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302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82篇、会议论文40篇、专利文献471篇;相关期刊1415种,包括社会科学辑刊、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蒲松龄研究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第五届海峡两岸教育史论坛等;科举制度的相关文献由273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齐福、刘海峰、诸葛忆兵等。

科举制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82 占比:85.37%

会议论文>

论文:40 占比:1.15%

专利文献>

论文:471 占比:13.48%

总计:3493篇

科举制度—发文趋势图

科举制度

-研究学者

  • 杨齐福
  • 刘海峰
  • 诸葛忆兵
  • 黄明光
  • 王日根
  • 高福顺
  • 吴洪成
  • 周铁钧
  • 张希清
  • 何长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谭小华
    • 摘要: 傅增湘是近代历史文化名人,曾参加晚清科举并考中二甲第六名进士,谋得仕途进身之阶,其乡试、会试硃卷及殿试卷影印件幸得保存至今。傅增湘乡试、会试卷的主体内容是三道“四书”制义题和一首五言试帖诗,主要观点是阐发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傅增湘殿试卷与清末时政关系密切,针对光绪皇帝提出的储才、经武、柔远、理财四项策问,他条分缕析、贡献策略,体现出经邦济世、文以明道的真知灼见。傅增湘科举试卷既是考察其个人家族世系、科考履历、政治谋略、学术思想的珍贵档案,也是管窥晚清科举制度规范与因时嬗变的重要文献,通过对其进行解读、考辨,有助于深入挖掘傅增湘精神文化遗产,客观评价科举制度的深刻影响。
    • 王妮
    • 摘要: 科举制度至南宋而逐渐稳定,成为最主要的选官制度,而博学宏词科是南宋科举制度下文人的进阶捷径,因而词科在南宋格外引人注意。南宋士人对词科的复杂心态见诸文字者有限,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以三洪为代表,以追攀与自得为主;中期较为复杂,批评者有之,以衣钵自许者有之,而大多数或为兼持两端者;后期词科虽近50年未录取一人,而积极备考者仍不绝,其感情表达最直接者以王氏父子为主,王氏父子以考中词科为誓愿。
    • 诸葛忆兵
    • 摘要: 宋高宗开创了南宋政治的较新局面,在科举制度方面也完成了稳定和更化工作。高宗朝反思徽宗朝诸多重大失误,开始了全面拨乱反正工作。具体而言,前期废除三舍法,后期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三舍可以免解,却不可以直接释褐。省试阶段,诗赋取士和经义取士两存之,偏向诗赋取士。同时设立“类省试”,在川陕地区成为常规制度。然而,高宗朝党争激烈,直接表现在科举领域。尤其是秦桧专权之后作弊盛行,很大程度损害了科举制度。总之,高宗在战乱流离之际不忘科举,且随时予以变革、调整和补充,卓有成效。
    • 龚安南; 孙英娜(指导)
    • 摘要: 阎朝隐和宋之问都是初唐时期宫廷文人的典型,透过他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封建王朝鼎盛初期宫廷文人的生活状态。他们品行媚俗,无文人风骨,历来被人诟病。但是并不能因此忽视其诗歌在文学史上的价值。本文从二人的诗歌形式、内容主题和诗歌在文学史上贡献上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唐朝科举文化背景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二人诗歌创作。
    • 王玉超
    • 摘要: 明代儒家类丛书的编纂大体经历了明初汇纂注疏、正嘉自抒议论、隆万浅说评点、启祯儒经新说四个阶段。明代科举制度、科举的主试文体、举业文风等都影响着儒家类丛书的编纂,使其形成了重视群经总义、注重指导举业文章、遵从规定注本等特点。儒经思想学术与科举制度之间的制衡和取舍,决定了明代儒家类丛书编纂的复杂性--阐说儒理又要兼顾功利,秉承程朱也不回避阳明,兼有经学和文学的性质、学术与治道的功用。
    • 诸葛忆兵
    • 摘要: 孝宗朝科举制度大致维持高宗朝局面,作为较少。孝宗登基之初,励志图新,故强调科举考试必须选拔真才实学之士人,有一定效果。孝宗同时关注太学和科场文风,试图改善科场的肤浅险怪风气,以求真才实学者脱颖而出。从另外一个角度,孝宗朝意欲抑制科场恩滥,如欲裁减特奏名名额、规范牒试制度等,然终流于空泛。唯孝宗朝相对和平稳定,各地科举建设颇有成效,如新建贡院、立进士题名碑等,南宋科举考试重新走向繁盛。
    • 颜培根
    • 摘要: 明代中后期随着私学的发展塾师数量迅速增加,但对于塾师的需求却不如之前那样旺盛,使得塾师职业面临着激烈的职业竞争。文章透过明塾师数量增长、江南地区的塾师生活困境以及塾师群体就业环境恶劣等现象,认为科举制度本身的问题以及政治腐败、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导致塾师职业在明代中后期特别是江南地区供大于求的主要原因。
    • 李浩; 陈欲倩
    • 摘要: 清代黄平地区共产生进士二十一人,在中式时间上,中式人数呈现阶段性特征,从康熙到乾隆朝,呈上升趋势,从嘉庆到光绪朝,渐趋减少。在任官状况上,清代黄平地区进士官职品级普遍不高,多为七品,但都能在各自的职位上做出不凡的贡献。他们在外为官有道,造福一方;归来培育子弟,成就科举家族。作为文人学者,他们以编修地方志书为己任,为展现黄平文化风貌留下珍贵史料。
    • 诸葛忆兵
    • 摘要: 宋神宗在位期间全面革新朝政,包括科举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神宗即位初期,就令朝臣对现行科举制度之利弊和变革发表意见。在朝臣中形成意见极其对立的两派。一派以王安石、司马光等为代表,要求办学选才、废罢诗赋、一定程度恢复乡举里选,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另一派只有苏轼、刘攽寥寥数位,要求坚持科举考试选才,反对废罢诗赋和乡举里选。科举变革大致遵从了多数派的意见,熙宁三年殿试制策,极大程度地改变了宋代士人的读书、写作风习。兴办学校、发展教育、选拔人才、取代进士试等,一直是神宗朝君臣努力的方向,朝廷最终为此出台三舍法。此外,省试经义,废罢诸科和制科,允许宗室参试,都是神宗朝在科举制度方面的举措。
    • 张焕忠
    • 摘要: 谈及《唐诗三百首》中的奉和应制作品,似乎后人还用力不足或有失公允。原因有二:一是学者大多保留了传统的偏见,即因奉和应制诗内容和形式高度模式化的特点而否定其价值;二是脱离了诗选的整体存在情态而以孤立的文本去探讨这类诗歌。对于此类诗歌的探讨,应回归选本,同时需要把诗与诗人、诗与诗选、诗与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以此为前提,就能更好地认识奉和应制诗在《唐诗三百首》中的价值和意义,也有利于给予孙洙编选此类诗歌公允的评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