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深圳
  • 出版时间: 2013-12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最早从事教育电影拍摄的机构团体,对近代中国教育电影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两个视角来考察这种影响:首先是教育电影理论发展的视角,其次是对教育电影活动的视角,并着重分析了印书馆教育电影衰落的原因,包括资金来源模式和人事管理制度、广告推广模式。
  • 摘要:"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是福建的历史文化教育传统.长期以来,我省素质教育传承历史经验,从办学理念的确立、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学校的规范管理、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省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文章指出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新机制、促进学术交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来促进教育进步。
  • 摘要:斯普林的教育史学叙述别开生面,在坚持以公立学校教育为关注中心的同时,始终强调意识形态叙述,贯彻批判性历史思考的立场,呈现了美国教育史的另类解释和面相.斯普林的叙述选择背后另有个人动机与价值指引,叙述谋略尽显史家美德和胸襟;留给教育史学人诸多治史启示.斯普林的叙述选择折射出了史家的生活智慧与政治谋略。斯普林高调的宣扬批判性历史思考,并在其作品中开篇专章叙述,有难以言说的良苦用心。斯普林对意识形态操纵概念的运用与表达有自身政治立场和价值判断的支撑和左右。斯普林对其作品教科书的定位有目标受众影响的意愿和渴望。史家著史不是为了铺陈历史的真相,而是抒发他们自己的人生观和历史观,斯普林也不例外。不过可贵之处在于,斯普林明确告知自己的阐释观,并留给和期待读者作出自己的对错评断。足见斯普林的“端正心术”的史家美德。虽然其布局谋篇和史学思维指引也有个人动机和价值偏好,但不随波逐流于强势话语,甘为弱势群体、边缘文化发声以追求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平等,是为史家的“恢弘胸襟”。这是教育史家的学术良心,乃至在一定语境下的学术勇气。至于斯普林教育史学无可避免的偏见,或许应该给予必要的宽容与理解。毕竟我们平常接受的教育史,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平常所接受的教育史文本,只是多种可能性中可选择的一种。因为教育史学家的个人偏见在教育史研究中是无法避免的,这种偏见部分是文化的,部分是个人的。说到底,斯普林教育史学也是深深地嵌在这个世界之中的,需要在历史对话中不断更新。更何况斯普林己经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并难能可贵地对这种主体性作了必要的节制。至少,他狡黯地履行了告知义务。在美国,斯普林运用了他的叙述谋略,作出了他的价值选择,展示了他偏离中心的另类存在。这激起我们无尽的思索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道倍难思量的课题。
  • 摘要:依附理论是拉丁美洲学者提出的关于国际关系与发展的多种理论的总称,于20世纪60年代被引入到教育学领域,尤其是美国比较教育学家阿尔特巴赫运用依附理论对处于"失衡状态"的文化交流做出西方"文化殖民"和第三世界"文化自我殖民"的解读之后,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因此,运用该理论反思晚清新式学堂由于中西文化"失衡"交流而走向"自我殖民化"文化转型的演进历史,将对于正确处理今时仍处于"失衡状态"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融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摘要:戊戌时期日益高涨的新民舆论,不仅成为维新变法的推动力,而且也推进了以造就新民为目标的近代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科普书籍、报刊、学会、科技小说和直接的器物接触等手段,开始全面而深入地影响中国民众的生活,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民众沿袭已久的传统观念,导致了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态度和生活的方式,开阔了知识视野;破除了民众积习已久的陋习,冲击了封建迷信.有效地发挥了近代社会教育的功能.
  •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到民国期间,不少家庭家族为培育自家的子女,或由父母及其他亲人亲自为儿童进行系统的文化教育、发挥一般学校所能发挥的全面培育儿童的作用,或为自家子女开办家塾等学校,聘请老师到家庭或家族中来培育自家的子女.家庭家族所开展的这些教育,对于当时教育的普及、人口素质的提高、杰出人才的培养、学术文化的传承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的教育特点与经验,可以为我国今后的教育提供多方面的启示,值得高度重视,应当特别重视家庭家族在儿童教育当中的作用,应当允许家庭或家族为自家的子女开设学校,或开展学校式的教育,应当鼓励家长对儿童较早地开展早期的文化启蒙教育活动,注重对所有的青年进行家庭文化教育素养的培养或培训等。
  • 摘要:贵州威宁的苗族山村——石门坎,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和民族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近年来石门坎吸引了一大批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这些研究中都从不同角度涉及到石门坎的教育发展历程,主要聚焦在文化交流与石门坎教育;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石门坎教育;石门坎教育发展的成就;传教士教育家伯格理等的办学实践研究;苗族教育家朱焕章等的办学实践研究以及预测石门坎教育研究未来的趋势,为石门坎教育的深入研究,为振兴民族地区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就研究方法而言,不同学科视域,不同的理论视角,学科交叉运用是石门坎教育研究的趋势。石门坎教育的史料有待挖掘,另外石门坎教育研究的内容有待扩展,且该问题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需要学者们联合攻关。
  • 摘要:诸多教育史著作和论文将京师同文馆看作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教材.若单纯从创建时间来看,京师同文馆的确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建最早的学堂,其创办于1862年,此符合"第一所"的说法,然"新式学堂"的"新"字仅通过时间的先后来界定则有失偏颇.本文以洋务运动的展开为线索;以对传统学堂、传统教育的超越及突破作为新式学堂、新式教育的立论依据;将"天文算学馆"的设置作为"新"教育的真正开端.分别从创办时间及主办方、学堂章程、生员资格、教育内容等方面论述京师同文馆及福建船政学堂,并对二者进行比较,以为福建船政学堂正名.
  • 摘要:"君子"与"小人"是孔子在春秋晚期提出的一对评判道德善恶的人格原型.尽管这一原型被历代儒学家们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含义,但是孔子所奠定的基本内涵,诸如,"性相近"的人性设定、"以义为上"的义利观、"外礼内仁"的道德自觉性、"士志于道"的终极价值诉求等特征,却始终贯穿如一.若从现代道德权利与义务统一的视角予以审视,原始儒家关于"君子-小人"的传统人格内涵,在经过合理扬弃的基础上或许会转换为养成现代"中民"和"公民"德性的有利资源.
  • 摘要:《晚清名儒年谱》记录了晚清名儒为参加童子试而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其间有学子的"颖异博文",也有家人"典衣质物"只为科举业;有牛背上的牧童诗,也有母亲膝上的唐人绝句;有误会先生文格低的学生,也有冬月霜涔涔仍端立塾门的士子.这些画面有助于人们找回晚清科举考试的历史记忆,探讨晚清知识人的早期教育,作为晚清教育活动的主角,学子应童子试的活动是生动活泼的。偶然性因素只能是在科举考试约束下的不同组合,即不管学子参试年龄大小,其应试前的学习经历始终以科举考试的要求为准绳。
  • 摘要:中国的教育评估机构萌芽于古代、发展于近代、形成于当代,教育评估机构体系在不同的时期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大致上经历了由行政控制到渐渐中立、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过程.本文尝试通过梳理中国教育评估机构的历史发展脉络,以期掌握教育评估机构的发展趋势.评估中介组织中的一员。教育评估行业协会的出现,有利于分整合评估人才、信息、科研的资源优势,加强教育评估项目的统筹和协调,使教育评估更具有客观性、公开性和社会公正性。纵观我国教育评估机构的古今发展可以发现,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评估机构是在近古代漫长积累和沉淀、中西文化交汇影响下建立的,中国教育评估机构发展史,是中国教育评估逐步从依附行政到渐渐独立的发展史,是教育评估渐渐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历史。尽管与西方相比,我国规范化制度化的教育评估专业机构建立较晚,但随着社会对教育评估客观性、公正性需求的提高,相信教育评估机构会在未来教育发展中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 摘要:庄子原创美学及其美育期待在先秦原创学术思想文化园林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由于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此鲜有问津且考虑到庄子原创美学及美育思想的现代转换价值,本文诚就庄子对美的系统观照、美感体现的独特人类精神境界及其艺术创造思维思想导向进行初步探索,以为丰富当今的美学及美育提供参考借鉴:庄子则侧重探究人类的精神现象,追求人类的精神解放、庄子哲学及庄子对人类精神现象的探究,既来源于自然与社会的现实,又试图超越现实,庄子在思想上追求无穷无极,追求人类精神解放,追求人类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对于艺术创造的启示也是至深致远的。
  • 摘要: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教育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课程设置进行了迅速的转型,教学内容引入"西学".尽管洋务学堂"中学"课程始终处于主、体、本的地位,但是最终课程设置的重心向"西学"转化,"中学"课程逐渐式微,应该说,洋务派引进“西学”之初初并没有意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会因此而受到强烈的冲击和挑战。他们认为适当“变通成法”,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的科技成果,是求得清朝统治“自强”和“求富”的有效办法。然而,“西学”的引进,实际上宣告了向传统教育的挑战,并敲响了传统教育的丧钟。
  • 摘要:官学,是指由官府举办的学校。上世纪三十年代,史学界疑古之风盛行,陈青之先生首倡"中国最早的有信史可考的(学校),应始于西汉武帝应朔年间".此后数十年,此论如空谷足音,应者寥寥.几乎所有的中国教育史教科书,都声称中国至少在西周时期已经有了完备的官学系统.一九八六年,朱春荣先生在《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发表《先秦无官学说》一文,也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本文不揣冒昧,欲步陈朱两位先生之后尘,为先秦无官学说再添新证.笔者通过论证,最后指出西汉设立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主要的功能是研习经学和培养教化人才。其前提有三:一、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二、儒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经典;三、儒家以德治国,任人唯贤,以德称位的主张可以付诸实施。先秦时期,这三个条件都不具备,因此不可能出现官学。
  • 摘要:《西方教育思想史》(修订版)是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通用教材之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正式出版的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西方教育思想史著作.修订后的该书有了大幅度更新和变化,实现了新的超越:进一步明晰了教育思想史的性质、发展逻辑以及西方教育思想史的基本线索和历史分期;对全部章节的文字和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增删、修改、补充和更新,反映了我国当前外国教育史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新成果;补充了大量的引文和注释,进一步提高了本书的学术性和规范性;在各章都增加了内容提要、学习目标、关键词、要点小结、思考与练习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便于学生学习。
  • 摘要:文章介绍了属于清末民初的新时代的学生在文化传承上遭遇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双重交锋,由于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环境的迥异,他们与上一辈在理念上存在巨大差异,因精神世界上的无承继而陷入荒城状态.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近代社会学生对于老一辈人的文化反哺现象,在近代大转局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在坚持传统儒家和注重西方文化双重价值观念中寻求新的精神支撑.
  • 摘要:"撤点并校"政策出台以后,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效益,也为集中办学创设了良好环境,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消极现象,比如校车安全问题、家庭教育权的丧失、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被忽视等.尤其是大量的乡村学校被撤并,造成了乡村文化中心解体、民风教化的缺失.结合黄宗羲的教育观,本文指出要综合考量、民主监督乡村教师的再就业问题;要充分发挥学校组织对乡村民风教化的重要作用.
  • 摘要:《壬戌学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教育改革的产物,体现了教育的内在规律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客观要求.该学制的制定、颁行过程具备民主、规范的程序及科学方法的精神,它的产生、形成与学制规程的文本内容相统一形成的整体,不仅具有推进中国现代教育理论及实践层面的深远意义,而且在教育政策视野下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开现代中国学制改革史之先河,《壬戌学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的基本确立,除某些部分根据变化的实践有所修订,其“六三三制”的主题框架、方案条文及学制思想理念等均经受了历史的检验而延续至今。
  • 摘要:举子的科举考试心理主要涉及科考牵引下的举子心理动机、科考影响下的举子心理过程和科考塑造出的举子心理个性三个方面.对举子的科考心理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使人了解古代考生的心理活动,也可以与现在的考生心理进行比较以探寻考试影响下的考生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进而服务于当前的考试实践.目前,部分学者对应考举子心态和心理活动的一些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为该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对举子的科考心理进行研究不仅是意义重要的,还是可能的,应该在科举研究日渐兴盛和当代考试心理研究深入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推进。作为古代的考生,举子们考试活动的场域是考场,科举考试制度和科举场域对他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尤其是对他们对科举的认知和态度、对科举的情感和情绪体验、参加科举考试的心理动机以及科举性格的形塑方面有着特定的影响。对这些心理活动和现象进行详细地探究之后,再与今天的高考考生的考试心理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从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中探寻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影响下的考生心理活动规律。这也就使该研究具有了历史的、现实的乃至理论的意义。
  • 摘要:在日本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殖民侵略中,殖民教育是其侵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殖民教育体系庞大、控制严密,形成了囊括各级各类教育的一个完整体系,纵向上包括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级别;横向上包括普通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等类别,同时,还向日本派遣了留学生,这既是对东北人民的精神奴役,也是对东北人民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践踏和破坏,反映了其企图永久霸占中国东北地区的野心.殖民教育的历史证明,必须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思想阵地,必须重视和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
  • 摘要:陈东原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史学家,对科举考试制度史的研究可谓具有显著影响.其通过撰写《中国科举时代之教育》一书及与科举相关的文章,对科举考试制度本身、科举弊端以及对于废除科举考试制度的认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 摘要: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河南省教育资源的配置出现严重偏差,即农村学前教育异常薄弱,中小学空置浪费;城镇中小学空间不足,民办中小学收费过高.在公平、均衡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加大农村财政投资力度,规范民办教育良性发展,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优先解决"留守妇女、儿童"教育问题,才能建立起新的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途径.
  • 摘要:史籍关于安徽公立女学堂的创办时间、创办人、名称与性质均存在着一些分歧,本文通过对相关史实的梳理、考证,认为学堂的创办应分为发起、成立和开学三个环节,从而有三个时间点,而将某个时间点作为创办时间则是分歧产生的主要原因;作为学堂的发起者与开办者,陈惟彦居首功,应是当之无愧的创办人,其他诸人只能以次要创办人的身份看待;"安徽公立女学堂"这一名称应是学堂的最初名称;其性质为公立官助,而非完全的公立性质.
  • 摘要:1914至1917年期间,黄炎培分别进行了两次国内教育考察和两次国外教育考察,先后出版了《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四集.黄炎培进行国内外教育考察有着明确的目的"譬之治病,外国考察,读方书也;内国考察,寻病源也."通过考察他认定教育与职业的分离、学校与社会的脱节是当时中国教育种种弊端的根源,而提倡、推广职业教育则是救治诸种教育弊端的良方.国内外教育考察使他决心献身职业教育,而考察期间所体现出来的"离社会无教育,欲定所施为何种之教育,必察所处为何种之社会"的务实态度和"余之考察教育,所兢兢于心者不敢忘一'我'字.盖考察者我也,非他也.我之所以考察,亦为我也,非为他也"的立足国情、明辨择善的态度,不仅贯串于黄炎培一生的教育活动,而且是他留给后人最可宝贵的教育财富,平心而论,在旧中国,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是缓慢的,充满了艰难曲折,这当然是受制约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几位教育家或几个教育团体的努力所能根本奏效的。但黄炎培在提倡职业教育中注重国内外社会调查、和所秉持的“自尊自立、择善而从”的态度,对后人是颇富启迪意义的。这就是在百年之后重读他的几部教育考察《日记》的最大体会。
  • 摘要:本文介绍了清朝末年,山西榆次常民族人兴办了一系列学堂.并说明了学堂办学目的、课程设置到教师选用、管理组织等方面,并指出其有着不同于传统教育的鲜明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常氏学堂对当时山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晋中乃至山西省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综上所述,清朝末年,作为晋商之一的榆次常氏家族,其族人积极投身于新式学堂的兴办和新式教育活动,他们所创办的常氏学堂,对山西地区教育的发展有着领先的意义,尤其是对山西近代女子教育具有率先垂范作用。
  • 摘要:中国近代教育史是中国教育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逐渐深入,涉猎领域更加广泛,成果日益丰富.人民教育出版社近年来出版了一系列中国近代教育史教材和图书,就是这些研究成果很好的转化和呈现.《中国近代教育专题史论丛》是其中较为集中的系列,各卷从不同方面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展示了多彩的教育形态,总结了经验教训,为当今教育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借鉴,本论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丛各卷从不同的视角,围绕不同的主题,分别对中国近代教育的不同方面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反映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艰难、曲折,也呈现其多彩、鲜活的一面,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建议,因此各专题研究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指导价值,而且本论丛各卷史料丰富,论理深刻,学术含量高,既是高水平的学术著作,也是很好的研究性教材。本论丛的出版,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学习中国近代教育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推动研究的深入,对高等院校教育专业教材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另外本论丛为年轻的中国教育史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例。
  • 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不仅含本质论、场所论和方法论,亦有"培植生活力"的目的论,可谓移步生景,复有洞天.陶行知主倡的"培植生活力"目的论,理论上宏阅实践上纵深,对当代的素质教育改革具有切实的借鉴启示价值.开辟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新领域、拓展达成课程改革能力培养目标的新路径、促进学校学生培养工作的新发展。
  •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考制度也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而高考标语80、90、00年代的变化更是高考制度的变化的一个视角,而经济体制、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因使其标语变化的原因,在对具体不同标语时期的分析,引起了对高考制度的教育公平性、评价机制的合理性进行思考,认为高考改革要凸显教育公平、高考改革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要用新的教育评价来甄别和选拔学生,不仅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和综合的评价,如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价值观等。同时也要借鉴发达国家考试经验,如:要重视学生的平时学业成绩,社会实践,尊重事物发展规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完善高考,使它成为高校选拔新生、国家选拔人才的一项合理的评价机制。
  • 摘要:殖民地时期至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女性教育史学的创立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以宣扬妇女成为好母亲和好妻子为目的的阶段;准备阶段.围绕着"什么是女性教育",在"美国女性教育协会"的领导下,通过回忆录、沉思录以及书信等方式,对殖民地时期的女性教育进行反思阶段;专业化阶段.在向欧洲学习的过程中,围绕"教育是否是性别分工形式的工具",史学家们纷纷将视线转向女性高等教育史.创立阶段.在古德赛尔和托马斯·伍迪等人的努力下,以《美国女性教育史》为标志创立了美国女性教育史学.
  •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被称为捐资办学的典型,它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捐资办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殖民时期的宗教慈善捐赠.经过长期的演变,捐赠收入已成为美国私立高等院校收入的重要经费来源.厘清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捐资办学传统,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筹资办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制定相关法律,营造良好的捐资办学文化氛围、建立、落实和完善捐资办学机制、民办高校加强自身建设与发展等。
  • 摘要:本着服务农村、服务农业和农民的宗旨,农村社区学院稳稳扎根于农村,不仅承担对农民的扫盲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职能,还要为新农村社区的建设服务.通过追溯我国农村社区教育与平民教育的历史渊源,立足于平民教育理念,探索农村社区学院的新内涵,揭示我国农村社区学院发展的历史使命,以期为我国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农村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坚持以实用性为导向的教育,谋求多元化特色化的教育模式、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
  • 摘要:美国校车历史悠久,管理政策健全完善,在乘坐校车人员资格、校车相关人员的责任与义务、校车应急演习、学生行为规则、应对特殊情况等方面进行管理,提高了校车的安全性,这些为我国校车的管理提供了启示与借鉴,必须要完善校车的管理、明确校车相关人员的责任、加强家长老师的安全指导。
  •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德国教育史学科发展情况.作为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平台,德国教育史学会与教育史图书馆两大组织核心通过筹办年会、创办《教育史年刊》、建设信息库、增设学术资助与奖学金等一系列活动推进了学科发展.对《教育史年刊》刊载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归纳出德国教育史研究在研究关注的时间段、地域和主题等方面的特征与趋势.总的来说,近二十年来德国教育史学科在受到新史学与现代社会科学强烈影响、有意识趋向跨学科研究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德国史学研究重视史料与反思史学理论等传统特色.
  • 摘要:汉代学校教育的发展既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逻辑旨归.主要因素有:汉代行政制度对学校教育的需求;汉代思想文化政策对学校教育的支持;汉代文化载体与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学校教育创造条件;文化传承内容的变化促使学校教育发展.政治制度、文化政策以及教育自身因素发展等因素的共同激荡,推动了汉代学校教育的繁荣.
  • 摘要:雷阳书院是明清时期地方书院的缩影,其经费管理颇具特色.经费来源渠道多元,不仅有官府拨付、社会捐助,还有自主经营;书院经费管理规范精细,而且能多方融资建设修缮.书院经费的筹措和管理给当前地方高校发展提供了很多启示: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地方学校兴盛的根本保证;地方学校要多方融资,注重提高职工待遇;注重自身经营的管理科学化,要加强社会监督。
  • 摘要:科举制实施1400多年,深深影响了社会的每个人,包括女性,她们是科举社会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尤其在重文兴教风气盛行、盛产进士的苏南区域,更是如此.明清时期,苏南家族的女子随着科举制的变迁,对科举制的认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明代江阴梧塍徐氏的两位母亲,清代江阴缪氏、昆山龚氏、常州西盖赵氏家族的多位母亲,直至清末吴县叶氏家族、无锡城中薛氏家族和天授胡氏家族的多位女子,堪为典型之例.通过对她们相关言行的一些描述与分析,大致可以勾勒出科举制变迁之下苏南女性关于科举制及教育的认知与行动的变化,可以从中看出明清时期科举制自身的变化。族中男性的亲身经历与个人思想,区域所流行的特定文化和教育思潮。特定民族命运的激变。
  • 摘要:85年光阴荏苒,虽然历经多次改名风波,国立安徽大学的本根仍然牢牢地扎在古城芜湖.教育系在这段时光中虽几经兴废调整,但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本文汲取安徽师范大学档案馆的原始档案资料,详细记述1949年12月至1953年7月之间国立安徽大学教育系发展的梗概.从教育系曲折发展的历史中,仿佛看到了当年师生教学的身影,缅怀那段难忘的时光.同时也昭示着国立安徽大学厚德重教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更激励着大家自信地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 摘要:现代四川高等教育发轫于清末,在民国前期得到了初步发展,到抗战前夕形成了四川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文章介绍了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高等教育变迁的一个缩影,指出当时存在的问题,比如环境艰难,布局失衡,但是当时名校名家辈出,推动了高等教育的独特发展,它既是四川现代化和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四川的社会变革;它不仅为战时四川高等教育的大繁荣、大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而且为现代四川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摘要:通才教育理念是民国时期重要的大学教育理念,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凝聚而成的结晶,以培养具有广博基础的通才为旨归."通"、"专"之争虽然贯穿民国始终,但是通才教育理念却能够集中西文化之长,并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从1 912年的《大学令》到1929年《大学组织法》,中央政府的大学培养目标虽然有所转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通才教育的理念一直有所表现.以蔡元培、梅贻琦为代表的大学校长们对通才教育矢志不渝的推行,是必须关注的重要教育现象,梅贻琦的《大学一解》和《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对通才教育集中进行了讨论.此时此刻,依托民国时期的通才教育理念,笔者表达了必须对当今的大学教育进行认真反思,当今的大学只有在大学定位、人才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按照通才教育的理念开展教育,大学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
  • 摘要:本文试图在前人所论述的各时期民办高校的产权制度变迁的基础上,阐述了30年来在民办教育政策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融资方式是如何适应政策和形势变化的,以及其存在、盛行的理由和走向没落的方面.其中重点分析现阶段在民办学校融资方式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历史政策、宏观微观、计划实施等方面.而后提出可行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方案,为未来创新的民办教育融资寻找可能性。针对民办高校融资方式的背景及问题,可提出以下对策及思考:与金融市场对接,形成持续的“次商业融资模式“,把政府、民办学校、投资人相联结,建立民校信息系统。作为民校的管理者,应该增强自身的融资能力。政府应该改变对民办学校的不明朗态度,在充分放权的同时进行适当控制。
  • 摘要:以往研究较少涉及民国时期的高等学校招生组织机构.本文通过考察民国时期高校内外各类与招生活动有关组织机构的基本设置、职权划分、实际地位和作用及主次关系,试图弄清民国高校招生机构的整体组织架构及其制度效应,以总结历史经验,为当今高校招生的组织机构改革提供借鉴.首先从高校的角度来说,由于其自身难以真正享有自主录取新生的权利,也就自然不愿意担负相应的责任,即使录取的新生实际的素质不高,高校也不能担负主要的责任,即使其培养的学生毕业时没有真才实学,高校似乎也完全有理由推卸相当部分责任。再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由于难以享受“得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即使将来学生不成才不成器,有关教师也可以合理地将责任推卸给招生环节,因为学生不是本校招生机构招收进来的。在此情景下,对于不少教师来说,由于“教非愿教”,其教学效果自然比不上“教所愿教”。进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由于多数人难以真正实现自己的第一志愿,在报考入学时没有太多的选择权,多数人只能被动地接受安排进入相关的学校、专业并向往往不是自己最乐意受教的教师学习,其学习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往往难以成为真正的优秀创新人才。如此,不少学子们是“学非愿学”,其负面影响是不可小视。最后笔者指出在此情形之下,中央政府试图通过实行统一的高校招生与录取制度来达到选拔人才的目标自然也难以实现,并有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甚至危及整个教育制度。这样就造成了高校、考生及中央政府三方利益都很可能受损的局面。由此可见,不合理的招生制度有可能是败坏整个教育的罪魁祸首之一。
  • 摘要:五四时期,在中法各界人士和一些民间社会团体的推进下,中国留学教育史上出现了声势浩大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广东,华法教育会广东分会成立,倡导各县选送赴法学生,促成了广东留法勤工俭学有组织地进行.二十年代初期,广东学生可以自由申请赴法勤工俭学,并可得到各县政府的半费补助.但终因国内政局不稳,行政长官变化更迭,补助经费得不到保障.随着世界局势变化,中国留法学生在法国很难找到勤工的机会,俭学也变得异常困难,学生生活困顿.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破产.
  •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财产税支持公共教育的历史,突出了教育历史中的经济与法律因素:财产税作为一般税支持教育,它逐渐使得纳税人被迫摆脱私人财产的绝对权,转变为现代公共事务的权利意识.教育便是基于财产权建立起来的.在经济生活占据社会主流的这个过程中,普通民众的财产观念逐渐生成,但这与权利的实际发展并不完全一致.虽然教育作为构建同质社会的必要环节脱链,但一种新的机制尚未形成,行动有力的政府新形象即将树立起来.直至19世纪,财产权的争夺与观念的震荡,最终在关系微妙的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中得以确立.公民权利的观念虽在很长一段时期仅仅出现轻微波痕,但权利的实践发展引导人们要求新的变革.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另外,本文也尝试修正美国公共教育史书写的一些具体问题.
  • 摘要:王璞撰写的《注音字母发音图说》有蔡元培先生一篇序文,这篇序文蕴含了蔡元培的国语研究和国语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献价值,笔者论述得出自己的观点人,认为蔡元培撰写《注音字母发音图说》的序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该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赢得了蔡元培的青睐与赞赏;二是蔡元培与王璞均为国语和国音研究的专家与合作者,具有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三是蔡元培能够凭借北大校长和教育家的身份,迅速传布注音字母,切实执行注音字母令。
  • 摘要:终身教育理论在国际教育理论上享有很高的评价,也有很多的国家都非常重视终身教育.文章对终身教育理论进行了概念的区分以及历史的梳理,用批判的教育史观去分析,分析终身教育的利弊,并且运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去论证终身教育理论的现状,包括对当今以及未来世界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及影响,终身教育有利于改革传统教育的弊端,在社会中解决教育问题;有利于教育民主化,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有利于建立学习化社会,创造良好教育环境;有利于学习者发挥主动性,进行终身学习;有利于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物质基础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最主要的基础之一,但现今阶段我国仍以保障人民生活为主,而没有达到实现终身教育的要求;终身教育在我国缺少相应的法律保障;我国的教育观念部分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我国现有的各种教育形式与终身教育缺少必要的衔接;终身教育与社会用人制度未建立起很好的沟通和衔接;我国的社区教育还亟待加强。
  • 摘要:书院作为我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与机构,长期以来成为对官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家族书院作为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藏书、培养人才和稳定基层等形式来实现的.本文以江州"义门陈"家族所创办的东佳书院为中心,探讨了家族书院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从家族书院为中国文化传承所作出的实际贡献来看,家族书院所传承的中国文化具有两面性,即它所传承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精华,又不乏封建文化的糟粕,这是特定历史环境所造成的,对此要辩证分析和对待,客观看待家族书院在中华文化传承过程中的贡献和作用。
  • 摘要:时至今日,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的实施已有6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教师工资制度的发展变化有轨迹没有可寻呢?本文认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改革内容十分丰富,改革的过程也几多曲折和反复,虽有大致的发展趋势,但不同年代的改革政策存在继承和反复.教师工资级别的评定和晋升、教龄工资的提出和落实的发展过程既是如此.不同历史时期的其他教育政策也对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还对关于教师工资级别的评定和晋升、教龄工资的发展历程、关于不同教育方针对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的间接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反思,总之,在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的不断改革历程中似乎可以看到一条曲折前进的道路,在这样曲折前进的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改革过程的阶段性被实施层面的反复性模糊了。制定切实可行、中央与地方责任分担的政策才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否则,同样的问题将会被不断提出,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的改革也在保障、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和变革教师工资分配体制两个方面呈钟摆式螺旋前进。
  • 摘要:邰爽秋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在教育的诸多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阐述.他的民生教育思想最具特色.在民生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邰爽秋编制了学校教育系统.其中,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是这一系统中的亮点.其不少思想和观点对于我国目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应该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教育当局对特殊教育做了些努力,各地也有创办盲聋等校,同时,全国各地的慈善家亦纷起筹办盲聋等校,但整体上依然不够重视,发展仍很“幼稚”。因此,都爽秋也希望“教育行政诸公,对于此点,留意一下”,在立法、人才、经费等方面对特殊教育进行支持。这也是怡爽秋民生教育思想中被人忽视,却有如此特殊的一部分。
  • 摘要:"秩序"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从夸美纽斯的自然秩序观到赫尔巴特的人为的、反映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秩序观,这不仅折射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知识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教育学研究理论、方法以及研究体系引进科学精神,走向科学化的历程.文章介绍了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的秩序观的内涵和成因,从教育学学科科学化的视角分析了两人的异同点,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中所谓的秩序内涵和表现形式以及实现途径不同,但其一个共同的灵魂是和谐,即一个动态的平衡。并且,两人最终的基点都是人,通过激发人内在的各种潜藏的善的“种子”或者约束其本性中恶的“烈性”,通过培养和谐的品性,创设和谐的自然和社会。并且,两人都以此为出发点,寻找教育中的规律。就此而言,不管两人的出发点如何,这种追求和谐精神的教育在本质上是进步的,至今仍为教育研究和实践所提倡。从教育学学科发展看,在研究视角方面,夸美纽斯基于秩序的理解开始探索教育活动的规律,研究教育的有效性;赫尔巴特进一步深入研究教育如何实现其社会功能,在学科发展史上开始将教学作为研究的重点,开启了教师教学论研究,奠定了传统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从研究理论基础看,夸美纽斯的研究开始建立于现实唯物主义和感觉主义基础上,将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引入教育学,并且开始关注教育中的儿童心理问题,是教育学科学化的开端;赫尔巴特将哲学引入教育学,并且建立了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学科的科学化。进一步说,赫尔巴特在反思以往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扬弃中构建,直接确立了教育学学科的独立领域。因此,笔者认为教育学学科的科学化和独立化是相辅相生的,该过程发端于夸美纽斯,发展于赫尔巴特,所谓的科学化不单单指引进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更重要的是建立富有科学精神的理论体系。该过程发生、发展的轨迹可从夸美纽斯与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秩序观中窥得一斑。在此意义上,赫尔巴特是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拓展。
  • 摘要:鸦片战争后,我国教会女子学校的兴起和发展,虽然带有文化侵略的性质,但是客观上开了中国女子接受学校教育的先河.我们从我国教会女子学校的兴起,看它对我国女子教育的教育示范,看它对我国女子教育的积极影响,改变了女子教育"卑"的思想,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女性人才,带动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和重视女子教育.
  • 摘要:兰卡斯特是英国民众教育的积极践行者和民众教育思想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民众教育实践活动分为英国和美国两个阶段;他倡导并积极推行导生制的动力源于其民众教育的思想;他提出的一些教育建议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如实施强迫教育、清除道德败坏教师、关注女孩教育、为学生建立公费保险制度等.
  • 摘要: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具有悠久的历史轨迹.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在唐朝达到了成熟阶段.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离不开不少近代学者、教育家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见识,提出的学制构想,也离不开对国外学校教育制度的学习和吸收.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发展迅速的今天,需要进一步积极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笔者建议未来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方向是适度发展学前教育、继续普及义务教育、调整我国中等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等。
  • 摘要: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经历了从工具理性德育价值观——人本德育价值观——和谐德育价值观的发展过程.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在变革的过程中具有其变革的社会根源和理论基础,也有其价值追求.文章从改革开放后工具理性道德观从政治价值取向下的产生到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指出了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再到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出现,最后指出和谐德育价值观的旨趣和内容,自由、公平、人道是和谐德育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大项。“自由、公平、仁爱”是和谐德育价值观的应然价值,是德育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德育发展的基石。自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的精神就是自由的精神,也是教育的价值追求。
  • 摘要:综合我国十几个省,数十个府、州、厅、县地方志对参加童试的考生数的零星记载,清代童试总体录取率大约为1%弱,总体低于乡会试录取率,也低于明代童试录取率.清代考中秀才的难度在各级科举考试中为最难.具体来说,文教发达的江浙地区参加童试的考生最多,但是录取额也相对较多,但是中部地区因为考生人数很多,但是录取额却不如江浙地区多,所以中部地区童试录取率在全国为最低.中东部一些文教落后地区、西南地区、边疆地区,因为参加童试考生人数较少,而名额受到国家照顾,童试录取率高于其他地区.
  • 摘要:在清末的各项教育变革措施中,"废八股、试策论"很少为人们所关注.为何教育变革要以废八股为嚆矢,清末孙宝碹做出这样的评价:"昨与荫亭谈,谓非开议院不能办事.然于设议院之前,必先废《四书》文,分科取士,使士夫知讲求实学,留心政治,以为议院之始基.余始犹不谓然,嗣与荫亭再三辨,方悟此理,然后知南海得志时,首变考试为得要也.八比废,人争读书,民智辟,新党必多."不过,废八股对当时的教育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是否真正实现如孙氏所说的"民智辟,新党必多"?本文以废八股前后中国学界以及一些士子思想变化入手,分析和审视八股废除对中国教育变革以及士人思想的影响,废八股,试策论虽然只是旧教育的一次微调,但是它开启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大幕,宣告新旧教育制度转型的正式启动。八股制的废除触动了旧教育制度,促进了新教育的发展,改变了当时的士风士气的转变,促使广大民众主动调整传统教育心态,同时也为此后的教育变革做了积极的准备。从这个角度看,晚清教育各项改变举措的顺利进行,新旧学制的顺利转换,与最初的废八股有着密切关系。
  • 摘要:清末是中国教育开始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其中,固有教育构成教育活动变革的基本背景;作为异质教育活动,教会教育被强行契入中国;为应对列强军事、经济侵略,出现企业教育活动;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冲击下,政府开始大规模地模仿西方的学校教育并开始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由此形成五种基本的教育活动形态.五种教育活动各有特点,并有着不同的演变轨迹.
  • 摘要:清末地方教育政策以普及教育为宗旨,以广大民众为目标群体,以中国历史上首次设立的县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劝学所为主要执行机构.劝学所以发展初等教育为主要任务,选择当地士绅参与教育行政管理,兼顾私塾与学堂两种教育机构,采用渐进式的方法劝导士绅兴学、塾师改学、儿童入学,推动了近代初等教育的发展.然而,教育政策的不健全,尤其是监督的缺位,以及教育政策的变更,特别是劝学所权力的变动,影响了教育秩序的稳定性和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
  • 摘要:清末民初的通俗教育是由政府主导、民间力量参与的"开民智"、改良社会的思想启蒙运动.它处于中国近代社会教育的草创时期,从开始的无组织、无计划到逐步纳入政府教育体制,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其开创之功不可抹杀.其意义还在于,与中国近代正规的学校教育起步的同时,政府和知识界及时注意到社会底层民众的教育权利及教育空间,开启了由中国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探索,对中国社会的传统人才观、传统教育制度是一次重大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它聚焦普通民众,在"救亡图存"、"改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民众思想启蒙的重任,对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摘要:清末最后十年的新政是晚清统治者寻求自强的一种努力,教育行政机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为了规范和推动新教育,依次建立了中央至地方学务职能隶属.1906年广东设立提学使司,实施一系列兴学措施:统辖和督察省内兴学活动,整顿一落千丈的学务风气.由于清王朝的灭亡,提学使司也随之被废除,但它的建立却促进了广东教育近代化.
  • 摘要:英国公学区别于公立学校,最初是捐办的的文法学校,免费为贫民子弟提供教育。起初公学之“公”办学之初有两层含义,一是带有慈善性质的学校;二是面向全国贫民子弟招生。后来,在历史进程中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成了寄宿制的、私立的贵族中学。 英国公学产生于14世纪末期,发展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它在冲突和融合中不断前进,成为英国教育的"活化石".本文从纵向解析公学经历的几次生死存亡的考验及大刀阔斧的改革,总结公学克服困难持续发展的原因;同时从横向分析公学独特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历史传统等,找出英国公学经久不衰的原因:转变自身办学理念,迎合社会需求、公学有着宽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为社会培养精英,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得到支持。
  • 摘要:旌表,是我国古代统治者实行教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由官方对符合传统礼教规范的人或特定人群,给予物质或精神层面的公开表彰。本文试图通过对旌表孝行的探索和研究,揭示我国孝行族表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中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我国旌表,历来重视孝行.笔者通过对正史中因孝获得旌表的案例进行梳理,运用部分统计学的方法,意图用数字来找出或说明古代孝行旌表的特点.经过研究,笔者发现以下几点:一是旌袁孝行的人数,呈逐代增加的趋势.二是治丧守丧的孝行更易获得旌表.三是统治者偏好精神层面的赏赐.四是旌表的程序,逐朝加以完善.五是百姓获得孝行旌袁的数量最多,但难度要高于官员数百倍.
  • 摘要:在西方教育历史上,随着社会的变革,作为人类社会主要教育机构的学校也进行了变革.西方学校的第一次变革旨在使学校生活趋于有序.西方学校的第二次变革旨在使学校生活趋于多样.面对21世纪西方社会的发展,西方学校必将随之进行变革,使学校生活趋于融合也许将会成为西方学校未来变革的主题,但它在某种意义上却是教育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题.文章分析了西方教育变革中的三次大的转折,包括学校生活的有序化、多样化、融合化,并指出社会始终在通过变革而得到发展,相应的变革。社会变革无止境,学校变革也无止境;学校将随着社会变革而变革。从西方学校变革的历史中,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该教育的真谛。
  • 摘要:为了推动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全国工业教育促进协会于1906年11月16日成立,并导致了美国职业教育运动的兴起.在协会的领导下——发布职业教育信息、建立州分支机构、介入州职业教育调查等,美国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协会通过发布信息,讨论职业教育变化中的主题,引起民众对职业教育问题的重视;建立分支机构与参与各州调查、报告等,促使各地区积极有效地采取发展职业教育的措施;推动联邦职业教育议题的开展,成功地取得了1917年《史密斯-休斯法案》的颁布.可以说,本时期美国职业教育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全国工业教育促进协会的成立及运作.
  • 摘要:开启了庚款推动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先河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创立于1924年,作为近代具有开创意义及代表性的一所庚款管理委员会,在辅助教育的力度方面及实际成效方面最为巨大.但是,中基会毕竟是仰美国经费而鼻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在本土的一所特殊基金会,究其本质具备外交、政治、内务管理之特性.既然是涉及到一笔巨大款项的管理与利用,中基会势必面临着多方权力的博弈.本研究拟以事业补助方面的横向研究为背景,以历史纵深感的纵向研究方面为主线,对其基金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事件作一初步勾勒,深刻研究背后所折射出的各方权力拉锯与争端,分别以中基会与美方、国民政府、内部各力量博弈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结论:与美方的力量博弈具有非均衡性的特点,而"庚款兴学"正是这个倾斜天平中美方的"砝码",也反映了中美外交复杂的关系与二律背反的现实.与民国政府的力量博弈和政潮错综复杂的联系说明了中基会发展及命运具有非自主性的特点,也反映了教育独立难为之现实.中基会内部各方力量交锋的复杂性,说明了彼时一种新兴教育补助团体所呈现出"水土不服"的现实.
  • 摘要:杜威基于其教育哲学在对20世纪初美国职业教育运动的批判中阐发了自己的职业教育观.他认为,工业民主社会的职业教育不同于行业培训,它以民主建构和自由人的培养为旨归;以主动作业和课程教学相结合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最佳方式;在职业教育的外部管理上,把"单一制"看作保持民主精神活力的最好选择.虽然其职业教育观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价值仍不可低估,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仍有启发意义.反思杜威的职业教育观,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启示。职业教育并非天生下贱,职业教育也在培养人,且这种教育对人的生存来说是更为基础的。这对人们长期以来所认为的职业教育是“学业失败者”的选择的观念是一种冲击。同时,也提醒政策制定者们在考虑职业教育问题时要有更先进的理念和更广阔的视野。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可以多样,且必须多样。唯有如此,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个人的需求。“职业教育”与人文素养是可以兼得的,而且唯有兼得才能重建现存社会秩序。这对转变我们片面强调技能训练的职业教育方式有重要意义。
  • 摘要:《独立评论》创刊于上世纪30年代,持续近6年之久,曾是当时最具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政论性期刊之一。但研究刊物中教育类文章的委实不多,而本文行将探讨的教育类文章的作者群体分析根本就没人专门探讨过。《独立评论》教育类文章的作者共有115位,其中留学欧美的学者是主力军.从知识结构上来看,文史类的作者最多,但理工类作者的发文篇数并不逊于文史类作者.从任职情况来看,作者群体以大学教师和在校大学生为主,也有许多其他行业的作者参与进来.
  • 摘要:民国时期,中学教育取得骄人的成绩,不仅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各类肯干,也为大学培养了高质量生员.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处在当时激烈的竞争中,中学能够保证学生轻松学习,能够坚持独立的办学理念,能够坚持按人才成长规律设置课程,能够坚持全面而严格训练学生,能够坚持把住实验实践环节关,显示了中学教育应有的担当和应当担起的社会责任.
  • 摘要:文章分析了三育论的历史传播和变迁,从承接“我前事之师”的“德育、智育、体育”观点到培养国民思想的工具,到学校教学法,再到教育学教科书中的用语,"德育、智育、体育"这组概念流行于20世纪初.其流行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中国的这组概念并非直接来源于斯宾塞,也非严复首次提出.它们在中国的流行和传播更多是受日本兴学经验的影响."德育、智育、体育"作为日语借词进入中文后,在严修、张謇、张之洞等官员的推介下,成为国人熟悉的教育术语;壬寅学制、癸卯学制以及后来的教科书审查制度,则完成了"德育、智育、体育"在中国教育理论体系中制度化、权威化的过程.与各种影响因素相应,三育论不仅成为"强国"的重要一环,也是国人理解、议论、分析教育问题的理论工具,还是学校实施教育的方法.
  • 摘要:本土教育家的产生是外部客观环境和内在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安徽近代本土教育家房秩五的成长个案中可以看出,客观环境包括转型期的时代要求和地理区域的天然优势,而主观条件则有爱国爱家、热衷教育、深谙教育之道和广结教育同人等.
  • 摘要:通过对江苏、河北两地小学教育的体验、考察,发现存在着质量差异的问题.究其原因,从地理环境方面来看,江苏农村大都属于平原地带,人口密集,小学教育的普及与质量得到保障;河北属于山区大省,人口稀少的山区上学条件差,小学教育的普及与质量难免存在差异.21世纪江苏农村的小学教育已经走上快速的发展道路;而河北农村的小学教育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师资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质量方面依然会与江苏农村继续保持着差异,笔者最后提出两点建议,必须要对撤点并校进行因地制宜的处理办法,另外农村小学需要全科教师的人员配置。
  • 摘要:"教育家办学"作为时下中国教育发展的重大命题,既为高层领导所重视,也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且具有突出的时代性、引领性、使命性."教育家办学"将有力地激励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广大校长,投身生机勃勃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火热实践中.教育家是一个客观存在,只不过受行业的特别影响(教育是人类社会最为神圣的事业),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教育家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常意义的教育家,指教育工作者中的佼佼者,人数较多;一类是非常意义的教育家,称"大教育家"或"教育大家"等,是教育家中的佼佼者,占极少数.教育家多出自学校的校长或办学实践者,文章介绍了在安徽近现代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教育家,他们的办学实践更是让人们敬佩不己。在此,仅列举吴汝纶、房秩五、李光炯和陶行知四位教育家代表加以分析,以归纳出教育家办学的一些共同特征。教育家办学的特征主要包括执着的教育追求,无私的奉献精神、独特的办学理念,卓越的教育智慧、理性的批判精神,强烈的爱国热情、勇敢的实践探索,大胆的创新精神。
  • 摘要:为了商讨抗战胜利后教育发展规划,国民政府于1945年9月在重庆举行由官方与民间代表共同参加的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就一定意义而言,这是教育决策民主化的一次尝试.由于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会议全程在政府操控下完成,民间代表的议决权很小,致使这次教育决策民主化的尝试陷入了困境.事实上,教育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必然受到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制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政治的民主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教育决策的民主化也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景.
  • 摘要:历史学与文学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历史学在语言文字表述方面可以适当采用文学的表现手法,这样更有利于增强研究成果的可读性.有鉴于多年来有的教育史学读物过分强调专业性与学术性,致使部分论文或著作高深难懂,缺乏可读性,难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有必要教育史学呼唤文学.一方面,从人类积累的文学作品中寻找教育史料,将其引入教育史研究;另一方面,在语言表现形式上借鉴文学手法,突出教育史著作的可读性,力求做到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进而提升教育史学的自身魅力.
  • 摘要:新文化史学是批判与质疑新史学而产生的史学潮流,它注重文化的解读与阐释.新文化史学的研究理路为教育史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并提供了诸多启示.研究对象下移到民间的普通民众;研究领域拓展的更为广域丰富;研究方法注重跨学科采借;表达方式转为生动形象的叙事;史料来源变为多元化搜集等等.这些路径转向也是教育史研究摆脱自身困境的应对之措.
  • 摘要:自清季海通以降,构成中国传统社会根基的宗族,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剧变"的大潮冲击,宗族人口向现代转型加快.各宗族所处地理环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宗族自身文化传统等的差异,是影响宗族人口变迁的基础变量.在引发宗族人口变迁的众多因素中,新教育无疑是重要的推动力量.考察宗族谱系人口变迁,是认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一扇窗口,作为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主要载体的宗族,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大潮的冲击下,人口变迁明显加快。在引发宗族人口变迁的众多因素中,宗族子弟接受各种类型的新式教育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同时,宗族人口接受新式教育的状况又受到宗族既有的文化传统、习俗与人口变迁的影响。通过对海宁查氏、富阳新关蒋氏、给云五云赵氏三个宗族族谱的考察,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清季民国以降,传统人口结构加快向现代人口转型;宗族人口变迁的质与量,既受社会剧变大潮影响,更受各宗族所处的地域环境、宗族文化传统的制约;宗族人口变迁与宗族子弟接受新式教育相互促进。
  • 摘要:新课改以来,"先学后教"模式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作为一种本土化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模式从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我国建立就开始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探索,在民国初期、1920年代、1960年代、1980年代以及新课改以来,人们对"先学后教"模式的探索达到高潮.对"先学后教"模式的探索从根本上说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重教轻学"之弊的历史使然,同时知识观的变迁也深刻地影响着"先学后教"模式的形成与内涵,并对此提出反思,指出班级授课制“重教轻学”的瘤疾是“先学后教”模式不断探索的根源,知识观的变迁深刻地影响着“先学后教”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 摘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了探索在农村环境中建党的正确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思想建党的尝试.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员教育,是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顺利进行的保证.通过以思想建党为目的的党员教育,有效地克服了当时根据地党员中普遍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党员的素质有所提高、党组织的纯洁性得以保持、党的战斗力也大大增强.井冈山斗争时期党员教育的成功,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党员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示范作用.
  • 摘要:明朝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王阳明在其巡抚南赣的任上颁布了《南赣乡约》.这距离他平定南赣地区之乱不过只有三年的时间.三年之前,这个地区还是一个匪患不断,祸乱不止,民不聊生的地方.在此之前的几十年里,明朝历任政府派兵剿灭,最终都无功而返,而且最可怕的是祸乱之势越剿越烈,几成明朝政府心腹之患.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任兵部尚书的王琼特荐举王阳明担任督察院督御使,巡抚南赣等地,王阳明就此开始了他的平乱修治之业.在经过一系列的军事和政治斗争之后,南赣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匪患得以消除.然而此刻摆在王阳明面前的一个更大的难题就是如何真正的从根本上杜绝祸乱之事的再次发生,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破心中贼"的问题.
  • 摘要:民国时期,阎锡山在山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村治"改革运动.这一改革不仅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也是一次面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运动.阎锡山"村治"改革社会教育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主要围绕"开民智"与维护政治统治展开,采用了操纵与说服相结合的社会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类型多样的机构作为其社会教育实施的媒介,对当时山西社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 摘要:朱熹修复白鹿洞书院有官学衰落、科举腐败、佛教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但究其最根本最关键的则在于朱熹的教育宗旨:学者当为"为己之学".教育与为学的目的乃是实现自我的完善与超越,使人成为人.《白鹿洞书院揭示》正是这一宗旨的具体体现.朱熹从"为己之学"出发,指明个人应当自觉追寻崇高的人生境界,于今时今日完满个体人格、消除教育功利化倾向、建设现代书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社会对书院精神的高扬则是有感于现代大学教育专重知识传授与工具理性,对所谓非实用性的更崇高的人生意义的追求严重缺失。在这个意义上,书院当是教人做人之书院,对现在社会启示深远,让现代教育中的参与者认识到,自我的不断完善与超越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意义。而这种自我的完善与超越也是可以实现的。只要个人主动自觉的完善自我,最终不仅仅能独善其身,更能兼济天下,这与外人是没有关系的,与外部环境如何也是没有关系的。现代社会对书院精神的高扬则是有感于现代大学教育专重知识传授与工具理性,对所谓非实用性的更崇高的人生意义的追求严重缺失。在这个意义上,书院当是教人做人之书院,现代书院必须抓住这一点才能真正建设起来。
  •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学术职业化伊始,美国历史上涌现出了数量众多的教育学术界精英,这批教育学术界精英在密集的学术互动中最终确立了美国教育学术研究的规范体系,并形成了相应的学术共同体结构和运行机制.美国教育学术秩序形成过程中,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和芝加哥大学成为美国教育学术共同体的核心圈子,这两所大学汇聚了教育界大部分学术精英,这些学术精英不仅控制了教育学术研究的主导话语权,同时也成为众多追随者的"精神导师".测量、统计、调查为核心的教育学术研究传统以这两所大学为先导向各类教育研究机构渗透,这些研究传统至今影响并制约着美国乃至世界教育学术共同体的内在结构及其知识生产方式,文章介绍了美国教育学术界核心圈子形成的原因,还指出了其内在结构和知识生产方式,提出期刊是教育学术界精英生产并传播知识的主要平台,研究成果能够被引证是追踪教育知识扩散以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还借助Web of Science文献引证索引数据库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知名的教育期刊杂志进行文献引证分析,探查供职于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教育学术界精英的知识生产及其扩散的过程,同时介绍了在学术互动中,折射出教育学术界精英专业身份获得的社会过程以及特殊性质,即教育界学术共同体专业身份或者专业权威的确立主要依靠大学这一正式组织的支撑,教育学术界精英的成名及其名气来源更多的是来源于大学头衔或者大学自身的学术名气和传统。
  • 摘要:人性,容纳着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人性论,是人之为人的资格的理论.中西先贤们对人性见解的迥异,致使中西方道德及道德教育构建在人性的较量中走向不同的方向与路经,为多角度理解道德教育提供依据,本文介绍了人性和人性论在中西方的论点及人性论对道德教育观的不同影响,基于不同的人性基础,构成了中西迥异的德育。传统中国人性论构成了德育独特的风景,人生面面皆人性,人性面面显道德,道德与人基本的经验密切关联,道德实践在人生具体情境中得以具体实现。在现实中实现道德的完满,从注重人性的先验层面发展到注重人性的经验层面,以人性的本然属性推导出众多道德教育的人性规范,倡导人之为人的道德要求,这些条目又是如此的具体可查,人的一切行为又是有着具体德目规范的,人通过修身,慎独为这种天存的道德原理让步,培养圣人君子政才,促进万物和谐,精神与物质和谐。西方人思维是一种抽象和简化,而实际存在的思维则要多元和复杂得多。西方德育思想由源于对人存在的探究而最终上升到先验的层次,西方没有中国道德家构造的、完善的德育纲目,西方注重人的个性品质,注重个体的尊严,使个体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的自由奠定了西方以个体本位的传统,十分强调在教育中揭示事物本质,对普遍的认识,认为思维产生了概念、真理,通过推理法,逻辑法,辩证法等掌握知识的真谛,培养卫道士,中国强调的人伦规范并不是西方道德的主要方向,反而知识作为道德建设的一部分被强调。
  • 摘要:陈子褒(1862-1922)早年就设馆教学,并游学日本,关注妇孺教育,一生致力于蒙学课本的编撰.被誉为"东方之裴斯秦若齐".是全国通俗教材最多的作家,他所编著的课本集中在妇孺教材和字课教材两大类.他的教材注重服务于妇女儿童,力行白话语文,重视课本质量,课本地域特色明显,且关注儿童兴趣与能力,课本注重传播新思想新道德.陈子褒的这些教材,尽量用儿童的口头语,把各种知识以及道德、修身教育的内容编成韵文,便于朗诵和记忆,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适合儿童心理,同时又富于教育意义,并传授实用知识,故问世之后,即广受欢迎,不胫而走。清末民初十数年间盛行于广、港、澳、南海等地的学塾和小学校中。陈子褒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套被当时人简称为“早起身”的启蒙读本,基本取代了“三百千千”等传统蒙学读本,成了约定俗成的“规范教材”,影响深远。
  • 摘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合流"之梦,产生于近代多灾多难的社会.严酷的社会与教育现实,使教育家们看到了"开启民智"的艰难和学习西方教育制度的缺陷.在近代痛苦的探索中,教育家们认识到,只凭发展学校教育,只凭培养人才,只凭教育儿童来救国救民,"中国恐将不救了".为了解决中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致命伤",诸如重"储才"、轻"国民";重"学校"、轻"社会";重"民心"、轻"民智"等,教育家们提出了"社会教育,应列入现行学制系统"的主张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国民教育制度.由于近现代残酷的环境,使得这些主张,成为一个个尚未实现的教育史之梦.
  • 摘要:文章对古代希伯来的学校教育进行了介绍,古代希伯来的学校包括初等学校、中等学校、高等学校.其学校产生的顺序为,高等学校先于中等学校而产生,而中等学校先于初等学校而产生.儿童在学校中和生活中学习宗教,这是因为,对于希伯来人来说,宗教就是他们的整个生活.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中国和古希腊文明在文明体制和发展中的对应比较,从农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道德萌芽,到复合文明和独立文明的道德诉求,再到宗法文化和城邦文化的道德建构,任何文明共同体的产生与发展,都必定伴随着相应的道德谱系的发轫与衍变.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早在"前苏格拉底"时代就业已按照价值高低的次序确立了独特的道德谱系:城邦的"正义"→哲王的"智慧"→卫士的"勇敢"→公民的"节制",等.这与萌芽于"三代"并成形于春秋时期我国的道德谱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亲亲为大"的"仁"→"尊贤为宜"的"义"→"尊卑有别"的"礼"→"恪守仁义"的"智",等.从"地缘"的视角追溯古希腊和古中国早期文明的渊源及其道德谱系的建构,可以从根本上把握二者"所以然"的历史渊源及其基本特征.
  • 摘要:国民党在形式上完成中国统一大业后,即确立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和蒙藏经济文化振兴"应以实行发展教育为入手办法"的边疆开发政策,在其主办的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蒙藏华侨特别班、西康学生特别班、蒙藏班、蒙藏学校,还订立宏远、整体的分校发展计划,用国家财政之党务费、教育费在边省要地创设包头、西宁、康定、肃州、大理五分校,形成一校五分部的扇形组织格局,兼顾边疆地区对师资培养、义务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的需要.本质上说,是企图以教育文化之力制衡边疆割据势力、应对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奠立边教基础、推进大中华民族国家的建设.总体来看,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