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
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

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9-05-21

主办单位:中国明史学会

会议文集: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一直是历史之谜,本文根据明末文献记载,指出它旱在万历年间焚毁,廓清了史事,对目前学术界的种种不实流传作了解答。
  • 摘要: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到天启七年(1627年)七月,明朝政府以袁崇焕为辽东巡抚。袁崇焕第一次巡抚辽东,主要做了三件事:首先是与后金皇太极的和谈。袁崇焕想通过和谈来收复辽东并完成宁锦防线的建设,但皇太极却乘和谈之机打败了东江毛文龙军队,征服了朝鲜,并动摇了漠南蒙古对明朝的信心。其次是修建宁锦防线。袁崇焕利用与后金和谈的时机,修复了锦州等关外诸城,收复了数百里失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宁锦防线。最后是在皇太极率军包围锦州、进攻宁远时,袁崇焕镇定指挥,从容调度,大败皇太极的后金军队,取得了宁锦之战的胜利。袁崇焕在第一次巡抚辽东过程中,虽有战略失误之处,但他收复关外失地、构建宁锦防线及取得宁锦大捷的功绩还是不可磨灭的。
  • 摘要:本文对明王朝统一四川后实施的治蜀政策作了全面探讨,其中包括:第一次“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调整赋役、鼓励垦殖的政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粮食产量的政策。这些政策对四川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明代后期四川手工业、商业和外贸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 摘要:广西历来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在明代一系列民族政策的影响下,各民族之间交往日益加深,促进了明代广西民族关系的融合,推动了广西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 摘要: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很快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如何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如何做到“以夷制夷”,地方行政架构如何确立,都是很大的问题。明朝廷民族观是建立在大汉族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意志的反映。它强调以汉族为中心,以排斥、歧视少数民族为核心内容。因此,尽管明朝各个时期的统治者都实行过开明的民族政策,宣称“华夷无间,一视同仁”,并赏赐财物,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但统治者在其根本上并没有改变歧视、排斥少数民族的思想观念,其所坚持的仍然是“内中华外夷狄”及“贵中华,贱夷狄”的思想主张,而建立民族事务管理机构则是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
  • 摘要:不少学者把张居正定位为改革家,不过认真考察张居正的施政,感到对他的历史定位有重新审视的必要。张居正没有提出足以挽救明朝统治衰败的根本办法,只是对旧制度修修补补,使其得到加固,延缓了它的寿命。
  • 摘要:明初佛教较之历代表现出更强烈的政治色彩,这一时期的佛教充分发挥了其入世致用的功能。本文简要分析了明初佛教的政治性特点,明初佛教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完善的僧官制度和僧徒入仕两大方面。
  • 摘要:神宗自小受到严格的宫廷教育,少年时代就有不凡的见识,本应成长为一代圣主,却未能如愿以偿。张居正努力实践帝王教育的结果是失败的回报。事实证明只有超越道德自律,在他律中寻找制约君主的力量,才是唯一的出路,明清之际抨击君主专制启蒙思潮的兴起,就是最好的回应!
  • 摘要:明代册立太子的仪式是中国历代宫廷中较为重要而隆重的仪式。明代宫廷选好太子以后,确定吉日册立太子。凡参与册立太子的官员都要在册立的前一天排演册立礼仪。正式册立太子的这天清晨,午门外,整齐的排列着宫廷卫队,文武百官齐集于午门外,皇帝乘舆从谨身殿前往奉天殿,太子由奉天门外到大殿前丹陛。此时册立太子仪式开始。太子恭敬地按照要求完成每一项仪式,太子出奉天门入东宫,然后到中宫谢皇后,再拜谒宗庙,敬告祖宗,开始了储君的东宫生涯。太子到了大婚的年龄,还要举行隆重的大婚仪。明代的正式完婚的大婚仪是在明英宗正统七年制定的,皇帝大婚一般由纳彩、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俗称“六礼”。在这些礼仪中前面的五种礼仪都有一套大同小异却又隆重的仪式。这些仪式全部在女方家举行。每次使者都要宣读皇帝的制书,女方家的主人都要郑重的写上皇帝制书的答文。大婚这一天,皇后乘舆从大明门中门、午门、奉天门入内庭,走进坤宁宫洞房,第二、三日拜见皇太后,四日皇帝到华盖殿,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五日行舆馈礼,至此,繁琐的皇帝大婚礼仪结束。
  • 摘要:明代的廷议是在继承前朝中央决策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决策形式。明朝前期皇权专制发展到极端,统治者不断采用廷议决策来辅助制定国家各项政策,使其更加适应明代专制主义发展的特点,并在当时的中央决策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摘要:审计制度是朱元璋治国的重要手段,审计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包括了对洪武时期各种权力实体的监督、监察,分为军事审计、财政财务审计、官员政绩审计和风宪官员审计。
  • 摘要:明代民事契约具有范围上的普遍性、当事人的三面性、权益的证明性、构成要件的完备性、形式和功能的多样性等特点。《大明律》与明代民事契约的关系首先是律、令、契约统一于礼,其次是法定契式与民间习惯契式互相补充,其三是律对民间契约具有限制性。
  • 摘要:明代光禄寺是明朝专门的一个机构。它供应繁复,涉及面广,与明朝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颇为统治者所重视。本文将对明代光禄寺机构的设置、演变,肩负的职能及其管理与监督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 摘要:内阁是在明太祖废除中书省、丞相不设之后,为减少皇帝的烦劳而在永乐时创立的。最终目的是消除隐患,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把皇权与相权集于一身,把封建中央集权变得更加集中和强化。
  • 摘要:明代历科进士登科录是当时官方科举考试档案和人事档案。其中的“进士家状”部分,详载该科进士本人及家庭状况。进士同年录是该科同年进士私修,除记载家状之外,尤侧重登科后的仕历情况。二者都是珍贵的传记史料。本文仅以直隶河间府任丘县边氏和山东济南府新城县王氏为例,探讨二者对于研究明代科举家族方面的重要价值。
  • 摘要:关于罗贯中的籍贯,历来说法很多。孟繁仁以《题晋阳罗氏族谱图》为线索,提出谱中六世罗锦次子外出者即是罗贯中的观点。袁钟晋、杨立仁还根据有关线索提出祁县河湾村可能为罗之籍贯的说法。清徐县(罗氏家谱发现地)和祁县均属太原市,因此,确认罗为太原人,应当是肯定的。
  • 摘要:祭文是祭祀仪式过程中使用的祝祷性文字。明代史籍中保存了大量国家公祭文,按内容可分为常规性祭文与临时性祭文两类。祭文在公祭仪式中被宣读、呈案、焚烧或掩埋,此为祭祀过程的重要环节。公祭文文本传递出重要的文化内涵:首先,它以言辞形式传达祭祀主体之意图,沟通人神关系;其次,对祭祀主体之身份和统治之正统合法性进行反复强化;再次,表达祈福弭灾、规约官民、震慑鬼类的意图。此外,祭祀文中的各种对象关系展现出时人复杂而微妙的天、神、君、臣、人、鬼观。在祭祀仪式上使用祭文使上述内涵得到彰显,进而增强群体意识中的“神圣”体悟。
  •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明末才女叶小鸾的死因并由此而探讨了明清时期日渐兴盛的室女守贞现象。认为才女叶小鸾之死,为解释明清时期室女守贞渐盛现象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即在守贞的名义下,明清时期的某些女性实际上获得了逃避婚姻的机会,这正是明清时期之所以出现室女守贞渐盛现象的原因之一。
  • 摘要:正史中的永乐帝和其他史料记载中有差异,对其应公允评价。明万历晚期挺击大案等并非疑案、悬案,而是真实大案,可信之案。以史料为据,全面分析是文史工作者应持的治学态度。
  • 摘要:海瑞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位奇人,深受正直士大夫和百姓好评。但另一方面,无论生前还是身后,都有人批评他不谙政事,缺乏行政才干。事实上,海瑞不仅具有刚直不阿的人格魅力,清正廉洁的道德品质,而且具有求真务实的为政精神,巨细兼顾的行政才能。他决不是只能摆在庙堂上供人欣赏的道德花瓶,而是既敢为又能为的实干家,是一位“职业化”的优秀行政官员。从其撰写的《兴革条例》和《考语册式》可以看出,海瑞为官,总是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熟悉相关的事务,找出问题并了解其症结所在,因此他所发布的文告,出台的措施,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那些厌薄簿书、唯务虚文的官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摘要:张居正时代是明代中欧关系的重要转折时期。面对不断东来的欧洲势力,张居正当局在外贸制度、欧侨管理、沿海防务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调整,初步呈现创新制度、增加税收、增进了解、促进发展之效果,迈出了前近代早期中国融入世界新秩序的可贵一步。但这些应对举措大多集中在经贸层面,生发于漳州、澳门、广州等局部地区,缺乏系统而长远的规划,以维护专制统治为终极目的,对中国社会之转型推动作用有限。明朝专制政体的内在缺陷,明人对欧势力的忽略轻视,乃是导致这一时期应对不足的根本原因。
  • 摘要:本文对导致十三陵景区古松柏树衰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气候、土壤、雷击、踩踏等七条原因导致了古树的衰弱,提出了相应的六条养护复壮措施,最后对养护复壮效果进行分析。
  • 摘要:本文对十三陵地区在全球温室效应所造成的气温升高,降雨减少,暖冬干旱环境下,诱发的古树衰弱问题、特殊虫害的防治,提出了因地制宜,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模式。
  • 摘要: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谈迁,倾注毕生心血编纂了一部反映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学巨著——《国榷》。为弥补史料不足,使《国榷》成为信史,自顺治十年十月至十三年二月,谈迁在北京进行为期两年半的学术活动,搜集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史料,不仅订正了《国榷》记载的错误,而且补充了大量资料,尤其弥补了崇祯、弘光两朝史料的缺失。谈迁还撰写了《北游录》,是研究清朝初年北京历史的重要资料。
  • 摘要:长陵在仿效孝陵规制的同时又进行了局部调整和创新,所以二陵的陵园有较大差异。长陵正是集中国古代帝陵陵园形制布局之大成,并与时俱进,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传统,大胆创新的必然结果。
  • 摘要:明泰昌元年九月,光宗皇帝殡天。时任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教习庶吉士、掌院事李腾芳,临事受命,与工部署部事左侍郎王永光一同进行了庆陵的最初选址踏勘。长陵风水对庆陵选址有直接影响。李腾芳在庆陵选址前期工作及后期定穴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庆陵系定址皇(黄)山二岭新建,世传借用景泰帝寿陵不确。
  • 摘要: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埋葬着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的十三位皇帝。其首陵长陵是明成祖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墓。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孝陵,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朱棣作为后继皇帝,生前却将自己的寿宫选在了北京,并在陵墓选址、陵寝规制、建筑规模等方面,仿照朱元璋的孝陵,但在局部也做了精心的设计、处理。这一切都与朱棣竭力巩固皇位、消除心理阴影有着密切联系。
  • 摘要:今年是明长陵营建600周年。本文介绍了明成祖朱棣对陵墓的重视和长陵的营建难度,消耗,在当时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建成长陵这座雄伟浩大的陵墓,可以说耗费掉难以数计的人力、无法统计的物力和财力,这在历代帝王陵寝营建上也是不多见的。长陵从1409年营建至今已经历了600年的风雨沧桑,今天仍然不减昔口那独具工者霸气的雄姿和威仪,屹立在天寿山下,迎接着五湖四海的宾朋,向世界人民展现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和无比尊贵。
  • 摘要:明茂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宪宗朱见深和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墓。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营建,弘治元年(1488年)四月竣工,用时七个多月。本文根据对茂陵的神功圣德碑亭、祾恩门、祾恩殿、明楼等遗址进行的现状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以及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其地下宫殿的分布形态、所在位置进行的预测结果,探究其原有建筑规制。
  • 摘要:庆陵是十三陵中第十一个修建的陵墓,是光宗朱常洛皇帝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合葬墓。光宗皇帝在位仅29天,当时明朝处于经济衰退时期,但是在庆陵的修建上是很有特点的。庆陵的陵寝建筑受风水观念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特点,其两进院落,中隔小山的布局。单体建筑在设计、用材上更为精细。庆陵的排水系统在十三陵中独具特色,其他各陵排水设施大多是采用明沟排水方式,而庆陵陵址建筑则采取了地上明沟和地下涵洞相结合的方式。
  • 摘要:中国历代封建社会中,传统的陵墓等级只有“陵”与“墓”两种等级,到清朝则把“园寝”从“陵寝”中分离出来。把皇帝的妃嫔及皇子、公主及其他皇族中所有封授爵位的宗室贵族墓葬统称之为“园寝”,这与以往历代王朝不同。“园寝”也因其身份差别,在碑制、坟茔、守坟户等均有不同,模式则大同小异。
  • 摘要: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钟山营建孝陵,在形制上作重大改革,成为中国古代陵墓建筑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朱棣以后诸帝更将陵墓集中建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麓,形成气势磅礴、举世罕见的帝陵组群,创下世界建筑史上极为独特而壮丽的一页。这些陵墓各具特色,代表了明代不同时期的建筑水平,其历史价值、科技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是值得研究的。
  • 摘要:明靖江藩王墓群中的十一座王陵,不仅在数量上属全国藩王陵中所少见,且从时代上基本与明朝伊始同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创造出一组组庞大的石刻群。它们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体现不同的风格,既显示了古代艺术家们在艺术上的追求与成就,又反映了极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靖江王十一陵神道上的麒麟,作为帝王陵墓神道石作中的代表性石刻,以它作为研究对象,更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 摘要:明代帝陵共五处:江苏盱眙祖陵、安徽凤阳皇陵、江苏南京孝陵、北京十三陵、湖北钟祥显陵。盱眙祖陵建于供武初年。祖皇二陵的神道石刻与其余陵寝不同,祖陵具唐宋特点。
  • 摘要: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制度有三大特征:大一统、中央集权、专制主义,这些在都城的布局上强烈地表现出来。而祭祀建筑东西排开,又形成了一条明显的都城副轴线。中轴线、副轴线设计理念与布局在明中都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 摘要:明显陵得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来之不易,对遗产的管理、文物的保护、服务社会、资源利用等都要给以重新定位,以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来规范对管理者的要求。
  • 摘要:本文首先说明了皇家陵寝旅游资源研究现状,并以明十三陵景区为例对皇家陵寝旅游资源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从明十三陵旅游景区的历史文化成就、自然地理环境、科学技术及营造工艺水平的角度阐述了明十三陵“陵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并从世界遗产的高度重新审视明十三陵旅游资源的价值与特色。文章还论述了明十三陵管理现状。在文章最后,分析了影响“明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因素,并提出发展“明陵”旅游资源的几点建议。
  • 摘要:人们通常认为,明成祖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的帝王,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其实是个疾病缠身的病人。洪武十九年后朱棣没有再生儿育女,虽以“靖难”之名登上王位,但他仍背负着“篡弑”之骂名,所以他仍带病治国并且以超乎常人的狂热工作,以缓解他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压力。病夫治国算得上是永乐朝政的一大特点。
  • 摘要:明初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后,永乐朝至宣德朝所纂修的官方史书,多方塑造明太祖青睐四子朱棣、欲传大位于他的史实。本文通过对新发现史料的研究,认为明太祖没有欲传大位于朱棣的意图,并且恰好相反,在明太祖临终前的日子里,他已意识到朱棣对皇太孙的威胁,并采取手段防范朱棣的不轨企图。
  •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藩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明王朝对周边国家、民族的外交行为,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遣使四达,睦邻求宁;恩赐有加,朝贡频来;宗藩和谐,扬华夏文明;以德来远,审慎用兵。这在郑和下西洋过程中有集中体现。郑和代表明王朝在与周边国家和民族交往时所推行的“睦邻政策”,是今天中国政府所推行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的重要文化源泉和理论基础之一,它对思考中国未来的周边安全战略不乏历史借鉴意义。
  • 摘要:郑和从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近30年里七下西洋,行程10万余里,访问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本文通过对郑和七下西洋的原因及其七下西洋对古代中国的影响及其意义来阐述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在中国的航海史上,同时也是在当时的世界航海史上一次空前的壮举。
  • 摘要:洪武年代经学有所发展,永乐时代经学靖难色彩极浓。胡广等人受朱棣旨编修《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独尊程朱传注,是明代经学之退步。
  • 摘要:明初在对外交往中,坚持以德睦邻方针,开创了外交新局面。本文分析了明初以德睦邻外交方针的主要内容并对以德睦邻及对周边国家劝和息争进行了探讨。明初以德睦邻政策的成功,对于国内经济发展、政治稳定、边疆安全及反击外患的胜利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的经验仍值得今人思考。
  • 摘要:战争作为抑制人口增长的“积极抑制”因素,对中国古代的人口增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明清战争导致人口的锐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学术界一直缺乏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说。本文以1644年前明清战争对华北人口的影响作为切入点,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部分梳理。在1629~1643年的15年间,皇太极先后发动了七次南侵,自山海关以西长城各关口入塞,对明朝统治下的华北地区进行反复的屠戮和抢掠。在这一过程中,根据谢景芳先生的考证,大约有100万的华北人口被掳掠到了关外地区。而实际上,根据保守估计,至少有165万以上的华北人口死于清兵的屠戮。这对于华北来说,无疑是致命性的打击。
  •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更替,总伴随着血雨腥风,满目疮痍,同时也出现一定的统一和稳定,既有过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也有过盛世繁荣。但是与之相伴的还有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的战争。这些战争,既有弱小部落为生存发展而战,也有弱肉强食的无情践踏;既有为争夺帝位的叛逆之战,也有骨肉相残的血腥杀戮。战争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里介绍三次影响明代历史的战役。其一,靖难之役:是明朝初期的一场重要战役.当时的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口号,发动战争,历时四年,最终打败建文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使明朝帝系发生了第一次转变。其二,土木堡之战:是明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由于英宗皇帝朱祁镇昏庸,宠信宦官,致使自己在此次战争中成为俘虏,并使明朝的军事力量受到重创。其三,宁远之战:是明朝末期的一场战争。这次战役是努尔哈赤起兵以来受到的最惨重的挫折,也是明军与其交战以来获得的首次大胜利,这次胜利是袁崇焕与辽东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
  • 摘要:土官制度是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以夷制夷”的统治政策,广西历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明代广西土司是处在中国历史上土官统治逐步向流官统治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土司制度得到完善,发展到全盛阶段;广西的土官具有鲜明的封建性,“世袭其职、世守其土、世长其民”,同时也是在这个时期,土司制度受到全面冲击,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改土归流开始推广,但由于广西地处边僻,经济落后,土司根基较深,长期割据统治所造成的顽固性,使得改土归流出现反复,延续时间长也是明代广西土官制度的一大历史特色。在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漩涡中,中央集权与土司割据的斗争,封建王朝利用土司进行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在明代广西土司的置、废和改流过程中表现突出。明代广西土司开始由封建领土制缓慢向封建地主制过渡。
  • 摘要:永乐帝时期在文化建设方面,由著名编辑家解缙主编的《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同时也是世界编辑传播史上一项宏大的图书编辑工程和文化传播媒介创构活动,解缙在《永乐大典》文化传播媒介创构实践中,“刊定凡例,删述去取,并包古今,搜罗隐括,纤悉靡遗”。《永乐大典》是在解缙主编的《文献大成》的基础上增辑了有关“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重编而成的,文化传播媒介的创构与编辑传播信息的扩充增殖呈现出了显著的互动性传播关系。《永乐大典》的编辑传播特色一是把类书编纂创构成为一种具有百科全书意义的传播媒介和编辑文化形态;二是旁搜博采的编辑和汇聚众多群书,使其成为中国15世纪初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三是别具一格的装帧设计体现了高超的编辑传播艺术。这三个编辑传播特色使《永乐大典》生发成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品牌和具有较高编辑品位的文化传播媒介,以至于后人在不断的研究和品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以《永乐大典》为研究主题的文化传播链,可称之为“永乐大典学”。
  • 摘要:明朝后妃与国家礼制关系密切。后妃身份藉由礼仪制度而得以确立;后妃与皇帝之间的复杂感情又会影响到礼仪制度的兴革,如明代历史上出现的洪武丧服改制、宣德贵妃授宝、弘治别庙奉慈、嘉靖皇后丧礼减杀.此外,后妃生育等问题也会引起国家礼制的兴革。明代后妃与国家礼制的关系,是传统社会“家天下”的必然结果,也体现“礼缘情”、“时为大”的礼学传统。
  • 摘要:明神宗朱翊钧生母孝定李太后是一个极富政治头脑的人,她凭借着太后的身份,罢黜首辅高拱,严格管教幼君,维护国本,重用张居正,积极参与到万历朝的政治之中,维护皇权统治,对万历朝初政产生较大影响。
  • 摘要:分封制是基于宗室关系对皇室的屏卫作用而设立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就将其作为安邦定国的一项政治制度。但政治力量的性质造成了皇室与分封藩王的种种矛盾,甚至对皇权形成重要威胁。明成祖朱棣及以后的几朝皇帝都一再加强对宗藩的监视和约束,逐渐形成了“藩禁”制度。在越来越严密的“藩禁”下,这些藩王及其宗室实际上成了一群被圈养在一城之中的未定罪囚犯,过起了奢华的“囚徒”生活。靖江王是明初首批受封的藩王之一,也是明代比较特殊的藩王,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享受着特殊的礼制待遇。随着削藩,靖江王的政治和经济待遇都逐渐下降。因为藩禁,历代靖江王成了生活上的“囚徒”,王族宗室们则成了政治上的“囚徒”。作为明藩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支藩王,历代靖江王及其宗室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多大的成就,但作为岭南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无疑对整个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的各项生活活动在无形中促进了桂林风景名胜的开发,增加了山水文化的内涵。
  • 摘要:宗学,即中国古代专门为皇族子弟而开设的学校。明代宗学一般是指年未弱冠的宗室世子、长子、众子、将军、中尉等就读的学校。初为约束宗室子弟,教导其遵守法纪,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宗室问题而设。虽然在后来的实施过程中确实部分地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并逐渐将其纳入科举制度的轨道。然而,只要明代宗室制度不变,或者说是明代根本的政治制度不变,其宗学教育及其科举化就不可能解决、也无法解决由宗室引发的众多问题。
  • 摘要:刘瑾,山西兴平县人,本姓谈,6岁那年,投靠一刘姓太监得以入宫,遂改姓刘,成了一名普通太监。明武宗朱厚照时,刘瑾凭借其狡狯圆滑的手段,投其所好,以歌舞游猎等项邀宠于朱厚照,引得朱厚照乐而忘返。从正德元年到五年,刘瑾深得朱厚照的宠信,从而揽权操纵朝政。他先是采用卑鄙的手段斥逐异己,援引党羽,制造了“奸党”冤案。在斥逐异己之后,刘瑾一天到晚想的是权,抓的也是权。刘瑾专权期间,曾大量变更司法律例,擅立酷刑峻法,一朝权在手,便毫不犹豫地滥用其权,为所欲为。刘瑾的势力越来越大,甚至掌控了内阁的票拟权,即当时诸司章奏都要“先具红揭投(刘)瑾,号红本,然后上通政司,号白本,皆称刘太监而不名”。当时京城内外流传一句口头语:“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形象地反映了刘瑾的权势。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刘瑾终以害己而告终,落得个凌迟处死、千刀万剐的下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 摘要:有明一朝的皇位继承制度源于西周的嫡长继承制,太祖立宪垂则,后者因之。但成祖为立储长子或是次子踌躇良久,高炽虽得以立,但个中原因众说纷纭,有恪守祖制说、好圣孙说、贤媳说等。本文将从储位之争的剖析入手,揭示成祖之所以没能冲破祖制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而其中文官集团的向背最具决定意义。
  • 摘要:西方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至关重要,决定着经济绩效。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只有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功能。明代晋商的崛起与开中法的实施有直接的关联。开中法是明政府通过国家所控制的食盐专卖权,让商人输纳以粮食为主兼及货币、茶叶、马草、棉布、黑豆诸种军需民用品到全国各指定地点,然后换取盐引运销获利,从而解决国家边饷、赈灾、救荒、济漕诸种社会需要的一种制度。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开中法由山西行省率先倡行,得到明太祖的批准,并迅速推广到全国。永乐以后,开中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逐渐由纳米中盐、纳钞中盐繁衍为纳铁中盐、纳金中盐、纳银中盐、纳麦中盐、纳豆中盐、纳马中盐、纳茶中盐、纳绢中盐、纳棉布中盐、纳谷草中盐,共12种方式,从而使盐在社会产品交换中充当重要的媒介角色。开中法的实施不仅使山西商人一跃而起称雄商界,而且牵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对明前期边储、盐业、商贸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明中叶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和攀比心理。于是,中纳实物换取盐销售权的专利凭证“盐引”便成为官商、权贵、勋戚、武将等众多社会势力纷起争夺的目标。而明统治者滥发盐引,官商勾结,盐法败坏,私盐泛滥,加之“引”与“盐”比例失调及市场变化诸多因素,终于导致了政府宏观失控和开中法的瓦解,进而影响到明中后期的边防、粮价、盐制、财政。永乐朝又是开中法演变的关键。
  • 摘要:明成祖朱棣五次北征蒙古,是好大喜功性格的产物。五次北征,劳而无功,反导致明朝国库空虚,民族关系恶化,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 摘要:本人尝试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高度,从现代文化视角去理解明朝永乐时期对外关系的政策,试图对朱棣外交政策、外交理念所包含的人学、人文思想进行重新解读。受千百年来儒家传统文化影响,永乐皇帝以“和”调“谐”,恩威并重使大明帝国的边界得以安宁,协调好了国与国、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大明江山得以巩固和进一步发展。
  • 摘要:本文简略地评述了永乐帝朱棣的生平。描述了他篡夺皇位,迁都,军事外交,文化事业,疏通南北运河,加强北方边塞的防御力量等方面的事迹。朱棣这一生为了达到并实现自己的宏伟政治蓝图,一生劳顿,励精图治,他以自己的智慧、超人的刚毅气魄,超越前人并开拓了一个永乐盛世,为历史注入了许多新内容,也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增添了光彩!
  • 摘要:明成祖即位后,逐步确立了尊崇儒学的文化政策。整理了儒家传统经典《五经》的研究成果,突出了宋儒倡导的《四书》的经典地位,对儒家经典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发掘。
  • 摘要:《永乐大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类书。多数学者认为大典正本明末亡佚。本文认为大典正本有极大可能是作为明世宗朱厚熜的陪葬品埋藏于永陵地宫。其根据是:中国古代帝王贵族即有以竹书陪葬的传统习惯,世宗对大典爱不释卷、关心备至,世宗丧葬与大典正本亡佚的时间切近契合。
  • 摘要:昌平陵寝居于明北疆边镇与京城之间,处于北御蒙古、南捍京师的战略位置。这就决定了它的管理与防卫系统的军事防御职能必然是越来越加强,势必和北边防御及京师保卫的军事系统结为一体。
  • 摘要:蓟州和昌平地处京畿,地理位置重要,尤其是到嘉靖中后期,蓟镇一跃成九边第一重镇,昌镇与蓟镇统一管理,担负起拱卫京师的重任。为保证蓟昌二镇有充足的兵力,嘉靖二十九年明廷正式实行“入卫兵”制度,调边兵入戍蓟昌二镇。入卫军兵最初为18支,每支3000人,轮戍入卫,后逐渐减少,终明一世而罢。入卫兵的基本职责是分区防守、修筑边墙等事务。但承平日久,尤其是俺答封贡之后,明廷没有及时调整入卫兵制度,导致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反而给北边防御和明朝的统治带来消极的影响。
  • 摘要: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对蒙古族的“捣巢”作战独具特色。它是明代中叶蒙古族进入河套地区并以河套为自己的永久根据地后,明朝为了应对“套寇”的袭扰所采取的一种措施,是明代北部边防防御作战中带有积极主动性的一种方式,是一种“以攻为守”的策略。
  • 摘要:中国兵器的发展主要有两个阶段,冷兵器时期和火器与冷兵器并用时期。首先,冷兵器是从远古时代所用的石兵器到慢慢掌握青铜冶炼技术后制造青铜兵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兵器发展的鼎盛时期。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中国大约在西周晚期,即公元前8世纪已经出现了人造的铁器,到春秋末战国初,早期铁器已有一定的发展,并被推广应用于农业、手工业和兵器制造业等部门中。秦汉时期的钢铁冶炼和铸造技术又有进一步提高,唐朝是迅速发展和成熟完善的朝代。第二个时期是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期。北宋是火器制造的初级阶段,到南宋就出现了火枪和火炮。明朝时期火器继续发展,直到清朝时火器发展受挫。
  • 摘要:洪武时期,选官制度尚不完备,多种选官途径杂存,官员出身庞杂。与之相应,此期文官群体的构成与来源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征:一是录用荐举的士人;一是自元末以来跟随朱元璋的士人;一是归附的元朝官员及群雄幕僚;一是学校培养的官员;一是科举选拔的官员;一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的官员。凡此,共同构成了洪武政权的文官群体,并逐步实现了此期官僚队伍的儒士化和文人化。
  • 摘要:明朝乡试共举行了90科。其中,不拘额数录取20科,实行于洪武、永乐时期和正统、景泰间;按定额录取共70科,始于宣德元年丙午科,迄于崇祯十五年壬午科,占乡试总科次的78%。两直十三省是明代举行乡试的基本单位,但实际上至嘉靖十四年贵州奏准单独乡试,这一格局才完全实现。宣德元年全国定额550名,正统五年普增至760名,景泰四年普增至1145名,万历四十三年普增至1287名,崇祯十五年普增至1415名.其中,景泰四年增幅达50.7%,此后则增长缓慢,这是由官缺资源的有限性决定的。各省直相比,增幅呈现不平衡的特点,增幅最大的是云南和贵州;两省合计从最初的15名,最终增至89名,增额近5倍;北直和广西的增额在2倍以上;而南直、浙江、福建、江西、湖广、广东、四川、河南、山西、陕西和山东的增额仅在1倍以上。
  • 摘要:由于运载量大、运费低廉的优势以及在国家财政输送中的重要地位,明代加强了对运河的管理。适应赋税制度货币化的变革,明代设立了运河建设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对运河水道进行常规治理,以保障河道的通航。这部分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河道桩草、砖灰、苘麻等项银两,裁革夫役折征银,常设夫役役银,官地、湖荡草租银,以及部分漕运、盐运司、税收银两。同时,在专项资金不足或河道遭遇非常情况时,明朝政府还多渠道筹措款项,以便及时整修河道,以保障国家主要赋税的北运。这部分资金主要有截留漕粮及其他起运粮米、漕粮改折银、漕运轻赍银、赃赎银米及钞关折银、抽分料银等。
  • 摘要:内阁最早出现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内阁的地位只是皇帝的秘书,按照皇帝的旨意起草文件而已,而内阁制度的雏形则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形成,此时的内阁开始掌握了一些实权。但是中国早期的内阁制度中,内阁成员都是大学士头衔,到了万历时期,张居正成为第一个内阁首辅之后,明朝的内阁就开始具备现代内阁的雏形了。rn 明朝建立初期,职官设置沿袭元朝,中央以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监察。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内阁大学士官居正五品。rn 内阁从形成时的秘书、顾问之职到实掌大权经过了以下几个时期。rn 洪武时期朱元璋仿前朝设立丞相之制,在洪武十三年正月,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废除了丞相,遂撤销中书省。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大权独揽。但皇帝也不可能亲自处理每件事情,随之设立内阁;永乐时期内阁形成制度,但官位依旧是五品;洪熙、宣德时期地位开始上升;正统时期以后内阁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嘉靖以后,则“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俨然是宰相之职。rn 由此说明,明代在朱元璋称帝后,设立丞相制到废除丞相制,仅用了13年的时间。从洪武十五年(1382年)建立起来的内阁,到明朝灭,经过260多年,内阁并不是完全适应的辅政体制。在高度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体下,许多老矛盾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国封建辅政制度仍处在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之中。
  • 摘要:明遗民沈光文(一作沈文光)入台时间一说为郑成功入台前,二说为郑入台后。笔者认为第二说当属可靠。其名字亦有几种说法,笔者认为应选“光文”一名。
  • 摘要: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存在过一些很好的制度为封建王朝服务,科举就是其中之一。它通过童试、乡试、会使、殿试层层考核,产生出大量的知识分子,给广大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从而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科举从隋朝产生到清朝末期废除,整整存在了1300年,共产生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举人。中国历史上善于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但作为一个时期存在的制度,有它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然而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一旦在考试中获得高级学位,就有资格出任政府官员,“一生都可确保高级公职。他们享有的地位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公爵或侯爵的地位,但其头衔并不世袭传授。”一个靠公平竞争的、由哲学家来治理的国家,要比那些靠骄奢淫逸的世袭贵族治理的国家优越得多。
  • 摘要:明朝嘉靖年间,沿海一带受到了倭寇的严重骚扰,明军因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中,战斗力十分薄弱。在艰巨的条件下明朝名将胡宗宪采用各种方法才将倭寇消灭。这样的爱国名将居然被明朝的一些党争士大夫目为严嵩党羽,在历史上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本文从翔实的史料出发,实事求是地探讨了胡宗宪一生的功过是非,还其本来面目。
  • 摘要: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探险家和游记文学家,他所著的《徐霞客游记》堪称明代后期的一部百科全书。本文通过考察、分析《徐霞客游记》所记旅途见闻及佛僧言行举止,对当时佛教的生态文化及相关习俗与制度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时佛教生态文化的若干特点,以及它们对徐霞客生态思想及行为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摘要:朱舜水“明遗民”的身份是不容置辩的,李大钊就说:“放翁临终之诗,其深于种族之痛,盖与先生今古一辙也。”朱的伟大在于文化坚守而不是文化进取。明朝灭亡,对国家是不幸,朱舜水也以为不幸,但造就了他成为朱子在日本的成功。这是时势造英雄。
  • 摘要:《明道编》是明代思想家黄绾唯一遗传至今的文集,书中最基本的内核是勇敢反对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宋明理学。该书不但对宋明理学影响下形成的时风、文风、为学之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而且指出宋明理学并非真正的儒家圣学,而是误导人们远离知识、远离实践的禅学,是使经世致用的圣学不明的根本原因,在批判宋明理学的基础上阐述了君子修身之论和为学之道,至今对后人起着警醒和借鉴作用。
  • 摘要:北边防线的南移,以及后来明朝政治的腐败,都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对于以后的军事布防产生了极大的困难,始终无法保证国防的安全,给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 摘要:明初由于朝代更迭,故元官兵络绎南下附明,人众几近百万,先后被明朝安置于军事卫所。对此,以往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其中的民族政策问题,这缘于明实录和明史等文献提供了丰富的蒙古诸王、故元高官安置南方卫所的史料。在故元官兵的安置中,民族政策固然是重要内容,但是当把明初的各种安置,与北方卫所建设联系起来看时,就会发现,民族政策只是安置中的策略,以故元官兵充实建设北方卫所,才是朱元璋的战略目的。军事卫所《选簿》中的大量记载,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 摘要:明代军事屯堡(有工事者)主要分布于三大地区,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东南防倭地区、北边防蒙地区等,其密度,在北边有二三十里设一座的记载。屯堡围墙材料包括土、砖、石等。明代屯堡也在一定意义上属于基层社会单元。明代军卫屯堡与州县里甲分开管理,容易出现治安漏洞,所以至迟到明代中期有的屯堡与附近民户一体编行保甲制,但辽东部分地方没有实行保甲。从总体来看,明代前期屯堡主要由都司卫所官管理。明代中后期,北边等地屯堡纳入了省镇营兵制管理范畴;而在内地,文臣包括府县官员也逐渐介入屯堡管理。
  • 摘要:明代科举制度发展完备,渗透到社会各方面,对社会影响大,意义深远。明统治者注重对少数民族的教化政策,在广西推行科举制度,加强了对广西的封建统治,也推动了广西的文化教育发展。
  • 摘要:有关明长陵卜吉的具体情况,明清官方文献资料均记载极为简略。本文根据民间珍藏的曾、廖两家家谱资料,与明清官方文献相互参照印证,并结合长陵周围的山形、水系,以及陵寝的坐向,对长陵的卜吉过程及风水格局进行分析,认为长陵的卜吉人主要是廖均卿,其风水理论不仅包含形势宗的内容,还包含大量的理气宗内容。
  • 摘要:中国古代的陵墓是风水学体现最突出的地方。十三陵是明朝帝陵非常集中的陵墓群,对风水的运用非常广泛,尤其体现在祖陵、长陵的风水堂局中。长陵的营建与墓地的选择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运用了各项风水对吉壤要求的规定。长陵在选址上对形势宗风水的运用非常突出,在龙、砂、穴、水、向的五大要素上,都是非常切合风水理论知识的。本文主要从辨龙、察砂、观水、点穴、定向等五方面来说明形势宗风水对长陵的具体影响和体现。长陵位于昌平区天寿山脚下。天寿山发源于中国三大干龙之一的太行山,属龙脉一系。长陵选址对周边砂山的选择都非常认真,而周边山、砂之完美,又对“生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这些之后,周边的水流也自然而然符合了风水对水的各项要求,而陵寝朝向为葵丁山向,穴是风水中最关键的点,体现在地宫金井上,使长陵成了十三陵风水最佳体现。
  •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凝聚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其中陵寝建筑,作为一朝祖先的葬地,尤为受到帝王重视。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前提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成为一个时期的标志。在欣赏这些建筑的同时,除了感叹它的高大雄伟,赞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之外,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来欣赏它们呢?明代陵寝建筑,在总结前代陵寝修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明陵开创了宝城宝顶的墓葬形式,并加以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封建帝王墓葬的最高形式,以至于清代沿用不衰。明代的帝王以及工匠,他们在遵循古制营建陵寝建筑的同时,对墓葬地面建筑也有了创新和发展。明代陵寝建筑,除实用价值以外,在美学角度也有了新的突破。该文仅从地势、数字、颜色、几何图形等几方面谈谈看法:地势高低不等、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体现出立体美;数字的巧妙运用体现出和谐美;建筑颜色搭配协调体现出画面美;几何图形方圆并用、动静一体体现出整体美。传统风水学所追求的美,是自然的美。首先这种自然美,就是井然有序的和谐,体现在人为建筑与周围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其次,传统风水学说追求的美,是整体的美,而非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美。这种整体美,就是有机统一的和谐。它凝聚着人类的追求与理想,是人类自觉地认识和改造大自然的劳动成果,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以及整个时代的民族审美倾向。明代陵寝建筑所体现的美,正是这种含蓄、婉转的美。它不但追求方正、对称的“大雅”之美,更加注重陵寝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幽曲之美,通过丰富的层次变化,获得博大幽深的艺术效果。所以说,明代陵寝建筑乃是中国传统美学观与建筑传承精华结合的艺术瑰宝。
  • 摘要: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对帝陵的营建,许多在位较长的皇帝生前就已择好风水宝地,动用大批的人力物力建造起供自己死后安置灵柩和葬品的规模宏大的陵寝。他们认为,自己的盖世功勋,似乎只有凭借皇陵才能永世长存。然而,在中国历代封建帝王陵墓中,像明朝帝王陵墓这样规模宏大、体系完备、保存较完整的却不多。其中明长陵以其整体和谐的陵制布局、宏伟壮观的陵寝建筑和恢弘的艺术成就,在中国历代皇帝陵寝中是比较突出的。本文从明长陵形成的历史原因、明朝陵制完备起于长陵、明长陵的主体建筑特点和明长陵的建筑艺术成就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明陵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的建筑艺术,无愧于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 摘要:营陵所用材料,取自全国各地,质量要求很高。其主要材料有木、砖、石、琉璃等。陵墓的主要建筑所用木料以楠木为主,楠木是一种贵重的建筑材料。它树干高大,材质细腻,没有斑节,坚固耐用。文献记载,楠木产自四川、湖广、贵州等地的深山峡谷中,采伐和运输非常艰难。陵墓所用石料有汉白玉石、青石、青白石和花斑石等。这些石料主要产自房山、顺义、怀柔、河南浚县和河北丰润等地。石料的开采和运输也同样艰难。砖是土木工程中用量最多的,特别是古代建筑。营陵用砖有两种,细料方砖(金砖)和城砖,其中城砖用得最多。琉璃,是古建筑中最耀眼的材料,陵墓修建需要各种琉璃构件,明十三陵所用琉璃构件均出自明代官办的琉璃厂,质量精细。
  • 摘要:本文从墓主生平、陵寝建筑规制和特点几方面对明献陵进行分析,从而看出明献陵和明长陵相比,具有规制俭朴、布局灵活的特点。在布局上“与山水相称”,符合山水术趋吉避凶的原则;在陵寝规制的拟定上,更加趋向俭朴。
  •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明十三陵定陵地下宫殿出土的石质圹志。就圹志的志盖部分、志石部分,志石部分的志及铭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最后分析了定陵出土圹志的排版特点以及出土价值。
  • 摘要:定陵出土的随葬器物中,品种繁多的纺织品和服饰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丝织品纹样复杂、品种繁多、图案精美、面料华贵、工艺精湛,堪称丝织物中的精品。织物有龙袍、道袍、中单等;面料有缎、纱、罗等;工艺有刺绣、缂丝、妆花等。由于是官方织造,产品质量非常高。这批珍贵的实物资料为研究高度发展的明代丝织品的织造技术、加工工艺和明代帝后服饰制度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内容。
  • 摘要:明潞简王陵次妃赵氏墓,是潞简王陵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自建国初期开始,设立为豫北监狱,遂一直被长期占用。经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及新乡市各相关部门的多方协调努力,于2005年12月豫北监狱顺利搬迁,交给新乡市潞简王墓博物馆管理,使东陵区(潞简王墓)和西陵区(次妃赵氏墓)重新合并统一管理。接管之后,潞简王墓博物馆马上开始了次妃墓的拆迁、挖掘和清理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现在清理工作已基本结束。此次清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其地面以上及建筑物周围的现代化建筑进行拆除和清理,以恢复次妃墓古建筑之原貌。主要拆除的现代建筑物有警房、岗楼、狱舍等。二是对其地下进行挖掘清理,这是由于豫北监狱在初建之时,进行了大量的平整和加高,现在次妃墓的部分地面并非是原始地平面。此次清理合计拆除警房60余间,岗楼一座,狱舍600余间;挖掘清理土方四万余方。通过此次大规模的清理之后,次妃赵氏墓的现代建筑基本清理完毕,其原始布局得以恢复。此次挖掘清理,出土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实物,诸如祭碑、白石狮子、柱础等。同时,又发现和明确了许多次妃墓己毁建筑的遗址和遗存,诸如内城墙、配殿遗址、廊坊等.这是几十年来潞简王陵最大一次拆迁、挖掘、清理工作,耗时两年有余,现将其基本情况做一简单总结,这些实物的出土和遗存的发现,对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次妃赵氏墓的规制布局,提供了难得的帮助和支持。
  • 摘要:银山一带,自古以来就以景观奇美著称于世。清孙承泽在《天府广记》中记载:“银山在昌平东北六十里,峰峦高峻,冰雪层积,色白如银,故名。麓有石崖,皆成黑色,又名铁壁。”银山,不仅以景奇、景幽、景美著称于世,而且还有上千年的佛教历史。古人曾说过:“天下名山僧占多。”银山留下的历代名僧、古刹诸多遗迹,正说明了这一点。
  • 摘要:明十三陵始建于600年前,清朝、民国年间都曾维修过。新中国成立后,十三陵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投资修缮,尤其是一期二期工程。2003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文物安全管理落到实处,文化产业开发不断深化。
  • 摘要:居庸关长城地处南口至八达岭峡谷“关沟”之中,是中国古代长城要塞之一。居庸关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三陵特区办事处本着“保护文物发展旅游”的指导思想,经市、区有关部门批准,由十三陵特区办事处自筹资金,于1992至2002年实施居庸关修复工程。居庸关修复工程分为二期完成,本文对居庸关修复工程全过程进行简述。一期工程1992-1997年,重点以修缮残毁长城及复建关内部分文物建筑为主,完成如下项目:修缮残毁长城4142米,复建长城上15座敌楼、2座角楼、1座水关闸楼、4座铺房、2座炮台、1座烽火台。复建关内部分文物建筑南北关券门楼各1座,南北关三滴水城楼各1座,古亭建筑6座,牌坊建筑2座,仓房建筑5座,庙祠建筑7座及其他建筑(叠翠书院、户曹行署、神机库)等.对云台进行了修缮。二期工程2000~2002年,主要完成如下项目:(1)云台古道步行街石板路面铺装。(2)居庸关古客栈铺面房等7项建筑复建。(3)居庸关畔宫附属建筑的复建.(4)相关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修建工程。
  •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便是陵墓,陵墓可以看做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物,但它的内容和功能却并非如此单纯,尤其在古代,陵墓反映出人们对于生死问题的世界观,体现了古人所处历史时期的特定哲学思想,甚至渗透着宗教性的对死后世界的构想。自文明社会之始,许多朝代所建造的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往往是统治者的陵墓,绝大多数的统治者会竭其之所能为自己构筑永恒的安乐世界。因此,对于凌墓的研究成为了解相应时代历史与发展的重要线索,而对陵墓的保护成为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明长陵的重要保护价值,并从地面建筑和地下宫殿两个方面提出了比较具体的保护原则、措施和方法。
  • 摘要:明十三陵以其保存较为完好的帝王墓葬群,在北京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它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蕴涵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新理念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有义务、有能力为建设“人文北京”作出贡献,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文化事业、旅游事业。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借助好文化创意产业这一助推器,实践“人文北京”。
  • 摘要:本文通过对明十三陵古树的树体价值、生态价值、历史价值、关学价值的探究,以提高人们对古树整体价值的认识,加强人们对古树作用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人们保护古树的意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