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十一届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
第十一届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

第十一届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12-26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第十一届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美学者对缠足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其在中国的发展变迁.很少有人关注中国人迁移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之后缠足的历史以及其文化内涵的演变.美国人把中国视为“他者”的想象,通过对缠足习俗的各种形形色色的诠释体现得淋漓尽致.清朝时期,缠足已经在中国各阶层的女性中非常普遍.然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在移民政策上实行全面排华之时,美国移民官却错误地认为缠足直接反映中国女性的阶级身份和道德品格.小脚成为中国移民成功获得“豁免”身份,进入美国的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从跨太平洋视角通过两方面阐释美国在移民政策中倾向于接受此类“他者”的原因:一是缠足如何以及为什么在太平洋两岸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二是美国人对于缠足的臆测、看法和固有成见如何影响美国移民局官员执行排华法案.
  • 摘要:城市化的过程,无非是观念的重建、掌握社会新技术与接受新纪律准则,以及追求新的机遇等。这种现象也是对传统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常规的简化。域市不单指人口集中在有限空间中,也代表彼此间不同特质的族群,所组合成的集合体。在此之下,城市便与传统乡村社会,有了显着对比,作为庞大帝国的首都,伦敦吸纳来自四方的人种,使得公共设施无法负荷,造成卫生条件差、空气与水的污染、臭气薰天的贫民窟与拥挤的、脏乱的住宅周遭等恶劣环境,是可以想像的。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不单是一个面积有限、界线不明的历史城市,还是恶劣与进步环境同时发展的城市。从布斯、梅修等社会调查家与其他探险家、旅游家的调查和游历见闻可知,东区有着脏乱、野蛮与辛苦工作的人们及街道复杂等情形。对于西区,甚至是中央的市民而言,东区是一个未知、黑暗之地,多数的文学作品皆将东区喻为绝望或黑暗等不雅名词。这些不中听的名词多半也跟疾病、暴力、犯罪、贫困和过度拥挤等等相接。对于这些黑暗面,英国政府与改革分子利用一系列的改革方针与运动,像是卫生法、住宅法与刑罚等方面,积极的推行,企图将伦敦城打造成一个健康、明亮的市镇。无疑地,19世纪伦敦城市的问题展现出产业革命后空间与经济上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放置于现今仍是可见且仍是重要的议题。该如何改善?如何达到尽善尽美?虽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城市改造计画未能全数达到预期的想像,但在众多改革方针中,霍华德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对日后英国城市建设与规划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英国在战间期开始出现的卫星城市,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新城运动,皆受到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影响。并且,这项影响也为21世纪的城市规划提供了参考想法。
  • 摘要:本文将基于《华侨参政权全案》一书中的各类珍贵史料而探究华侨代议权问题,再以华侨代议权问题为切入点而呈现民初第一届国会选举筹备过程中的政治新风气.首先,笔者将对民初政局、临时参议院议事流程与《华侨参政权全案》一书的情况做大致的介绍.其次,本文将基于《华侨参政权全案》一书中的各类珍贵史料描述民初第一届国会选举筹备过程中出现的华侨代议权问题的经过始末、探究赞成与否定华侨代议权的两派势力交锋的细节,以深入分析民初华侨代议权问题.最后,笔者将以华侨代议权问题为切入点而探究民初第一届国会选举筹备过程中的政治新风气.这种新风气表现为各类政治精英对民初国会的极端重视和政治精英们在议会辩论过程中所展现的较高政治素养.
  • 摘要:古希腊城邦创建之初,多采取的是君主制或贵族寡头政治,且城邦间多为争夺土地而彼此开战,一种推崇个人丰功伟绩、有着往昔神话传说并具有现实政治意义的英雄崇拜得到了普遍的推广.随着城邦政治的发展,要求平等享有公民权利与政治参与的民主政治开始在公元前7世纪末6世纪初崭露头角,这一时期,宗教崇拜中一些原来处在边缘地位的神明渐渐受到人们的推崇,相关的神话传说也因现实的这一变化而有所更新.
  • 摘要:冷战期间,美苏为争霸而进行全球冷战局部热战,由此引发的大量难民则严重挑战着人们的内心底线.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大国,美国以保卫国家安全为名实行了一系列针对难民的接收措施.在难民接收过程中,美国对印支难民进行分类接收、对萨尔瓦多难民进行驱逐并对个人入境进行严格限制.冷战时代,虽然难民关乎美国国家利益,但美国的一切应对之举都体现出其国家安全的脆弱性.
  • 摘要:本文论述了甘州兵变的背景、原因、过程和朝廷的应对策略,使一些细节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分析了李隆其人在甘州兵变中的主观意愿和责任,即巡抚被杀、城市大乱是全然由总兵李隆主导的,还是说李隆其人在兵变中存在对军队失控的可能,而高级将领在兵变时对士兵的管控能力,是分析明代兵变如大同兵变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有助于理解兵变时各方矛盾和利益的复杂性,明确指出明代北边边政的持续败坏、士兵生活的艰难困苦是兵变频发的根本原因,其他原因多是兵变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索,强调甘州兵变揭开了嘉靖朝兵变的序幕及其所产生的示范作用,此后,明代兵变更加频繁、性质更加严重,指出了甘州兵变同第二次“甘肃之变”之间的联系,而第二次“甘肃之变”,为明朝调整哈密政策和同吐鲁番的关系创造了契机,且陈九畴其人的上任和罢免,也反映了嘉靖朝“大礼议”事件中“议礼派”和“护礼派”力量的消长。
  • 摘要:1957年初艾森豪威尔主义出台后,美国与埃及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直到1958年伊拉克革命后,随着阿拉伯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以及美方政策的重大调整,双方关系才得以明显改善.而在此期间,纳赛尔与苏联的关系也颇为微妙.一方面,两国关系依旧亲密.但另一方面,纳赛尔已经显露出对苏联及叙利亚共产党在地区影响力的担忧.艾森豪威尔政府对此是有所认知的,甚至因此考虑过对纳赛尔政策的调整,并有所试探.不过,出于对纳赛尔地区“扩张”的警惕和抵制,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纳赛尔政策调整的考虑在伊拉克卡塞姆政权表达出明显的亲苏亲共倾向前并不充分,或是几近搁置.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艾森豪威尔政府并不愿意为了换取纳赛尔在美苏冷战中的亲美立场或“真正中立”态度而牺牲地区内与其友好的“保守”政府,进而危及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信誉.当然,原因除了对纳赛尔政治“野心”的反感和警惕外,也须考虑到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其将来能否真正领导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的政治能力也是怀疑的.这些都说明,冷战因素固然是冷战时期美国对阿拉伯世界政策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同样不容忽视的地区固有因素也只是相对服从于前者,而非绝对盲从.
  • 摘要:聂斯托利派是基督教的一个支派,在中国被称为“景教”.景教于7世纪早期传入中国后,在中原地区保持了200余年较好的发展态势。会昌五年(845年)四月,唐武宗颁布关于灭佛的敕令后,景教在中原地区的发展也因受其影响而日渐衰落,至五代、北宋时期教徒己所剩无几。与在中原地区发展受挫不同,9世纪以后景教在北方草原地带取得了较大发展,许多草原游牧部落接受了景教的洗礼,成为基督徒。10世纪以降,随着契丹辽朝实现对广阔草原地带的全面掌控,这里再度成为沟通中西方文明的重要桥梁之一:而草原丝绸之路的畅通,也使这些信奉基督的草原游牧部落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互动传播的使者。辽朝灭亡后,金朝的统治者并未对草原实现有效掌控,因而在金朝统治的核心区域内,发现的景教器物相对较少。但是,金朝实施羁縻统治的草原各部中,依然有为数不少的景教徒,他们继续保持着对基督的信仰,有的日后甚至在大蒙古国—元朝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 摘要:明朝后期,女真(满族)的势力崛起.这股新生力量的崛起不仅对明朝在东北的控制力构成严重威胁,也影响了中国的历史以及东北亚地区历史的发展走向.在努尔哈赤时期,对于位于女真西部的邻居——漠南蒙古诸部主要采取的是和亲、拉拢等和平的手段.对于明朝的忠实藩属国与自己的东部邻居——朝鲜也是一直采取和平交往地手段来换取自己所需的生产资料.东北亚大陆上的后金、朝鲜、明朝与蒙古四方之间的多元外交关系尚处于形成阶段.公元1626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调整了父亲在时期的对外政策.后金(清)与其他三方势力的关系也发生转变,东北亚地区的多元外交关系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对东北亚地区历史的走向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 摘要:1900年3月6日,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发现首例鼠疫病例,美国海军医院管理总署以署长为中心,负责对此疫情实施管控.在管理总署与州、当地(市)卫生局、商会、民间组织——中华总会馆的共同合作下,疫情最终于1905年得到控制.此次鼠疫防疫,美国海军医院管理总署的工作经验具有社会影响,它完善了当时管理总署的卫生防疫机制,奠定了美国公共卫生与海军医院管理总署、美国公共卫生署工作的基础,同时,天使岛的美国移民站也延续了管理总署的对华移民态度.
  • 摘要:国际学术界关于美国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核不扩散政策的研究可谓是成果丰硕。对布什和奥巴马两任政府的核不扩散政策进行了很好地解读和研究,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涉及到美国政府核不扩散政策的演变,多角度探讨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宏观与微观,一些具体问题无不包括在研究成果中,如地区核问题、双重标准、无核武器世界倡议、华盛顿核安全峰会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很好地把握住了二十一世纪初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动向,比较全面和准确地对美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做出了评价,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很好的启迪。当然,其中一些研究成果也有可待商榷之处,如布什政府的外交强硬政策在其核不扩散政策中也十分明显,所以导致大部分学者对其“双重政策”和“单边主义”的核政策进行批判,以至于布什的客观积极作用少被提及,对布什政府核军控的政策或态度研究不够深入;由于奥巴马政府相较于前一任政府对核不扩散政策做出重了大改变,所以有些研究过于强调奥巴马的功绩,对其在核不扩散政策中的地缘战略目的和维持世界领导权的意图揭示不足,在有关地区核问题中的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研究,学者们多站在美国的立场,从美国的角度太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鲜有从这些地区国家的立场出发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关于如何应对核扩散的问题上,只是强调制裁手段、核裁军和会谈,即使有学者指出当前核扩散僵局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没有从根本原因上出发探究应对核扩散办法的研究成果出现。在国际核不扩散中将美国看成是领导者,并且认为美国起到核心作用,这非常不利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在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中大部分提及的是重大和热点问题,关于二十一世纪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研究尚有一些方面有待深化,包括布什和奥巴马两任政府的核不扩散政策虽然具有较大差异,但是尚无专门关于两任政府核不扩散政策比较研究的成果。两任政府的核不扩散政策并不是完全分离的,但是目前也没有关于奥巴马政府核不扩散政策继承性的研究成果。应对核恐怖主义扩散成为二十一世纪国际核安全的主题,但是目前关于美国政府具体应对核恐怖主义扩散的政策以及如何开展国际合作的研究尚缺。在美国二十一世纪以来有关核能源的利用、管理和核材料安全政策方面研究成果尚不多见。2014年海牙核安全峰会召开,核材料的安全保障再次被给予高度关注,往后的研究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取得新成果。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都对了解美国核不扩散政策和保障国际核安全以及应对核扩散有着重要意义。
  • 摘要:《旧制度与大革命》认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由于特权的兴起、法国民族特性、文人特征、中央集权的加强、政府的弊端等造成的,通过对比,寻找旧制度时期的法国与当下中国的相似之处,分析当下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存在的弊端以及对中国改革者的启示.
  • 摘要:琉球问题肇始于清末.随着日本的崛起和清朝的衰落,日本最终攫取了琉球.但清政府直到灭亡也未曾承认琉球是日本领土.国民政府时期经历对日战争,由于身处复杂的国际局势之下,国民政府也未能够趁日本战败的机会重新使琉球独立或归属中国.随着美军全面进驻日本,使得中日琉球问题演变为日美冲绳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在相当长时间内笼罩在“世界革命”氛围中,而对琉球的政策一方面需要服务于现实利益,又一方面需要迎合“世界革命”的理念,因此也未能重新提出琉球归属问题,而是围绕反对美国占领冲绳的问题展开外交工作.但由于中日直至建交也没有签署一份媾和条约,对于琉球地位,也始终处于“不讨论”的状态下.近年来钓鱼岛问题升温,而琉球归属作为历史遗留问题,与钓鱼岛问题有着莫大的关联,需要给予重视并进行适当的讨论.
  • 摘要:罗马对犹太地区的统治始于共和国末期,虽然这时罗马因素的渗入并不明显,但这一时期不同的罗马统治者对犹太的政策是不同的.对犹太领袖而言,他们要迎合罗马统治者以维持统治,对犹太人民来说,能否继续保有祖先的习俗也完全取决于罗马人.罗马统治者与犹太领袖相互利用关系始终贯穿罗马犹太政策的始终,已经成为影响(但并非决定)政策的一个因素.总的来看共和末期罗马对犹太的政策总是在破坏与恢复犹太祖先的传统中徘徊.
  • 摘要:战后40年是冷战的40年,是美国国内社会运动频发、经济改革的40年,伴随着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化,美国史学也经历了由新保守派到新左派,再到社会科学新史学派的新旧更替,60年代开始,美国史学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70年代后某一学派独霸史坛的情形不复存在,80年代以来,在克服过度社会科学化的过程中,美国历史学家为恢复历史学的自主地位不懈努力着,促使历史学研究由碎化重新趋向综合,为以后美国史学的综合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国际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历史研究的内容、视野、历史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甚至是美国历史协会中会员的构成都体现了这一点。在1949-1988年间,美国历史协会在美国史学界中继续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不断推动着美国史学的进步,协会历届主席在演说中成功地塑造了三重身份:站在美国史学潮流前列的历史学家们的代表,美国历史协会的领导者和富有治史经验和对历史学的发展、史学功用的实现以及历史学家的职责有深刻见解的专业学者。他们的史学思想的变化和相互之间的批判与肯定,正是美国史学新陈代谢的缩影,研究方向、地域、群体的多元,对社会现实中史学功用发挥的关注、对历史学家在公共事业方面责任的重视,与国际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国际视野的扩展等都印证了美国史学多元、实用和国际化的特点。此外,作为美国最大的学术团体,美国历史协会在战后的四十年积极地活跃在美国史学界,在战后“知情权”运动中,特别是在总统文档归属权等制度性的改革中,在捍卫国家档案馆的独立地位中,美国历史协会起到了很大作用。协会的机关刊物《美国历史评论》不断改进,同时没有放松对协会自身的要求,不断进行着更新与完善在协会会员中潜在的偏见得到纠正,妇女、黑人有了成为管理层的机会,而会员构成的多样化丰富了研究内容,侧面推进了史学的多元。美国历史协会主席演说词提供了可以直接了解美国史学变化的途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界会有更多的学者从事相关的研究,深化国内对美国史学发展的认识。
  • 摘要:埃及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时间,中国埃及学起步较晚,但在这几十年间发展迅速.近五年来,中国埃及学学者在古埃及语言文字与文献学、埃及考古学、古埃及社会历史、埃及学学科动态等研究方面发表了一批论文和专著,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促进了中国埃及学的发展和繁荣.
  • 摘要:请愿作为议会召开期间的程序之一,也成为议会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国请愿现象自古就有,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在位)时期议会请愿制度的产生,不仅使杂乱无章的请愿现象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而且使请愿的规模不断扩大.经过14、15世纪的长期发展与演变,请愿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同时请愿的提交、接收与审理程序也有了固定的实践模式和实施制度.14、15世纪请愿制度的发展对后来英国政治制度的转型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同时也为现代学者研究中世纪后期英国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外交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
  • 摘要:公元前后,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先后出现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更迭:儒家思想取代黄老思想成为汉王朝的指导思想,基督教代替罗马万神教成为罗马国教.这两种意识形态的崛起背景颇为相似,为对这两个过程进行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通过对比,东西方学者们可以互相借鉴对方的研究思路,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同时也有助于对这两个过程的社会历史情况作更为深入的分析.
  • 摘要:脱胎于传统部族制度的斐济虽然自1970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后就致力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但在传统政治文化的强大影响下,斐济非但没有将议会民主制落到实处,而且也未能有效构建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为核心的民族国家,相反却由作为传统政治阶层精英的酋长左右了政权的发展,形成了以传统酋长制为主、西方民主制度为辅,兼具传统和现代特征的政治制度.斐济政治制度的发展变迁不仅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调适,更成为南太平洋地区岛国构建现代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 摘要:教会学校的历史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晚清时期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里,教会学校一直是中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教会学校所发挥的作用的正确评价对于研究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两个方面来对教会学校作以评价,首先阐明其在推动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瓦解,促进中国新式教育诞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由于教会学校诞生之初便是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传入的,并且其建立者与管理者多为各国传教士,因此,教会学校难免会与宗教以及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使教会学校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文章还会通过最后一个部分说明教会学校在革命的浪潮中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讨论其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接管的必然性.
  • 摘要:在幕末日本的内忧外患中,加藤弘之以《邻草》一文,通过评议邻国清朝时政,以“人和”为中心,借儒学观点介绍了近代西方议会制度,提出自己的宪政改革思想.体现了明治启蒙思想家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政治制度的强烈愿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日本思想界的学术特点.
  • 摘要:用跨国主义研究移民已经为当今学界广泛认同,它虽非研究移民的唯一方法,但其研究视野涵盖了移民的很多特点,既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也有助于探讨现实问题的历史成因.中国学界广泛应用跨国主义研究美国华人是在二十一世纪之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丰硕的成果,在这期间,美国华人学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内学者和华人学者研究美国华人所带有的同族关怀一直具有跨国主义视角.本文拟在分析跨国主义概念的基础上,以国内学者的成果为主,兼及美国华人学者在国内发表的作品,尽可能客观理性的梳理和剖析跨国主义在国内美国华侨华人研究中发展和现状,以期探讨其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 摘要:伦敦手工业行会自诞生之日起,便对城市工商业负有管理和监督的责任.为了进一步适应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的要求,手工业行会的经济职能逐渐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手工业行会不但对商业交换领域进行管理,而且还对生产领域进行有效的控制.为了深入了解手工业行会的经济职能,笔者从商品价格、生产规模以及产品质量的角度出发,对伦敦手工业行会在生产领域的经济措施展开论述.
  • 摘要:与《良友》画报存在的几十年相比,郑伯奇参与其中工作的时间着实短暂.尽管如此,1932-1935年间,左翼作家郑伯奇的加入,使得因战事停刊而后又重版的《良友》画报焕然一新.他不仅身体力行地发表了各种表达自己独特政治见解的文章,还影响了当时的编辑赵家壁,甚至主编马国亮.30年代,大量左翼作家加盟《良友》画报,与郑伯奇有莫大的关系,他本人也借助这个平台向普通大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变通的形式传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
  • 摘要:黄色新闻出现于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得名于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之间对“黄孩子”这一漫画形象的抢夺,兴起于两报为吸引读者而展开的激烈竞争,在美西战争期间发展到巅峰.此后,黄色新闻中对战争的煽动、对道德的漠视逐渐引起人们的反感与社会的抵制,《纽约时报》等严肃性报纸的兴起,办报人自身的反思改进,使黄色新闻热潮最终得以平息.黄色新闻的发展历程体现出美国自由主义新闻观念的式微与社会责任观念的上升.以社会责任修补新闻中滥用自由的缺陷,推动了美国新闻业的专业化进程.
  • 摘要:赫尔岑创立了“村社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如赫尔岑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俄国知识分子论战等.这一思想反映了在村社公有制基础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的诉求,是民粹派理论的核心,对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很大,也为思考俄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启示.
  • 摘要:苏联教育政策在1925年开始产生重大发展,为妇女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参政提供了保障.在教育政策方面,更多的无产阶级子女获得了受教育机会,男女平等也成为可能.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教育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全苏联领域内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女性教育政策的改变,影响了她们参与政治生活,影响了她们参与工作,也影响了恋爱观.苏联1925年至1932年的女性教育政策促进了国家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变革.
  • 摘要:1993年西方史学界召开了一系列的学术会议纪念民主政治诞生2500年.西方史学界认为西方民主政治始于公元前508-507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克里斯提尼的改革彻底打破了贵族统治的基础,将城邦的权力赋予每一个公民.公民组成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等组织来讨论、决定城邦的内政外交等重大事务.改革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把原来僭主政治的残余清除.陶片放逐法的实施让公民将企图破坏城邦民主的人放逐出去,保护公民合法的政治权益.陶片放逐法确实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后期却成为政党之间相互征伐的工具,成为政治精英操纵政治的工具.陶片放逐法一方面是体现出了雅典民主自由的一面,一面不可避免的含有暴民统治的因素.
  • 摘要:比利时史学家亨利·皮朗以其在中世纪经济史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成为20世纪初的史学大师之一.其学术思想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也翻译了他的几部主要著作.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教育经历,他受到法语史家和德国历史学派的双重影响.他早年的研究重点是中世纪的商业复兴与城市兴起,提出了“长途贸易论”与“商业移民社团”说.晚年将精力放在从晚期古代到中世纪转变的问题上,提出著名的“皮朗学说”,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争议.皮朗的学术思想在史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不仅对年鉴学派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方法造成了直接的影响,还对马克思主义史家乃至后来的经济史“全球史观”产生了一定影响.他的地中海视角、比较研究方法值得借鉴.“皮朗命题”在国内中世纪史学界也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探讨.
  • 摘要:日本利用核能的历史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进行乏燃料后处理的非核武国家,它无疑是一个独立而特殊的存在。更何况,世界上也再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日本这样经历了核武器打击与核泄漏事故的两次冲击,还依然对核能“矢志不渝”。如果说投向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让人们对核武器的威慑力形成了具体概念,那么福岛核事故则让人们对核电站的安全技术给予了密切关注。两次事件发生后,日本国内都掀起了群众“反核”运动的高潮,导致至今的民意仍受限于这一恒定的基调。就二战后的情况来看,对推动一个遭受“核打击”的国家重燃使用核电的信心,美国方面功不可没。绝对安全的“核神话”使日本的政治家得以将个人意志直接作用于政治决策中,同时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原子能村”则将这一决策的影响力延续至现在,即使福岛事故发生后的舆论调查显示“反核”的民意连续四年占据多数,也未能动摇核能作为日本“基荷能源”的根基。可以说,在“原子能村”的势力被彻底瓦解前,日本很难走上彻底“弃核”的道路——假使日本的政治家终有一天也像德国那样不得不向民意妥协,核政策也只会是其虚与委蛇的手段而在利用过后故态复萌。诚然,日本现行的经济社会更不能完全摆脱核电。这一原因虽常被“原子能村”的“发言人”作为掩盖其政治目的而获取民众支持率的挡箭牌,但这确实是日本全体民众必须直面的现实。经济与环保并驾齐驱的发展路径才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核电对这两者都不可或缺。因此,实际上,主观的政治选择和客观的社会环境为日本今后的核政策做出了决断。然而,核政策取舍与否的关键已经不在于何者更优,而是比较两者中的任何一方不至于产生更糟糕的结果,这就是核政策的两难性——是进亦忧,是退亦忧。所谓的“忧虑”是在考虑到核电安全性、核废料处理的环保性,以及与其他能源形式相比的经济性等问题之后,依然对“核能”持审慎消极态度。因为就风险和收益而言,继续发展核电无疑会使这对立的两面同向增长。围绕核利用,虽然各国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并各自良性发展,但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做着“可能规避核利用”的尝试,包括研究开发新能源、推进节能技术、开展相关的体制改革等等。到底,即使核能的支持者也在往相反的方向努力,若能因此斩获技术革新,“拥核”力量成为率先“弃核”的领军也并非不可能。
  • 摘要:1995年,日本学者川胜平太首次提出“文明的海洋史观”,倡导从海洋的视角出发,在亚洲区域内寻求新的历史影像.此后,日本学者围绕“海洋亚洲是什么”,“海洋亚洲未来如何发展”等核心问题作出了各自的回答;体系各异的“海洋亚洲论”也先后形成:川胜平太的海洋亚洲论从国家本位出发,提出建设“丰饶的半月弧”和“海洋国家联邦”的构想;白石隆基于“大陆亚洲”与“海洋亚洲”对抗的考量,提出海洋国家复合区域化的发展道路;而滨下武志通过广域地区这一视角下的审视,认为海洋亚洲的发展应当追求区域的整体稳定而非单一国家利益的总和.这些观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日本海洋亚洲论学者对于东亚区域新秩序的不同设想与尝试.
  • 摘要:苏联当局的审查制度在思想上的刻板要求令当时不少苏联文艺工作者怨声载道,其意识形态方面的过度严密监控也一直遭到后世研究者的诟病.然而,随着斯大林统治时代的结束,伴随政权的更迭,文艺界在思想上迎来了短暂的解冻时期.本文立足于原始档案资料,以1950年代斯大林统治末期到赫鲁晓夫上台前的历史时段为背景,简要回顾这一时期的戏剧发展特点,重构剧院审查机构在列宁格勒的运行机制,进而讨论剧院审查制度对地方戏剧发展及剧作家的影响.
  • 摘要:近年来,东正教势力和影响在俄罗斯不断加强,在普京政府大力倡导下,俄罗斯的各种对外宗教交流活动日渐频繁,俄罗斯宗教外交战略逐渐浮出水面.普京作为一个虔诚的东正教教徒,在推行俄罗斯宗教外交战略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俄罗斯政府多年的努力下,海外东正教教会也逐渐恢复并壮大了起来,俄罗斯以宗教外交为国家文化战略的一条发展路线已经形成.本文将通过对俄罗斯宗教外交活动的阐释,对俄罗斯宗教战略的内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当前形势下,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复兴是一个必然趋势,俄罗斯推行宗教外交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俄罗斯精英对于东正教的接受程度并不高,俄罗斯国内东正教信徒不到人口的一半,还有许多国民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佛教和天主教,此外还有众多北方小民族信奉的是原始的多神教和萨满教。因此,如果俄罗斯一味推行以东正教为核心的宗教外交战略而不考虑这些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利益,恐怕会引起国内其它宗教信徒的不满,从而影响国内政治和对外政策的施行。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东正教内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政治化前景难测,要警惕俄罗斯出现类似中东泛伊斯兰主义的教训,需要辩证地来看待俄罗斯宗教外交对中国的影响。
  • 摘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足球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足球与英国人特别是英国青少年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互动,这对英国足球和英国青少年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这一时期英国足球流氓的表现、英国青少年服饰着装潮流的变化以及英国流行音乐的特点,力图揭示英国足球在社会生活与大众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 摘要:关于日本近世儒学家荻生徂徕“近代先驱”的身份问题,学界已经不乏争论,除了从徂徕思想本身具有的维护而非肢解幕藩体制的一面作为回应之外,还可以更加“釜底抽薪”地直接去考察所谓“近代”标准的合法性问题.本文即选择了丸山真男及岛田虔次勾勒出的中日“近代”节点作为探讨的对象,通过对荻生徂徕的“政治性”解读,可以发现丸山真男意义上的“政治性”其实与徂徕本身的“政治优越”有很大的差异;而通过对阳明及其后学展现出的岛田虔次意义上的“解放”和“独立”的分析,就可以发现其实质仍旧以“群”作为前提.两种范式的“曲解”实质在于二者虽然都力图呈现中日两国本身具有的“近代”因素,但实际上却仍旧以西方的“近代”标准在选取和分析所谓的中日“近代”节点.如果返回到“近代”这个作为一个历史阶段而非价值判断的中性词本身的话,也许就可以用更加宽广的视野透视思想史本身.本文即是在将徂徕思想置身于整个宋明理学的背景之下对徂徕思想作出的一番“实学”背景的描摹,以此来阐述另一种“近代”.
  • 摘要:7世纪初,希拉克略统治下的拜占庭帝国控制了几乎整个地中海东岸地区,其中犹太社团是帝国境内重要的非基督教徒群体.在帝国内部,犹太教在东部行省仍然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是几个世纪以来基督教化过程中亟待肃清的异端势力;从外部形势看,犹太社团在拜占庭与波斯、阿拉伯的军事角逐与政治博弈过程中为后者提供支持,加剧帝国的统治危机.基于此,希拉克略利用驱逐、强迫改宗等暴力方式实施以限制与迫害为主的犹太政策,既践行帝国基督教化政策的根本宗旨,也具有归化犹太人以消除政治威胁的现实目的.
  • 摘要:沃尔特·莱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约1552-1618年10月29日)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廷臣,其人文主义政治思想批判性来源受到三方面影响:怀疑主义的哲学思潮,马基雅维利思想推动,宗教革命的浸染.这些因素造成了16世纪英国廷臣莱利的政治思想的多元杂糅,也展现了人文主义的内涵的多元包容性.通过探讨重要廷臣莱利的政治思想观批判性来源,理解了这个时期英国的政治演变轨迹及近代民族国家形成.
  • 摘要:冷战爆发后,联合国在美国主导下通过一系列决议,构建了一套处理朝鲜问题的机制.自尼克松上任以来,美国对联合国的影响力下降,中美关系改善及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使得美国主导构建的这套冷战对抗色彩极为强烈的联合国朝鲜机制面临日益严重的批判与挑战.这样,在中美会谈中方提出联合国的朝鲜问题,特别是废除联合国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的直接影响下,美国政府针对该机构的存废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最终,通过与中国的协商,美国以有利于自身的时机和方式解散了该委员会.在处理解散韩国统一复兴委员会的过程中,美国政府亦开始考虑通过大国协商构建朝鲜半岛新安全机制,以取代其传统依托联合国机制处理朝鲜问题的可能性.但由于其政策认知与评估仍旧以冷战思维下的美韩同盟为基点,因而这一政策调整是相当缓慢且有局限性的.
  • 摘要:在清代的法治体系下,土地权利关系在成文法里几乎找不到相关的规定,民间却透过契约与民间习惯自发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关系.沿袭西方现代法律发展的日本殖民统治者初到台湾时,为求掌握陌生国度台湾的民事问题,不得不引用熟悉的近代西方法律概念来类推清治时期台湾地区留存契约文书上的土地习惯.日治政府将清治时期台湾地区的不动产上所形成之业主权转换成为今日所熟悉的法律当中所规范之所有权.但清治时期所认定的所有权,与日治时期所认定的所有权当中仍有差异处存在.清治时期台湾地区并不存在近代社会所熟悉的土地所有权,由此可推断在现存可见清治时期土地契约买卖当中被转移的对象,与其说是土地本身,不如说是在土地上进行并使用收益行为的权利.又因为台湾本身位于边陲,原先对于台湾地区的治理就不可能按照国内本土推行法令的方法,造成在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上出现了程度不一的影响.而清治时期复杂的土地制度与问题,日本殖民政府在刚接收台湾之际,又是以何种外来法在地化的方式去进一步建立起法律规范体系的着眼点,两个时期对于同样在台湾地区的土地相关比较将是本文重点.
  • 摘要:通过全面分析清初对朝鲜的外交策略,且着重探讨“丙子之役”后清朝为何不彻底灭掉朝鲜,反而满足于朝鲜称臣奉正朔,同时指出清朝作为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其对朝鲜的外交活动中有别于传统中原汉族王朝的“内亚性”因素,并动态地考察该因素的转变和遗留情况,以期对清初的两国外交关系作出一番有新意的阐释.
  • 摘要:谈及美国总统与美国传媒的关系可谓由来已久,甚至可以上溯至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时期.在200多年的美国历史中,每一任美国总统都和传媒产生了或密切或紧张的关系,本文在对数十位美国总统进行了梳理的基础上,对推动新闻自由的美国总统,尊重新闻自由的美国总统,理顺新闻自由的美国总统,较劲新闻自由的美国总统四种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透过这种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总统和传媒之间形成的那种既复杂又有章可循的关系.
  • 摘要:波考克提出的“普通法心态”的涵义,指以柯克为典型的普通法知识人在解释法律之历史时所共享的语言和心态.波考克认为柯克历史语言中的主体是不可追忆的习惯;历代君主对习惯的不断重申构成了英格兰历史的主线.但波考克轻视了柯克个人生命活动及其思想演变的复杂性.柯克的思想散布在其作品中,且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这一过程发生在柯克于宫廷内外的司法和政治活动中,最终形成了以技艺理性为主体的历史语言.他所谓技艺理性,最深层次意思是指在自然理性的局限性中建立司法独立的理想,即在议会和王权的政治冲突中捍卫精英法律人的权威.
  • 摘要:在近代早期的英国,各类刑罚通常都是在公开场所进行.本文主要探讨了近代早期的犯罪的类型以及相应的惩罚方式,还与中世纪的犯罪进行了比较.介绍了羞辱性公开惩罚的类型和特点及对于重罪和叛逆罪的惩罚方式,还结合实例探讨了近代早期的“临终告白”的情况以及影响.本文认为,当时公开惩罚在惩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推进“习俗改革”、以及树立过国家权威方面等方面作用重大.
  • 摘要:历史上,东亚地区因其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而成为一独立、且相对封闭的区域.受制于交通不便及中国传统思想等影响而缺少开放性.相比于西欧封建时代的战乱频发,东亚地区的秩序是较为和谐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也与东亚地区的宗藩体系影响下的国家间秩序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东亚地区国家关系之名词表述较多,本文认为以“宗藩体系”一词形容更为贴切.中国作为宗主国通过政治上的吸引、经济上的往来、文化上的影响、军事上的征讨等方式维持和运行着东亚地区的国家秩序.作为宗主国的中国享有崇高的地位,各藩属国与中国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所主导的东亚地区秩序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元体系,其所维护的也是万邦来朝的天朝上国的崇高地位.宗藩体系是古代东亚地区国际秩序的主要特征,这一秩序维持了上千年,其所运行的手段主要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几方面.这一宗藩体系也是具有其封闭性、秩序性、稳定性等特征.
  • 摘要:明清鼎革以后,东亚文化共同体内各国对清心态表现复杂,越、朝、日面对清人“薙发易服”之俗,亦有各自的审识度量,这一观感实则反映出了三国的对清心态.通过对此心态的分析可知,其背后蕴藏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心理以及政治外交考虑.三国虽对满清都持排斥态度,但依据自身特点又各有不同.
  •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神与人的关系阐释古希腊自然法的变迁.各节分别论述古希腊自然法的内涵和它从神到人的降临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蕴含的神与人之间多重张力的产生与调和.本文的结构建立于每节标题所示词语的排列顺序之上,即“降临”、“分裂”、“转折”和“上升”,而本文的线索则体现在打破这一顺序.
  • 摘要:自越南抗法战争至老挝危机初期,印度支那共产党与其后的越南劳动党不断强化对老挝革命的指导应援,并完成了对“越老特殊关系”的正当化诠释,形成了足以统合全党的普及叙述,实现了越老两国革命从宏观战略到政策观念的全方位对接.印支共/越劳党的对老工作尽管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毕竟使老挝党在本国革命基层建构远未完成的情况下,获得了与自身实力并不相称的军事声势与政治地位,具备了可供立足的后方基地与稳定的外援倚靠.其间中共曾通过制约越、寮方斗争冲动,促成越南“志愿军”撤出老挝,暂时达成了维系1954年日内瓦协议效力、落实老挝“中立”定位的目标.而中方直接表露的冷淡态度,以及通过越方传递的审慎信息,客观上也使老挝党的行动受到了某种制约,在战后政治斗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中共中央虽主张“大党小党一律平等”,且对越劳党过度干预老挝革命多有不满,但仍长期接纳并强化了后者援老革命的“一线位置”,其决定因素主要为:对国际共运地区逐级分工原则的遵从、将老挝内战视作越南抗法战争延续的思维定势、对老挝内战波及南部边疆的担忧、争取越寮反修的策略需要、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等概念的定义宣示,以及对东南亚革命的全局考量.越南借助抗法战争赋予“越老特殊关系”的“正当性”,将自身对印支革命的领导与以中共为首的亚洲革命格局相衔接,从而牢固确立了对老挝革命的“合法垄断”地位.越方政策受到印支共传统、自身安全需要、中国干预态度等内外因素的突出影响,经历了一个拓展与收缩交替进行的建构过程,其实践模式或尚未成熟,但基本要旨却鲜经转折.而中方则因受制于国家安全与反修路线的错综羁绊,在老挝斗争的具体方针上不免反覆.中共对国际主义与国际分工的变通诠释、对自身革命经验的主动灌输、对援老革命政策抵牾,特别是越劳党强势姿态的回避迁就,均使中越双方难以实现彼此援寮方针的真正统合.中越在援老革命问题上的“路线分歧”自60年代初逐步升温,中共逐步越过印支革命分工的传统“法理界限”,由“二线”走向“一线”,遂成难以遏止的发展趋势.“谁来领导革命”与“革命如何进行”的现实纠葛、中国援老政策与对越政策的内在张力,伴随老挝问题的发展而始终存在.
  • 摘要: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建立了王室贡牲中心,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行政事务.贡牲中心的档案管理体系适应当时经济行政文件大量出现的需要,服务于贡牲中心的整体运作,对当时账目汇总、档案传递及密封保存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后世研究当时的档案管理体制提供了珍贵史料.通过对记账泥板主要特征、书写方式、类型范式及档案员的职责、地位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准确地理解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行政管理体制.
  • 摘要:乌尔第三王朝贡物调拨中心在舒勒吉38年正式在神王恩利勒的庙区尼普尔城附近成立,在其现存档案管理类文献中的一个特殊名词é-tum,其所属语言及所释之意学界素有争议.通过从语言、语义及历史的角度全面分析乌尔第三时期包含这一名词的文献,论证其语言归属及语义,同时证明其为贡物调拨中心在所辖重要城市和庙区的分支机构的名称.不仅解决贡物调拨中心与神庙之间的运转体系如何运行的问题,同时也将完善对乌尔第三时期经济管理制度认知,进而推进对新苏美尔时期文明体系的构建.
  • 摘要: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性爱观念最为混乱的时代,与此同时,明清时期也是同性恋风气最为盛行的时期.尽管中国历史上对于同性恋的态度并不像西方社会那样对同性恋的崇拜或憎恶有着鲜明的对比,即中国同性恋历史及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总体呈现平稳趋势,没有绝对的认同或反对,但是在明清时期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高压之下,人们反而开始寻求刺激和享受,并由此而形成同性恋风靡全国各地和各个阶层,并成为一种风流韵事,为人们所追捧.并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阶层呈现不同的特点.
  • 摘要:历史主义是指一种以个体化观察代替普遍化观察的思想潮流.兰克除了奉守客观主义原则外,也是历史主义思潮的核心人物,而历史主义又与兰克本人的保守政治立场紧密相连.以兰克弟子聚贝尔为代表的普鲁士政治学派虽然反对兰克的客观主义原则,但他们的政治立场并不相左:他们都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维护普鲁士当前的政治制度.历史主义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其内含因其所处的环境而存在差异,但他们都肯定历史的价值并反对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在为旧的政治制度辩护的同时,也必然会体现时代的最新特征.
  • 摘要:竞技党产生于古罗马共和时代,其后统治者不断补充发展竞技赛会,历代皇帝对竞技党的发展都做出了一定的制度规定.拜占庭时期的竞技党从古罗马时代继承了某些元素,但获得了古罗马时期不具备的社会及政治意义.至拜占庭早期,竞技党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社会角色和职能的变化.竞技党由古罗马时期纯粹娱乐性质的派别,发展成为参与政治意见表达的重要团体,并且仪式性作用不断增强,甚至在紧急时刻充当后备军事力量.
  • 摘要:战车竞技是古罗马及拜占庭时期的重要比赛项目,在罗马帝国时代受到民众的狂热追捧.据说该项目的起源与吕底亚人有关,后来逐渐演化为公共娱乐赛事项目.时至拜占庭时期,战车竞技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分别体现在法律制度、市民文化以及公共空间等方面.该时期的竞技场不仅是市民观看娱乐竞技比赛的重要场所,还是市民议论政治,向皇帝表达民意的重要渠道,竞技活动在继承古罗马遗产的基础之上,还获得了新的公共空间意义和价值.
  • 摘要:中世纪后期的勃艮第公国,在历经几代公爵的扩张之后,以其卓尔不群的实力占据着欧洲的舞台,左右着欧洲局势的发展.然而,1477年勃艮第在南锡战役的失败,何以会使它瞬间崩溃,迅速灭亡,甄灭于历史长河之中.在中世纪社会结构的转型期,强大而又富饶的勃艮第公国为何无缘进入早期现代国家之列,本文将试图从意识形态的正统性与民族国家的构建,非领土型发展的可能性与中央集权国家的成功,经济、文化的虚假性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动力,以及地缘战略的博弈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勃艮第公国的灭亡,并以此反向论证早期现代国家形成的诸多原因.
  • 摘要: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在詹姆士一世到詹姆士五世期间发生了苏格兰历史上重要的司法改革.斯图亚特诸王们在中央通过创设新法庭的举措将中央司法权逐渐从议会的手中分割出去;在地方上,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们一方面将传统的巡回法庭再度恢复,以使之发挥监督地方司法的作用,另一方面则着力整饬各郡法庭,加强对其的管控.这场绵延了一百零六年的改革加强了苏格兰国王的权力,同时在客观上促使苏格兰王国形成了国王与贵族主要掌管行政权、议会专注于立法、各个新式法院则专掌司法的政治格局.1532年最高法院司法联合会的建立则标志着司法改革的基本完成.
  • 摘要: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大批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利用文化出版事业展开西学传播活动,广学会总干事李提摩太和中国学者蔡尔康主持译介的史学著作《泰西新史揽要》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译者将原著The Nineteenth Century:A History中介绍的19世纪的欧美历史当作近代化的典范,在译介过程中,译介者并非直译原著内容,而是通过对语言的翻译与运用和对史事叙述的详略轻重进行变通,处理了中西史书在阅读习惯和内容详略方面的差异,使译作实现“本土化”.经过变通后的《泰西新史揽要》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具有了广泛的社会价值,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西学书籍.
  • 摘要: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德英两国颁布了养老保险立法,看似同源同质,实属两套系统.这种“殊途同归”现象的背后,是德英两国所面临的相似背景和不同国情.工业革命的开展所带来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弊病、19世纪中叶以来兴起的呼吁国家进行社会改革的社会思潮是两国面临的共同背景;而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险体系又与两国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政治状况密不可分.从德国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伊始英国政府的冷漠到英国加入国家保险制度的阵营,以及最终的社会保险模式与德国趋同,这一历史过程伴随着英国对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态度转变.
  • 摘要:美国南北战争重演活动是美国众多非史学专业的普通民众自发组织、自筹资金、精确再现南北战争期间历史事件的民间文化活动,具有活动自主性、多样性、地域多元性的特点.这一活动满足了参与者的浪漫主义、历史兴趣、个人爱好、自我实现等需求,也是政府和民间组织发展地区经济、保护地方文化的渠道.这项活动承载了这些不同诉求、吸引了众多美国人参与,在美国社会起到了特定的作用.重演活动是一个大众自由发挥、自行重塑的过程,具有多元的、复合型的社会内涵.它是历史的创伤愈合之后,一种平复现实焦虑、缓解社会压力的历史资源,发挥着社会自我修复、自我平衡的功能.
  • 摘要:提图斯·李维的《建城以来史》是第一部完整记载罗马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和帝国早期的编年体著作,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既吸收了希腊史学的伦理道德倾向和修辞学手法,又体现了罗马史学的爱国主义倾向和政治目的.13世纪以降,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知识界对古典文化研究的兴趣日益浓厚.人文学家开始搜集、整理、翻译、校订李维的手稿,关于其作品的诠释和解读也逐渐兴起.到了启蒙运动时期,学者开始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质疑和批评,在纠正前人谬误的基础上重新写作罗马史.启蒙思想家则借鉴罗马盛衰的历史教训,为共和制度寻找历史依据.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往昔的文本在不同的时代也呈现出不同的接受面相.
  • 摘要:16-17世纪被看作是人类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史学家称其为“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作为转型时期的先驱,早在15世纪晚期,英国社会就已经被描述为一个商业化的社会.其中推动英国社会转型的一支重要力量是萌芽于12世纪,兴起于16-17世纪的乡绅(Gentry)阶层.乡绅阶层的逐步发展壮大使其内部产生了否定英国封建社会的因素,与强调绝对王权的封建政治理论相悖,开始为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言.基于此,乡绅开始谋求与之匹配的政治地位.首先开始控制地方的绝对统治权,影响着英国地方的政治走向;其次不断侵入英国的下议院,进入英国政治的核心,对英国的中央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为1640年革命奠定基础.
  • 摘要:本文旨在对国内学者有关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研究作一概述.有关本文起始时间的选择无需赘言,从1096年秋天,第一次真正有组织的十字军开始上路到1099年7月15日,十字军攻进耶路撒冷,穆斯林守军终于不支.而1095年秋,乌尔班二世在克勒芒会议上宣布发起对耶路撒冷的伟大计划被视为研究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主流部分.总的来说,国内学术界就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探讨如出一辙,重点放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分析和过程记述上,没有突破性的领域,模式化地套用借鉴、引用外国学者的观点,有些领域只有个别学者在做,很多研究的领域尚属空缺,比如从军事角度看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国内学者的研究缺乏一定的材料支撑,几乎不利用口述材料,因此很难涉及到细节,无法展现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全貌,使文献的史学价值和学术价值难以体现;国内学者的视角比较单一,未关注从西方的主动出征这的视角和东方穆斯林的视角看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因此很难对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生动重建,达到对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全面、透彻分析的目的。
  • 摘要: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回首苏联”系列第6篇报道《苏联人民的命运是一场持续性抗争》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展现了卫国战后苏联的经济生活.本文在对该报道进行翻译和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解读,得出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报道中所想要强调的三个重点,并结合该时期的历史数据,从总体经济发环境、工业发展状况、物价和住房条件等方面进行考察和比对,验证这一史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重新审视其在史学研究中的史料价值.
  • 摘要:披头士乐团(The Beatles)在1960年代的西方社会掀起的热潮,伴随着“嬉皮士”等文化先锋派运动的兴起,在社会史意义上表现出西欧经历战后发展繁荣时期后的转型,并在一定程度上对1968年的世界性学潮有所影响.本文摆脱以往披头士研究侧重艺术性分析、伴随个人崇拜情节的特点,试图从披头士代表的流行摇滚文化中,探索60年代西欧社会变迁中的几个要素:大众社会和平民文化的兴起、以东方元素被重视为代表的世界性多元文化的形成、粉丝经济循环中女性主义因素的出现、以及现代世界形成后文明崩解的危机.
  • 摘要:旧制度存在于曾有国王、特权、封建制度和教会财产的任何地方,是一种政治体制、一种社会形态,也是一种宗教和精神秩序.同处于旧制度之下的英法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从政治体制来看,英法都是君主制,法国为绝对君主制,实行中央集权;英国则为立宪君主制,确立了议会主权,长期维持了贵族寡头政治.从社会形态来说,英法都是等级制社会和农业社会,但法国的各等级间彼此仇视,社会分裂严重,特权是社会的运行准则;英国则为“家长制”社会,土地贵族掌握社会领导权,中产阶级和农民团结在贵族周围,社会各等级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得到维系.从宗教和精神秩序方面来看,英法都确立了某一教派的特权地位,宗教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启蒙思想虽然在两国都有传播,但却造成了不同的结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