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黏虫

黏虫

黏虫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248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昆虫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3299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农业技术与装备、植物医生、植物保护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华中三省(湖南、湖北、河南)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华中三省(河南、湖北、湖南)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等;黏虫的相关文献由699位作者贡献,包括江幸福、段云、张蕾等。

黏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2 占比:0.86%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3299 占比:99.10%

总计:23510篇

黏虫—发文趋势图

黏虫

-研究学者

  • 江幸福
  • 段云
  • 张蕾
  • 程云霞
  • 樊东
  • 陈琦
  • 李世民
  • 范志业
  • 李雷雷
  • 陈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云慧; 张智; 李祥瑞; 朱勋; 程登发
    • 摘要: 我国重大害虫多具有迁飞性,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预警在害虫防治中极为重要,本文回顾了李光博院士在重大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领域中做出的重要贡献,主要包括:20世纪60年代,在揭示黏虫远距离迁飞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黏虫“异地”测报技术,被农业农村部批准列入全国统一测报办法推广应用并传承至今,成为迁飞性害虫预测预报的经典理论;20世纪80年代,李光博院士又领导研究团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黏虫“异地”测报中,成功研制出黏虫测报专家系统,进一步提高了黏虫的预测预报理论和技术水平。同时也在迁飞性害虫预测预报信息化方面做出新的探索,研发了昆虫飞行数据微机采集分析系统,为昆虫迁飞行为和机理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也为我国迁飞性害虫的监测和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还介绍了研究团队在后续研究中,继承和发展李光博院士的学术思想,在昆虫雷达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开发研制方面做出新的突破,对未来迁飞性害虫监测预警研究做了展望。
    • 段云; 雷海霞; 陈琦; 卢兆成; 李慧龙; 郭培; 武予清
    • 摘要: 为了解河南信阳黏虫的发生情况,本研究利用高空探照灯对2016年-2019年黏虫成虫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2019年在河南信阳监测的黏虫成虫主要为东方黏虫(又称为黏虫)和劳氏黏虫,均一年发生5代,整个监测期间均出现多个高峰期。其中,东方黏虫以一代为主,占全年总诱虫量的54.62%~82.96%,并且大部分虫源向外迁出,少部分留在本地;劳氏黏虫以三代或四代为主,以留在本地或迁入为主,只有少数向外迁出。本研究为河南省信阳地区黏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控提供了参考。
    • 江幸福; 张蕾; 罗礼智
    • 摘要: 迁飞害虫因其突发性、暴发性和异地虫源等特点常造成农作物损失。2020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国家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上10种(类)害虫中就有8种(类)是迁飞性害虫。本文回顾了李光博院士在我国黏虫越冬迁飞规律与行为机制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包括:带领全国越冬调查协作组,首次提出我国黏虫越冬区划;首创黏虫大规模“标记-释放-回收”试验,揭示了季节性远距离南北往返迁飞规律;开启黏虫迁飞行为机制研究先河,发现黏虫迁飞与生殖生活史适应特征。李先生对黏虫越冬迁飞规律与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引领国内外其他迁飞害虫研究与治理,为迁飞害虫的监测预警和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做出了重大贡献。结合李光博院士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现阶段我国主要迁飞害虫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趋势做了展望。
    • 徐艳
    • 摘要: 草地贪夜蛾又被称为秋黏虫,属于重大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的繁殖能力较强,且能够进行远距离迁徙和飞行,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及亚热带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入侵对于玉米种植产业造成的威胁是非常严重的。了解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对于该虫害的防治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控措施。
    • 连凯琪; 纪爽; 周玲玲; 时志琪; 王飞; 张元臣
    • 摘要: 为了克隆黏虫丝氨酸蛋白酶的全基因序列,并进行原核表达,以黏虫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扩增丝氨酸蛋白酶的部分基因,进而通过RACE技术,得到丝氨酸蛋白酶全基因,通过Blast等软件对获得基因序列和推导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其进行表达。结果表明,成功克隆黏虫丝氨酸蛋白酶全基因,将其命名为MsPG,序列全长2010 bp,开放阅读框为1593 bp,编码530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67.6 ku,等电点为7.63,且具有含6个半胱氨酸的clip结构域,推测其为clip型丝氨酸蛋白酶。MsPG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鳞翅目昆虫序列一致性在70.00%~91.92%,其中与烟芽夜蛾(GenBank登录号:PCG78401.1)序列一致性最高,达到91.92%。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0a(+)-MsPG,其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中0.1 mmol/L IPTG诱导下的最佳表达温度是25°C。综上,黏虫丝氨酸蛋白酶MsPG具有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保守的功能位点,且能够在体外进行原核表达。
    • 陈俊竹; 王玉川; 喻会平; 刘琼; 邱萍; 夏忠文
    • 摘要: 采用不同饲料饲养黏虫幼虫,对黏虫繁殖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对黏虫体质量、繁殖力、死亡率影响较大,以玉米幼苗饲养黏虫效果最优,黏虫化蛹率为91.71%,产卵量为611.49粒/只,卵孵化率为66.38%;其次是墨西哥玉米草,黏虫幼虫体质量为0.329 g/头,羽化率为93.83%。人工饲料生产成本最高,墨西哥玉米草生产成本最低,比人工饲料降低成本52.76%。墨西哥玉米草最适合用作规模化饲养黏虫的饲料。
    • 范俊珺; 杨恩玉; 莫朝彬; 张思华; 尚高颖
    • 摘要: 以配制糖酒醋液、置虫情测报灯、布放毒草把等监测工具诱集黏虫成虫和卵块,进行诱蛾量、雌蛾卵巢发育进度检查和卵量分析,结合田间系统调查和普查,摸索出本区黏虫周年发生规律及发生特点。结果表明,滇东南地区黏虫发生世代有越冬代、第二代、第三代;其中以第二代为主害代,发生面积最广、危害作物种类最多、造成损失最重。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应重点对第二代黏虫及时做出预测预报,有的放矢地提出并组织开展综合治理的举措是达到及时、有效防控害虫成灾,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损失的关键。
    • 李鸿波; 张长华; 贾芳曌; 戴长庚; 胡阳
    • 摘要: 猎物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天敌的质量和饲养规模。蠋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其若虫和成虫对鳞翅目害虫幼虫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目前蠋蝽主要依靠黏虫来饲养。但在长期室内饲养过程中黏虫种群出现衰退现象,进而制约了蠋蝽规模化繁育。本文旨在研究黏虫种群复壮措施,为蠋蝽的规模化繁育提供技术支撑。为此,采用回接自然寄主和室内与室外种群杂交的方式评价了黏虫的种群复壮效果。结果表明,回接自然寄主玉米叶后黏虫的幼虫发育历期(18.03 d)较人工饲料饲养组(21.26 d)显著缩短,蛹重(369.00 mg)和成虫产卵量(770.88粒/雌)显著高于人工饲料饲养组(323.56 mg,532.73粒/雌),但二者的蛹历期和成虫寿命无显著差异。杂交试验结果表明,4种交配方式产生的F_(1)代产卵前期、雌雄成虫寿命及其子代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但产卵期、产卵量及蛹重存在差异。其中以田间雌性×田间雄性(YF×YM)组合的产卵期最长(8.07 d)和产卵量最高(938.77粒/雌),而以田间雌性×室内雄性(YF×EM)组合的蛹最重(354.59 mg)。这些结果显示,通过回接自然寄主和室内与室外种群杂交的方式能促进黏虫的种群复壮。
    • 方佳琪; 郝树林; 杜晓华
    • 摘要: 为了开发新的杀虫化合物,以氯虫苯甲酰胺为先导,2-甲基-3-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卤化生成5-氯-3-甲基-2-氨基苯甲酸;再与3-溴-1-(3-氯吡啶-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进行缩合反应,生成6-氯-2-(3-溴-1-(3-氯吡啶-2-吡啶基)-1H-吡唑-5-基)-8-甲基-4H-3,1-苯并噁嗪-4-酮;最后引入苯丙氨酸片段并经环化反应,分别合成了两个系列共计23个新化合物(4和5),其中化合物4为含苯丙氨酸的氯虫苯甲酰胺类似物,化合物5为由化合物4环化生成的含1 H-茚-1-酮片段的氯虫苯甲酰胺类似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的表征及确证。初步室内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多数目标化合物对黏虫Mythinma separata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中14个化合物在100 mg/L下对黏虫Mythinma separata的致死率为100%,化合物5k(1H-茚-1-酮片段中取代基为羟基)在4和0.8 mg/L下的致死率分别为90%和70%,其LC50值为0.55 mg/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5k与氯虫苯甲酰胺一样,也是作用于鱼尼汀受体(RyR),但与靶标结合的氨基酸残基不同,这种差异可能对黏虫的抗药性治理研究有益。
    • 杨航; 杨洪佳; 张雅男; 王晓曦; 樊东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X)在黏虫Mythimna separata发育、消化和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克隆了黏虫GOX基因的cDNA序列。qRT-PCR检测该GOX基因在黏虫不同发育阶段(1-6龄幼虫、蛹和1日龄成虫)和4龄第1天幼虫不同组织(前肠、中肠、后肠、下唇腺、马氏管、脂肪体和表皮)、以及取食用不同浓度(0.01%,0.1%,1%和10%)葡萄糖溶液浸泡10 s的玉米叶片及饥饿和再取食条件下的4龄第1天幼虫中的特异性表达模式。通过RNAi和生物测定研究该GOX基因在黏虫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抗性中的功能。【结果】克隆获得了一条新的长2187 bp的黏虫GOX基因MsG OX 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Y348779),其开放阅读框长1821 bp,编码60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6.4 kD。发育表达谱结果表明MsG OX在黏虫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不同,在4龄幼虫期表达量最高;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MsG OX在黏虫4龄第1天幼虫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下唇腺中表达量最高。饲喂幼虫不同浓度葡萄糖对MsG OX转录的诱导效果不同,在葡萄糖浓度为10%时,该基因的表达水平达到最高。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4龄第1天幼虫中MsG OX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并在饥饿24 h时达到高峰,饥饿后再用玉米叶片饲喂幼虫,MsG OX的表达水平逐渐回升。注射ds MsG OX 48 h后,MsG OX的表达水平较对照(注射ds EGFP)降低了88.3%;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相比,注射ds MsG OX后48和72 h幼虫的体重、体长和消化系数均显著降低,苏云金芽孢杆菌侵染48和72 h提高了幼虫的校正死亡率。【结论】MsG OX可能参与了黏虫中肠的消化和抗菌,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黏虫MsG OX的功能并提出新的黏虫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