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结构表征

结构表征

结构表征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29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62篇、会议论文2109篇、专利文献1765282篇;相关期刊682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食品与发酵工业、食品工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860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第十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2012年全国电子显微学学术会议等;结构表征的相关文献由14668位作者贡献,包括许并社、等、李德江等。

结构表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62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2109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765282 占比:99.76%

总计:1769453篇

结构表征—发文趋势图

结构表征

-研究学者

  • 许并社
  • 李德江
  • 李早英
  • 窦建民
  • 王晓敏
  • 周文富
  • 李大成
  • 李道华
  • 杜予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胡婷婷; 佟淑慧; 卫家祺; 张磊; 赵佳宁
    • 摘要: 以纯化的酶解木质素为碳源,通N_(2)条件下高温炭化1、2和3 h制备了酶解木质素炭LC_(1)、LC_(2)、LC_(3)。采用SEM、TEM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对炭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C_(1)、LC_(2)、LC_(3)的表面具有微孔、介孔和大孔结构,其比表面积分别为894.75、1376.74和776.47 m^(2)/g,孔容分别为0.41、0.70和0.40 cm^(3)/g。XRD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随着炭化时间的延长,酶解木质素炭的有序性逐渐增强。通过XPS分析表明酶解木质素炭主要含有C、O和少量N元素。采用三电极体系,对LC_(1)、LC_(2)、LC_(3)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LC_(2)的比电容最大,在0.2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222.2 F/g,在高电流密度20 A/g时LC_(2)的比电容可达到149 F/g。进一步研究了LC_(2)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组装的对称超级电容器的单电极比电容最大且电容保持率(70.2%)最高,在1 A/g电流密度下,LC_(2)超级电容器经5000次充放电循环测试,均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且使用对称LC_(2)超级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池可直接点亮LED灯。
    • 黄承都; 艾硕; 刘纯友; 任仙娥; 张昆明; 黄永春
    • 摘要: 以活性白土和壳聚糖制备壳聚糖/活性白土复合脱色剂,糖汁脱色效果作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壳聚糖添加量、壳聚糖分子量等因素对其脱色效果的影响,获得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0°C,反应时间为7 h,壳聚糖添加量为2.0 g,壳聚糖分子量为200万。该复合物的糖汁脱色率最高可达96.2%,明显优于活性白土的56.7%和壳聚糖的42.2%。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失重分析仪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证明壳聚糖较均匀分布于活性白土的表面,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复合结构,并保持活性白土多孔隙结构,其热稳定性较壳聚糖的高。该复合物对糖汁中没食子酸的吸附实验表明,其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受颗粒外扩散过程的控制,其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
    • 俞琰; 王西朝; 张瑞云; 李蓉丽; 程隆棣
    • 摘要: 火草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火草纺织技艺中的古老纺织原料,为了对火草纤维进行系统研究并实现在纺织领域的推广应用,选取云南野生火草,通过手工方式从其叶片背部剥离火草纤维绒网。通过实验表征了火草纤维及其绒网的基本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火草纤维直径在1.05~5.76μm之间,为超细纤维,其纵向形态为特征性的带状转曲,表面有褶纹沟槽,横截面呈不规则腰圆形带中腔结构;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结晶度为55.52%,具有较好的耐热性,热分解温度为240°C;纤维中脂蜡质含量为6%,与水的接触角约为129.5°,有较好的疏水能力,回潮率为11.69%,含水率为10.47%,与棉纤维相比较高;火草纤维常温下耐酸碱性好,纤维水萃取液的pH值为7.23,对人体皮肤友好。
    • 朱顺顺; 木泰华; 孙红男
    • 摘要: 纤维素纳米晶(CNC)是从天然植物纤维原料中提取的棒状纳米材料,长度为几百纳米,直径为5~50 nm,因其具有天然绿色、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高比表面积、反应活性较大等特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CNC的制备和改性方法,概述了现有的CNC表征方法,介绍了CNC材料在食品、生物医药、环保、光电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促进纤维素纳米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 李克; 李恒; 周琴
    •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非依赖性采集(DIA)质谱技术对注射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及其类似药进行结构表征和相似性研究。方法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对赫赛汀及其类似药的完整蛋白及轻链和重链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测定;应用DIA质谱技术进行肽图分析,确定赫赛汀及其类似药的氨基酸全序列。结果LC/MS可准确测定赫赛汀的相对分子质量,赫赛汀类似药与原研药相对分子质量的偏差在1Da以内。应用DIA质谱技术对检测到的106个肽段进行肽图分析,显示赫赛汀类似药的氨基酸序列覆盖率>99%。赫赛汀类似药与原研药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糖型信息相符、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结论DIA质谱技术可用于赫赛汀及其类似药的结构表征和相似性比较研究,为今后其他单克隆抗体结构表征平台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 刘德志; 王维浩; 全志刚; 赵姝婷; 武云娇; 王一飞; 苏有韬; 曹龙奎
    • 摘要: 为探究绿豆抗性糊精的结构表征及抗消化特性,本实验以绿豆淀粉为原料,采用酸热法制备绿豆抗性糊精,对其颗粒形态、晶型、偏振光、官能团、分子量、糖苷键等结构变化进行表征,并通过模拟体外消化探究其抗消化特性。结果表明:与绿豆淀粉相比,绿豆抗性糊精的结构为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碎片状,偏振光十字消失,化学基团相似,各官能团的峰位保持不变且没有新峰产生,晶型为非晶态结构,分子发生降解其重均分子量MW为5.24×10^(3)g/mol,糖苷键发生断裂且生成新的耐消化糖苷键;通过模拟体外消化实验表明:绿豆抗性糊精具有极强的抗消化能力,抗消化淀粉含量为92.28%。本实验旨在为功能性膳食纤维的开发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
    • 龚舜; 陈向阳; 李素圆; 邓建平; 李玉才; 吴鑫; 冯新星; 潘凯
    • 摘要: 以十二碳二元胺、癸二酸、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两步法制备了两种软段含量较高的长碳链聚酰胺弹性体(LCPAE)。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认了LCPAE的化学结构,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测试了LCPAE的分子量,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探究了LCPAE的热性能,最后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动态力学分析深入研究了LCPAE的常温以及低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LCPAE被成功合成并具有理想的分子量。LCPAE中存在由软硬段间热力学不相容性导致的微相分离结构,LCPAE的T_(5%)(降解5%质量时的温度)超过340°C,表现出优良的热稳定性,而且微相分离程度和热稳定性皆随硬段含量的增加而有所提升。所得LCPAE-2(十二碳二元胺与癸二酸的物质的量比为3∶4)表现出优良的常温力学性能和极为优异的耐低温性能,在–55°C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损失率分别仅为9.7%和11.5%。
    • 刘妍兵; 陶阳; 苗雪; 刁静静; 张东杰; 陈洪生; 王长远
    • 摘要: 本试验以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四种不同来源的蛋白酶酶解绿豆蛋白,测定酶解物的抗氧化能力,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圆二色谱(CD)以及氨基酸分析仪,分析酶解物的氨基酸组成以及抗氧化活性与结构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绿豆蛋白4 h中性蛋白酶酶解物抗氧化能力最强,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71.03%、51.94%,TBARS值达到0.4045 mg/L,Fe2+螯合率达到52.31%;结合SDS-PAGE、FTIR、CD等分析得出:绿豆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能力与其分子量大小、二级结构构象及氨基酸组成变化紧密相关,与绿豆蛋白相比,绿豆蛋白酶解物的α-螺旋结构含量增加了4.12%、β-折叠结构含量降低了19.99%,而抗氧化活性与其α-螺旋含量的增加、β-折叠含量的降低密切相关;影响抗氧化活性的疏水氨基酸增加了0.208 g/100 g,芳香氨基酸增加了0.207 g/100 g,分子量低于10 kDa的小分子量酶解物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证实绿豆蛋白酶解物活性与其α-螺旋、β-折叠的相关性较大。
    • 何丽霞; 毕书瑜; 程艳芬; 曹谨玲; 云少君; 冯翠萍
    • 摘要: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多糖(SLPs),以Fe^(3+)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优化SLPs-铁螯合物(简称螯合物)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纳米粒度电位仪以及同步热分析仪分析螯合物结构和热稳定性,采用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方法测定螯合物的Fe^(3+)溶出度,并分析螯合物抗氧化及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广叶绣球菌粗多糖得率为14.94%,多糖含量为(88.19±0.04)%;螯合物最佳制备工艺为反应液pH 7、反应时间1.5 h、SLPs与柠檬酸三钠质量比为2∶1、80°C,Fe^(3+)含量可达(37.64±0.12)%;螯合物水溶液pH为7.60,在pH0~12时无沉淀产生;螯合物以聚合铁为核心(铁核),SLPs位于铁核表面,二者发生相互作用,螯合物的热稳定性优于SLPs;螯合物在胃液消化2 h、肠液消化3 h后,Fe3+溶出度可达(92.91±0.87)%;螯合物对羟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及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均显著高于SLPs。
    • 任鑫; 彭飞; 陈丽楠; 杨越冬
    • 摘要: 为提高安梨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本文以安梨食品加工的副产物果渣为原料,探究安梨果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安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ALDF)的微波辅助复合酶法最佳提取工艺,并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制备得到的膳食纤维进行结构表征。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370 W、液料比为14.4:1 mL/g、酶添加量为1.6%、pH7.0时,安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最高,达到8.07%。扫描电镜图显示安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呈长约5μm的纺锤型。红外光谱显示其具有多糖的特征峰,分子量在5~2.076×10;kDa之间。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酶法对安梨果渣SDF有较好的提取效果,具有一定工业的应用前景,因此该方法能够为安梨果渣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