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49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773篇;相关期刊300种,包括求实、炎黄纵横、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届学术年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首届庐山文化·万杉论坛等;白鹿洞书院的相关文献由43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才栋、吴国富、张劲松等。

白鹿洞书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1 占比:7.8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5773 占比:92.12%

总计:6267篇

白鹿洞书院—发文趋势图

白鹿洞书院

-研究学者

  • 李才栋
  • 吴国富
  • 张劲松
  • 李科友
  • 沈中印
  • 蔡慧琴
  • 邓洪波
  • 高峰
  • 何明栋
  • 朱汉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曌凡
    • 摘要: 书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现今,对传统书院的解析较少。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法、实地调研法,从宋代教育文化的角度,对白鹿洞书院的空间规划设计进行探究,分析书院空间的规划设计与传统教育文化之间的关系,发掘书院的空间规划设计特点。
    • 陈云
    • 摘要: “学以为己”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中国传统的教育理想,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外在的功名利禄,而在于提高自身道德的修养,追求个人道德的完美,促进自我的发展。宋代理学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教育思想,在继承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并吸收道家、佛家的思想,总结出了自己独特的“为己之学”的课程理论,并将“为己之学”的观点反映在自己的课程目标、课程类型、课程教材中。朱熹对于官学教育逐渐沦为科举制的附庸十分不满,为了实现他“为己之学”的办学理想,他主持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将书院作为“为己之学”的理想机构,制定修己安人的课程标准,提出知先行后的求学原则。
    • 摘要: 白鹿洞书院坐落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约10公里处的后屏山南麓。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贯道溪)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白鹿洞书院在唐代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根据文献记载,"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任江州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楼建亭,引泉植花,遂成一处游览胜地,取名"白鹿洞"。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朝廷就遗址建学馆,置田产,供给各方来学诸生。以李善道为洞主,掌教授。时称"庐山国学",又谓"白鹿国庠"。
    • 摘要: 白鹿洞书院坐落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约10公里处的后屏山南麓。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贯道溪)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白鹿洞书院在唐代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根据文献记载,"渤养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任江州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楼建亭,引泉植花,遂成一处游览胜地,取名"白鹿洞"。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朝廷就遗址建学馆,置田产,供给各方来学诸生。以李善道为洞主,掌教授。时称"庐山国学",又谓"白鹿国庠"。
    • 惠雯;
    • 摘要: 在古代,书院是由富商私人自主创立或由著名学者主持讲学的民间教育机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曾名噪一时。然而,随着时光荏苒,岁月更迭,这些书院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渐渐衰败下来,最终只能黯然退场。难能可贵的是,在寸土寸金的武汉CBD,有一间低调、内敛的章桐书院,它不枝不蔓,不疾不徐,承载着中国传统文人风雅的生活方式,从一花一木、一壶一画间找寻君子"四雅"精神。
    • 聂旸; 徐志文; 刘观华; 脚爬客(图)
    • 摘要: 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朱熹曾在鄱阳湖畔的庐山白鹿洞书院收徒讲学。有感于“候鸟低飞、渔歌唱晚”的鄱湖美景,朱熹在传播儒家思想的同时,提出了“天地万物一理”的理论,将人类与世间万物视为自然界的生命共同体。千年沧海变桑田,不变的是人们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承发扬和对鄱阳湖这个生命共同体的守护。在这里,你可以倾听白鹤羽翼下北冰洋远来的风,可以目睹江豚纯真灿烂的笑容,可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情景交融。
    • 史术光; 赖芳; 李松志
    •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于AR技术的研究呈现井喷式发展,AR技术的研究也成了前沿热点领域,但关于增强现实与书院文化旅游资源的设计和开发两种结合方面的研究,目前在江西还缺少相关研究案例.首先梳理了当前国内外AR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尤其是AR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方面,分析了白鹿洞书院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文化要素和开发必要性,并提出了以白鹿洞书院为载体进行AR数字化文化内容的创新设计思路.通过将区域文化内涵以虚拟信息形式植入现实文化资源当中的设计,提升了白鹿洞书院的体验感和趣味性,促进了研学旅游的发展,让游客在体验过程中深层次地解读白鹿洞书院的文化内涵,增强了书院文化的传播力度.
    • 张劲松
    • 摘要: 清顺治末期,江西南康府推官会稽人范礽兼任白鹿洞书院洞主.范礽主洞时多有作兴之举,先后主持增补明嘉靖桑乔《庐山纪事》和天启李应昇《白鹿书院志》,恢复洞学科举等.范礽兴修书院既是明清鼎革后政局初定时地方治理的需要,也与范氏出身书香世家有着极大关系.范礽的个案提醒书院研究者在既有史料基础上,应对未曾注意的历史人物加以重新审视,从而不断丰富白鹿洞书院的整体史.
    • 陈常飞(文); 林木林(图)
    • 摘要: 庐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著名道士陆修静,白鹿洞书院创始人李渤,及后来经营书院的理学大家朱熹,都与庐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3000多年来,历代有1500多位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数千首诗词歌赋。首先自然要提到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陶渊明,他生于庐山之麓,至今山内还保留其相关遗迹,如"玉京山""醉石""陶渊明墓"等,及人们所熟悉的《归园田居》《饮酒》等著名诗作。
    • 刘海燕
    • 摘要: 白鹿洞书院为了保障书院教学质量,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师生的教学活动,注重选聘德才兼备的教师及学生共同管理教学活动.此外,建立了百家争鸣的教学组织形式、如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生徒间互教、独特的讲会制度.这一套优质教学体系对当今高等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启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