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619篇;相关期刊155种,包括现代远距离教育、中国大学教学、现代教育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9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等;课程名称的相关文献由256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佳瑛、傅达林、吴天昊2等。
课程名称
-研究学者
- 吴佳瑛
- 傅达林
- 吴天昊2
- 吴天昊(整理)
- 张英敏
- 徐铭杰
- 朱文一
- 李向平
- 杨秀明
- 柳士同
- 赵景莲
- 邓维策
- 雷芳
- LING Lin
- LIU Wen-jing
- Yosepha Greenfield1
- 丁丽玲
- 丁地树
- 丁毅
- 严戎庚
- 严敏
- 严斌全
- 于敏情
- 于晴
- 付伟丽
- 付凤岚
- 仲玉维(整理)
- 任娟
- 任宏权
- 任素梅
- 伟尚
- 何桃顺
- 何洁
- 余丰民
- 余凯凯
- 余力
- 余晓琴
- 余朝利
- 余秋雨
- 侯汉青
- 傅梦媛
- 全永昕
- 关冰
- 冀民
- 凌红
- 凯瑟琳·蒙哥马利1
- 刘冬华
- 刘岩
- 刘治国
- 刘闻亮
-
-
肖冬民
-
-
摘要:
高等师范院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下简称“小语教”)课程名称历来较为复杂,有小学语文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自2011年《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颁布以来,较多学校按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搭建该门课程。名称不一致,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学校所建构的该门课程存在较大差异。
-
-
赵春芝
-
-
摘要: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召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学科课程标准新闻发布会。自此,信息科技课程成为独立的国家课程,《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称“义教课标2022年版”)成为指导信息科技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课程名称由“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虽只有一字之别,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价值却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站在课程发展的新起点,在尚没有与义教课标2022年版配套的教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落实义教课标2022年版的要求,高质量实施信息科技课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
-
谢作如
-
-
摘要:
自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之后,经过几年的“摸着石头过河”,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已经完成了“祛魅”阶段,逐步走向成熟,走向多元化。关键词:人工智能实验信息技术课程正逐步往“计算机科学”方向靠近,义务教育阶段则直接使用“信息科技”作为课程名称。信息技术课程的“科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信息技术实验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
-
王志兵
-
-
摘要:
近期,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其中比较突出的变化是,信息技术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课程名称变更为“信息科技”,并颁布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始走向信息科技课程,成为中小学生必修的国家课程。从“信息技术”走向“信息科技”,表明我国中小学教育进入了一个人才培养的新时代。
-
-
-
-
摘要:
如果把以前选修的信息技术课比喻成“0”,那么现在纳入必修的信息科技课就是“1”,教育部把信息技术课改为信息科技课,并且列入必修,这是从“0”到“1”的巨大转变,必将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CAAI中小学工作委员会委员熊璋教授认为,新课标凸显三大变化:一是课程名称由“信息技术”改为“信息科技”;二是课程方案的修订指向学科大概念。
-
-
王本中;
卢秋红(整理);
仲玉维(整理)
-
-
摘要: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方案和信息科技等16个课程标准。其中,信息科技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单独开课,课程名称也变更为“信息科技”,开启课程发展的新篇章。至此,我国中小学校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发展历程告一段落。在历史的后视镜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课程发展经验,钩沉为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和事。王本中曾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兼任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主任,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余年。他见证了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初始时期的学科课程发展历史。本期,我们邀请王本中校长来讲述他所经历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
-
-
支秀平
-
-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将提高保教质量作为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而从改革中纷纷呈现的各地幼儿园的课程名称可见,课程改革的最大成效是幼儿园获得课程的自主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构建自己的园本课程。北京明天幼稚集团以打造幸福教育为核心,不断丰盈和拓展幸福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形成了集团的幸福课程。在集团文化的激励下,在幸福教育的浸润下.
-
-
黄锦华
-
-
摘要:
在如今经济、教育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在大学里,已经有学生参与“金融投资”,单纯的“理财课”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开设“金融投资”课程。本文对大学生金融投资课程的名称和课时的设计,特别是对课程的内容的设计(投资安全、投资方法、技术分析、实习、金融行业资格证书)做了一些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这方面工作的完善有一些帮助。
-
-
谢冰蕾
-
-
摘要:
一、创业课程建设面临的三大短板(一)课程短板:低效重叠,课程供给缺乏统一科学的建设规划从微观上,具体来说,一是课程品类上,不同来源的创业课程在内容上缺乏足够数量的“内容共识”,彼此之间或者大相径庭,或者高度重叠,尤其是近几年来伴随着高校双创教育重视力度不断增加以及实施创业教育主体的多元化,这种现象越发明显,例如“大学生创业基础KAB”“职业生涯和创新创业”及“大学生创业基础”作为不同的课程名称,但其授课对象、阶段却属同类。
-
-
朱文一;
张佳奇
-
-
摘要:
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清华大学课程名称:综合论文训练课程编号:40020960课程时间:2021年春季学期课程题目:气场指导教师:朱文一课程助教:张佳奇选课学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四年级本科生尹从鉴,杨沁丰,王梦龄,罗苑艺,崔佳玉,李珂,曾昊,董欣儿,沈艺芃课程题目为《气场—老城更新城市与建筑设计》。该设计题目要求学生针对其所在城市中曾经的人气场所,通过策划和概念性城市设计以及局部建筑设计,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