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育史

教育史

教育史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256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60篇、会议论文99篇、专利文献19100篇;相关期刊1092种,包括教育学报、教育史研究、成人教育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2011年东亚教育史研讨会、中外教育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教育史的相关文献由2242位作者贡献,包括孟娥、周洪宇、杜兆金等。

教育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60 占比:11.36%

会议论文>

论文:99 占比:0.46%

专利文献>

论文:19100 占比:88.19%

总计:21659篇

教育史—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志勇
    • 摘要: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同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这两项举措必将在我国教育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华章。“双减”改革从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入手,要求发挥学校育人的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必将重构基础教育新格局,构建基础教育新生态。其中,调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关系、明确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是“双减”改革的必然要求。《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优化“双减”改革环境,政府、学校、社会共同支持家庭教育,帮助父母及其监护人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机制,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支持。
    • 胡国华
    • 摘要: 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结合对分课堂和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的教学理念,从线上资源准备、自主学习、线下重点讲授、讨论交流,教学综合评价五个方面构建了基于PAD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借助超星平台应用于教育史课程的教学之中。实践证实这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改善学习效果,增强教学满意度,值得在高校理论课教学中推广。
    • 谢运萍
    • 摘要: 1956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受“向科学进军”浪潮的影响转为了图书馆学系,开始实施本科教育。后受1958年至1960年和1966年至1976年间政治运动的侵扰,图书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历经了一段曲折发展与非正常恢复的演变。在1956年至1976年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先是在“效仿苏联”“以苏为鉴”理念下分别制定了两个四年制本科课程体系,后又参照1958年至1960年间的教育方针制定了“教学、科学研究、生产劳动三结合”的教学计划。20世纪60年代初,图书馆学系曾对既有课程体系进行过回归教学的调整。1972年,图书馆学系在停招六年后重启招生,随后即制定了面向工农兵大学生的二年制教育革命计划。此时期,图书馆学系的课程体系深受国家政治与教育政策的影响,其课程内容呈现泛政治化特点,课程结构呈现“拼合化”特点,课程实施则采取了“半工半读”“教学、科学研究、生产劳动三结合”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做法。
    • 李俊文
    • 摘要: 作为一门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艺术类学科,从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正式设立中文播音专业并正式招生教学以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高等教育已有近60年的发展历程。但遗憾的是,关于这一学科的教育史、学术史研究文献资料较少,少数涉猎学科教育史方面的文献资料缺乏完整的科学体系与系统研究。
    • 李文英
    • 摘要: 自1979年中国教育史研究会成立伊始,新中国教育史学术共同体开始形成并走向了专业化道路。教育史学研究在我国有长期的发展历史,相关的研究论著十分丰富,有关注编年史之作,有注重理论探讨之著,有侧重国别教育史之论,可谓仁智互见,不一而足,但有关地方史的研究成果还需要不断发掘、整理和充实。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朱鹏举老师与其团队成员合著的《清代河北书院史料萃编》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堪称研究中国书院史的一部力作。
    • 文溪
    • 摘要: 从齐国回到鲁国之后,孔子没有去做官,他决定要通过教育来影响政治。孔子决心创办一所学校,专门培养政治人才,这所学校,我们可以称之为“孔子青年政治学院”。孔子培养出一大批政治和教育人才,孔子可谓是最成功的老师。上孔子老师的课是一件心旷神怡的事情。据说,孔子是在他家门前一棵大杏树下面开始讲学的。这是中国平民教育史的开端,所以后人就把“杏坛”比喻成教育界。
    • 谢运萍
    • 摘要: 1956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受“向科学进军”浪潮的影响转为图书馆学系,开始实施本科教育。后受1958年至1960年和1966年至1976年间政治运动的侵扰,图书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历经了一段曲折发展与非正常恢复的演变。在1956年至1976年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先是在“效仿苏联”“以苏为鉴”理念下分别制定了两个四年制本科课程体系,后又参照1958年至1960年间的教育方针制定了“教学、科学研究、生产劳动三结合”的教学计划。20世纪60年代初,图书馆学系曾对既有课程体系进行过回归教学的调整。1972年,图书馆学系在停招六年后重启招生,随即制定了面向工农兵大学生的二年制教育革命计划。此时期,图书馆学系的课程体系深受国家政治与教育政策的影响,其课程内容呈现泛政治化特点,课程结构呈现“拼合化”特点,课程实施则采取了“半工半读”“教学、科学研究、生产劳动三结合”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做法。
    • 周慧梅
    • 摘要: 《民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是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田正平主编的大型教育专题史丛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丛书打破一般大型通史性著作以各级各类教育立卷的写作惯性,从学术价值和现实需求高度契合的原则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究为形式,选择在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学术界较少关注或已有关注但仍有较大研究空间、蕴含当下教育改革亟须汲取的经验教训的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丛书由来自十余所高校的12名研究者完成,共计650万字,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分两辑出版,涵盖十二部专著,力求全方位梳理问题的来龙去脉,真实呈现历史,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产生背景、流变、时代作用和历史影响作出合理诠释。
    • 许彩萍
    • 摘要: 仔细地审视一下美育在教育史中的发展过程之后,我们会发现,其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个核心要素,而且这个要素反复地出现在每个时代中,有时它像一首咏叹调,有时它又像是一整支乐队。我们需要穿越时代,拾掇它的各个片段,阐述这一要素如何亘古如新,以及为何时至今日,它仍然有着神秘旺盛的生命活力。进入21世纪,艺术教育成为公共文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创新的动力资源。
    • 谢运萍
    • 摘要: 1947年,王重民先生在国立北京大学创设图书馆学专修科。在历经了北平解放、课程改造、院系调整、专业改革与"全面学苏"的教育改革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由自主性较强的附属于中文系的专修科转型为由国家收编的重要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机构。在1947年至1955年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陆续制定了面向大学肄业生及毕业生的二年制专科课程体系、面向高中毕业生的二年制课程体系、四年制本科课程体系、效仿苏联的二年制及三年制课程体系。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图书馆学专修科的课程体系受创设者、授课对象、学制、国家教育政策和图书馆事业建设需要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课程内容"业务化"、课程结构"固定化"、课程教学"集体化"与教学方式"实践化"的特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