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知识
缄默知识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67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体育、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4631篇;相关期刊456种,包括文教资料、职教论坛、高教论坛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首都高等学校第十七届体育科学学术论文报告会、2013无锡职教教师论坛等;缄默知识的相关文献由733位作者贡献,包括卢奔芳、夏登杰、周明星等。
缄默知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631篇
占比:95.61%
总计:15303篇
缄默知识
-研究学者
- 卢奔芳
- 夏登杰
- 周明星
- 周春波
- 彭松林
- 方红
- 杨新建
- 杨泽忠
- 石中英
- 蒋茵
- 赵夫明
- 郑晓娟
- 陈江波
- 马雪明
- 向园园
- 吴国宁
- 周淼泉
- 岳定权
- 徐学红
- 易丽丽
- 李经天
- 李翠泉
- 杨梅
- 林宗武
- 熊燕飞
- 王丽芳
- 王征顺
- 王慧敏
- 王群
- 胡云江
- 胡松
- 陆安
- 陈明英
- 高嵘
- 么加利
- 于文华
- 任效峰
- 傅钢善
- 冯佳
- 刘坤
- 刘小娜
- 刘涛
- 刘玉环
- 刘群
- 刘英
- 刘萍
- 刘贤明
- 刘雪飞
- 卢洁莹
- 向葵花
-
-
马慧
-
-
摘要:
缄默知识是指那些无法用书面文字或数学公式、地图来表达的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它支配着人认识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人们获得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缄默知识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美育教学具有重要启示,应重视在审美实践的深度体验中丰富学生的缄默知识;教学中教师采用对话教学、情境教学、强化自我表达实践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把缄默知识显性化,并得到反思和运用;教师应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促进他们人格修养的发展。
-
-
鞠敏
-
-
摘要:
计算思维架构起了现实世界与计算机世界的桥梁,信息技术学科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为首要目的。从计算思维的本质内涵可见,所构造的、适宜于计算机机械地一步一步自动化执行的步骤是有序的;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初,其日常生活经验所赋予他们的直接感知往往以缄默知识的形式存在于他们的认知结构中,而学生尝试从自身经验出发,所描述出来的流程、步骤等是不完善的,抑或是混乱的,混乱意味着无序,而在这无序与有序之间,恰是学生思维能力生长的区间。
-
-
邱月
-
-
摘要:
当下广告行业发展快速,从业者既要具备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专业技能。高校教育是广告相关学科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授课方式是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必要手段。“大广赛”作为连接高校和企业的竞赛平台,一方面助力学生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一方面为企业和行业储备专业技术人才。将“大广赛”模式引入高校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路径。
-
-
徐志刚
-
-
摘要:
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读图能力不足的问题,如果仔细分析原因,可以发现学生读图能力弱有很大程度上和地图自身的特点有关。地图中包含有大量的缄默知识,如地图中隐藏的地理规律、原理等是需要学生在分析地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建构,所以不少学生认为地图难学的主要原因就是地图中的缄默知识难以被有效地建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初中地理的读图教学实践,尝试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建构地图中的缄默知识的能力,最终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的能力。
-
-
王思博;
王璟;
李俊;
钱孟佼;
王芯华;
陈霄;
欧海波;
王忠银
-
-
摘要:
目的:分析缄默视角下分段式模拟教学法在胸外科腔镜技能培训中的教学经验和效果。方法:招募2021年5~10月在本院外科实习生中60人进行胸腔镜技能培训,采用腔镜经验自我评估表进行打分,将学生分为初阶组(39人)和高阶组(21人),初阶组培训模式为初阶项目(30.min/天×3天)+高阶项目(30.min/天×3天),高阶组培训模式为高阶项目(30.min/天×3天),培训后采用腔镜技术通用评估表进行考核,统计其评分成绩并进行双向反馈调查。结果:培训后所有学生的腔镜技术能力及终测成绩较培训前显著提高,两者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高阶组培训前腔镜技术能力评分高于初阶组,两者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段式培训后,初阶组评分(22.05±0.91)分与高阶组评分(22.48±0.84)分差异不大(P=0.085);满意度调查显示授课教师、学生对培训后考核成绩的满意度高于初次考核。结论:基于缄默知识理论的分段式模拟教学法在外科腔镜技能培训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腔镜手术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
-
钟申;
孙建波
-
-
摘要:
缄默知识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在职教教学过程中将缄默知识显性化,使其作用最大化,对提升职教教师的教学质量会大有裨益.但由于缄默知识存在无法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以及不能以常规形式传递等局限性,使得缄默知识如同隐藏在海面之下的冰山,数量庞大却难以施展拳脚.因此,有必要从缄默知识的本体制约性出发进行解读,从职教教师对缄默知识的意会程度及职教学生认知和思维水平的有限性两方面展开分析,提出走出缄默知识教学困境的对策.
-
-
彭松林;
王春燕
-
-
摘要:
波兰尼关于缄默知识和缄默认知理论的研究,对图书馆探索和创新用户知识服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对比缄默认知结构与知识情境的基础上,对服务用户缄默知识显性化的图书馆空间的各种特征和基本要素展开分析.图书馆应当构建有利于缄默知识显性化的知识情境,引导读者主动开展知识交流和体验式学习,在图书馆、用户和馆员间形成服务用户缄默知识显性化的知识共同体,推动图书馆空间转型走向多元化、智慧化、个性化.
-
-
赖翠苑;
王桂俊
-
-
摘要:
缄默知识是一种自己获得的,很难明确其意且无法表达清楚地一种不明确的,不规则的知识。在物理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进一步对其挖掘,特别是物理知识的概念化和其中蕴含规则的缄默知识,以及教材插图,教材习题以及例题探索之中蕴含的缄默知识。学会引导学生运用缄默知识对物理学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到物理蕴含的特殊规则,并在学习过程将缄默知识进行内外化分析,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以达到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健康态度。
-
-
吕成;
张棉好
-
-
摘要:
师徒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显性知识传授时,不能忽视缄默知识的共享,缄默知识共享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师徒间缄默知识共享对提升学徒综合素养、实现师傅人生价值、提高职校人才培养质量、传承企业优秀文化等起到积极作用.但缄默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学徒知识吸收能力较弱、师傅知识共享意愿较低、师徒间情感关系构建难度大、师徒间知识势差和隐性度大、受到外部环境阻碍等问题.可通过打造师傅队伍、拓宽内化渠道、改进师徒配对方式、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搭建"实践共同体",促进师徒间缄默知识共享,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
-
张健
-
-
摘要:
职业教育课程知识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的实践品格的知识。其价值属性应为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职业文化养成的知识,有助于指导学生“如何做”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经验生成的缄默知识。基于这样的课程知识价值属性的追问,职业教育课程知识的应然选择是:工作化知识,职业文化知识,程序性知识,能力生成的其他知识。
-
-
王琳
- 《2017年度职教教改论坛》
| 2017年
-
摘要:
缄默知识强调"个人化",是一种存在于个人头脑中、难以正规化进行沟通、只有通过特殊方式习得、相当于中国人"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它和"工匠"的形成及其特质有天然的内在联系.阐述及评析缄默知识理论与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内在关联,可以清晰地看到,要"修炼"成一名优秀的工匠,缄默知识是智力资本和关键要素,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而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枝丫.这从缄默知识理论的角度为"工匠精神"解读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
-
-
吴晓明;
吴沛京
- 《首都高等学校第十七届体育科学学术论文报告会》
| 2014年
-
摘要:
作为基层体育工作者,基于网球教学中对技术知识、技能知识的有效教学思考,认为网球技术、技能知识的传授,不仅要注重显性知识的传递,更应注重利用与开发其中的缄默认知,建构缄默知识显性化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使缄默知识显性化,实现教与学的缄默知识的共享,使该技能获得更有效的传授,从而提高网球的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对网球运动的需要.本文期望为缄默知识理论在高校体育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学习者通过观察、模仿教师的网球技术动作的运动感觉,感受击打的质性等,以及潜移默化的实践可以学会教师的技巧。因此,教师的示范质量影响着学习者的技能学习。通过演练网球动作,并用生动形象而恰到好处的隐喻表象,借助联想建立起恰当的内在联系,从而加深对技术要领、要点的理解和记忆。学习者将学到的外显知识整合,并能够“讲、练、用”,实现了外显知识的交换。因此,教师要调动缄默知识的流动、转化、共享,创造缄默知识交流畅通的条件,实现缄默知识的显性化,是实现缄默知识共享的有效方式。
-
-
陈菊
- 《2013无锡职教教师论坛》
| 2013年
-
摘要:
目前中职学生的应然缄默知识和实然缄默知识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差异,要找到两者差异的调和点,寻找最近发展区,结合缄默知识的情景性、个体性、层次性的特征,分别实施情境育人、因材施教、连锁塑造等举措,让身处学校文化中的学生从接受到同化,从修正到强化,从而习得教育者预设的应然缄默知识,实现文化育人.
-
-
童宝珠
- 《第三届(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发展与评估学术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教育硕士培养侧重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与学术型的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有所不同.为了提高教育硕士的培养效率,本文提出注意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或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特别是语文学科除了其应用性特征之外,还有语文本身的“顿悟”性,缄默知识的传递在培养中的作用尤其不可忽视.本文在探讨缄默知识在语文教育硕士的培养中的作用时,提出如下方法:知识背景的形成;师徒制或导师制的传授模式;专题讲座、案例教学、课堂实录分析等培养方式;合作学习.通过这些培养方式,发挥缄默知识在教育中的作用,推动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
-
王嘉欣
- 《纪念《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
| 2011年
-
摘要:
人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知识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知识中除了能以言明的显性知识外,还存在这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即缄默知识.教师个体持有的教育哲学是指教师对教学这一复杂现象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其对教师的教育实践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试从缄默知识的含义,特征等分析缄默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缄默知识对教师个体哲学体系建构的影响.真正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个体哲学体系的构建应该以自身缄默知识为基础.
-
-
王丽芳
- 《第二届全国学前教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0年
-
摘要:
缄默知识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性智慧,但由于缄默知识具有内隐性特征,往往为人们忽视,任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在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自发地产生作用,尤其幼儿教师消极的缄默知识在起作用时,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鉴于此,本论文主要从教师专业化发展视角,探讨缄默知识的内涵、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缄默知识的现实遭遇以及缄默知识的积累与构建的途径等几个问题.
-
-
-
史帅杰;
丁保玉
- 《2016年学校武术创新与发展论坛》
-
摘要:
示范教学法是学校武术教学中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且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在武术教学中示范教学法为什么被选择、为什么如此重要,则难以言明.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缄默知识理论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示范教学法是武术中缄默知识的显性转化,是武术缄默文化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