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体系
现代教育体系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2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政治、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8669篇;相关期刊236种,包括现代教育论丛、西藏教育、中国电化教育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教育效能学术研讨会等;现代教育体系的相关文献由300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增俊、谈松华、何佳敏等。
现代教育体系—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8669篇
占比:99.53%
总计:68994篇
现代教育体系
-研究学者
- 冯增俊
- 谈松华
- 何佳敏
- 吴遵民
- 杨旭浩
- 刘根生
- 刘永云
- 本刊编辑部
- 李子贤
- 李放
- 杨旭
- 梁永丰
- 汪立夏
- 王青逯
- 罗崇敏
- 褚红芳
- 郭绍纲
- 钟晓班
- 顾明远
- 万亚平
- 东城区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
- 乔振
- 习谏
- 何展荣
- 何张
- 余国
- 余逸群
- 储朝晖
- 公明明
- 冯克江
- 冯振东
- 冷玉斌
- 凌岚
- 刘凤
- 刘利民
- 刘占山
- 刘卫
- 刘善藤
- 刘喜全
- 刘宇清
- 刘文璞
- 刘来兵
- 刘杨
- 刘欢
- 刘海军(文/摄影)
- 刘炜
- 刘琳
- 刘福军
- 刘铁芳
- 刘霞
-
-
许燕
-
-
摘要:
问题导学法的运用是现代教育体系中比较常见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启发性作用及引导性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学习兴趣。将问题导学法运用至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元化教学目标、多层次教学问题及完善的总结环节充分体现问题导学法的运用优势,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
-
刘杨
-
-
摘要:
现代教育体系由于其“现代性”而有别于传统,具有内部通融性、内外通透性、结构完备性等特征。具有现代性的、完善的教育体系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也是教育现代化目标达成的基础;现代教育体系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载体;没有合理的教育体系在各自领域进行深耕细作,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难以实现。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内容也将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变化和调整。构建现代教育体系,要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可以从目标的指向性、测度的全面性、内部的协调性、时空的交融性等方面进行设计。
-
-
龙阳
-
-
摘要:
自2003年与依法治校相关的文件相继颁布以来,我国高校治理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治理结构趋向于科学合理,治理体系趋向于完善健全,民办高校亦是如此。民办高校虽与公办高校在组织管理、办学模式方面有所区别,但二者都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依法治校这一高校治理方略的指导下,各民办高校纷纷将法律视为校园治理的根本遵循,不断探索治校的新方案,这一过程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
-
-
-
-
摘要:
2022年3月31日,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教育厅联合发文公布命名“拉萨市城关区娘热乡完全小学”等21所学校为第二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基地。据了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大我区非遗传播普及力度,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与现代教育体系深度融合,鼓励和引导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将“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的理念扎根在校园,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常态化、规范化。2021年7月,自治区文化厅联合自治区教育厅正式启动第二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基地命名工作。
-
-
肖晓
-
-
摘要:
在新形势下,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网络技术的持续革新正不断加快社会节奏,使得快餐式阅读愈发盛行;但是,快餐式阅读无法保障阅读质量,更会显著降低阅读长度,让人们的阅读心理变得愈发浮躁,逐渐形成粗浅的阅读习惯。基于新课改背景,各地教育主管单位正围绕整本书阅读开展课程活动。一、初中整本书阅读对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对整本书籍进行阅读,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整本书阅读主要是指全面阅读整本书,拓宽阅读视野,扩充知识储备。目前,围绕初中语文学科所开展的课程改革活动重点集中于整本书阅读。
-
-
周娟娟;
刘欢
-
-
摘要:
一、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背景分析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内涵和意义,为职业教育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指引。指出“职业院校要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有助于精准、有效地实施劳动教育,培养具有劳模精神、工匠意识的劳动者。为了解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笔者以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为例,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对约4000名学生进行了线上调查。本文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对策,以期能为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建议。
-
-
赵爽爽
-
-
摘要: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都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科目之一,无论是中国历史上的教育体系中,还是新时代下的现代教育中,语文都是中国人学习汉语的基础课程,对中国学生成长的作用和提供的助力是不言而喻的。不过这一传统学科难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将目光投向新课标要求和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之前的语文教育,可以看到各阶段的语文教学都带有一定的应试功利性。现代教育体系下,语文学习一度被考试成绩量化,许多学校、机构和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可以在考试中获得高分.
-
-
储朝晖
-
-
摘要: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发展相对漫长的过程,史学界将1861年筹办京师同文馆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其间经过创办船政和实业学堂、建设大学堂、废科举兴学堂、建立学部和学制,内容和形式逐渐完备。在锐意改革和不断进取中,中国教育思想和内容、方式、方法进入现代教育体系。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基础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的起点,也是影响育人成效的关键阶段。传统基础教育缺乏明确支点和有力抓手,尤其缺少面向未来、融合传统的包容性课堂、发展性课堂,影响了基础教育成效。在迈向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为稳步推进基础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全面育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阵地建设为抓手,通过突出服务特色,彰显育人智慧,为学生提供全方位覆盖的基础课堂.
-
-
诸葛俊元
-
-
摘要:
一、前言在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当中,向来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但因缺乏明确的教学方式,且于升学考试中长期依附于语文科目考试,致使作文教学多归诸于语文课程当中,成为课后作业的主要形式之一。
-
-
-
李嘉越
- 《第七届全国教育效能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教育效能研究在其40余年的历史中,已经形成了实证研究的传统.研究设计的多样化和模型构建的精细化,既丰富了实证研究的成果,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效能自身理论的发展.研究问题的深化和细化客观上要求研究方法不断改进.对业已多样化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有助于了解教育效能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也能为进行前沿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以研究教育效能与现代教育的关系为逻辑起点,根据教育效能的内在向度与教育现实存在的缺陷两个维度分析现代教育体系引入教育效能评价方式的应然性,从内部效能、外界效能与未来效能三个层面确立教育效能评价指标,使其成为现代教育评价方式的重要补充.
-
-
冯增俊
-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 2012年
-
摘要:
中国要实现和平快速崛起,面临着内外各种新的危机和挑战,既要超越原有发展模式的巨大束缚,更需要建立以现代教育为基础的新发展模式.中国比较教育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策略定位:一是从服务本国上提供最佳层次最适合水平的现代教育发展模式;二是从中国实际上提供中国教育研究推进中国发展模式创新的决策思路;三是从整体上、宏观上、战略上把握中国崛起的未来教育发展基本趋势.
-
-
冯增俊
-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 2012年
-
摘要:
中国要实现和平快速崛起,面临着内外各种新的危机和挑战,既要超越原有发展模式的巨大束缚,更需要建立以现代教育为基础的新发展模式.中国比较教育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策略定位:一是从服务本国上提供最佳层次最适合水平的现代教育发展模式;二是从中国实际上提供中国教育研究推进中国发展模式创新的决策思路;三是从整体上、宏观上、战略上把握中国崛起的未来教育发展基本趋势.
-
-
冯增俊
-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 2012年
-
摘要:
中国要实现和平快速崛起,面临着内外各种新的危机和挑战,既要超越原有发展模式的巨大束缚,更需要建立以现代教育为基础的新发展模式.中国比较教育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策略定位:一是从服务本国上提供最佳层次最适合水平的现代教育发展模式;二是从中国实际上提供中国教育研究推进中国发展模式创新的决策思路;三是从整体上、宏观上、战略上把握中国崛起的未来教育发展基本趋势.
-
-
冯增俊
-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 2012年
-
摘要:
中国要实现和平快速崛起,面临着内外各种新的危机和挑战,既要超越原有发展模式的巨大束缚,更需要建立以现代教育为基础的新发展模式.中国比较教育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策略定位:一是从服务本国上提供最佳层次最适合水平的现代教育发展模式;二是从中国实际上提供中国教育研究推进中国发展模式创新的决策思路;三是从整体上、宏观上、战略上把握中国崛起的未来教育发展基本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