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2016年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
2016年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

2016年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16-04

主办单位:中国认知传播学会;全球修辞学会

会议文集:2016年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作为经济学术语的"新常态"在2014年5月被习近平引用之后迅速成为"习式热词",并且入选2015年中国年度热词.本文对中西语境下的"新常态"进行了比较,简要探析了中国国家话语下新常态话语的建构.中国语境下的"新常态"有别于西方语境中的"新常态",进入国家话语系统中的"新常态"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新常态"在中国从一个专业术语转化成为一个概念、一个话语、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话语情景.
  • 摘要:认知传播遵循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二元结合,认知传播与内容生产的关系研究是其内部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表征.电视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其内容生产及传播与人的关联最为密切,认知传播视域下传播主体与电视生产的关系需要重新确认,并通过建立内容生产保障体系达到预期的认知传播效果.认知传播对电视生产的影响是显见的,并促使其从观念、格局及传播关系上进行调整.同时,认知传播的文化价值属性必然要求电视生产对文化进行观照,实现对电视文化价值的坚守.
  • 摘要: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国际认知传播论坛于2016年4月8日至4月10日在春意浓郁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镜湖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密西根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日本札幌大学、威尼斯大学、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等60多家高校及单位160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人员来自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语言学、电影学、心理学、社会学、认知神经科学等专业领域,大家围绕认知传播学学科建设和认知传播实务研究两大主题进行探讨.在开幕式上,全球修辞学会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陈汝东教授致辞中倡导,打破华夏文明“内向认知范式”,提出“由自我认知、媒体认知向社会认知、国家认知、文明认知,乃至全球认知发展,代表了认知传播学研究和社会媒介实践的双重方向”的本体回归,为认知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极具包容性、民族性的宏观逻辑思路。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欧阳宏生教授在致辞中综述认知传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鼓励以认知传播学作为学术生产力的增长点,积极探索传播学研究的学术蓝海。同时还总结了目前国内认知传播学研究的三支力量:以中国认知传播学会为主体的理论建构,从宏观上建立认知传播学理论体系,从学科地位、边界、目的意义、性质方面提升认知传播学科的学理性;以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为主体的认知神经传播研究,从微观的角度勘探人脑的认知运作和分散在各个学术机构的认知传播应用型研究,用认知传播理论分析、阐释社会热点难点。
  • 摘要:大数据时代带来了舆情认知的方法转向.这种新的技术治理手段更为重视舆情结构的关系化,舆情研究被纳入一种日常化的沟通机制,舆情信息则被进一步整合为社会性资源.不过,大数据虽在舆情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亦有诸多批评的声音.传播研究者应当在技术反思基础上,重新检视线上舆情存在的价值偏见,通过结合数据认知与情境认知突破方法工具的局限性,并谨慎对待大数据与小数据之间的认知取向问题.大数据治理的前提还需鼓励更为开放的公共空间,将舆情分析融入公共领域结构,以在最大效应层面推动当代公共政治文化的转型.
  • 摘要:本文根据学科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和认知传播学的基本特点,在分析认知传播学形成的学理背景、经济社会背景和传媒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创建认知传播学的必然性,明确提出了认知传播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服务对象以及认知传播学兴起和发展的直接动力.同时,从理论的角度解读了认知文化的科学内涵、影响力以及认知传播学研究对象确立的客观性.
  • 摘要:当前,以数字技术、互动传播为根本特征的融合传播成为信息环境,媒介成为信息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综合平台,媒介社会化、社会媒介化正在成为现实.从传播的具体体现来看,媒介融合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跨界传播:传统的诸多二元传播界限被打破,传播主体性正在消失,多元化、碎片化、浅表化的传播内容等,体现出典型的后现代媒介社会特征.如何应对这种跨界传播与后现代媒介社会的影响,成为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 摘要:传统媒体时代,传播范围有限,媒体对个人隐私和创伤的二次侵害主要发生在本地,因此与当事人有关的地方媒体作为"局域网"要承担在本区域内保护隐私的基本责任.以互联互通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情况是否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媒体在报道普通人和名人案件时应该有不同的考量吗?本文通过对两个涉性刑事案件的案例分析,初步揭示二者之间的差异,并尝试提出一些对媒体的报道建议.
  • 摘要:政权主导的传播途径,以高姿态出现,以忧国忧民为幌子.其御用智囊团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却又打扮成旁观者,充分利用政治修辞为传播提供策略;其话语自身观点充满矛盾,却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手法攻击对方,以求实现其利益集团的目的.这是日本近期盛行的一种国家话语的修辞法,其认知传播效果一直持续保持高位.与此同时在日本有不少有识之士则从"民间话语"的角度,对以上"国家话语"的非合理性、危险性加以揭示.这种民间话语的传播也是极有声势的,但是其认知传播效果却相对处于低位.本文试图铺陈以上两种话语现象,指出"民间话语"虽具有合理性然而其认知传播相对一直处于低位的内在原因,进而探讨近代以来日本的"国家话语"认知传播与传统的日本"岛屿抒情"式认知传播之异同,探究当前日本的国家认知传播现象的未来走向.
  • 摘要:视觉说服侧重于人的形象思维,多在认识方式、情绪基调、归属认同等方面去引导人们改变基本态度,从而接纳新的审美态度和生活态度.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一个接一个的视觉奇迹吸引了全世界40亿人的目光,这得益于对视觉说服方法的成功应用.本文通过完形理论、心理期待以及视觉说服力理论来揭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视觉传播的成功之处.
  • 摘要:本研究以量化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自1994年至2012年中国学术期刊所发表的共91篇有关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论文,试图以此对该领域的学术现状和质量进行全局性的描述和评估.本研究使用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类目,包括出版属性、作者属性、理论应用、引用类型以及具体研究方法等.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存在着诸多欠缺,在理论应用和研究方法上问题尤其突出.
  • 摘要:作为认知科学和传播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认知传播学在形成之初就从认知角度研究一切传播现象,以破解传播效果形成的认知结构和过程.在学科发展过程中,认知传播学将被影视、文学、新闻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和业界人士运用,以丰富传播内容,优化传播效果.而后现代哲学从三个方面给认知传播学学科的发展提供营养,即研究对象去中心化、研究本质的主体间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多维化;其开放的时间观也为其学科的理论构建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为传播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大门.
  • 摘要:认知传播研究可以追溯到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感知模式的提出,其在当下媒介技术高速更迭所带来的社会化转型趋势中找到了更加契合的社会生态发展空间,在认知科学与传播学的范式融合中完成跨学科的体系重构.认知传播既可作为研究对象,从传播行为的空间视角出发观照主体认知的内在结构和规律,探寻以认知为本质的传播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又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将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主体认知的本质规律用于解释传播现象及衡量传播效果.
  • 摘要:伴随着认知传播学的确立,电视批评获得了有益的启发,并开辟出有别于既往传统的崭新批评范式.以认知传播为切入点,电视批评理念将人的认知行为视为考察核心,强化了对动态电视现象的把握,促进了对认知整体观、认知关系理性的进一步体认.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方法、路径的对接中,电视批评将朝着更为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前行.
  • 摘要:2015年4月24至26日,中国认知传播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赣南师范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央电视台等近40所高校和媒体研究机构的100多名传播学、心理学、语言学专家学者及相关教学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深入研讨认知传播的研究范式与学理建构.在致辞中,欧阳宏生教授指出,随着传播技术、传播手段、传播现象的日新月异以及传播问题的日趋复杂,传播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科的学术兴趣,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各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认知传播融合了语言学、修辞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现已成为西方传播学研究的热点。加强认知传播研究和学科建设对于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个人、社会、民族、国家层面的各相关实践领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跨学科研究是理论创新的重要路径,结合当下传媒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以融合的思路开拓传播学研究视野成为必然.本文从三重背景的根基认识认知传播学研究的学科地位,从三维视野的研究空间认识认知传播的学科框架,从二元路径的内在规律认识认知传播学科的学科范式,进一步探寻认知与传播之间的互动机制,以求得理想的传播研究效果.
  • 摘要:西方哲学经历了四个转向,前三个转向重视科学理性和逻实论,传播学的创建者们深受其影响,提出了"定性定量、数据统计"的客观主义研究方法.哈贝马斯看出其弊端,力主"平等交往论",但不期又引出了另一形式的客观主义.后现代激进派学者在批判他们时又将其导向另一极端,否定理性、消解真理,大肆宣扬多元性和过度自由化,奉行"什么都行"的策略,也导致了传播理论的混乱.瓦蒂莫虽对其有所修补(融入历史连续性、反思什么都行),但也未能从理论上根治这种极端.本文据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体验哲学为主)和认知语言学(CL)的基本原理建构了"体认原则",且基于此尝试提出"认知传播学",以澄清上述有关传播理论.
  • 摘要:客观主义新闻传播学秉持的透明传播观是对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的误读,它与大众传播时代相始终,其代表人物是拉斯维尔、香农、施拉姆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后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播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传播的自发性、互动性、平等性日渐突出,人际传播和分众传播成为主流,媒介融合成为趋势,适时提出体认传播观与之相适应,恰是时代和传播理论发展的要求.体认传播观既强调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亲身体验(间接经历)、双向互动体验,又凸显人们对客观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特色,它既是对透明传播观的传承和延续,又实现了对其的超越与发展.
  • 摘要:作为英美传教士创办的第一份涉及中国的英文刊物,《印中搜闻》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该刊在中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却是现有研究的一大盲点.事实上,《印中搜闻》不仅促进了美国早期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更是加深了美国人认知孔子的程度.《印中搜闻》经由往返于东方与美国之间的商船传到美国,被美国众多机构和个人获取并阅读,有些文章被摘登于各大报刊之上,为美国广大民众所熟知.《印中搜闻》中打上基督教烙印的孔子评论,从而进入美国社会的孔子观和中国观,为美国社会批判以孔子为核心的中国异教思想提供了即时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美国传教士亲往中国、以基督教取代儒学的决心.《印中搜闻》无疑是美国社会认识孔子的重要初始渠道之一.
  • 摘要:认知传播学认为,超越于传统的传播研究范式,传播研究的认知范式明确指向一种信息处理范式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处理方式出现了重大变革.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技术、4G技术、社交媒体技术等使得信息传播理念、方式、路径、维度、效果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因此,基于大数据及可视化技术基础上的数据新闻应运而生,并对传统的新闻传播范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对数据新闻的产生、发展、特征以及在中国的创新实践展开研究,对数据新闻的生产规律进行总结,并由此对新闻传播学的专业教育及学科建设进行了思考.
  • 摘要:"互联网+",无疑是当前的一大热门课题.互联网当然可以"+"各行各业,但无论"+"哪个行业,"+"的无非是该行业的相关信息.信息透明化,是"互联网+"的核心逻辑.传统的"资源三角形",重在强调物质、能量与信息之间的三足鼎立.实际上,无论物质、能量还是信息,均具备向量特征.本文用双箭头线段取代原有的直线,再用虚线圆周表示三者之间的循环,以揭示物质、能量与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指出物质能量、物质信息、能量物质、能量信息、信息物质、信息能量的客观存在,以及物理能量信息、物质信息能量、能量物质信息、能量信息物质、信息物质能量、信息能量物质的资源属性,认为"互联网+"的实质就在于信息资源配置的优化与信息流的效益最大化.具体而言,"互联网+"足以打造信息物理分享经济,激活大数据与云计算,创造知识与智能新范式.
  • 摘要:互联网圈子的诸多传播特征与其内在传播结构有着密切关联,且诸多研究者还在这一结构层面对其进行着更深入的探讨.而"信息加工学说"的引入,将传播行为的驱动力量指向了互联网圈子的认知架构,进而出现了一种以认知勾连传播结构与行为的研究路径.沿此思路并结合框架理论的相关观念继续观察便不难发现,通过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去继承社群规范与博弈社会资本,互联网圈子建构起了自身的认知架构,并形成了稳定与变动两种架构状态:前者通过互联网圈子的结构形态发挥了"架构"与"界限"功能,并引发了议程设置与意见调和这两种传播效应;而后者则需要经由内部新旧势力,围绕认知架构间竞争才能使其回归稳定.
  • 摘要:认知科学与传播学,两个古老的学科体系因时代环境的变更而转合,衍生出范式转型下学理框架融合的认知传播学,超越各自独立源学科的脉络体系使其在多重视域下呈现出了新的学科特性.以特性为路径,探讨认知传播学情境互动下的建构机制,表明该学科已经具备交叉研究的包容性、超越传统的前沿性、动态变迁的现代性、多重研究的实践性、完整脉络的系统性、承上启下的学术性等六大本质特性.在转型范式下,认知传播的特性应从主体、内容、渠道、受众、效果五个维度对其学科产生学理建构、路径明晰、管控界限等理论与现实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