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152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1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24424篇;相关期刊425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国际外科学杂志、分析测试学报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氨基酸研究开发暨综合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交流研讨会、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等;苯丙氨酸的相关文献由3453位作者贡献,包括欧阳平凯、堵国成、孔泳等。

苯丙氨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1 占比:2.67%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24424 占比:97.18%

总计:25132篇

苯丙氨酸—发文趋势图

苯丙氨酸

-研究学者

  • 欧阳平凯
  • 堵国成
  • 孔泳
  • 周哲敏
  • 郭莉丽
  • 吴伟斌
  • 吴松刚
  • 施巧琴
  • 陈坚
  • 顾学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全; 张健; 王琪; 周妍妍
    • 摘要: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依据阿尔茨海默病的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神经递质类代谢、肠道菌群代谢、能量代谢等代谢途径,归纳整理定志小丸、补阳还五汤、开心散、恒清Ⅱ号方等5种中药复方,人参皂苷Re、丹参提取物、益智仁提取物、黑水缬草提取物、白藜芦醇、五味子木脂素、五味子多糖、蛇床子素、巴戟天低聚糖、灯盏花素等10种中药提取物,以及人参皂苷-远志皂苷1组中药药对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代谢组学实验研究,以探究中药对阿尔茨海默病相关代谢标记物的调控作用,发现了色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胆固醇、花生四烯酸、神经鞘氨醇、溶血磷脂酰胆碱等多种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潜在代谢标记物。
    • 吴迪; 王良; 王连生
    • 摘要: 苯丙氨酸(Phe)是鱼类不能靠自身代谢合成的几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属芳香族氨基酸。Phe的营养和生理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畜牧、医药和食品等领域,但Phe在水产动物中的生理活性机制尚不明晰。本文对Phe的合成与代谢、水产动物需求量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全面了解各类水产动物对Phe的营养需求、代谢机制提供参考。
    • 方佳琪; 郝树林; 杜晓华
    • 摘要: 为了开发新的杀虫化合物,以氯虫苯甲酰胺为先导,2-甲基-3-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卤化生成5-氯-3-甲基-2-氨基苯甲酸;再与3-溴-1-(3-氯吡啶-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进行缩合反应,生成6-氯-2-(3-溴-1-(3-氯吡啶-2-吡啶基)-1H-吡唑-5-基)-8-甲基-4H-3,1-苯并噁嗪-4-酮;最后引入苯丙氨酸片段并经环化反应,分别合成了两个系列共计23个新化合物(4和5),其中化合物4为含苯丙氨酸的氯虫苯甲酰胺类似物,化合物5为由化合物4环化生成的含1 H-茚-1-酮片段的氯虫苯甲酰胺类似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的表征及确证。初步室内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多数目标化合物对黏虫Mythinma separata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中14个化合物在100 mg/L下对黏虫Mythinma separata的致死率为100%,化合物5k(1H-茚-1-酮片段中取代基为羟基)在4和0.8 mg/L下的致死率分别为90%和70%,其LC50值为0.55 mg/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5k与氯虫苯甲酰胺一样,也是作用于鱼尼汀受体(RyR),但与靶标结合的氨基酸残基不同,这种差异可能对黏虫的抗药性治理研究有益。
    • 邓廷山; 宋丽莉; 孙宇; 周茂超; 王翠; 武国干; 唐雪明
    • 摘要: 苯乳酸(PLA)作为一种新型的广谱抑菌物质,在食品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乳酸菌的天然代谢产物之一,对其代谢机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对一株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1.8727的芳香族氨基转移酶基因arat进行敲除,得到一株arat缺失菌株(L.casei)1.8727Δarat。通过HPLC方法分析其代谢产物,发现发酵72 h时,PLA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约66.7%,而苯丙氨酸(Phe)比出发菌株提高约57.8%。首次在L.casei 1.8727中成功应用基因编辑手段敲除了arat基因,研究表明该菌株具有自身合成代谢Phe的能力,arat作为PLA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基因,其缺失并未使PLA产量下调,而是促进了PLA与Phe的合成代谢,证明干酪乳杆菌中可能存在其他的代偿途径,arat基因缺失所造成的代谢流的改变最终造成PLA与Phe产量的提高,同时PLA的合成代谢可能涉及多个基因的参与,是一个复杂的代谢网络。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研究PLA的合成代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PLA合成代谢途径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
    • 董思凡; 李昊龙; 李傲齐; 范士明
    • 摘要: 设计了一种通过调节反应温度,立体发散性合成D-苯丙氨酸和L-苯丙氨酸的实验。在手性辅基3-羟基樟脑的作用下,三环亚胺内酯与氯化苄进行不对称烷基化反应,在低温下,反应由动力学控制,生成endo-产物,水解后得到L-苯丙氨酸;在高温下,反应由热力学控制,生成更稳定的exo-产物,水解后得到D-苯丙氨酸。通过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反应温度变化引起的D-苯丙氨酸和L-苯丙氨酸比例的变化。实验有助于学生对有机化学中的不对称合成、动力学与热力学控制、六元环化合物的构象等教学难点和重点的理解以及应用,培养学生对科研创新的兴趣。
    • 殷鸿飞; 雷强; 李斌; 李春光; 谢云波; 黄涛; 赵瑜; 景延秋; 孙觅
    • 摘要: 为提升烤烟苯丙氨酸类香味物质含量和改善烟叶香味,本研究以中烟100为试材,采用氨基酸测定仪、分光光度计、气质联用仪对鲜烟叶和烘烤过程中烤烟主要香气前体物质苯丙氨酸及其降解产生的香味物质含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在烘烤过程中苯丙氨酸含量的变化均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在48°C末达到最大值。PAL活性变化测定可知,42~48°C是烟叶苯丙氨酸降解的重要时期。各部位烟叶苯甲醇和苯乙醇含量在烘烤过程中不断上升;下部叶苯甲醛含量变化相对平稳,中上部叶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各部位烟叶苯乙醛含量烘烤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但变幅较小。
    • 李从虎; 陈强; 吴双双; 霍红月; 程旭; 吴彦; 段炼
    • 摘要: 采用荧光光谱技术考察了浓度、温度和pH对天然胶原和酰化胶原分子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胶原与酰化胶原分子在277和293 nm处分别出现了归属于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和酪氨酸(tyrosine,Tyr)的特征荧光峰。与天然胶原相比,酰化胶原分子在360~400 nm处出现了归属于Tyr激发态的宽峰,表明其聚集程度强于天然胶原。随着浓度的增加,天然胶原与酰化胶原分子的聚集程度增加,导致荧光强度逐渐增大;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Phe和Tyr的荧光量子产率逐渐降低,同时天然胶原与酰化胶原分子不断解聚集直至出现无规卷曲构造,导致荧光强度不断降低;随pH升高,天然胶原与酰化胶原分子聚集程度先增加后降低,在等电点附近,聚集程度最大。二维荧光光谱数据表明,浓度影响下,天然胶原分子的Phe和酰化胶原分子的Tyr激发态优先响应;温度影响下,天然胶原分子的Tyr和酰化胶原分子的Tyr聚集态优先响应;pH影响下,天然胶原分子的Tyr和酰化胶原分子的Tyr激发态优先响应。
    • 马欣莹; 纪媛媛; 刘奥; 周炜; 印伯星; 刘同杰; 公丕民; 张兰威; 易华西
    • 摘要: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因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而导致苯丙氨酸过度积累的氨基酸代谢病,研究与开发苯丙氨酸限制的低蛋白特殊膳食对这类疾病患者的营养补给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筛选具有苯丙氨酸降解活性的益生菌,并评价其生产低苯丙胺酸发酵乳的潜力。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YZX21和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F1-7具有降解苯丙氨酸的能力,降解率分别为12.43%和10.09%。菌株的胃肠环境耐受实验显示,L.plantarum YZX21和B.animalis F1-7均具有良好的胃肠道耐受性、自聚集和黏附能力。与B.animali F1-7相比,L.plantarum YZX21具有优良发酵特性,可作为发酵乳生产的辅助发酵菌株。与市售发酵乳相比,添加L.plantarum YZX21使发酵乳中的游离苯丙氨酸含量降低13.10%。此外,添加L.plantarum YZX21发酵乳的感官评价优于商业发酵乳。筛选得到的L.plantarum YZX21具有明显的苯丙氨酸降解活性,而且具有优良的发酵特性与益生特性,为研究与开发针对苯丙酮尿症的特医食品奠定了基础。
    • 蒋振雄; 王志鹏; 马新雨; 颜惠娟; 缑允梓; 尹晟; 王鹏
    • 摘要: 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4-磷酸赤藓糖为始探讨了3种芳香族氨基酸合成代谢共享的分支酸合成途径,并以苯丙氨酸为例从多学科角度讨论分析其合成代谢的独特性。通过多学科角度展示了生物体内不同代谢路径之间的关联及相似性,旨在展示一种教学新模式,帮助学生建立起跨学科内容的学习及归纳方法。
    • 蒋振雄; 王志鹏; 马新雨; 颜惠娟; 缑允梓; 尹晟; 王鹏
    • 摘要: 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4-磷酸赤藓糖为始探讨了3种芳香族氨基酸合成代谢共享的分支酸合成途径,并以苯丙氨酸为例从多学科角度讨论分析其合成代谢的独特性.通过多学科角度展示了生物体内不同代谢路径之间的关联及相似性,旨在展示一种教学新模式,帮助学生建立起跨学科内容的学习及归纳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