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茶叶贸易

茶叶贸易

茶叶贸易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694篇,主要集中在贸易经济、轻工业、手工业、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8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36848篇;相关期刊265种,包括江汉论坛、安徽史学、茶博览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张家口·冬奥会与一带一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丝路的延伸:亚洲海洋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亚洲食学论坛等;茶叶贸易的相关文献由679位作者贡献,包括陶德臣、徐永成、郭蕴深等。

茶叶贸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8 占比:1.73%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36848 占比:98.15%

总计:37542篇

茶叶贸易—发文趋势图

茶叶贸易

-研究学者

  • 陶德臣
  • 徐永成
  • 郭蕴深
  • 庄国土
  • 仲伟民
  • 余悦
  • 朱仲海
  • 刘再起
  • 吴孟雪
  • 周晓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时磊
    • 摘要: 近代中日相继开埠通商后,茶叶是两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商品,对外输出急剧扩大,成为换取外汇、支撑本土经济的重要途径。在绿茶重要销售地美国,两国展开了激烈竞争,可分为快速增长期、日本侵夺中国份额期、挤压下的中国衰颓期等三个时段。日本还将被割让的台湾殖民地作为茶叶生产基地,着手改良和改制,生产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红茶、乌龙茶和包种茶等。继而又借“九一八事变”契机,将东北变成日本茶、台湾茶的销场,利用关税提高、形象诋毁等手段,阻止南方茶叶向东北的输出,发起“东北向茶”运动,试图形成“日茶倒灌”的局面。不仅如此,在加拿大、俄罗斯等其他重要茶叶消费国,日本也展开了对中国茶的攻势,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威胁。
    • 陶德臣
    • 摘要: 民国时期华茶对外贸易延续了1888年以来的衰落趋势。从茶叶出口数量、出口平均价格、出口总值来看,这一时期中国茶的对外贸易经历了衰落、复苏、衰败破产的变迁。从中国茶的外销市场来看,英国、俄国、美国三大市场仍然重要,但地位不断下降,香港、北非等市场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最终成为最主要的国际市场。民国时期茶叶对外贸易的变迁影响了当时的茶类生产格局、茶叶出口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政府振兴华茶的努力。
    • 侯富春
    • 摘要: 如今,我国茶叶的种植水平以及加工水平大幅度提升,茶叶贸易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且茶叶贸易在国内的发展方向和传播路径威名较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茶叶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日渐成熟,且茶叶的种植面积也比较广泛,每年茶叶的产量也比较大,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先进的茶叶种植理念和管理理念比较重视,这些理念被广泛地应用在茶园种植当中。
    • 陈晓鸣
    • 摘要: 九江开埠,茶叶贸易畅旺,它不仅是九江进出口贸易中比重最大的商品,更是九江土货出口占绝对优势的商品。从贸易量而论,九江茶叶出口排在上海、福州、汉口之后居第四位,占全国茶叶出口份额的15%左右。九江茶叶贸易推动了鄱阳湖流域茶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腹地的经济市场化和经济社会变迁。
    • 殷伟; 张莹; 杨一单; 丁锐; 韩立民
    • 摘要: 在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背景下,国际茶叶贸易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1987-2019年的全球茶叶贸易网络进行动态分析,重点探究网络系统的结构特征、重要节点和贸易线变化以及我国茶叶出口市场的格局演变,以期更好把握全球茶叶贸易网络变化,为促进我国茶叶贸易提供有益借鉴。研究发现:1)全球茶叶产量和贸易量稳定增长,贸易网络联系日趋紧密,但国际茶叶贸易竞争更加激烈。2)肯尼亚、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和马拉维是全球主要的茶叶出口国家,英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美国、埃及、伊朗和阿联酋是主要的茶叶进口国,英国、美国、法国和中国是全球茶叶贸易的重要中转国,并且美国后来居上成为第一中转国;此外,有茶叶生产基础从而支持出口的国家在全球茶叶贸易价值链中依然处于较低端,而依靠进口转化出口型国家(即中介中心度高的国家)有更强的茶叶深加工和价值提升能力。3)全球茶叶重要贸易线数值不断上升,但整体占比出现下降,并未出现“俱乐部收敛”现象,并且重要贸易线的交易双方存在较为稳定的输出和输入关系。4)我国茶叶出口贸易整体向好,出口比例排序为非洲>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我国茶叶出口市场呈现出多点分散、部分集聚的分布格局,在西欧、东亚以及北美等国家(地区)出现萎缩,在北非、西非沿海等国家(地区)出现扩张,出口市场呈现出“一强多元”的演变趋势,摩洛哥是我国茶叶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 陈文华
    • 摘要: 茶叶是中俄贸易的重要商品,也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商品。17—20世纪,随茶叶贸易兴起的中俄茶叶之路(万里茶道),在不同的地域拓展、更替、变动,多种联运方式和多支线的开辟,最终形成了主线、支线的网络茶叶运输结构。中俄茶叶贸易路线变动影响着沿线区域社会经济面貌:主要表现为茶叶生产区的转移、多个集散中心的形成、外销路线的拓展等。茶叶贸易逐渐替代丝棉贸易,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外交流的重要路线由丝绸之路转为茶叶之路。
    • 陈菁晶
    • 摘要: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福州成为中国最早开放的五大通商口岸之一,此后福州港因茶叶出口而兴盛,茶叶被称为福州港贸易的命脉。领事报告是由日本领事馆为促进该国通商定期向国内发回的报告,其中记载了大量与茶叶贸易相关的内容。贸易年报作为领事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汇集了一年该地区贸易状况的总结和梳理,设有"茶况"一栏对该年茶叶贸易的状况作出总结分析。这些记载不仅在当时给日本国内的工商业提供重要的商况信息,同时成为记录当时福州港茶叶贸易发展状况的史料来源之一,也是国内该方面历史资料的补充。
    • 巩家楠; 黄柏权
    • 摘要: 张家口作为“万里茶道”上重要的商贸节点市镇,不仅是重要的军事重镇,同时也是北方茶都。清代的张家口较之明代,其职能发生如下变化:一是由军事重镇逐渐转向以茶叶贸易为主的商业集镇;二是由最初国内各民族间的茶马互市场所转向连接亚欧茶叶市场枢纽性市镇。茶马互市的开通、张库大道的形成、榷关的设立,共同促成了张家口北方茶都的形成,张家口茶叶贸易的兴衰是“万里茶道”兴衰的缩影。
    • 涂纬地
    • 摘要: 现阶段,学界对茶与采茶戏的关系探讨多是强调采茶戏与茶有关,茶叶贸易促进了采茶戏的产生与传播,但学者们较少从具体的茶叶生产及贸易过程中论证其与采茶戏的关系。本文将从茶业历史流变及江西采茶戏的演变入手,窥探采茶戏与茶叶种植、茶叶贸易之间联系。从江西采茶戏表演形式的演变论述茶事劳动与采茶戏形成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江西采茶戏戏剧文本中提及的茶叶贸易活动及茶馆中的采茶戏演出活动,探讨茶业中的茶叶贸易活动对江西采茶戏的形成与传播的关系。
    • 朱树山
    •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茶叶在世界贸易市场上的日渐衰落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此期间,英国主导了中国与英国在茶叶贸易中印度茶叶的兴起和中国茶叶的衰落的整体局势。印度茶叶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土地、人口优势,在宽松的国内环境下蓬勃发展,并依靠英国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降低了成本,在英国茶叶市场上逐步取代了中国茶叶的市场份额。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