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
民国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0年内共计639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86篇、会议论文7篇、相关期刊2016种,包括法制博览、中外书摘、书摘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三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十届青年学术讨论会等;民国的相关文献由525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开周、佚名、安坤等。
民国
-研究学者
- 李开周
- 佚名
- 安坤
- 苏全有
- 刘继兴
- 张鸣
- 傅国涌
- 朱季康
- 路卫兵
- 左红卫
- 李舒
- 芦笛
- 张竞琼
- 杨早
- 余世存
- 叶青松
- 孟祥海
- 曹辛华
- 王志兵
- 司马迈
- 张振国
- 施议对
- 蔡勤禹
- 陈婷
- 于锦恩
- 刘仰东
- 史飞翔
- 夏媛媛
- 尚季芳
- 江山
- 汪运渠
- 赵子云
- 韩福东
- 二毛
- 傅瑛
- 刘典
- 张伟
- 杨海亮
- 王凯
- 郭瑞鹏
- 陈建华
- 陶杰
- 黄伟
- 冯贤亮
- 刘佳
- 刘永加
- 叶细细
- 崔荣荣
- 常威
- 廖保平
-
-
余永和
- 《职教论坛》
| 2020年
-
摘要:
民国江西农村实用学校是乡村建设浪潮中兴办的特殊职业院校,在办学模式、学生来源、管理制度与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颇具特色:采取社会化的办学模式,但得到官方的鼎力支持;偏居安义农村,却吸引了来自全省多地的学生;实行军事化管理,注重塑造学生的品行;教授实用化的内容,但并非培训单纯的农业技术,而是培养服务农村的综合素质.该校因而成为当时江西职业教育的一个品牌与江西乡村建设的一张名片.
-
-
-
-
-
-
-
-
-
-
王玮
- 《图书馆论坛》
| 2020年
-
摘要:
图书馆学界长期普遍认为文华图书科首班学生仅有裘开明、黄伟楞、陈宗登、桂质柏、许达聪、查修6名.2013年后开始出现文华图书科首班招收8名学生的说法.由于缺乏充分证据,这一说法尚不能得到公认.文章通过对"六人说""八人说"的分别考察,认为文华图书科"首届六人说"是可靠的,而"首班六人说"虽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为过,却因容易引发文华图书科始终是6名学生的误解,而使得文华图书科首班招收8名学生的事实被隐藏.文章通过对文华大学校刊《文华温故集》中多篇文献分析,结合相关史料,论证了"八人说"的可靠性,查证出"流失"的2名学生分别为田洪都和胡正支.文章对这2名学生未能如期毕业的原因进行探究,发现是文华图书科为满足当时中国图书馆界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作的特殊安排,这也是文华图书科比原计划提前开办的重要原因.由于学界对田洪都已有一定认识,文章最后仅在附录部分对胡正支的图书馆生涯和著作予以简单介绍.
-
-
姜明
- 《第三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
| 2012年
-
摘要:
作为具备长久保存价值的碑刻文献,在清至民国清水江下游的天柱、锦屏地区的社会秩序管理中承担了极其重要的功能.本文以碑铭文献资料为中心,通过对公共生活设施修造、学校与教育、民间信仰等方面的功德碑以及公共事业、风俗等示禁碑的分析,考察清代以降清水江下游地区社会秩序的基本特征及其变迁,同时讨论该地区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而为现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经验。
-
-
-
-
邴守兰;
段逸山;
任宏丽;
沈伟东;
周波
- 《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会议》
| 2011年
-
摘要:
近代中医为沟通交流信息,谋求中医发展出路而创办期刊.期刊承载了这个时代大量的信息,"中西医论争"、"中医教育"、"中医疫病防治"是其讨论最多、最具特色的内容.近代中医期刊多由名医创办及执笔,并刊载大量名家医案,代表了这一时期较高的学术水平,动态反映近代中医医家革新思想,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史学价值和医学价值.但由于年代久远,期刊面临散失殆尽的危机,对于近代中医期刊的研究,笔者未见系统文献报道,亟待整理和挖掘.
-
-
邴守兰;
段逸山;
任宏丽;
沈伟东;
周波
- 《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会议》
| 2011年
-
摘要:
近代中医为沟通交流信息,谋求中医发展出路而创办期刊.期刊承载了这个时代大量的信息,"中西医论争"、"中医教育"、"中医疫病防治"是其讨论最多、最具特色的内容.近代中医期刊多由名医创办及执笔,并刊载大量名家医案,代表了这一时期较高的学术水平,动态反映近代中医医家革新思想,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史学价值和医学价值.但由于年代久远,期刊面临散失殆尽的危机,对于近代中医期刊的研究,笔者未见系统文献报道,亟待整理和挖掘.
-
-
邴守兰;
段逸山;
任宏丽;
沈伟东;
周波
- 《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会议》
| 2011年
-
摘要:
近代中医为沟通交流信息,谋求中医发展出路而创办期刊.期刊承载了这个时代大量的信息,"中西医论争"、"中医教育"、"中医疫病防治"是其讨论最多、最具特色的内容.近代中医期刊多由名医创办及执笔,并刊载大量名家医案,代表了这一时期较高的学术水平,动态反映近代中医医家革新思想,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史学价值和医学价值.但由于年代久远,期刊面临散失殆尽的危机,对于近代中医期刊的研究,笔者未见系统文献报道,亟待整理和挖掘.
-
-
邴守兰;
段逸山;
任宏丽;
沈伟东;
周波
- 《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会议》
| 2011年
-
摘要:
近代中医为沟通交流信息,谋求中医发展出路而创办期刊.期刊承载了这个时代大量的信息,"中西医论争"、"中医教育"、"中医疫病防治"是其讨论最多、最具特色的内容.近代中医期刊多由名医创办及执笔,并刊载大量名家医案,代表了这一时期较高的学术水平,动态反映近代中医医家革新思想,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史学价值和医学价值.但由于年代久远,期刊面临散失殆尽的危机,对于近代中医期刊的研究,笔者未见系统文献报道,亟待整理和挖掘.
-
-
邴守兰;
段逸山;
任宏丽;
沈伟东;
周波
- 《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会议》
| 2011年
-
摘要:
近代中医为沟通交流信息,谋求中医发展出路而创办期刊.期刊承载了这个时代大量的信息,"中西医论争"、"中医教育"、"中医疫病防治"是其讨论最多、最具特色的内容.近代中医期刊多由名医创办及执笔,并刊载大量名家医案,代表了这一时期较高的学术水平,动态反映近代中医医家革新思想,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史学价值和医学价值.但由于年代久远,期刊面临散失殆尽的危机,对于近代中医期刊的研究,笔者未见系统文献报道,亟待整理和挖掘.
-
-
邴守兰;
段逸山;
任宏丽;
沈伟东;
周波
- 《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会议》
| 2011年
-
摘要:
近代中医为沟通交流信息,谋求中医发展出路而创办期刊.期刊承载了这个时代大量的信息,"中西医论争"、"中医教育"、"中医疫病防治"是其讨论最多、最具特色的内容.近代中医期刊多由名医创办及执笔,并刊载大量名家医案,代表了这一时期较高的学术水平,动态反映近代中医医家革新思想,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史学价值和医学价值.但由于年代久远,期刊面临散失殆尽的危机,对于近代中医期刊的研究,笔者未见系统文献报道,亟待整理和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