(Deutsche Geschichte)第一卷的出版,肇始了德国19世纪末德国历史学界的一次重要的史学变革——兰普莱希特之争.在《德意志史》一书中兰普莱希特宣称著述历史不仅应以政治-个人史为写作的唯一内容,还应当重视经济-文化的范畴;历史不是只出现过一次的特殊现象,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即历史是有规律的,并强调心理学在历史学中的运用.以上的言论和《德意志史》一书在德国史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德国史学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兰普莱希特进行口诛笔伐,如《德意志史》一书中充斥着基本的历史错误,引用的不规范;鞭挞兰普莱希特的文化史观是唯物主义史学等等.这场论战持续了近十年。rn 尽管在方法的突破和材料的运用上兰普莱希特富有创新精神,也指出了德国史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但在将创新进一步运用到史学实践的过程中,兰普莱希特却出现了诸多纰漏和硬伤,这就使得他的创新大打折扣,最终以兰普莱希特一方的失败告终,德国史学中的传统政治史模式又被牢固地保持与延续下来.兰普莱希特没有为新史学进入德国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反而有损文化史的声誉,阻碍了新史学在德国的发展,也为日后在世界史坛中德国史学的衰落埋下了伏笔.由此可见,史学革新容不得马虎和急就,而是需要打造严谨和扎实的学术基础.史学革新也不能完全中断与历史文化传统的联系,否则的话,那所谓革新也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必然不能成功.但兰普莱希特所提出的文化史观却在美国、欧洲各国受到了广泛接受.
  • 摘要:二战中的丘吉尔为最大限度地维护帝国的利益而制定了战时帝国政策原则.但是这项政策原则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美国等各个方面的压力而不得不进行调整.这不仅仅是英国与美国两个国家的对弈,更是英国在新的世界局势之下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也是其在此基础之上寻找新的生存方向的过程.这一过程恰好反映了丘吉尔此项帝国政策原则的弹性特征.但事情往往具有两面性,战时帝国政策的弹性使得英国在战争环境中得以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和荣誉,但是它也开启了战后非殖民化运动的大门.
  • 摘要:1961年至1963年地处西非的加纳成为美国肯尼迪政府实施非洲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为实现此目标,美国政府采取了派遣和平队队员、援建沃尔特河大坝工程及加强与恩克鲁玛的私人关系等措施拉拢加纳,使其能真正保持中立,进而防止其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美国的冷战对手苏联做出了积极的回应,采取多方面措施强化两国的双边关系,促使加纳的外交走向符合苏联在非洲的国家利益.
  • 摘要:《泰晤士报》是一份享誉世界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报纸,素以"英国历史的忠实记录者"而著名.《泰晤士报》的辉煌成绩与当时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从沃尔特第二开始的睿智改革是分不开的."黄金时期"的《泰晤士报》更是影响巨大,从"彼得卢惨案"到1832年的议会改革,再到克里米亚战争引起英国内阁的垮台,《泰晤士报》都一路凯歌,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赢得了地位,也凸显了传媒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考察《泰晤士报》在其"黄金时期"对英国国内政局的影响,分析媒体对政治改革的作用,对于当下我国的实际情况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摘要:照相术的发明至今已经过170多年了, 在这将近两世纪的光阴里,照相机的外型和功能都有巨大的改变,「照片」这个近似于绘画的产物在社会中所産生的文化意涵也随着时间出现变化,做为幕后推手的摄影师也变得越来越专业化.然而照片除了具有「再复制」的功能外,摄影师也透过照片和观赏者进行对话,藉此反映出当代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卡梅隆以女性职业摄影者的身分踏进男性活动的场域,标举着有别于当时流行风格的摄影特色,她的作品中充斥大量的女性,卡梅隆以自身的女性视角来看19世纪的英国女性,透过照片里人物的装扮、表情、背景光线等型塑且傅逹了她所认为的「女性气质」,这不仅反映出卡梅隆对「女性」角色的自我省视,也是她和社会对话、交流的方式.
  • 摘要:在美国革命中,主权问题是争取独立和早期国家构建过程中的核心问题.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的《独立宣言》,是对北美殖民地形成的实际独立性的肯定,宣告美利坚的主权者是北美人民.1777年大陆会议通过的《邦联协定》,肯定各邦拥有主权,邦联仅仅是邦际和对外事务的协调机构.1787年制宪会议通过的《联邦宪法》,将主权分别授予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主权分配的变化,源于对不同利益的协调。通过这三份法律文件,美国构建起人民主权、州主权和联邦主权并立的多元主权结构.主权结构的建立推动美国早期国家构建。
  • 摘要:向国外派遣人员进行援助,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内容.在苏方主动要求下,河北省清苑县1000多名工人于1954年至1963年参与"赴苏援建",最长在苏联工作、生活了8年.本文依据大量解密档案和口述史料,讨论这批工人出国前的政策变化和出国后在苏联的工作、生活状况以及回国后的境遇问题.本研究对理解同时期中苏关系的变化和分析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以及探讨冷战大背景下普通人的命运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二战战败使日本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经过占领军当局推行的一系列民主化改革,日本经济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已经得到缓慢的恢复和发展.朝鲜战争爆发带来的特需经济,加快推动了重工业、化学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兴起,促使解散财阀的早日结束.通过直接使用美元支付和引进外资,自1950年开始急速地扩大了日本的出口和外汇储备.1951年-1953年朝鲜特需对于恢复日本经济的推动力表现得更为变现.日本战略地位的变化和经济实力的恢复,增强了日本在政治领域的话语权,推动了日本的独立和回归国家政治经济舞台.但重建军备又为东北亚局势埋下了不安定的种子.
  • 摘要:自从19世纪中后期以来,奥斯曼帝国越来越受到欧洲列强的逼凌,国家危机日益严重.面对欧洲的威胁,奥斯曼苏丹在一些穆斯林知识分子的支持和拥护下,越来越重申和鼓吹自己的哈里发头衔,以提高自己在全世界穆斯林中的合法性和地位,进而对内加强自己的统治,对外可以团结全体穆斯林共同对抗欧洲.但是奥斯曼帝国的这种"复古"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欧洲威胁的一种回应,具有很大的权宜性.而其所"复"之"古"不但与帝国本身缺乏足够的内在一致性,还与当时伊斯兰世界的现实环境也存在矛盾.再加上帝国统治者本身在态度和法理上就存在问题,所以奥斯曼帝国的这种"故国"情怀和"复古"之举难免失败.
  • 摘要:本文研究了剑桥经济学家马歇尔在面临十九世纪末的经济与政治混乱时,如何融合两种经济学的研究路线并创造出一个新综合,以及略论马歇尔对社会主义的回应.
  • 摘要:18-19世纪工业革命在英国如火如荼的进行,不仅带来了英国工业技术的全新变革以及由此引发的生产力大幅提高,同时对整个社会及民众的思想观念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工业革命在经济、文化、社会、法制等各个层面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本文拟就18-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观念变化的具体表现作一个集中的梳理和介绍,指出任何一方面的观念变化都不能称为社会观念的整体变化,各种观念是相互制约、有机地联系着,他们共同发生效用。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而且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使人们逐步形成近代意识,包括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时间意识、风险意识、变革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造精神。所以,它对英国社会以至整个人类社会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总之,这些观念交错纵横、互相渗透,冲破封建主义的藩篱,向资本主义迈进。近代化的社会观念不仅促使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而且还促使它向更探层次、更广范围扩展。近代化的社会观念是工业革命首先爆发在英国的必要条件。
  • 摘要: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展开了对人类命运的全面关注.其中,对人类功业、战争纷争以及普通人的一生的记叙,无不体现希罗多德的命运观.命运观的内容纷繁复杂:多数情况下,命运是可知的;少数情况下,命运仍然处于不可知的状态.希罗多德命运观的可知论部分更多的是明确或隐性地否定神意、命运的意志在人的命运中的支配地位;不可知论部分,希罗多德更多的是呈现史料,供读者自己判断.总之,都体现了希罗多德命运观的中心命由自主.
  • 摘要:After being discovered during the Napoleon's campaign in Egypt,the Dendra zodiac has drew much attention of the Egyptologists for over two centuries.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s and discussions over it have been made in astronomical and mathematical ways,but its religious meanings have long been ignored.By deciphering the texts and image on the walls of the Osirisian chapel whose ceiling hold the Dendera Zodiac,the functions and meanings of the Zodiac could be discussed and lea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Dendera Zodiac conveys the space and time of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Osiris and the dead, reflecting several overlapping aspects of the resurrections in ancient Egypt.
  • 摘要:阿米阿努斯·马塞利努斯所著《英勇业绩》是了解和研究晚期罗马帝国的重要参考文献.作者将详实的内容与精彩的文字相结合,再现了众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历史场景.秉承西方古典政治军事史的撰写传统,阿米阿努斯尤为重视对战争的描写,特别是在叙述斯特拉斯堡战役的篇章,充分运用多种文学手法和修辞方式,提高了著作的可读性.为了塑造和突出英雄人物,宣扬罗马的正义与美德,作者在行文时难免会有所修饰和掩盖,但这并未改变原著是历史作品而非文学创作这一事实.
  • 摘要:尼特哈德受秃头查理委托写就的《历史》一书,不仅记述了加洛林王朝后期三兄弟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也揭示出加洛林王朝后期理想的价值观同现实政治之间的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其写作手法,注意人类历史与上帝启示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中世纪早期基督教史学的基本特点.同时,《历史》试图在在基督教的目的论和对当时历史的具体认识之间,保持着精妙的平衡,将基督教历史编撰方法同古典传统结合起来.但《历史》也体现了作者亲查理的政治立场和"偏见",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
  • 摘要:英格兰一直有着"地方自治之家"的美誉,其自治传统源远流长,自治制度不断完善,自治理念深入人心.16-17世纪为英格兰的崛起时期,自治制度在这一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警役作为乡村基层官员,其选任制度有着浓厚的民主色彩和双重属性,使警役自身既是国家官员也是自治官员,这为英格兰乡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保持了农村的发展活力.
  • 摘要:采女是日本古代地方豪族献给中央朝廷的贡女,是在宫廷主要负责天皇、皇后等饮食起居的下级女官.律令制国家时期的采女制度亦是后宫女官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养老令·后宫职员令》及《延喜式》等记载中都明确规定了采女的职能、生活、入选标准、叙位等各个方面,有些采女甚至被升为贵族阶层.然而律令制确立之前的采女并非如此,她们是古代王权专制过程中的产物,是连接中央朝廷与地方豪族之间的桥梁,其出现与演变体现了王权与地方势力双方博弈的过程.对该时期采女的考察,有助于从一个侧面加深对古代王权专制统治的认识.
  • 摘要:约瑟夫·格兰维尔是英国17世纪中后期著名的自然哲学家,身兼教会牧师、皇家学会会员多职,并以为巫术的存在作辩护而知名.他的思想反映出宗教、科学、巫术三者的交织;经验主义、怀疑主义、圣经信仰的"奇怪融合",历来受到西方学者的重视.笔者通过考察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巫术研究的动力及方法、对于巫术的基本观点,认为巫术研究对于格兰维尔具有反对无神论以及弘扬科学精神的双重意义,对人们而言,则展现出近代早期科学与宗教并生的一种思维模式.
  • 摘要:《维多利亚郡史》是19世纪末以来英国最著名的大型地方史丛书.在1899-1932年间,由于英国历史学尚处于专业化、职业化进程之中,《维多利亚郡史》的纂修者主要是一群业余史家;在1933-1940年代之间,随着政治史、军事史等正统史学的确立,作为地方史作品的《维多利亚郡史》饱受正统史家的鄙夷,其纂修者由业余史家与职业史家共同组成,该阶段其编纂队伍惨淡、纂修进程迟缓;195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史学的整体转型,英国地方史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史学分支学科,其学术价值与学科建制获得了职业史家的广泛认同与接纳,《维多利亚郡史》的纂修由职业史家全面掌舵,地方史家大量介入纂修之中.
  • 摘要:1956年日苏外交关系正常化,成为了东北亚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发生的重要事件之一.在冷战这种两个阵营紧张对峙的背景下,日苏两国的邦交正常化有其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对于苏联而言,选择与日本复交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在远东实现一个突破口,实际是冷战的一个布局而已.然而日本充分利用这一布局,展开现实主义外交,在实力不等的情况下,积极谋求国家利益.本文通过对日苏邦交正常化的考察,试图揭示日本在冷战环境下实行的现实主义外交.指出日苏两国在复交谈判过程中,领土问题始终是双方交涉的焦点,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解决,成为了遗留至今的影响两国关系的最主要因素。虽然,日苏邦交正常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是在冷战的背景下,日苏关系必然受到中苏关系、中日关系、美日关系、美苏关系这些因素的制约,之后的历史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对于苏联来说,50年代的日苏关系正常化只是苏联在冷战环境下的布局而已,并不能真正改善两国间的关系。然而日本充分利用这一布局,展开现实主义外交,在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尽最大力量获得了国家利益。
  • 摘要:曼海姆曾指出,马克思在判定其它所有的社会、政治思想都为体现特定阶级或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时,恰恰忽略了自己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意识形态.而格尔兹则进一步指出,曼海姆做出"一切社会政治思想都与思想者的现实生活境况密不可分,因而是意识形态"的这个判断,本身也对自己有效,这与其追求价值中立的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悖论.格尔兹将其称为"曼海姆悖论".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历史主义的反身性问题在社会政治思想研究中的延伸.无疑,对此最直接的回应就是哲学诠释学.理论体系与理论内部对体系的反对在马克思那里形成了张力,建立一种拒斥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资本主义还在,就不存在一种已经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倒毋宁说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创造自身,并在反对资本主义的过程中不断宣示自己的正确。
  • 摘要:19世纪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市政部门的失职和市民卫生意识淡薄等原因,给纽约市带来了严重的垃圾问题.纽约市街道清理局长小乔治·华林于1895-1897年对原有垃圾管理办法进行了系统性调整,建立起一支被称为"白翼"的高效的清洁队伍,并调动企业和市民参与城市环境的维护,还大力推广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办法.华林的街道卫生改革不仅给纽约市带来了清洁的街道,还推动了市民卫生观念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垃圾处理的难题.
  • 摘要:随着冷战的深入,美苏之间的对抗也扩大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美国政府更加注重利用文化教育等"软实力"来打赢这场战争.与此同时,英语作为美国对外交流的一种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直接促成美国对外英语教学与冷战宣传的结合.在整个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政府利用各种机会,在英语语言培训的外衣下,通过选派英语教师,设计课程内容,提供学习资料等手段,向接受英语学习者灌输反共思想和推销美国生活方式,最终将他们争取到亲美阵营之中.不可否认,这种隐蔽的且与目标群体直接接触的手段,确实取得了有利于美国的结果.
  • 摘要:纳粹德国的育婴计划又称"生命之源"计划,它是纳粹德国为培育纯种雅利安血统后代、提高生育率和促使人口增长而在纳粹德国及其占领区的妇女和儿童身上实践的一项种族优化计划.该计划有着诸多历史背景,其中人口危机是最根本的原因,优生学的畸形发展、希姆莱"新道德"观的建立和传播这两者为主要因素;而该计划的直接动因则包括保护未婚母亲和私生子和为更有效的防治堕胎,还有为国家增添兵源,另外,协助"东方总计划"与在西欧和北欧建立大日耳曼帝国也是其重要原因.在以上一系列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生命之源"计划得以开展.
  • 摘要:从朝鲜战争爆发前后到战争结束,正值美苏两大阵营对立格局的形成时期,美英利用经济武器对苏联集团国家进行贸易管制.但值得注意的是,英国作为没落的帝国,既要紧跟美国的政策,又要维持自身及英联邦国家的利益,因此在进行贸易管制的过程中角色尴尬而心态微妙,甚至对属于同一阵营的台湾地区也采取了贸易管制政策.从1949到1953年,在战略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平衡中、眼前利益与长久利益的博弈中,英国对台湾的贸易政策经历了强化、稳定到放松的不同阶段,直接反映了英国在面对台湾这一敏感地区的决策过程中所考虑的美国、英国、香港、大陆等各方因素,体现了经济冷战的复杂性.
  • 摘要:艾希曼审判是一次事关伦理与法理的审判,实质上是以色列以犹太民族利益为诉求的审判.对于艾希曼的罪责而言,它既含有纳粹体制下的集体责任,也包括艾希曼突破伦理道德底线后的个人罪责;关于审判艾希曼的法庭,外界对由受害者犹太人、施害者纳粹德国,还是二战体制之外的现代法官组成的国际法庭作为审判主体的看法众说纷纭,但以色列从未停止过运用政治权力和舆论宣传手段为耶路撒冷法庭审判的合法性辩解.艾希曼审判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以色列的生存权,唤醒了大屠杀幸存者及其记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